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填 空 题: 1、社会心理学分为: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和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或选择题) 2、 冯特 在 德国莱比锡大学 于 1879 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社会化是一个逐步 内化 的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逐步内化的过程) 4、 勒温 提出了 场 的概念。 5、社会心理学家 勒温 认为,同一个国家的国民有相同的人格特征。 6、勒温根据 场 的理论,提出了个人的生活空间概念,由 环境和人 组成。 7、社会化是通过个人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个人和团体的 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 8、社会化因素就是影响个体的 全部社会环
2、境 。 9、儿童首先受到的是 家庭环境 的影响,然后才是幼儿园及学校的影响。 10、 学前期 是接受社会化的 最佳时期 。 11、社会角色理论是文化人类学家 米德 所创立的。 12、 弗洛伊德 认为,人格结构由 本我 、 自我 和 超我 三部分构成。 13、 自我意识 就是自己对于 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 的认识。 自我意识 就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 14、“我”这一概念可指两个方面,一是 主观 的“我”,一是 客观 的“我”,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 I”,把后者称为“ me”。 15、 柯里 把自我意识这一侧面称为“自我形象 ”。 16、自我意识是 个性社会化 的结果。形成自我意识是一
3、个逐步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 生理的自我 到 社会的自我 ,最后发展到 心理的自我 。 17、男女性别差异的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包括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 家庭教育 与 学校教育 。 18、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导人是 班杜拉 。 19、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 认知发展 的结果。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以及亲长认同 。(或选择) 20、社会认知的范围很广指 对他人表情的认知 、 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 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 。(或选择) 21、按照表达情绪的身体部位来区分,表情 可划分为三种类型: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或选择) 22、社会生活中有一些自然现象,本来并
4、不具有社会意义,但人们也往往作 拟人化 的归因。 23、流言传播的速度往往是 开始缓慢,然后不断地加快 ,当达到了高潮,将近饱和状态 人人皆知时,又 变得缓慢起来 ,整个传播过程呈 S 形。 流言传播的速度是呈 S 形变化的,开始慢,中间快,结束慢。(或选择) 24、 有关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可以从 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 与 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 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5、对权威的服从有两种情况,一种服从是 钦佩权威 而服从,一种是 害 怕权威 而服从。 26、利他行为有两类,一类是 非紧急情境下 的利他行为,另一类是 紧急情境下 的利他行为。 27、关于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 先天论 和 动
5、机论 两种。 28、对侵犯持本能论观点者以 精神分析理论 和 动物行为学 为主要代表。 29、个人在团体中接受团体的影响,可以产生三个方面的心理效果: 团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团体的支持力量 。(填空或选择) 2 选 择 题: 1、 进行连续性观察。 即对同一对象的同一问题要作多次观察。 2、 进行轮换性观察。 即对同一课题变换几次对象进行重复观察。 3、 进行隐蔽性观察。 即研究者的观察活动 力求不使被研究者觉察到。 4、社会化可以用 人格的发展 、 社会性的发展 、 社会态度的形成 、 社会角色的获得 等词汇来具体表现,这些词汇都意味着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5、社会化的类别分为: 政治社会化
6、、 民族社会化 、 法律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 。 6、角色理论包括 角色的学习 、 角色的理解 、 角色的认知 、 角色的冲突 等。 7、社会角色的学习,指两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学习角色的 责任与特权(义务与权利) ,一是学习角色的 态度与情感 。 8、 自我意识 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 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9、 自我意识 就是自己对于 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 的认识。 10、 自我意识 就是对 自己个人身心活动 的觉察。 11、从 3 岁 到 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 ,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
7、,也可以称为“客观化时期”。 12、自我意识趋向主观性,这也可称为“ 主观化时期 ”。 13、男女性别角色的特点: 1)男女性别角色的 多样性 。 2)男女性别角色的 相对稳定性 。 14、动机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即 活动性和选择性 。(或填空) 15、社会性动机可以分为 交往性动机 与 威信性动机 两种。(或填空) 16、意图有不同 的形式,如 企图、幻想、追求、理想 等。(或填空) 17、社会认知的特征: 认知的选择性 、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 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 。(或填空) 18、 态度是由 认知、情感、意向 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 (或填空) 19、态度的三种成分
8、中 情感 是最强有力的成分,要改变一个人的 情感 远比改变 认知 成分困难。(或填空) 20、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 内化 的阶段,才是稳固的。内化在态度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是 最持久、最难转化 的。(或填空) 21、 海德 的 P O X模型。 纽卡姆 的 A B X 模型。(或填空) 22、我们社会生活中 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些心理现象,如 模仿、流行、舆论、流言、暗示、竞赛 等,都是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或填空) 23、不服从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表现为不同的层次: 抗拒、消极抵制、自由主义的态度。 24、侵犯可以分为 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 25、有一些心理品质在许多团体领
