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摘 要:桥梁下部结构对整个桥梁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下部结构混凝土质量对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通病进行简单分析,探讨了相关预防措施。 关键词:桥梁施工;混凝土质量;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桥梁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我国交通桥梁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较多质量问题。由于桥梁结构的特殊性,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通病成为制约工程质量的瓶颈。要通过预防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 二.工程概况 红
2、旗路立交桥,红旗路主线范围为 K3+868.67K6+700,长度2831.33m;海港路主线段范围为:K2+391.596K4+500,长度2108.404m。红旗路主线桥梁:桥梁长度为 1494.66m,桥梁面积为67928.1m2; 海港路主线桥梁:桥梁长度为 657.06m,桥梁面积为31205.4m2。 A 匝道箱形通道桥:桥梁长度为 367.86m,桥梁面积为 6214.9m2;F匝道箱形通道桥:桥梁长度为 997.5m,桥梁面积为 9320.1m2;G 匝道箱形通道桥:桥梁长度为 374.43m,桥梁面积为 2984.7m2;H 匝道箱形通道桥:桥梁长度为 826.16m,桥梁面
3、积为 7920m2;I 匝道箱形通道桥:桥梁长度为 421.43m,桥梁面积为 3360m2;J 匝道箱形通道桥:桥梁长度为321.43m,桥梁面积为 2617.7m2;K 匝道箱形通道桥:桥梁长度为 301.43m,桥梁面积为 2463.9m2。 三.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温度的原因。 建造桥梁时需要混凝土,混凝土本身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混凝土施工后由于内部机构和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导致桥梁发生形变,威胁桥梁安全。由于桥梁本身变形力量受到各个其他部分的阻力,导致桥梁结构内部的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混凝土本身的抗拉极限,就会产生裂缝,通常我们会把这
4、种裂缝叫做温度裂缝,同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无法预测实际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在控制中都是比较难以考虑的。 2.载重量对桥梁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严格施工顺序进行,进行施工的人员堆放原材料还有施工时候的器具的时候,使用不善,对起吊机、车辆的安装、运输等操作的过度随意,对本来桥梁的受力特点不够了解,跨度在不断地增大,当外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也会使得桥梁原有的稳定状态变得不再稳定,导致桥梁结构的载重量不均匀,进而形成裂缝,然而我们把这样的裂缝称为荷载裂缝。 3.收缩引起的裂缝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混凝土的调配比例不同会产生两种裂缝,一种是塑性收缩,另一种是由于后期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
5、收缩叫干性收缩。前者是指在混凝土刚开始凝结时,由于水泥本身的水化剧烈反应,水泥水化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混凝土本身内部温度升高,导致了内部温度要高于外部温度,形成裂缝,混凝土材料的拉应力和压应力要在规定限制之内。 4.结构参数的影响。 在所有的施工过程中都会存在着截面尺寸上的误差,在施工完成后的验收中也允许存在范围内的误差,正是这些误差的存在才会造成桥梁在结构上的变形与破坏。同时在施工控制中算入实际的材料容重和设计值中存在的误差,不同的钢筋含量和不同的集料对能够影响材料容重,所以需要通过施工控制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监测到的实际值与设计者差别较大的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重大事
6、故的发生。 四.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杜绝水泥混凝土施工中的蜂窝、气泡和麻面现象。 首先是对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保持规范。施工单位要严格依据国家建材标准对原材料进行选取,这是桥梁质量控制的基础。并且要对工程的准确度严格掌控,并且按流程顺序进行严格施工。浇筑捣鼓时应规范施工,避免过振的部分引起骨料向下堆积。在进行混凝土膜工程时要进行精密的加工,避免周转过多引起的某一方位漏洞变形,接缝不密实等现象。而且还应尽可能的缩短混合和浇筑的间隔时间,尽量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2.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 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桥梁裂缝问题,必须要按照我国相应的标准来进行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在混凝土
7、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进行裂缝验算,对于位于不同位置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确定要科学合理。采用合理正确的计算公式确定混凝土的配筋率,确保施工工艺的科学性。水灰比以及水泥用量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振捣要实现设计的密实度,还要选用合理的外加剂和掺合料。虽然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裂缝问题,但只要能够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加强其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就能取得不错的控制效果。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进入模板时的温度,要封层灌注混凝土,同时要设计好合理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如在浇筑后的混凝土上面铺上草垫或者保温塑料薄膜,采取合理的保温、保湿和养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
8、强度,避免腹板梁产生温度应力的裂缝 3.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为预防钢筋锈蚀进而引发裂缝,为控制裂缝宽度,要确保具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对含氯盐的外加剂用量要严格控制。 4. 确保混凝土浇灌施工质量。 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系统在使用前先做好计量仪表的标定工作,施工中每月对计量仪表进行复检,确保仪表稳定,为稳定混凝土质量打下基础。严格按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施工,做好原材料的抽检试验工作,对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退出场。每次混凝土拌和前应做好砂、石含水量测试,据此调整加水量。严格按施工规范控制混凝土拌和时间。混凝土布料应均匀并分层进行,每层
9、厚度控制在 30cm 以内(如采用高频插入振捣器可控制在 40cm 以内),并认真做好混凝土的振捣,防止欠振、漏振,避免过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棒头大多为 50,一般其作用半径为3040cm,每次其移动距离宜为 5060cm,每层插入下层混凝土 35cm。操作时必须严格做到快插慢拔,将振动棒上下略做抽动。振动棒插入振捣至混凝土面不再下降、无气泡、泛浆但隐见粗骨料止。在振捣过程中,插入式振捣器的振动,呈截锥形分布,棒头部分的振动力最大。如将振捣棒缓慢地插到混凝土中振捣,表层的混凝土很快被振实,当棒头再插入混凝土底部时,内部混凝土中的气泡就很难透过表层混凝土向外排除。实际施工表明:如浇灌时混凝土分
10、层太厚,或未充分振捣,或振捣方法不当,则混凝土内的气泡无法排除,附着在模板表面而形成麻面现象;如边角部分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则拆模时混凝土保护层被模板粘连掉落而造成缺棱掉角;如混凝土过度振捣,则造成砂浆与骨料离析,离析后砂浆上升而石子下沉,混凝土成型后表面明显分层,色差大,严重的在砂浆聚集部位发生龟裂,或粘模脱皮现象。若施工缝的留置处理不当,也会在混凝土外观上反映出来,轻者有新旧混凝土接槎的痕迹,重者形成混凝土夹渣、裂缝,留下难以处理的结构隐患。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后才能接槎,上部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施工缝部位凿毛并清理干净,冲水湿润后,先浇 12cm 厚与混凝土同强度的砂浆或水泥
11、浆,然后才往上照常施工。 五.结束语 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对桥梁整体质量影响较大,通过杜绝水泥混凝土施工中的蜂窝、气泡和麻面现象、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浇灌施工质量,确保桥梁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琳.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1):152-153. 2黄琦,王英.浅谈混凝土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3张翀凯.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具有代表性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6):373-374. 4杨寿新.合武客运专线标桥梁下部工程耐久性混凝土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08,34(3):2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