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与市场关系论摘要: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指明了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标。理论界一些人由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缺乏理论认识,把它解释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根本性、主导作用,政府、计划的作用则是弥补市场缺陷。这种认识没有弄清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谁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把政府与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弄颠倒了,这非常不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阻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必须把颠倒了的关系颠倒过来,确立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资源配置上
2、的主导地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关键词:政府与市场;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8-022-09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极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再次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独立部分提出来,并且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指明了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标。我认为这里包涵着实践经验的新概括,我们应当对此在理论上加以阐释。 邓小平
3、同志说,计划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都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但这绝不是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区别。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体现在政府与市场在国家资源配置上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当前有一些人把市场看作是我国资源配置的根本的和主导的力量,把政府与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弄颠倒了。我认为必须把颠倒了的关系颠倒过来,不然,在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工作中会陷入盲目性,给实际工作带来重大损失,甚至有引向改旗易帜邪路的现实危险。 一、计划(
4、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产生及二者关系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其本质来说,是所有制关系派生出来的问题。在一个或大或小的集体中,如果生产资源是该集体成员共同所有,他们的共同需要是很清楚的,他们会按照共同需要有计划地配置资源,以满足该集体的各种需要。不管这个集体是一个氏族、一个奴隶主庄园、一个封建主庄园,或一个企业、一个家庭,都必然是如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表明了这一点。 1 市场“看不见的手” 如果生产资料属于分散的私人所有,他们又都处于互相依存的社会分工之中,那么,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都只能通过他们产品的交换,即把产品变为商品,来互相满足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以维系个人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就产生了市
5、场这个事物。市场就是商品生产者交换关系的总和。是私人企业主为私利相互竞争的关系的总和。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各种需要和需要多少,就不可能直接知道,只能通过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间接地了解。如果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其价值,即劳动花费,就表明该商品生产过多,必须对生产要素配置加以调整,分配到那些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商品的生产方面。这样,市场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和方法。亚当斯密把这种市场关系比喻为“看不见的手” 。实际上,并没有这样一只独立存在的“手” ,它只是私有商品生产者在市场上自发的盲目生产和相互竞争活动,实际存在的只是千百万只私有生产者的“手” ,他们获取社会需要信息的唯一来源就是天天波动
6、的市场价格。把这种私有生产者盲目竞争的活动比喻成一只“看不见的手” ,是这种关系被物化,马克思把它称作“商品的拜物教” 。就象宗教一样,人们把自己的活动的结果看作是由神决定的,拜倒在它面前。亚当斯密把“看不见的手”称作“全能的神” 。当有些人把市场说成是资源配置最优方法时,这同说由“神” 、 “上帝”来决定同义,实际是在说由分散的私有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自发生产是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实际内容是在说由私人生产者为自己私利分散地从事生产是最好的生产方式。因此,对市场作用的评价就是对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方式的评价。说市场最能高效率地配置资源,就是说私人企业主分散决策是最有效配置资源方式。
7、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一句话讲得非常明确,他攻击奥巴马的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时说,我深知私营企业才能带领美国走出目前我们所处的经济局面, “你们比政府更能花好自己的钱” 。这就是为什么资产阶级崇尚市场的根源,布什的话是在重复亚当斯密的信条。它最明白不过地说明了,崇尚市场实质就是崇尚私有制。不过布什忘记了时代已经变化,斯密当时崇尚自由主义市场是符合实际的,是正确的。可是,当前已经进入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正是垄断资本企业主按自己的意志花钱,导致了当前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自发的市场盲目竞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过巨大作用是确实的。追逐私利激励着企业主的活力,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调节着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
8、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尽管经历着不断的震荡,但毕竟实现着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这是当时唯一可能的,也是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正是为什么市场被赋予了“神”一般的作用的原因。 2 市场与政府:“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资本主义国家为挽救市场盲目性产生的负面效应,都不得不违背意愿地采取国家干预的措施,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说的“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间的关系。这两只“手”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看不见的手”并不是实在的有形存在,它没有任何自然的物质存在,它的存在纯粹是社会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私人生产者为私利的市场竞争关系的总体。如果说有具体存在的话,那就是分散的私人企业主的“手” ,除此,它没有别
9、的现实存在形态。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来表达这种自发竞争的关系,会给人一种幻觉,似乎有一个实在的手存在,像宗教中那样泥塑神像显示它确实存在,人们拜倒在它面前。与“看不见的手”不同, “看得见的手” ,是指代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的国家机构政府,这是一种实际的物质存在,看得见,摸得着的。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源配置上, “看不见的手”是基础性的,资产阶级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则是“看不见的手”的卫护者。正是由于政府的保护,市场这只手才得以发挥资源配置的正面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规,像财产法、契约合同法、物权法、劳动法、工厂法、竞争法等游戏规则,以及完成那些私人企业主不愿做和做不
10、了的生产职能,例如,初期修建铁路等活动。正是由于存在政府的保驾护航,才使这种分散的生产过程得以维持,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负面作用不至于在私人生产者的相互厮杀中导致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所以, “看不见的手”一开始就是在“看得见的手”的呵护下才得以发挥其配置资源的正面作用的。正如诺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市场“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就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1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1)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属于全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和共同支配,目的是为了全社会所有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11、需要及其全面发展。而市场经济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生产目的是为了私人利益。私人生产者只是为了其私人利益,小商品生产者是为了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从事生产活动。 (2)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社会生产摆脱了分散的私人生产者的盲目性支配,是按照预定的目标有计划地配置全社会资源为实现共同目的服务。私有制则决定了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只能是由各个私人自发地进行,全社会生产资料在不同生产领域的合理配置只能借助于市场价格波动间接告诉私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个过程不是平稳地进行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经济震荡和破坏,会有生产者的失败与成功、企业的兴起与破产、产品
