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52185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摘要:从幼虫和卵的形态、发生世代、分布范围、寄主范围、取食部位、危害症状、越冬场所等方面的不同点,重点介绍了玉米螟与棉铃虫识别上的不同,为准确确诊提供指导,同时,在防治措施上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玉米螟;棉铃虫;发生规律;区别;防治对策 2013 年 8 月 6 日,笔者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国际种业园区内调查时发现,玉米地里出现“双抢”现象,即两种虫子抢吃一株玉米,两头虫子抢啃一个玉米棒,32.5%的植株被害(以危害叶片为主,茎秆与玉米棒被害率不到 10%) ,有虫株率 10%,百株幼虫量 15 头。其

2、中:玉米螟危害株率 25%,有虫株率 7.5%,百株幼虫量 7.5 头,虫龄 35 龄;棉铃虫危害株率 10%,有虫株率 5%,百株幼虫量 7.5 头,虫龄 35 龄。调查时,5月 14 日和 15 日播种的玉米正处于灌浆至蜡熟期,6 月 14 日播种的玉米正处于大喇叭期。 1 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 玉米螟与棉铃虫虽然都属鳞翅目害虫,且都具有趋光性、钻蛀性、转移性危害等共性,但也存在很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 10 个方面。1.1 昆虫分类不同 玉米螟 Pyrausta nubilalis (Hubern)为螟蛾科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为

3、夜蛾科害虫。 1.2 虫态不同 1.2.1 成虫 玉米螟成虫褐色,雄蛾体长 1013 mm,翅展 2030 mm,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棉铃虫成虫体长 418 mm,翅展 3038 mm,灰褐色。前翅具褐色环纹及肾形纹,肾缢前方的前缘脉上有二褐纹,肾纹外侧为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间有黑点,后翅黄白色或淡褐色,端区褐色或黑色。 1.2.2 卵 玉米螟的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一个雌蛾可产卵1020 块、350700 粒,呈

4、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 。棉铃虫卵散产,一头雌蛾一生可产卵 5001 000 粒,最高可达 2 700 粒,卵多产在叶背面,也有产在正面、顶芯、叶柄、嫩茎上或杂草等其他植物上,卵约 0.5 mm,半球形,乳白色,具纵横网格。 1.2.3 幼虫 玉米螟老熟幼虫体长 25 mm 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 4 个,腹部 18 节背面有两排毛瘤。棉铃虫老熟幼虫体长 3042 mm,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至黑褐色,头部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深色纵线,气门白色,腹足趾钩为双序

5、中带,两根前胸侧毛边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体表布满小刺,其底部较大,因其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1.2.4 蛹 玉米螟蛹长 1518 mm,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 58 根。棉铃虫蛹长 1721 mm,黄褐色,腹部第 5 节的背面和腹面有 78 排半圆形刻点,臀棘钩刺 2 根。 1.3 发生世代不同 玉米螟的发生世代随纬度而有显著的差异:在中国,北纬 45以北发生 1 代,4540发生 2 代,4030发生 3 代,3025发生 4 代,2520发生 56 代。海拔越高,发生代数越少。在四川省一年发生 24 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棉铃虫发生的世代因年份、地区而异,在山东省莱

6、州市每年发生 4 代,9 月下旬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在玉米秸秆附近或杂草下 510 cm 深的土中化蛹越冬,立春气温回升至 15 以上时开始羽化,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出现第 1 代在 6 月中下旬,第 2 代在 7 月中下旬,第 3 代在 8 月中下旬至 9 月上旬,到 10 月上旬尚有棉铃虫出现。在黄河流域棉区一年发生34 代,长江流域棉区一年发生 45 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第 1 代主要在麦田危害,第 2 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顶尖,第 3、4 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铃,造成受害的蕾、花、铃大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第 4、5 代幼虫除危害棉花外,有时还会成为玉

7、米、花生、豆类、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在华南地区每年发生 6 代,以蛹在寄主根际附近土中越冬。翌年春季陆续羽化并产卵。第 1 代多在番茄、豌豆等作物上为害,第 2 代以后在田间有世代重叠现象。 1.4 分布范围不同 玉米螟主要分布于亚洲(温、热带) 、澳州、大洋洲克罗尼西,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等地。棉铃虫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 1.5 寄主范围不同 玉米螟主要是取食玉米,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受害最重,玉米螟除危害玉米外,还危害棉花、高粱等作物。棉铃虫的寄主

8、植物多达 20 多科 200 余种,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 1.6 取食部位不同 玉米螟 3 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的玉米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有时蛀入顶部穗轴内危害,4 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末代玉米螟可在玉米秸秆基部查到大量老熟幼虫。棉铃虫在玉米上主要取食花丝、幼嫩的籽料和穗轴。 1.7 危害症状不同 玉米螟幼虫蛀穿玉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虫孔,4 龄以后,大部分幼虫钻入茎秆进行危害。棉铃虫危害玉米叶片时,自叶缘向内取食,有时可将叶片吃光,只剩主脉和叶柄;危害穗轴时,可将穗轴啃食一条深沟,并残留一排粪便。 1.8 气候影响因素不同 玉米螟对湿度比较敏感,即多雨高湿常常是

9、虫害大发生的条件;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棉铃虫在秋春季,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棉铃虫的越冬基数和存活率。9-10 月温度偏高,气温下降慢,次年春季气温稳定回升,棉铃虫的越冬基数大、成活率高,易造成棉铃虫的大发生。冬季气候变暖,有利于棉铃虫的越冬。 1.9 越冬的虫态与场所不同 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棉铃虫在苗木附近或杂草下 510 cm 深的土中化蛹越冬。 1.10 产卵部位不同 玉米螟的卵多产在 50 cm 以上植株上,以叶片背面、中脉附近较多。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栖息和产卵。 2 防治对策 为了促进玉米种子科研基地实现“

10、五保” (保障各项植保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保护自然天敌,保住优良品种的特性,保证玉米免受病虫危害,保持世界一流的种子科研基地) ,为此,在防治玉米螟和棉铃虫时,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2.1 农业防治 2.1.1 秋耕冬灌,压低虫口基数 秋季对玉米螟和棉铃虫危害重的农田进行秋耕冬灌和破除田埂,破坏越冬场所,可收到提高越冬死亡率,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减少第一代发生量的效果。 2.1.2 摘除卵叶,降低虫口密度 针对玉米螟具有集中产卵的习性,可结合整枝,摘除卵叶,并带到田外销毁,可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效果。 2.1.3 人工捉虫,减少害虫种群数量 在除虫过程中,对于“漏网”的玉米螟和棉铃虫(老熟幼虫)

11、,可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以达到减少害虫种群数量之目的。 2.2 物理防治 针对玉米螟和棉铃虫成虫具有趋光的生物学特性,可安置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使幼仔(卵)胎死腹中。 2.3 生物防治 每 667 m2 用 0.8 万1.6 万单位 BT 12 kg,加上颗粒湿砂 5 kg混匀后撒于喇叭口内,可有效杀死幼虫。 2.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一种补救措施,可将 0.8 万单位 BT 500 倍、1.6 万单位BT 1 000 倍 + 18%杀虫双 600 倍喷于喇叭口内、或用 5%百树得乳油 1 5002 000 倍,2.5%功夫乳油 1 5002 000 倍喷雾或灌心。如果喷雾,重点喷施雄穗和果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