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汤家桥公交综合体设计.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5024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汤家桥公交综合体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温州汤家桥公交综合体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温州汤家桥公交综合体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温州汤家桥公交综合体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温州汤家桥公交综合体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温州汤家桥公交综合体设计摘要:本文从温州交运集团汤家桥公交总站综合体设计入手,通过该项目的设计,分析了市政公共交通设施与日益金贵的城市中心区土地的矛盾,探索解决该矛盾的办法。 关键词:公交场站、公共停车、社会停车、错时停放、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温州市地处我国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旅游城市,浙江南部的经济、金融、交通、文化、科技中心,辐射浙西南、闽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开创了温州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但是温州市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有必要提升土地集约程度,挖掘土地使

2、用价值,缓解人地矛盾。 本项目位于温州市核心片区蒲州单元,东侧为上江路,南侧为机场大道,西面为居住用地,北侧为蒲州河。上江路和机场大道为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分别 36 米和 50 米,项目对外交通便捷。本项目用地现状为汤家桥公交总站,为平整水泥场地。总用地面积约 19244.6 平方米,折合约 28.9 亩。 项目总体构思 1、分区明确,适应地形 项目处于交叉路口,用地紧张。设计中考虑地块形体、所处位置和使用功能的特殊性,注重分区明确,功能与造型并重、整体协调,采用了用交通廊道将地块和建筑分为南北两区的空间结构。 北面为公交停车楼,该楼与东面上江路对接,与南面机场大道通过基地道路连接。南面

3、为商务办公楼及其裙房,商务办公楼临交叉路口,兼顾四方,既提升城市形象,又远离机动车出入口,同时对西侧居住用地的日照影响最少;商业裙房临街布置,兼顾道路人流和公交人流。 2、外形特点 建筑整体造型典雅,立面简洁大方,有着光影丰富的肌理和精致的细部处理。立面以竖向构成为主,起到了造型和遮阳的双重作用,不同性质的建筑通过竖向构成元素协调统一。商务办公楼是本地块的最高建筑和视线中心。 3、建筑功能 设计重视功能的合理布局、使用顺畅,兼顾公交停车、办公和商业的不同需求。停车楼靠北侧布置,出入口与交叉路口后退距离最大,减少对城市道路的压力。办公楼及其裙房面向路口,获得了最大的外界影响力和人流。 4、环境景

4、观 停车楼注意人性化设计,垂直绿化沿竖向构件布置,柔化停车楼的立面造型,排烟系统兼收集尾气,可改善废气影响。 5、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设计从周边城市环境及规划入手,统筹考虑道路、基地、朝向、河道的关系来进行总体布局。建筑总体形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证适宜的视线通透性,塑造良好的建筑形象。 设计过程唤起了我们对公共停车设施与城市土地之间矛盾的思考,本设计尽量协调各方不同的需求,使其在城市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业主单位盘活现有资产和产业升级。以下是我们在设计中探索和思考的几个方面。 一、城市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与城市用地之间的矛盾呼唤立体停车空间的发展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运量

5、大、效率高、耗能少、占道面积少等优点。为促进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温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 ,以改善城市交通配套设施。 温州市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人均建设用地 0.17 亩/人,为全省人均建设用地的 55%。落实集约用地政策对于温州城市的发展尤为迫切,它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集约利用土地是更好地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原汤家桥公交场站为平面布置形式,土地使用价值未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交运集团转变传统的单一功能的交通场站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对于充分发挥土

6、地资源的功能和资产效益、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既要满足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要为企业升级服务。故本项目采用错层式立体停车形式设计公交停车楼,提高停车使用系数,腾挪出沿街空间作为配套商务开发。 公交停车楼 1 层大部分架空,主要为公交车停车位,利用错层较高部分作为保修车间;2-6 层及屋面为公交车停放;公交管理用房设于 6 层东侧,临近商务办公楼。 公交车进入基地后通过坡道到达停车楼各个楼层,该楼设有 2 个双车道出入口,东侧坡道主进,西侧坡道主出,停车楼采用错层形式停放公交车,西侧比东侧标高高 2.4 米。停车楼共可停放公交车 393 辆。 通过立体停车库的设计,提高了土地集约

7、度,既提供了大量的公交车停车位,满足了公交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为企业升级发展留出了南面沿街用地。 二、适应性强的总图和平面布局时代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弹性的设计将给予建筑长久的生命力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需求不会一成不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进行建筑设计,在满足现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给予建筑较强的时代适应性,防止因为需求改变而在建筑使用有效期内推倒重建。 本地块总图布局简洁,适应地形,便于功能布置;平面规则,柱网整齐,功能分区清晰。本设计分为两个区,一是地块北面公交停车区,为 6 层的公交停车楼;二为地块南面商务办公区,包括 26 层的商务办公楼及其裙房。地下为机动车库、自行车库、设备

8、用房等。公交停车楼与商务办公楼通过空中连廊相连,便于交运集团办公及管理。连廊处设减震缝,隔断固体传音。 本项目设计能较好的满足现阶段的使用要求,同时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有效应对未来可能的改变。最大地节约了社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三、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的合理安排错时停放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城市资源 公交用地属于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公共停车场属于停车场用地,两者属于不同的用地分类,均为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配置的用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交车和小汽车越来越多,原有的停车场配置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主城区腾挪空间有限,改造成本较高。那么我们能否利用两者的差异性将其结合利用呢?本项目

9、可以作为“一地二用”的一次探索。 公交车营运的特性:早出晚归,集中发车,集中回站。因此,公交停车楼白天基本是空置的,可以用来解决社会车辆白天的停车需求。 公交车同时使用南面和东面两个机动车出入口,社会车辆使用南面机动车出入口。公交车停车设计为东进西出,沿右侧单向行驶。需要错时停放的社会车辆从停车楼西侧坡道进入停车楼停放。 四、商业和办公开发利用了站点人流,与社会车辆错时停放有机结合 根据人流分析,主要人流来自于沿街人流、公交站人流。我们沿主要人流面布置商业、办公界面,社会车辆错时停放措施可以为商业、办公提供有力的基础配套支撑,符合汽车普及化的趋势。 根据城市现状商业、办公的车位配套数据分析,城

10、市中心区的车位配置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由于车位不足,导致了路边停车、停车费用高企、找车位费时费力等问题。本设计中将公共停车设施与商业、办公结合开发以及错时停放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本区域停车难的问题,降低停车成本,改善道路状况;同时也避免了公共停车资源的低谷闲置情况,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双赢。 五、本项目有在老城区改造中经常存在的局限性,因此本项目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本项目处于老城区,拆迁难度大,因此本项目被限制在原有的公交站用地内,用地紧张,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解决好停车楼和商务办公楼之间、机动车入口与人行入口、停车车流与运行线路之间等各类矛盾。 近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调查报道公交场站何处容身介绍了成都市探索立体开发公交场站的情况。相信这是是未来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