9、导人中有共同性:即 智力、主动、幽默、外向 。 26、领导人的领导方式有 民主的领导 、 专制的领导 、 放任自流的领导 三种。 名词解释: 1、 社会心理学 :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 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 个体心理活动 发生发展3 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学科。 2、 实验室试验法 :是社会心理学最早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控制一切估计会干扰试验结果的其他因素,有目的、有组织地操纵某个因素,查明被试验者心理效果和影响。 3、 实验取样的随机化 :在实验室实验法中,应该使某一范围里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作为被试验者,称之为实验取样的随机化。 4、 现场试验 :是在自然情况下控制条件
10、进行试验,对于由此发生的相应的心理学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作出结论。 5、 现场观察研究 :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 6、 模拟研究 :模拟真实的社 会情境,探求人们在其中的心理活动。 7、 历史档案分析法 :是收集历史上所记载的某个团体或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资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 8、 社会化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 9、 社会角色 :是某个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的位置,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10、 角色理论 :以角色作为理解个人社会行为
11、的理论,一般称之为角色理论。包括角色的学习、角色的理解、角色的认知、角色的冲突等。 11、 社会角色的期待 :是他人 对自己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也必须领会他人对自己怀有的希望。 12、 皮克马利翁效果 :指的是期待的效果。皮克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他用自己的期待,使所雕刻的人物获得了生命。罗森塔尔把期待效果称之为皮克马利翁效果,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13、 社会角色的认知 :根据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包括他人的言语、表情和姿态)来认识对方的地位,称为社会角色的认知。 14、 社会角色的冲突 :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社会角色时,往往会发生内心的冲突与矛
12、盾,这就称为社会角色的冲突。 15、 自我意 识 :也成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16、 自我形象 :就是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就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看到的自己的一切一样。 17、 基本信任 :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 任。这是埃里克逊自我发展观中的一个概念。 18、 自我评价 :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男女性别角色 :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 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方式
13、。 20、 成就动机 :是指个人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的愿望。 21、 回避性成就动机 :使女性回避成功,压抑自己成就表现的动机。 22、 动机 :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3、 需要 :是指人的生理或心理状态由于某种不足或过剩,而产生的不均衡状态,而带来的主观体验。 24、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 25、外部动机:不是对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 26、外附激励:是指激励方式都是外附性的,是附加于工作以外的激励。 27、内滋激励:是指给人一
14、种成功感。工作成功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激励,最高的奖赏。 28、 社会认知 :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 29、第一印象:亦即初次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称第一印象。 30、 归因 :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31、 态度 :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 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其态度所调节。 32、 偏见 :是个人对他人或其他团体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 33、
15、 逆反心理:宣传者进行宣传时,也会发生事与愿违的情况,即人们的态度会向相反方向变化,或仍持原来的态度,即所谓逆反心理。 34、权威主义倾向:是指人们对权威过分尊敬与服从。 35、 模仿 :是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其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相类似。 36、非控制的社会刺激:无论是自觉地或无意识地仿效,都不是通过外界的命令而强制发生,所以这 种榜样称之为非控制的社会刺激。 37、 流行 :是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时间内,由于追求某种行为方式,并使之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从而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了连锁性感染。流行亦可称为社会风尚或时尚。( 理解要点:人很多、时间短、相互影响 ) 3
16、8、 社会舆论 :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也可以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39、 流言 :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的依据,而人们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消息。 40、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地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 41、他人暗示:暗示信息来自他人,成为他人暗示。权威的暗示是他人暗示的特殊情况。 42、暗示信息来自本人,成为自我暗示。生活中往往有一种“疑神疑鬼“的自我暗示。 43、竞赛:是个人或团体的各方力求胜过对方成绩的对抗性行为。 44、 从众 :是在社会
