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全自动落纱粗纱机及粗细联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纺织工业正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化。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人力资本的上升,因此,我国纺织企业正在向提高单机自动化程度、减少万锭用工人数的方向发展。对于粗纱机而言,改变粗纱落纱方式及运输方式是提高粗纱机单机自动化程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半自动落粗纱方式在上世纪 80 年代悬锭粗纱机进入中国市场以及我国研制出 FA 系列悬锭粗纱机后,粗纱落纱方式由传统的拔下锭翼落纱发展到不拔锭翼落纱的简易落纱方式称为半自动落粗纱方式。由于悬锭粗纱机所用锭翼分为上锭杆悬锭锭翼和下锭杆悬锭锭翼,因而悬锭粗纱机分为上锭杆悬锭粗纱机和下锭杆悬锭
2、粗纱机。由于锭翼形式不同,其落粗纱方式也不同。上锭杆式粗纱机半自动落纱方式为:当粗纱纺制到设定长度且下龙筋由换向位置上升到预定位置后,粗纱机自动停车,然后下龙筋自动超降至落纱位置,由操作工取出满纱管。满纱管取完后,操作工按龙筋上升按钮,龙筋上升到插管位置时,操作工插上空筒管,插空筒管完毕后,操作工按龙筋上升按钮,使下龙筋升到生头位置,操作工生头重新启动机器作新一轮纺纱。下锭杆式粗纱机半自动落纱方式为:当粗纱纺制到设定长度后,粗纱机自动停车,下龙筋进行翻转,使下龙筋倾斜 45,以便于操作工取满纱管,满纱管取完后,操作工插空管,然后,下龙筋进行翻转,恢复正常纺纱位置,进人生头位置后,操作工生头重新
3、启动机器作新一轮纺纱。目前,国产悬锭粗纱机落纱方式都为上锭杆式半自动落纱方式,在纺织企业普遍应用。自动落粗纱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纺织设备上。为提高单机自动化程度,减少纺织企业万锭用工人数,国际上先进粗纱机制造厂商,在 90 年代纷纷推出了自动落纱粗纱机。自动落纱粗纱机是在悬锭粗纱机基础上,配备粗纱自动落纱装置,从落纱到生头,开车全自动进行。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欧美地区粗纱机制造厂商生产的自动落纱粗纱机都是下锭杆式粗纱机,其自动落纱方式各不相同,其代表产品有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自动落纱粗纱机。德国青泽公司 670 型自动落纱粗纱机自动落纱方式
4、为:当粗纱纺制到设定长度锭翼定向定位后,粗纱机自动停车,下龙筋自动超降,粗纱被拉断分离。车内轨道自动对接,吊锭嘴及空筒管在拖链带动下,进入车内,使吊锭嘴与满纱筒管对中,此时拖链上吊锭嘴及空筒管相邻排列。下龙筋上升,使吊锭嘴取满纱管,然后,下龙筋下降到一定位置,拖链移动半个锭距距离,使空筒管对准筒管轴,下龙筋上升,将空筒管放置在筒管轴上,下龙筋下降至纺纱位置,拖链带着满筒运行至车后,轨道复位。粗纱机自动生头,进入新一轮纺纱。此种结构特点是结构紧凑,整机简洁美观大方。但落纱速度相对较慢,制造精度要求较高。瑞士利达公司的自动落纱粗纱机自动落纱方式为:当粗纱纺制到设定长度后,粗纱机自动停车,下龙筋自动
5、超降,拉断粗纱。然后,下龙筋向前移出到机前,升降平台带着空筒管和吊锭下降,吊锭嘴及空筒管相邻排列,并使吊锭嘴和满纱管对中,便于取满筒纱。取到满筒纱后,升降平台上升到一定位置,空筒管移动半个锭距距离后,使空筒管对准筒管轴,然后,升降平台二次下降,将空筒管放置在筒管轴上,升降平台上升到工作位置,下龙筋向后移至车内工作位置,龙筋上升到纺纱位置粗纱机自动生头,进入新一轮纺纱。此结构优点是落纱速度快,成功率高,落纱和纺纱机构相对独立因而不会相互影响,由于升降平台在车前,使之结构看起来不够简化。日本丰田生产的悬锭粗纱机为上锭杆式粗纱机。自动落纱方式为:粗纱机纺制到设定长度后,粗纱机自动停车,下龙筋第一次自
6、动超降并拉断粗纱,叉式机械手从机前进入车内,抓住满筒纱,下龙筋作第二次自动超降使筒管齿轮脱离满筒纱。机械手带着满筒纱从车内退回至车前,即机械手将满筒纱取出。升降平台带着空筒管和吊锭嘴下降,吊锭嘴及空筒管相邻排列,并使吊锭嘴和机械手上满筒纱对中,便于取满筒纱。取到满筒纱后,升降平台上升到一定位置,使空筒管移动半个锭距距离后,使空筒管对准机械手,然后升降平台二次下降,将空筒管放置在机械手上,升降平台上升到工作位置,机械手带着空筒管从机前进入机内,下龙筋上升将空筒管放置在筒管齿轮上,机械手从机内退回到机前,下龙筋上升至升头位置,粗纱机自动生头,进入新一轮纺纱。缺点是机前机械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多,对纱管
