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传统文化古文专题训练一.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4761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与传统文化古文专题训练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与传统文化古文专题训练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与传统文化古文专题训练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化学与传统文化(古文) 专题训练 一 一考查物质的成分 1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 335 种,其中 “强水 ”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 “强水 ”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2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中指出: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其中的 “硇水 ”指 A 醋酸 B盐酸 C硝酸 D硫酸 3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 契中对汞的描述: “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 这里的 “黄芽 ”是指 A金 B硫黄 C黄铜 D黄铁矿 4 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染坊

2、常用某种 “碱剂 ”来精炼丝绸,该 “碱剂 ”的主要成 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 亮。这种 “碱剂 ”可能是 A胆矾 B火碱 C食盐 D草木灰 5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考工记中载有 “涑帛 ”的方法,即利用 “灰 ”(草木 灰 )和 “蜃 ”(贝壳灰 )混合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 A氧化钙 B碳酸钠 C氢氧化钾 D次氯酸钠 6据易经记载: “泽中有火 ”, “上火下泽 ”。泽,指湖泊池沼。 “泽中有火 ”,是指 “M 气体 ”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 “M 气体 ”是指 A甲烷 B一氧

3、化碳 C乙烯 D氢气 7我国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 “取钢煅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 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 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 ”中药材铁华粉是指 A铁粉 B醋酸亚铁 C冰醋酸 D食盐 8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用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变黑即为中毒,但现代化学 表明银针只能检验出砒霜的毒性,下列物质也能使银针变黑的是 A Na2S B NaI C NaBr D NaCl 9天工开物中记载:人贱者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 充焉矣。文中的 “枲、麻

4、、苘、葛 ”和 “裘褐、丝绵 ”分别属于 A.纤维素、油脂 B.糖类、油脂 C.纤维素、蛋白质 D.糖类、蛋白质 10 “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 ”。这段中国古代炼丹家对 “伏火方 ”的记载被认为是黑火药配方的雏形。下列对后来成熟的黑火药配方中主要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硝石、木炭粉 B硫磺、芒硝、马兜铃粉 2 C硫磺、硝石、木炭粉 D硫磺、硝酸、马兜铃粉 11本草纲目中的 “石碱 ”条 目下写道: “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甚获利也 ” 。这里的 “石碱 ”是指 A KOH B KAl(SO4)2 C KHCO3 D

5、 K2CO3 12古代药学著作本草经集注共七卷,其中对 “消石 ”的注解如下: “ 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 ”。这里的 “消石 ”是指 A氢氧化钙 B硝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钠 13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 844 种,其中有关 “青矾 ”的描述为: “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 烧之赤色 ”据此推测, “青矾 ”的主要成分为 A CuSO45H2O B FeSO47H2O C KAl(SO4)212H2O D Fe2(SO4)39H2O 14 物理小识中有如下叙述: “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 ”。 “青矾厂气 ”指的是 A CO

6、和 CO2 B SO2和 SO3 C NH3和 NO D NO2和 H2S 15神农本草经说 :“水银 镕化 (加热 )还复为丹 ”。 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 “柔丹 ”“伏丹 ”都是在土釜中加热 Hg 制得的。 这里的 “丹 ”是指 A合金 B氧化物 C氯化物 D硫化物 16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 “鼻冲水 ”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入脑,非有病不可嗅。在 “刀创水 ”条目下写道: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这里所说的 “鼻冲水 ”、 “刀创水 ”分别指的是 A氢氟酸、食盐水 B氨水、碘酒 C石灰水、硝酸 D稀硫酸、食盐 17 本草衍义 中有 如

7、下叙述 : “嘉州峨眉山有燕萨石,形六棱而锐首,色莹白明澈。 ”这里 “燕萨石 ”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A SiO2 B CaO C NaCl D C(石墨) 18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A明矾 B芒硝 C草木灰 D漂白粉 19后汉书 郡国志中记载: “石出泉水 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酉阳杂俎一书: “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这 里的 “石漆 ”“石脂水 ”是指 A油脂 B油漆 C石油 D煤焦油 20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 太子少傅箴中写道: “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