17、团体的压力下,这种压力不具有强制性,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45、反从众与独立:指人们坚持自己不同于团体多数人的意见或态度,即反从众与独立。 46、 众从 :指团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 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 47、 服从 :是个体按照社会要求、团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这种服从行为是来自外界的影响而被迫发生的。 48、 利他行为 :其最广泛的定义为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 49、 移情 :是设身处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等心理感受,即所谓将心比心,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50、冷漠行为:
18、是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 51、 侵犯行为 :是指 故意对他人产生伤害结果的行为。包括物质的伤害和精神性的伤害。 52、 人际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 53、人际关系的结构:在社会团体内,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联系,这种形式和规模的联系也就是人际结构。 54、 人际沟通 :人们为了彼此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语言符号而实现的交流称为人际沟通。 55、团体: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 56、小团体:凡是相对稳定、人数不多,
19、为共同目的而结合的成员直接接触的联合体,为 。 5 57、 小小团体:在人数较多的小团体中,某些人的交往活动比较频繁,交往更带有密切的性质,有些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小小团体。小小团体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共同体,同时还属于某个小团体。是小团体的内部分支或一部分。 58、现实团体:是实际存在的联合体,成员间有着实在的联系和相互关系,是有目的、有任务的联合体。 59、假设团体:名义上存在的人们的共同体,称为假设团体。 60、正式团体:根据定员编制、章程或其他正式文件而建立。有公事往来,他们之间有从属关系或平行关系,执行任务中的责任有大有小。 61、非正式团体:是在心理动机上的方 向一致 同情、观点接近、信
20、念一致、承认权威、个别人威望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62、 强制性影响力 :也可以称为权力性影响力,它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等条件构成的。 其他知识: 1、社会心理学着重探讨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 2、社会心理学强调要探讨情境,最关心的是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 3、社会心理学注重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 4、 单一支配理论(代表人物、名称、主要观点) 名称 代表人物 主 要 观 点 快乐说 本瑟姆 快乐是支配人类行为的原则,认为人们的行为总是趋 利避害,最求快乐与幸福,逃避痛苦与不幸。 后来影响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自我说 霍布斯 认为人的基本行为是权力的追求,因此人类的
21、行为表现为自我的热情与自我的力量。 同情说 亚当 .斯密 认为同情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心理基础。 模仿说 塔尔特 社会就是模仿。 暗示说 罗斯 人的行为是受暗示影响的。 本能说 麦独孤 本能影响人的心理社会行为。 习惯说 詹姆士 强调习惯对人的社会心理的影响。习惯是本能的转移。 态度说 杜马斯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5、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 10 年的时间,这个阶段自我意识以趋向于成熟,也是心理的自我发展阶段。 6、 在处于生理的自我阶段,自我评价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身体、衣着、家庭、父母等对他的态度、他对家庭成员的态度的评价和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自我感情。 7、
22、社会助长(或促进)效应:在有别人注意的情况下,效果会高。 8、从众行为和顺从行为的区别在于 内心是否出自自愿 。 9、社会心理学家 贝尔 分析了领导功能之后,提出两个主要向度:一为 工作取向 ,一为 人情取向 。工作取向的领导行为,偏重在团体目标的达成;人情取向的领导行为,偏重在维持团体成员的士气和 内聚力。贝尔把这两个取向比喻为家庭中的严父与慈母。 6 简 答: 1、社会心理学的特点 : 答: 1)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2)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生理心理学重视个体心理活动的生理结构方面的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关心的是个体所处的社会环
23、境,特别是重视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 3)两种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分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2、实验室试验方法的优缺点 : 答:优点有: 1)控制条件严格。 2)可以避免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 3)试验结果的说服力较强。 缺点有: 1)关在实验室内进行。 2)脱离了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人为因素。 3)真实性较差。 3、现场试验的优缺点: 答:优点有: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情况,其实验结果较易于推广。 缺点有: 1)必须与有关方面建立协作关系。 2)与实验室试验法比较起来,控制条件与施加实验措施可能不如实验室试验法那样方便。 4、现场观察研究的优缺点: 答:优点
24、有: 1)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资料的可靠性比较强。 缺点有: 1)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的团体中去。 2)尤其是研究者即使对团体成员心理活动的变化看得很清楚,但要做一般的推论几乎是不可能。 5、运用现场观察时,应注意哪些: 答: 1)进行 连续性 观察。即对同一对象的同一问题要作多次观察。 2)进行 轮换性 观察。即对同一课题变换几次对象进行重复观察。 3)进行 隐蔽性 观察。即研究者的观察活动力求不使被研究者觉察到。 6、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答: 1) 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 不能影响被研究者的生理与心理 的健康,不应该给以任何恐怖、担心以及情绪冲击等不良刺激,并且
