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利规划改善措施的探讨摘要:下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简单地阐述了水利规划的基本任务,针对区域水利规划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法。仅供同行参阅。 关键词:基本任务;问题;改善方法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1 水利规划的基本任务 水利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发展目标与建设方针,以及有关部门和地区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和规划范围之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自然条件、环境特点等进行合理的工程布局、资金配置和资源配置,提出某一时期之内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保护、节约、防止水旱灾害、保持水土和生态平衡建设的方针、对策、任务、试行措
2、施、建议和管理意见等,作为指导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水资源的管理等活动的基本依据。 2 优化水利规划的重要意义 近年,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水利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提高区域防洪除涝能力,合理地兴修水利是水利规划工作的重点。通过对水利规划工作的不断优化,解决区域水利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优化规划方案,实现区域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水利规划成果才能引领和推动我国水利行业科学、和谐、稳定的发展,才能够有效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优质、持续、更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和支撑。因此,水利规划方案是否
3、完善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3 区域水利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3.1 整体规划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区域水利整体规划体系还不够完善。各个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发展战略的不一致给区域水利规划带来了诸多难题。在进行区域水利规划时,我们经常遇到规划结构不完整、各类专项规划衔接不协调以及重复投入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区域水利的长远发展。 3.2 区域水利防洪除涝规划工作不到位 在区域水利规划中,我国在防洪除涝方面特别是城市防洪除涝方面工作还不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产汇流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各种极端天气的发生,近年,城市因洪致涝、因涝致
4、淹事件频频发生,凸显了城市防洪与除涝体系建设标准偏低的普遍问题。这不仅给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给区域内的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3.3 区域水利建设规模规划不当 在进行区域水利规划的过程中,规划人员往往会对区域水利建设规模规划不当。通常情况下,规划人员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各行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把握不准,制定的区域水利建设规模偏小,导致水资源的供应量不满足各行业需求量,从而对区域正常发展带来影响。而区域水资源的利用量超过可利用量,又会对区域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3.4 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水资源在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经济与环境之间
5、等的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经常出现水资源浪费或者是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有些区域水利规划的方法过于传统,规划方案欠佳,不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3.5 不能正确认识水利现代化 相对区域水利规划的要求,水利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的伟大工程,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也不能短期实现,因此,在规划时要注意:水利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提出的客观要求;实现水利现代化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要全面探索和研究水利现代化的内涵。 4 区域水利规划的优化方法 4.1 优化整体规划体系 针对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水利区域规划要根据
6、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侧重点。在进行区域水利规划前,相关规划人员要对区域的各行业发展、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周边地理特征进行细致的调查,科学、有效地分析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实现区域水系规划体系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体系健全以及协调衔接的目标。 要改变传统的区域水利规划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城市水利发展与农村水利发展相协调的目标。要用现代化的水利规划理念和方法指导水利整体规划体系的制定和优化,这就要求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运用系统论、运筹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最终达到水利规划体系的科学合理。 4.2 适当提高防洪除涝安全标准 防洪保安工作是我国水利规划的一项
7、重要任务,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大事。在进行区域水利规划时,相关人员一定要根据规划区域的实际发展规模,科学、合理地确定防洪标准等级。区域水利规划前,要对区域水利状况进行合理的考察,针对区域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洪除涝规划策略。同时,正确处理好区域水资源治理和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尽量避免水利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避免水利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效防止因生态环境恶化而造成的洪涝灾害。 为了进一步做好防洪减灾工作,在进行区域水利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实际地理特征以及易发洪涝区域,建立洪水预警预报以及抗洪救灾等防汛信息的综合指挥控制系统,使区域防洪应急能力不断增强。 4.3 合理制定区域水
8、利建设规模 在区域水利规划的过程中,相关规划人员要根据区域经济规模、各行业用水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水利建设规模,防止出现水资源供需不协调的现象。规划人员在进行规划前,要对区域内水资源需求行业以及居民用水量有比较全面的统计,综合考虑群众利益以及各级财政的承受能力,既要防止水利工程规模偏小,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要防止盲目求大造成落空现象。 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要通过调查研究进行确定,调查的基本内容通常应包括治理开发的对象、条件和要求。相关人员还要根据规划要求,选择合理的调查方法,同时要注意调查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代表性和适用性,能够对调查反映的问题作出定量或定性判断。在规划过程中,规划人员要
9、充分考虑未来水资源需求的发展情况,合理地进行预测和规划,便于将来对水资源工程进行改(扩)建。 4.4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 在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分配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生态以及环境等因素,科学利用水资源系统的时空变异特征,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在进行区域水利规划时,不仅要保证经济发展对防洪、除涝、供水以及灌溉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量的要求,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5 以实现水利现代化为规划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在编制现代化水利规划时,相关规划人员需把握:在提出建设和发展水利现代化目标任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国情、省情、县情,特别是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阶段目标。要从区域的实际出发,确定区域的现代化水利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工作任务,在编制实施方案时,既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原则是借鉴别人,创造自己。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和标准尚在研讨之中,尽管各地创造了不少经验,提出了不少说法,但都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抄照搬。水利现代化不仅是硬件的现代化,也包括软件的现代化、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只有符合现实的,才是属于区域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