8、,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里的 “朱 ”指的是 A Fe2O3 B Cu2O C HgS D Cu 21 1640 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 金石类记有 “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 ”。“青矾 ”强热,得赤色固体, “气 ”凝即得 “矾油 ”。其中 “矾油 ”是指 A硝酸 B氨水 C硫酸 D盐酸 3 化学与传统文化(古文) 专题训练 二 22 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 “煤饼烧砺房成灰 ”(“砺房 ” 即牡蜗壳),并把这种灰称为 “蜃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 “蜃 ”溶于水制得。 “蜃 ”的主要成分是 A SiO2 B CaO C N

9、a2CO3 D CaCO3 23.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 “湿法炼铜 ”,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 万毕术一书中有一段文字记载: “曾青得铁则化铜 ”。 “曾青 ”(铜的化合物)是指 A CuCl2 B CuSO4 C Cu(OH)2 D CuCO3 24.西 1640 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 金石类记有 “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 ”。“青矾 ”强热,得赤色固体, “气 ”凝即得 “矾油 ”。 “矾油 ”是指 A硝酸 B氨水 C硫酸 D盐酸 25.油条中铝含量超标十分普遍,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 。油条无铝配方由碳酸氢钠(小苏打)和臭粉组成。下列关于臭粉的成份组合

10、正确的是 A NH4HCO3 B Na2CO3 C (NH4)2CO3 D Na2CO3 26.古代炼丹家将丹鼎类比为自然界,整个丹炉在炼丹家看来就是一个缩小的 “宇宙 ”。用来炼制丹药的仪器,即我们今天所讲的反应器,按加热方式和温度高低不同、操作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种类,鼎是其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初唐至盛唐的灵砂七返论有以下描述: “鼎者有五:一曰金鼎、二曰 银鼎、三曰铜鼎、四曰铁鼎、五曰土鼎 ”,以下物质可作为 “土鼎 ”的主要成分的是 A碱金属硝酸盐 B碱金属碳酸盐 C碱土金属硅酸盐 D铵盐 27.周辉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用以浸铜,铸冶是赖,虽干溢系夫旱涝,大抵盛于

11、春夏,微于秋冬。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这里的胆水是指 A FeSO4 溶液 B CuSO4 溶液 C氨水 D NaCl 溶液 28.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实验表明胡粉难溶于水,加强热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湿气。则胡粉的主要成分为 A.PbCO3 B.2PbCO3Pb(OH)2 C.Pb(OH)2 D.(CH3COO)2Pb 29.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民间酿酒的工艺: “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 , “ 以烧酒复烧二次, ,价值数倍也 ” ,这里用到的方法可用于分离 A.丙烯酸甲酯和甲醇 B.对硝基甲苯和含硝酸的水层 C.硝酸钾和氯化钠

12、 D.氯化铵和碳酸铵 30.唐末五代时期丹学著作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 “ 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 。描述的的制作过程是 A.铝热剂 B.黑火药 C.木炭 D.丹药 (硫化汞 ) 31.明代诗人于谦作诗 “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 诗中所写 “ 乌金 ” 的主要成分是 A.金 B.铁 C.锰 D.炭 4 32.汉书中 “ 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 ,沈括在梦溪笔谈对 “ 洧水 ” 的使用有 “ 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与世 ” 的描述,对上文进行的某些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洧水 ” 的主要成

13、分是油脂 B.“ 洧水 ” 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C.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D.烟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二考查实验基本操作 33 2017 全国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 “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蒸馏 B 升华 C 干馏 D 萃取 34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 1892 种,其中 “烧酒 ”条目下写道: “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 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 “法 ”是指 A萃取 B蒸馏 C渗析 D干馏 35东晋葛供肘后备急方中 “青蒿一握,以水升渍,