25、应该避免产生不愉快、疲劳感等研究程序,同时应根据自愿原则。 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某些技术问题不能视为欺骗行为。 7、个体社会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答: 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 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 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整个一生完成的。 8、简述勒温对国民性的研究 。 答: 1)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同一个国家的国民 有 相同的人格特征。 2)勒温根据场的理论,提出了 个人的生活空间概念,由环境和人组成 。 3)勒温认为, 作为一个整体的个人,其内部包括着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 。人的心理的各个领域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所以人
26、有个别差异。 4)从上述观点出发,勒温比较了美国人与德国人的国民性。 7 9、 简述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1)社会化是通过个人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个人和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2)社会化因素就是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 3)主要 包括社会文化、学校与家庭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10、鲍尔特温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分为四种类型: 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 11、 简述角色学习的特殊性。 答: 1)社会角色的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由各式各样的行为方式所综合起来的一个整体。 2)社会角色的学习是在相互作用着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3)社会角色的学习是经常随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
27、因为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地位很容易发生变动。 12、 简述罗森塔尔 对期待效果的研究。 答案要点: 1)活动研究者是罗森塔尔。 2)目的是研究教师对学生期待的效果。 3)研究对象是一至五年级学生。 4)实验处理,先对全体学生测验,然后随机对 20%学生高期待。 5)实验结果表明,高期待的学生表现了较高的成绩。 6)结论是,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 13、 社会角色的冲突有如下几种情况 : 答: 1)同一社会角色 内心 的冲突。特别是身处两个团体中,由于标准不同,更会引起角色的冲突。 2)当社会角色改变时, 新旧 角色之间会发生矛盾与冲突。一个人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人改变旧角色时,新旧角色
28、之间会发生矛盾。 3)一个人 身兼 几个角色时的内心冲突。 4)社会角色 规定的人格与其真实人格 之间的矛盾。 14、 当前美国社会心理学的道德社会化理论有三大派别: 答: 1)从情绪与动机的趋向着手,这是精神分析派,以弗洛伊德为首,当代人是埃里克逊。 2)从认识趋向着手,以皮亚杰为首,当代人是柯尔堡。 3)从强化学习着手,即行为主义观点,以华生为首,当代人以班杜拉为代表。 15、 简述埃里克逊的新精神分析理论(或人格发 展理论)。 答: 1)埃里克逊认为,人格的发展继续到人的整个一生,也就是说,社会化过程经历着整个一生。 2)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经历着许多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
29、或核心问题,当这特殊的矛盾解决了,人格也就发展了一步。 3)埃里克逊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 4)人格的发展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一点是他的独特之处。 5)他不把人格与道德品质的形成仅限于生理的驱力 ,而是注意了自我作用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6)每个阶段都提出了一个主要的心理社会问题,这对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对学校教育中学生人格的培养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他的阶段论是根据他的经验总结而来,还缺乏可观的科学实验根据;而且他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还是强调了本能,把本能说成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忽视了人的意识、理智
30、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8 16、简答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 1)以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为代表。 2)主要论点是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而 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的。 3)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环境,指社会文化、外部条件、榜样、强化等。 17、简答柯里认为,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 答: 1)关于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姿态的自我觉察。 2)关于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的自我想象。 3)关于对自己怀有的某种感情 自尊或自卑。 18、简答自我意识的作用。 答: 1)个人的自我意识对其学习与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其自身态度的转变也能发生重要的调节作用。 2)自 我意识对学习与工作的
31、推动作用。 3)自我意识对态度的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4)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19、简答笑对于婴儿自我意识的意义? 答:心理学家认为,婴儿的笑在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笑表示婴儿对外界的刺激发生了反应,说明婴儿与外界环境有了接触,发生了相互作用。 20、主观化时期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 2)自我意识的“主观化时期”是个人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3)表现出自我理想。 4)抽象思维的发展。 21、简答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 答: 1)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是 根据双方的地位而进行的 。 2)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是 复杂的 。 3)相互关
