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组织行为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4633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组织行为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议组织行为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议组织行为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议组织行为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议组织行为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议组织行为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摘要:通过组织行为学模型分析如何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组织行为学关注如何改进生产率、降低缺勤率、减少流动率、减少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增进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往作为安全管理人员我们一

2、般都是发挥智慧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如果把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管理中,那么我们就能找到管理的理论依据,并能形成卓越领导力。一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行为科学,在众多行为科学分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它关注如何改进生产率、降低缺勤率、减少流动率、减少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增进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行为学的出现为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他提供了一些真知灼见来改善管理者的人际技能。组织行为学承认差异,它帮助安全管理人员认识到操作人员多元化的价值所在,以及对不同环境,不同性格特征的人进行管理

3、时需要的一些变化帮助他们平衡工作于生活的冲突从而提高管理质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二影响安全生产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不安全行为或者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只是深层原因的征兆,是基本原因的表面现象,不安全行为就是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工作场所的越轨行为是指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和个体健康的主动性行为,在安全生产中组织的规则就是安全操作规程,既有明令禁止的某些行为,如“保命条款” 、 “零伤害条款”也有大家共享的隐性规则,如不在工作场所打闹,为了避免工作环境的混乱,管理人员要找到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来源,明智的管理者会针对导致越轨行为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解决,而不是仅解决表

4、面问题,这样会使问题此消彼长。 三组织行为学理论模型应用分析 什么是学习?一般人会说:“那是我们在学校所从事的活动。但组织行为学家对学习的定义却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终生的在学校里学习,学习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因此一个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学习定义是: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在安全生产中我们面临的是新的工艺、新的技术、新形势,所以学习新的安全知识并且相对能够进行持久的行为改变是必要的,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定义是:安全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学习就是安全行为的改变。 一个人如何学习呢?组织行为学为我们提供了三种理论来解释这一行为过程: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5、和社会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应用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 20 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普洛夫进行的,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运用经典条件反射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一看到安全事故案例中的受伤者就能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 (二)

6、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用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指出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在安全管理中如果员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就应该给以惩罚,通过惩罚矫正不安全行为。 (三)社会学习理论应用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 1952 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 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

7、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过程:一、注意过程:只有当人们认识并注意到榜样的重要特点时,才会像榜样学习。二、保持过程:榜样的影响取决于当榜样不在真正出现时,个体对榜样活动的记忆程度。三、动力复制过程:个体通过观察榜样而看到一种新行为之后,观察必须要把“看的过程”转化为“做的过程” 。这种转化表明个体能够切实执行榜样活动。四、强化过程:如果提供了积极的诱因或奖励,将会激发个体从事榜样行为。人们对受到强化的行为将会给予更多关注,学习效果更好,表现更频繁。比如,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有安全行为好、安全意识高、安全技能掌握熟练的人,通过树立他们为榜样,让其他成员从他们身上学会安全知识、固化安全技能、减少事

8、故发生。 学习不但发生于工作之前,还发生于工作过程当中。作为管理者应该注意如何教导员工,使他们的行为对组织最有理。为此,管理者常常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个体学习,塑造个体行为,这一过程称之为行为塑造。由于员工的时间行为于管理层希望的行为可能差距很大,如果管理层仅仅等待个体表现出理想的反应时才进行强化,则可能找不到可以强化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行为塑造提供了一种获得理想行为的可行性做法。行为塑造通过循序渐进来强化每一个步骤,使个体逐渐趋近理想的反应。对于一名总是穿越、依靠转动部位的员工来说,如果有一次他没有这样做,管理人员就应该强化这种进步。当然,个体的反应越接近于理想行为,得到的强化也会越高。行为塑造有四种方法: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视。当一种反应之后伴随着愉快事件时,称为积极强化,如管理者称赞员工到工作场地劳保用品穿戴整齐;当一种反应之后人们做出中止或者逃离不愉快的行为时,称为消极强化,例如抽考“零伤害条款”你不知道如果回答,那么逃离抽考现场来避免考试,这就是一种消极强化。惩罚是指设置了令人不快的条件,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不良行为,员工因为违章操作而被罚款就是惩罚的一个例子。取消维持某一行为的所有强化物的办法,称为忽视。当行为不被强化时,它就慢慢消失。当员工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无视他的存在,这种行为得不到强化,便会很快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