14、绞取汁,尽服之 ”。下列操作与 “渍 ”和 “绞 ”原理相近的是 A浸泡 过滤 B煮沸 研碎 C萃取 剪断 D蒸馏 捣碎 三考查反应过程 36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 “绿矾形似朴消( 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对此段 话的说明中肯定 错误的是 A绿矾的化学式为 FeSO47H2O B绿矾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C “色赤 ”物质可能是 Fe2O3 D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37东汉著名的炼丹理论家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提出: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已知 胡粉主要成分是 2P

15、bCO3Pb(O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胡粉中的 Pb 显 +4 价 B这里的 “火 ”中含有炭 C此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化合反应 D在元素周期表中铅与碳都位于第 A 族 38.本草经集注记载 : “鸡屎矾 (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 )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 (醋 )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鸡屎矾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B.铜盐溶液可与铁发生置换反应 C.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D.鸡屎矾投苦酒中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39.陶弘景对硝酸钾有如下记载: “ 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 (硫酸钠 )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

16、烟起,仍成灰,不停滞,如朴硝,云是真消石 (硝酸钾 )也。 ” 下列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A.朴硝和消石加强热都不分解 B.朴硝和消石都属于强电解质 C.朴硝和消石都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 紫青烟起 ” 是由于消石中的 K 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 5 化学与传统文 化学与传统文化(古文) 专题训练 三 40.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炉甘石 (主要成分是 ZnCO3)来升炼倭铅 (即锌 ),其原理如图 2。已知锌的熔点 420 、沸点 906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炼倭铅过程包含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B.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C.“泥封 ”的 目的是为了防止

17、得到的锌被氧化 D.“锌火 ”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的燃烧 41.四川盐法志记载了煮盐的过程,当煮盐近于饱和时,往卤水中点加豆汁,至 “ 渣滓皆浮聚于面,用瓢舀出,再入豆汁二三次,至渣净水澄,蒸干即可得盐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煮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豆汁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C.利用豆汁产生的泡沫除杂 D.加入豆汁可以降低 NaCl 溶解度 42.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说明相同质 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 玉不琢不成器 ” , “ 百炼方能成钢 ” 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 甘之如饴

18、” 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D.“ 火树银花 ” 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四中华诗词挖掘,怎能离开化学 43下列古诗中对应的化学物质及相关说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诗句 相关物质 相关说法 A 春蚕到死 丝 方尽 纤维素 高分子化合物 B 蜡 炬成灰泪始干 脂肪烃 不饱和烃 C 沧海月明 珠 有泪 碳酸钙 强电解质 D 蓝田日暖 玉 生烟 二氧化硅 两性氧化物 44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 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李白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 ”指 “香炉 ”中碘升华的现象 B刘禹锡诗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金性质稳

19、定 ,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王安石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曹植诗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5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蚕丝属于纤维素 B蜡烛 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属于混合物 C “泪 ”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 D蚕丝和石蜡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相同 6 46下面的 “诗 ”情 “化 ”意,分析正确的是 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 “日照澄州江雾开 ”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中 “玉

20、 ”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新醅酒 ”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4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 ,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 ,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古剑 “ 沈卢 ”“ 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 ,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48.我国古代人民编写的古诗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古诗或谚语 含有的化学反应类型

21、 A 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复分解反应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分解反应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化合反应 D 真金不怕火,怕火便是铜 置换分解反应 49、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 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目的 古 代 文 献 说明 A 使用 “凡研消( 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 ” 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 KNO3)和朴消( Na2SO4):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 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C 提纯 “(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 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 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晶 D 性质 “(火药)乃焰消( 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 本草纲目 利用 KNO3的氧化性 答案: 1-5 BCBDC 6-10 ABACC 11-15 DBBBB 16-20 BAACC 21-25 CBBCA 26-30 CBBAB 31-35 DCBBA 36-40 BBDAB 41-45 CDCAB 46-49BC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