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严腊梅,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掌握常见症状护理*,教学目标,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血管的疾病,合称心血管病。WHO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我国随着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全球范围内上升较快的国家之一。,第一节 概述,一.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一).心脏 1.组织结构 2.传导系统 3.血供(二).血管(三).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心脏是人类的供血器官,也是人的重要部分。我们的心脏就好比是一个强健的、不知疲倦的、努力工作的超级水泵。打个
2、比方:心脏对于身体来说,就好像发动机对于汽车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心脏。如果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一分钟跳动70次、寿命有70岁计算的话,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将近26亿次。一旦心脏停止跳动的话,那就是说,你的生命走到尽头了。,(一). 心脏1.心脏的组织结构1 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由四个心腔组成,房室间、心室与大动脉间有瓣膜相通, 心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脏收缩、舒张时血液返流。心脏壁可分为心内膜、心肌、心外膜。心外膜与心包壁层形成心包腔。感染累及,心的位置 胸腔的纵隔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心的外形,一底一尖二面三缘三沟,:心底,:下缘、右缘、左缘,:冠状
3、沟、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胸肋面、膈面,:心尖,心外形,心尖:由左心室构成,朝向左前下方,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向右后上方。两面:胸肋面(前面),3/4由右心房及右心室,1/4由左心室构成;膈面(下面),心包贴膈,2/3由左心室,1/3由右心室构成。,三缘,左缘:钝圆,斜向左下,大部分由左心室小部分由左心耳构成 。右缘:较垂直,由右心房构成。下缘:近水平,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三条沟,冠状沟(房室沟):额状位分右上心房和左下心室。前室间沟:左、右心室前部表面分界。后室间沟:左、右心室下部表面分界。房室交点: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交界处
4、。心尖切迹:前室间沟,后室间沟会合处。,心尖,胸肋面,膈面,心底,右冠状动脉/冠状沟,前室间支/沟,后室间支/沟,心尖切迹,房室交点,心尖:左心室心底:左、右心房胸肋面:右心房、右心室膈面:左、右心室左缘:左心室右缘:右心房下缘:右心室、心尖冠状沟:心房、心室分界线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心壁的构造: 1、心内膜:各瓣膜均由心内膜褶叠而成。 2、心肌: 心室肌和心房肌不相连续,不同时收缩。心室肌比心房肌厚。 3、心外膜:即浆膜心包脏层。,心包:1、定义:心包包裹心和大血管 根部的纤维浆膜囊。2、层次: 纤维心包:为外层。 浆膜心包: 壁层 脏层:构成心外膜。 心包腔浆膜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在出入心的大
5、血管根部相互移行所围成的腔隙。,心包,心脏内部解剖,心瓣膜(cardiac valve)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口处,心内膜向腔内突起形成,表面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阻止心房和心室收缩时血液倒流患风湿性心脏病时,心瓣膜内胶原纤维增生,瓣膜变硬、变短或变形,瓣膜还可发生粘连,以致瓣膜不能正常地关闭和开放,2.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肌(cardiac muscle) 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广义的心肌细胞包括组成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即希氏束)和浦肯野纤维等的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以及一般的心房肌和心室肌工作细胞。前5种组成了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它们所含肌原纤维极少,或根本没有,因此均无收
6、缩功能;但是,它们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是心脏自律性活动的功能基础;后两种具收缩性,是心脏舒缩活动的功能基础。,心传导系统:1、位置:心壁内。2、构造: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3、特点:能够自动产生节律性 兴奋和传递冲动。4、组成:窦房结: 位于上腔静脉根部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 心的正常起搏点。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房室束及其分支,房室交界 (0.02 m/s),优势传导通路,窦房结(+),左右束支,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网 (4.0 m/s),心房肌,心室肌(内外),房室交界, 兴奋性 自律性 传导性 收缩性,心肌的生理特性( 四大特性 ),*电生理特性,机械特性,兴奋性的变化特
7、点:,意义: 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 保证充盈和泵血。,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心肌的自动节律性,窦房结: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房室交界:浦肯野纤维:,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异位心律,心肌的传导性,传导特点:,(1)房室交界传导慢 意义: 保证房室先后收缩,有利于 充盈、射血。(2)心室肌、浦肯野C传导快 意义: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有利射血。,3.心脏的血液供应 心脏的营养由冠状动脉供给,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主动脉窦上方,经毛细血管网汇成心脏静脉,最后形成冠状静脉窦,进入右心房。,动脉,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旋支。分布范围左心房、左心室、室间隔前2/3和