12、的不足与过剩,总之,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全社会生产过程的均衡只能经历着不断的混乱才能得到实现。 (3)分配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人们只是以个人的劳动参与生产过程,所以,个人消费品分配只能是按每个人投人的劳动量,在社会总产品中对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扣除后,其余部分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之间的最核心的利益关系。 在商品经济中,人们的分配关系是按照该私人生产者在生产某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量创造的价值来交换,即等价交换,通过这种交换每个生产者获得与本人劳动所创造价值量相等的价值。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劳动者本身实际上花费的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所以
13、,从分配关系上看,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与商品生产中按价值分配,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现着两种本质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按劳分配只能是公有制范围内才会产生的分配关系;按形成的价值分配(等价交换)则体现着私有制关系,它承认生产资料私有者获得由握有更优良的生产条件获取相应利益的权利。 2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以上分析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能是机械式地拼装,而是一种有机结合。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处在社会分工中私有制的产物,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对立的。但是,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一般商品经济是以生
14、产者个人的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则是把货币转化为资本以无偿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为基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由按价值交换转化为按生产价格交换,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与一般商品经济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实现了资本主义与一般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构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利用市场这种手段、方法为资本增殖服务。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一般市场经济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必须得到解决,二者才能构成有机整体,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矛盾解决的途径是:(1)从所有制方面看,那就是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转变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实际上就是模拟私有制企业的经营方式,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竞争
15、的自发市场上从事经营,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2)从生产经营方面来看,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己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并获得盈利。与私有制企业不同的在于,国有企业必须遵循政府依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发展规划从事经营活动,把实现规划作为根本目标。如果某种活动背离了规划目标则不能做,应自觉地接受政府的宏观调控,校正自己的经营方向。这样,就保证了整个国民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从分配方面来看,为了使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一般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必须解决按劳分配关系与等价交换关系之间的矛盾,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按价值交换(实际上是按生产价格交换)的结果
16、转化为按劳分配关系,剔出由于生产资料优良带来的同样劳动不能得到同样收入的因素。这是通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政府的税收等方法加以调节。 解决了以上矛盾,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一般市场经济的矛盾就会得到解决,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所要求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内容就是正确解决好上述矛盾。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统一体中谁是矛盾主要方面? 毛泽东指出,任何一个矛盾体中, “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体制这一
17、对矛盾,哪一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一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呢?首先从基本理论上谈谈社会主义与政府规划、计划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之所以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因为市场的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愈来愈带来对生产力的巨大破坏。马克思认为自觉地有计划组织社会生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他说:问题的争论在于, “构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实质的供求规律的盲目统治和构成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实质的由社会预见指导社会生产。 ”由社会预见指导,当然就是指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政府制定的规划的指导和引导。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将实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 。由国家代表全社会有计划地分配资源是社
18、会资源配置的更高级的形式。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设实践中,其领导人斯大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不过,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考虑从现实生产力状况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组织社会生产时,完全摒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奢望在条件尚不具备时,建立高度集中的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其有计划经济发展和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思想的优越性得到了发挥,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由于超越了现实的客观条件,完全否定了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大大挫伤了基本生产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问题日益积累,造成
19、经济效益日趋低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日趋下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在经济建设方面基本是继承苏联时期的计划体制,不过也逐渐开始思考苏联计划体制过于集中的缺点问题,毛泽东在 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了苏联体制的缺陷。在这一基础上,邓小平对此进行了全面思考。 到 1979 年代末,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问题的全面认识。这包括:不能说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应注意到,邓小平在谈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论述非常严谨,这表现在他没有否定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且明确地指明了市场经济
20、只是社会主义利用的一种方法、手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邓小平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当然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市场经济是次要的矛盾方面。 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由于市场经济有着它固有的缺陷,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已经极大提高了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其破坏性也愈来愈严重。更为关键的因素是,由于全世界的资源状况日益紧张,生态状况日趋恶化,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这在上个世纪还是不太明显的矛盾,现在解决它已成为全世界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我国反映这种客观现实的理论成果就是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
21、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这里准确表述了科学发展观形成、实践和理论根据。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是因为它依据了马克思的构成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实质是由社会预见指导社会生产。所说的中国实际,就是指自觉贯彻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迫切要求,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时代特征是指与上世纪前一时期不同,当前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的状况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现实,要求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如任社会生产继续盲目扩大生产,将直接造成毁灭性后果。 为了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明确地指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当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