7、的管理要求极高。截至 21 世纪初期,清泽的和利达的自动粗纱机得到了全球用户的肯定,但因为价格昂贵,投资性价比低,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日本丰田等机型的用户更是屈指可数。我国全自动落纱粗纱机的研发始于 20 世纪初期,研发方向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落纱两类,2004 年前后开始在展会上展出概念样机,同时,因为国内劳动力在金融危机前的优势比较明显,所以市场需求较小。直至 2010 年初,国产类似清泽结构的内置式自动落纱开始在试验工程试运行。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起致力电脑粗纱机的研发,2000 年开始推上市场的三轴、四轴联动粗纱机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在此基础上于 2006 年研制
8、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全自动落纱粗纱机 CMT1801,综合国外机型的优点,结合我国以及亚洲国家的使用要求和制造实际,更加适应亚洲国家特殊需求。采用外置式落纱结构,但对外部结构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简化,并和粗细联高架结构有机结合,落纱动作和利达结构动作类似,从落纱到自动生头最短可在 2 分钟以内完成(国内内置式在 10 分钟左右) ,落纱成功率、空管交换率以及生头自动成功率接近 100%(国内内置式成功率 98%左右) ,落纱机构维护、维修不影响纺纱效率。并且目前已经开发成功 156 锭长车,每台粗纱可以满足5000 纱锭的配置,整体效率大幅提高。2010 年 CMT1801 全面推上市场,
9、是国内第一家全面推上市场的机型,得到广大国内外客户的热烈追捧。南宁锦虹、益达集团、中纺金维、即发集团、江苏金宝来成为该机的忠实用户。自动运输粗纱 解决粗纱贮存和运输当中发生粗纱损伤问题,以及纺织企业为减少万锭用工人数,实现无人化工厂,自动落纱基础上,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自动运输粗纱,即实现了粗细联。90 年代国外厂商提供自动运输粗纱从形式上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手拉式自动运输粗纱,一种是电动式自动运输粗纱。手拉式自动运输粗纱是粗纱机自动落纱后,经空满管交换装置将满管纱转移到输送轨道上,然后将满筒纱自动运到粗纱贮存库处轨道上,当细纱机需要更换粗纱时,由操作工从粗纱贮存库处手拉满筒粗纱(一
10、般为 120 个) ,轨道及输送链将其送到细纱机前,由细纱挡车工进行空满管更换。当更换完毕后,将空管手拉到粗纱尾纱清洁装置进行自动清尾纱后,拉回到粗纱机前,为下一次自动落纱后,空满管交换用。电动式自动运输粗纱是粗纱机自动落纱后经空满管交换装置,将满筒纱转移到输送拖链上,输送拖链始终处于不停运转当中,这样将满筒纱就会不断运到细纱机前,当细纱机需要更换粗纱时,由细纱机挡车工从运动轨道上取下满筒纱,放到细纱机筒子架上,将筒子架上粗纱空管放到运动轨道上,实现了粗细联。目前,这两种自动运输粗纱方式国际纺织企业范围内都有应用,相对而言我国纺织企业来讲,手拉式更适用我国纺织企业。这是手拉式自动运输粗纱方式不
11、受输送链限制,可以把粗纱运输到每一台细纱机。而电动式自动运输粗纱输送链是不停运动,其运行轨迹是固定,即每一台粗纱机对应细纱机是固定。而国内纺织企业粗纱工序翻改工艺是随时改变,每台粗纱机纺制粗纱品种一成不变,所以手拉式自动运输粗纱方式更适合我国棉纺企业需要。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当今世界纱线市场变化极快的实际,针对客户多品种生产的特点,独创了智能纱库理论,从根本上颠覆了粗细联主要适用大批量生产的传统观念,使多品种小批量在粗细联系统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首先在机械导轨系统中,每一台细纱机的每一根送纱导轨都有唯一编号代码,通过自动分送拨叉和主导轨连接,每一台粗纱机的每一批次粗纱都分配到空中粗纱储
12、备仓库的响应轨道上,这个轨道代码和品种相对应并收到控制中心的认可和控制,整个粗细联系统通过控制中心进行合理的控制。纺织一个新的品种时,只要在控制中心输入响应粗纱机和细纱机的编号以及批量,整个系统就会准确的运转。并且,整个自动导轨并非不停运转,而是在相应细纱机发出用纱需求时,输送系统根据设定要求从智能纱库中把相应品种输送到位。目前,国产悬锭粗纱机落纱方式 99%属于半自动落纱,随着国内粗纱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粗纱机制造厂商,已研制出适应中国国情并且性价比极高的全自动落纱系统,金融危机后国内劳动力的短缺以及成本的大幅提高,必将带动纺织企业对这形成快速需求,自动落纱粗纱机必将是半自动落纱粗纱机升级换代产品。2005 年以来,清梳联、自动络筒机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粗细联、细络联也必将成为最近两年高端客户的首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