32、系中的其他因素影响着自我表现。(小简答) a、相互关系中对方本身的特点。 b、当时的情境。个人的自我表现以当时的情境为转移。 c、所属团体的参照。个人参加了某一个团体,就属于该团体中的一份子,从而自觉地维护自己所属团体的尊严。因此,其自 我表现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 22、简答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 答: 1)自我评价的意识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起来的。 2)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 3)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4)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自我评价。 23、简答自我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答: 1)以自己理想的形象为蓝本的自
33、我评价意识。 2)以周围其他人作为标准的自我评价意识。 3)以自我评价的意识为基础的情绪方面的表现。 9 24、 简答男女性别角色的含义。 答: 1)以性别器官为标准所划分的社会角色。 2)以性别决定个体的社会化定向。 3)社会为男女制定一套行为规范。 4)男女性别角色的相对存在、互为参照,是人类性别角色统一体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侧面。在讨论男女性别角色心理差异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两者的共同性。 25、简答男女性别角色的特点。 答: 1)男女性别角色的多样性。 2)男女性别角色的相对稳定性。 26、简答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影响因素。 答: 1)男女性别差异的存在,既有生物学的影响,也有社会文
34、化、教育的影响,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这些影响是交互作用的。 2)男女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基因、性激素和大脑三个方面。 3)男女性别差异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决定着男女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地位规定了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点。 4)男女性别差异的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包括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27、简答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 答:社会学习理论虽然不否认 遗传在两性角色定型中的作用,但它更强调两性角色主要是通过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即通过观察、强化和模仿获得的。该理论的创导人是班杜拉。 28、简答柯尔伯格认知发展两性观的基本内容。 答: 1)性别认同就是儿童将
35、男性和女性加以性别归类,这是性别角色态度的基础。 2)性别认同是通过对自己发育初期表现出的身体状况的判断而形成的。 3)判断虽然是 2 7 岁期间儿童形成的性别认同的结果,但儿童的性别角色的认同往往受环境的某些变化的影响。 4)“男子气”和“女子气”的表 现,在于把与自身性别相符合的事物作为追求的目标。 5)基本的普遍的性别角色发展于幼年时期,这一过程从男孩女孩意识到彼此生理上的差别开始。 6)这种习惯性观念旋即表现为“男子气”、“女子气”。 7)一旦出现男子气、女子气之后,儿童与同性人物确立性别同一性。 8)与同性人物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价值观的形成,由双亲适当的行为所促进并巩固。 9)以
36、上过程往往按照一般的发展途径进行,其中大部分由认知的发展所决定。 29、简答成就动机方 面的两性差异。 答: 1)男女两性成就动机特点不同。 2)社会赞许对女性成就努力的影响大于男性,而竞争对男性的成就努力影响大于女性。 3)女性成功的关键在于社会刻板印象和观念的根本改变。 30、简述动机这一概念包含的意义。 答: 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 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 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10 31、简述动机的作用。 答: 1)动机 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2)活动性。个人怀有某种动机之后,能对其行为发生推动作用
37、。 3)选择性。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人,其行为总是指向于某一目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其行为表现为明显的选择性。 32、简答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答: 1)动机由机体的需要所激发。 2)需要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具有动机作用。 33、简答布鲁纳内部动机的三种内驱力。 答: 1)是好奇的内驱力,好奇心也就是一种求知欲。 2)是胜任的内驱力,即好胜心,好胜心是一种求成 欲。 3)是互惠的内驱力,人们都需要和睦共处协作活动。 3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或论述) 答: 1)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排成一个需要系统。 2)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是随
38、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 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4)他认为这 5 个层次的需要是从低到高,逐级实现的。 35、简答 社会认知的特征。 答: 1)认知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刺激的态度不同,可能认知也可能不予认知。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社会认知的。 (或反向单选)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人们的认知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的,当理解该社会刺激对个人有很大利害关系时,认知反应是十分显著的,亦即其情感及动机等心理状态反应强烈。 (或反向单选) 3)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认知行为能够进行控制与调节。 (或反向单选) 36、简答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答: 1)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很多,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因素。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3)当时的情境会影响人的社会认知。 4)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5)社会刻板印象会影响人们的认知。 6)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7)事实上,人们的认知活动并不是单个的因素单独地发生作用的,而往往是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对认知活动发生作用的。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某些因素的作用更大一些,某些因素的作用可能小一些。 37、简答归因的参照点。(或选择、填空) 答: 1)人们认知他人行为作情境归因或个人倾向归因时,往往以 其他方面为参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