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贱养男富养女【编辑留言】不知从何时开始的,家长中流行“贱养男、富养女“之说,翻译一下就是对男孩子要以否定教育为主,对女孩子则要以接纳教育为主。道理没错,但操作起来,家长因认知的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否定教育不是以家长的权威为中心,也不是一味否定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的要求必须否定,也不能一刀切下去,一棍子打灭,而是变否定为纠正,变决断为商量。 天天星期天想去踢球,可作业还没写完,天爸就说:“儿子,没问题,你有两种选择,先踢球或是先写作业,你决定。 ”天天一听,迟疑地说:“那好,我先写作业。 ”天爸明白,儿子心里还是想去踢球。 此时,无论孩子选什么,家长都别说 NO,千万别!否则,孩子会
2、认为自己的意见没用,说什么都白搭,都是废话。时间一长,孩子会失去拥有和掌控话语权的能力。再者,无论他选择了什么,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天天踢完球不写作业,那就不要再迁就他。要告诉孩子,男人,必须如此,一旦作出决定,就要负责。 但就算天天最后没能写作业,也不要打击他,可以采取冷漠或表达遗憾的态度。相信所有孩子都不会对此视而不见。这时,只要他打开作业本,下一步的引导就一定要跟上“行啊,儿子,说到做到,真是个男子汉,会合理分配时间了,了不起呀!” 如果孩子作业有错误,也不要训斥或瞧不起,而是要先微笑:“你看,怎么样,你丢了一个球!”当然,这种说法的前提,是儿子是球迷。如果不是,而是爱下棋,家长就
3、要说:“怎么样,你丢了一个子!”如果是个游戏迷,也可以说:“嗨,你被击中了!”总之,要用孩子的爱好说事,别说“总不长记性” 、 “笨” 、 “注意力不集中”之类的话。这样一来,孩子会把自己的爱好和作业联系在一起,他在改错的同时,对爱好也会更在意,这叫事半功倍。 一次,奶奶告诉天天,别跟那些没礼貌的孩子接触。天天又迟疑起来,天爸等母亲去了厨房,就问儿子:“你喜欢张飞吗?”天天点点头:“他武艺高强,对刘备忠心,讲义气,是个好人。 ” 天爸马上问:“那他有礼貌吗?”天天想了想,说:“他脾气不好,动不动就骂人、抡拳头。 ”天爸笑了:“那你是不是为此就不再喜欢他了?”天天笑着摇摇头,天爸吐了一口气,还好
4、,儿子已经从奶奶的结论中抽离出来,明白了什么叫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人。 这种引导应该是不间断的。如果父母不干预,孩子就有可能真会按老人的指令“滑下去” ,继而为自己创造了许多对立面。贱养儿子,其实就是培养儿子这样的意识:男人,想到什么做就是了,如果有困难,要自己想办法调整或战胜它。 总之,不打骂,但要让他自己承担后果;不讲大道理,但要让他自己体会;不否定,但要让他自己选择;不能被奶奶、妈妈溺爱,否则他会慢慢女性化。 小小今年 8 岁了,在“富养”精神的指引下,她俨然一个小公主,所有长辈,尤其是妈妈,都成了她的仆人。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她就麻烦不断,上课做小动作、随意讲话,甚至来回走动。写字要么丢
5、三落四,要么缺胳膊少腿。做作业就更离谱了,经常好几个小时也写不完。她随意、任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最大乐趣就是去超市买零食,小小年纪花起钱来无节无制。无奈之下,小小妈连哄带骗地把女儿带进了儿童心理咨询室。 小小极不情愿地坐到心理老师面前, “啵”地一声,她猛地吹破嘴里的泡泡糖。老师笑着问候她,她回以一串坏笑, “啵”地又吹起一个大泡泡。妈妈急了,大声训斥,谁知话音刚落,那大泡泡就在老师的脸上“啵”开了。小小妈扬起手掌,冲着女儿扇过去,但立即被老师制止。这是小小第一次见到妈妈这样的举动,也被吓住了,用双手紧紧捂住了脸。 老师请小小妈坐到一边,然后将小小推到一面大镜子前,问:“你会照镜子吗?”小
6、小白了他一眼:“谁不会啊?”老师又问:“你在里面看到什么了?”小小答:“不就你和我吗?” “你仔细看看那个小女孩。”老师开始引导了,小小略一迟疑,还是勉强看了一眼,说:“没什么好看的,我不就是我吗?”她的无趣其实就是一种回避。 老师按住她的肩,冲着镜子里的她说:“咱俩一起看看吧,我扎着两个小辫子,别着粉红的发卡,红扑扑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可我的鞋子有点脏,衬衣上的第二个扣子没扣上”老师在帮助小小充分面对自己。 “你知道老师最喜欢你什么吗?”小小没立即回答,沉默两分钟后抬起头,死死看着镜子。老师会意地继续说:“我最喜欢你站得直直的,笑起来那么开心,两个小酒窝,又可爱又漂亮!”小小有点不好意思了,
7、“啊?真的吗?” “哈哈,就是这样子,让我们把身体站得笔直,像荷花一样亭亭玉立,哇,东方小美女,闪亮登场啦!”小小“噗”的一下笑出声,显然,她开始接纳老师,老师继续引导:“我们不做鬼脸,不吐舌头,不挤眼睛,不冲人吹泡泡。我们直起腰杆,挺起胸膛,面带微笑,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公主。 ”说完,他松开小小的双肩,小小竟自己注视了五秒钟后才回过神 咨询结束后,老师跟小小妈说,要时刻做好孩子心灵的那面镜子,让孩子换一种眼光看待她自己的形象和表现,才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自我辨别。但这面镜子首先要能真实地接纳孩子的全部,在她不害怕失去时,才有机会去改变她。 小小妈听罢潸然泪下,她突然领悟到,自己虽然深爱女儿,却从未真正接纳她的全部。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她的缺点、优点和想法,都是母亲从来没有系统规划和思考的。她误读了“富养”一说,用溺爱和全程替代,剥夺了女儿自我成长、自我体验的机会,却期望女儿在社会的压力面前具备良好的能力。女儿内心无助才选择了拖延、放任和反抗,才造成连妈妈都无法接受的“公主病” 。 原来, “富养”的核心内容是接纳孩子,继而走进孩子的内心,这样,才能留住继续教育孩子的空间和机会。W 责编/冷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