8、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右冠状动脉分布范围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和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窦房结和房室结。,(一)冠脉循环,1)冠脉分支垂直走行 2)Cap丰富 3)分支细、不易建立侧支循环,解剖特点,1)途径短、血流快 2)血压较高 3)血流量大 4)A-V血含O2差大 5)舒张期收缩期,血流特点,*影响冠脉血流的重要因素: 舒张压的高低和心舒期的长短,冠状动脉循环,冠状动脉循环,静脉:冠状窦:位于冠状沟后部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二).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阻力血管、功能血管、容量血管,血液流动方向为: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循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体循环上下腔静脉
9、,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体循环又叫做大循环。,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肺循环有叫做小循环 .,心脏 :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血液流动的通道,(三).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1.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血管内皮因子、电解质、某些激素和代谢产物。,心血管病的分类 一
10、 病因 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 后天性心血管病: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 风心病等,心血管病的分类,二 病理解剖: 心脏病(心内膜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及大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动脉瘤,血管炎,夹层,血栓形成),心血管病的分类,三 病理生理: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冠状循环功能不全,乳头肌功能不全,心脏压塞.高动力循环.,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病因诊断如:风心病、病理解剖诊断如:二尖瓣狭窄、病理生理诊断如:房颤、 注意:加心功能分级,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评估,(一)病史1患病及治疗经过患病经过:紧抓主诉治疗经过目前状况既往史,相关疾病,2心理社会资料,病人角色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社会
11、支持系统,3生活史及家族史*,个人史饮食方式:习惯,特别嗜好生活方式:大小便习惯,运动锻炼家族史,(二)身体评估1生命体征:T P* R BP2一般状态:面容、表情、体位、皮肤 黏膜3胸部检查:肺部罗音、胸水4心脏检查:望、触、叩、听5腹部检查:肝大、腹水、肝颈静脉返流征,(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液检查2心电图检查:ECG、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3动态血压监测4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5心导管检查术,心血管造影术6经食管电生理检查,1.心源性呼吸困难2.心源性水肿3.胸 痛4.心 悸5. 心源性晕厥,第二节 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指由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病人呼吸时感到空气不足,
12、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特点:1、劳力性呼吸困难。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端坐呼吸 。,心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1.护理评估(1)病史:了解患病经过(2)身体评估: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脉搏、血压;体位;皮肤粘膜有无水肿、发绀等。(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气、胸片,2.常用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焦虑:与呼吸困难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及睡眠、病情呈加重趋势有关。,3.护理目标(1)病人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或消失(2)活动耐力逐渐增加,活动时无 明显不适(3)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与 护理,
13、4.护理措施及依据,(1)气体交换受损 1)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半卧位或卧床休息 2)给氧:氧气间断或持续吸入。 3)遵医嘱用药:遵医嘱使用抗心衰、抗感染药物,静脉输液时严格控制滴速,通常是20-30滴分,24h输液量1500ml.防止诱发急性肺水肿.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呼吸困难和心衰有无改善,皮肤发绀是否减轻,血气分析结果是否 正常等. 5)心理护理: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2)活动无耐力 1)评估病人活动耐力 了解病人过去和现在的活动型态,评估病人恢复以往活动型态的潜力有多大 2)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 根据病人身体情况确定活动量和持续时间,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3)监测活动过程中反应 活动中
14、出现明显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极度疲乏时,应停止活动,就地休息。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4)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 5)出院指导 出院前根据病人居家生活条件如所住楼层、卫生设备条件以及家庭支持能力等修订活动计划,5、评价 (1)病人呼吸困难和发绀减轻或消失。 (2)完成活动计划,活动耐力逐渐增加。 (3)能接受患病的事实,放松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常见的病因是右心衰或全心衰竭其特点是水肿容易发生在身体低垂的部位 1护理评估:病史、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2常用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 与右心衰竭引起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等有关。(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部
