1、浅议大学产业合作关系摘 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就是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联合起来去“开拓新的产业、新的领域、新的产品、新的市场” ,走国民经济既有高速度又有高效益的良性发展的道路。大学-产业的“关系”与“联系” ,是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其中, “关系”是静态维度的描述;“联系”更倾向于二者间的互动过程。正确处理大学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二者能产生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联系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产业关系;大学-产业联系;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37-02 1992 年 4 月,为进一
2、步密切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调动三者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原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 目标是使一大批大中型企业与高等院校、中科院所属研究所建立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促使科研人员的交流制度化,共建一批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形成一批产学研利益共同体,最终形成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 “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就是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联合起来去“开拓新的产业,新的领域,新的产品,新的市场” ,走国民经济既有高速度又有高效益的良性发展的道路。 “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意义在
3、于,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关系与合作机构的建立,为日后进一步合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一、大学-产业合作关系的发展 大学-产业合作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路。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以 1995 年和 2006 年两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为标志,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先后经历了从“产学研联合”到“产学研结合” ,再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三个发展阶段。 “合作”是一种行为,参与者在没有“标准”可循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联系和互动过程,这些
4、过程经过实践检验,逐渐固定下来,被各方所接受。这就是“联系”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上的过程。 (一)影响合作关系的因素 影响合作关系发展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由合作参与主体的战略制定、管理模式以及行为方式的改变引起合作关系的变化;外部因素指合作者以外的宏观环境、政策导向及新型组织成立导致合作关系变化。 1.内部影响因素:行为主体功能演化 大学的发展促进了合作关系进一步强化。合作重心向企业偏移。我国的大型企业,起源于先期制造业的工厂。在原有的科研体制下,行业研究院承担了企业的技术开发职能,有些成效并不明显,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严重。而从合作中转移过来的技术,由于企业的吸收能
5、力不足,必须进行二次消化与吸收,才能应用于生产。为此,为了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增强合作企业的主体地位,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实体形式,拉近了技术供给与需求的距离;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建立自己的科研中心或者技术中心” ,以增强研发能力和吸收能力。企业在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正在进一步加强,从“产学研结合”到“产学研用结合” ,进一步突出了产学研合作必须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 2.外界影响因素:政策环境与平台类组织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受产学研合作程度和政策环境支持程度的显著影响。美国的贝赫-多尔法提高了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和实现技术商品化的
6、积极性,为美国的科技创新开辟了政策环境的先河。2011 年 2 月,中国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探索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 从最初的“产学研” ,拓展到“政产学研用” ,强调的是通过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共同给力,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为止,国家共出台涉及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文件 139 份,而以界定科技成果权利归属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政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政策。 随着资源的配置方式的转变,产学研主体行为方式也在演变。在整个国家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功能逐渐明晰。政府更多关注
7、于政策引导与公共环境与服务的提供;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企业资源的活力,企业在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下走向成熟,使企业成为合作的目标主体;大学经历了资源集聚式发展,逐步走向行为扩张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一个通畅的网络,使市场需求迅速的转化为实际产出。(二)建立在合作关系上的联系与互动 早期阶段,大学与产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彼此互不联系。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与产业间有了单向的、偶然的联系。随着外部环境的进一步变化,大学和产业之间出现了双向交流互动的合作计划。最后,大学与产业间形成了成熟、职能部分重叠的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发展可以显著划分为三个阶段:单部门单链条合作阶
8、段、跨部门单链条合作阶段和复合部门多链条合作阶段。 可以看出,关于大学-产业互动的内容,微观基础上的“信息-人才-技术”路线是随着合作形态的加深、合作程度的紧密而产生的。在合作关系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信息、人才、技术是因合作阶段不同而体现出的主导要素,但非唯一要素,往往在合作中,三者以单一或复合要素的形式出现互动之中。宏观层面的“技术-知识-资源”路线从组织层面出发,基于大学与产业的组织属性的视角,揭示了技术转移过程中的由表及里的过程。技术转移成功与否,标准是企业接受程度与应用程度;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才能操作技术,也就是说,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企业更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对技术进行吸收,
9、完成自身的技术储备。整体来看,两个组织间通过资源共享,延长了原有的合作进程。以上两种视角,一个在纵向上挖掘互动的基础,一个从横向上探析互动的内容,对大学-产业联系的内容展现出了“立体”的透视。 二、评论与展望 我国大学-产业合作的历史有近 30 年,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合作行为就已经出现。发展至今,大学-产业关系是一个嬗变的过程,经历了“联合” 、 “结合” 、 “联盟”三种形态。大学-产业的合作关系毋庸置疑,30 年间,学者们一直致力于解释和探讨合作关系的内涵,探寻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学-产业合作关系。进一步有学者研究得出,二者更进一步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 “协同”关系。
10、 总的看来,我国大学-产业的关系由早期的合作关系,发展成为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协同”关系。可见, “共生”关系是合作关系更近一步的体现,强调了合作者相互依赖;“协同”关系是无序到有序,是“共生”关系的进一步阐述。 实践中的大学-产业合作,是一个与外界环境嬗变的过程。经历早期的“项目”链接与“工程”推动,到目前“联盟”建立,大学-产业通过合作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合作创新的模式。目前,我国大学-产业合作正面临着从“量变”走向“质变”的瓶颈期,因此,加快探索大学-产业的协同创新模式,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
11、 参考文献: 1 陈祝安,陈闻晋,胥青山.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是高校体制改革的一条新途径J.电力高等教育,1993, (1):6 2 李健.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9-12-18. 3 仲伟俊,梅姝娥,谢园园.产学研合作行为及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35. 4 刘延东.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N. 科技日报,2011-02-19. 5 苏竣,何晋秋.大学与产业合作关系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 马永斌.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
12、、政府和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 (5):22-23. 7 R.M.Colton,G.Undell,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 innovation centeran experiment in training potential entrepreneurs and innovation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76, (2):14 8 彭锐,杨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路偶的演进阶段及演进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的作用J.科研管理,2008, (29):38-40. 9 溥琳,赵兰.香港彩电产业的产学研合作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 (5):500-501. 10 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 杜玉波.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 (17):16-18. 责任编辑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