15、位循环改变、强迫体位或躯体活动受限有关,心源性水肿,3目标 (1)病人执行低盐饮食、水肿减轻或消失。 (2)皮肤完整,不发生压疮。,4护理措施及依据 (1)体液过多 1)休息与体位: 嘱病人多卧床休息(有助于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率过滤,促进水钠排出),抬高下肢。 2)饮食护理: 低盐、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告诉病人限制钠盐及加强营养的重要性,适当限制液体摄入量.(每天入水量,1500ml) 3)病情监测: 定期测体重*,必要时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 4)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观察用药后尿量、体重变化及水肿消退情况.,(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保护皮肤:柔软、平整、干燥、气垫
16、床、翻身 2)观察皮肤情况: 水肿部位及其他受压处皮肤有无发红、破溃现象。 3)一旦发生压疮,积极按压疮进行护理5.评价(1)病人水肿减轻或消失。(2)皮肤无破损,未发生压疮。,胸痛,常见的心源性胸痛有:心绞痛:其特点是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发作,疼痛部位多在胸骨体中上段的后方,呈压榨样疼痛,有压迫感及紧缩感,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急性心肌梗死: 疼痛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可伴有休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急性心包炎: 常有尖锐的心前区痛,多在胸骨左缘和心前区,可因呼吸或咳嗽而加剧.急性心肌炎: 多为心前区闷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呈刀割样或撕裂样.
17、可向背部放射。心血管神经症: 心前区针刺样疼痛,部位不固定,与活动无关.,1.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心前区疼痛的特点、诱发因素;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无心脏病史,多伴有失眠、健忘等精神因素。(2)身体评估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脉博及面容与表情状况等。(3)辅助检查评估心电图检查 判断冠状动脉供血状况。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缺血诊断具有确诊价值。,2.护理诊断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炎症累及心包有关.3.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进行心电、血压监护.2病人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按医嘱给氧.3保持情绪稳定.4教会患者及家属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心 悸
18、,定义:是指病人自觉心跳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原因: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明显的窦性心律不齐、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脏搏动增强,如情绪激动、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以及药物影响(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心血管神经症:心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由于焦虑等因素诱发心悸,这些症状可在促发因素去除后消失 更年期综合征亦常主诉心悸,1.护理评估(1)病史 了解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其他功能性因素,心悸引起不适可伴有呼吸困难、发热、胸痛或晕厥 、抽搐等(2)身体评估 检查心率、心律、脉率及血压变化(3)辅助检查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分析心悸原因2.护理诊断心
19、输出量减少(活动无耐力) 与各种心律失常有关,3.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率、心律变化2调整饮食,避免摄入剌激性食物、饮料、戒烟酒3消除焦虑紧张情绪,避免心悸加重,指导病人自我调节情绪4遵医嘱给予病人药物治疗,1.定义: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一时性脑缺血、缺氧,表现为突发的短暂意识丧失.2.原因: 心律失常 如:心脏停搏、严重窦缓、房室传导阻滞 各种心脏病引起心排血量急剧减少 如: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心肌疾病 、心脏压塞、左房粘液瘤.,心源性晕厥,3.表现: 一般脑血流中断2-4s即可产生黑朦中断5-10s可出现意识丧失;超过10s则除意识丧失外,尚可出现抽
20、搐。这类由于心排血量突然下降而产生的晕厥称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syndrome),先兆症状常不明显,持续时间甚短反复发作的晕厥系病情严重和危险的征兆.,4.常用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 与晕厥发作有关,5.护理措施及依据 (1)休息与活动 发作频繁-卧床休息,加强生活护理。应避免单独外出,防止意外(2)避免诱因 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紧张、快速改变体位等,一旦有头晕、黑朦等先兆时立即平卧,以免摔伤。(3)遵医嘱给予治疗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或配合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有手术指征时尽早接受手术或其他治疗,6.评价:晕厥发作减少或不发生,晕厥发作时未受伤。,思考题1、什么是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悸、心源性晕厥?2、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3、心源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