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新型城镇化面临着众多挑战,该怎样发展城镇化,发展怎样的城镇化,怎样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是目前学界与政府共同思索与面对的问题。本文拟从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可选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路径分析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这在人类发展史上亦无先例可循。新型城镇化将会面临众多挑战,该怎样
2、发展城镇化,发展怎样的城镇化,该怎样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积极探索一条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是学界与政府共同思索与面对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正反两方面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相对于中央强调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现在不少地方仍旧陷入“重物轻人”的误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暴露出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 “大城市病”的问题 目前中国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大城市病”问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摊大饼” ,这是对以往城市规划和建设最常见的形容。近年来集中爆发的“大城市病”并没有影响地方政府将城市摊大的决心, “特大城市梦”仍见诸于多地新型城镇化规划之中。一些地方
3、打着推进城镇化的旗号,纷纷打造新城建设模式,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地扩延,大量耕地被占造城,18 亿亩基本耕地的红线受到威胁,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现今,我国许多大型城市在其发展规划上基本是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或国家中心城市。一些省会城市纷纷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城市或是区域中心城市;一些中等型城市大多提出要建设省内的中心城市,或者是区域内的经济金融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休闲旅游中心城市等。如果各地沉迷于“特大城市” 、 “国际大都市” 、 “国家中心城市”等城市扩张路径之中,极有可能走上以前的老路, “大城市病”将无法克服。针对城市化发展中的“大城市病”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在决定中明确
4、规定“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 (二)盲目性追求高端化 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开始出现盲目性追求高端化的倾向。城市的高端化发展有其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本是无可厚非,但是现今的城市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无关,而是地方政府主观偏好的驱动,尤其是与地方主要负责人的喜好有莫大关联,并且又常常伴随着巨大商业利益的驱动,同时隐藏着惊人的腐败现象。南京市长的落马是一个典型代表。现今,许多城市的建设越来越追求贵族品质、高档时尚,就连外在公共设施也越来越追求奢华、气派与“星级”标准,城市修建“三星级公共厕所”已不是新闻。国际一流、 “东方小巴黎” 、 “中国威尼斯” 、 “北方香港” 、 “东方莫斯科”等称号
5、时时涌现,到处要建大城市,大搞国际化都市。 “全国 182 个城市都要建国际化都市,怎么得了!” 。最为突出的就是各地争建摩天大楼,你建亚洲第一高楼,我就建世界第一高楼。据统计,2011 年中国已建设摩天大楼 1000 多座,还有 1000 多座准备建设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美国的 436 座和阿联酋的 50 座。城市如此高端化的发展已经远远偏离了城市自身正常发展的轨迹,照此下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但不能容纳大量的农民,使其转化为市民,结果将是拒绝这种转化,使得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变成纸上谈兵。没有农民参与的城镇化不可能持续发展,结果只能是失败的城镇化。 (三) “拉美化”现象 目前中国有的地方仍
6、然存在盲目追求城市化发展速度、主观造城的现象,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拉美化”现象已经出现。一些城市基础较差、经济水平一般,但决心与胆量超强,总是希望能创造出奇迹,要在新型城镇化的大好时机下实现“弯道超车” 、 “后发赶超” ,但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贵州某县级市,现在已经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已经达到 1000 万平方米,可提供 10 万套以上的住房,但其目前市区总人口不过区区 30 余万,如何消化现有住房就是一大问题,房地产开发不可能等同于城镇化建设。政府这样的“造城” ,想法很好,但难度太大,结果可想而知。最为典型的鄂尔多斯“先造城、后引人”推动城镇化的思路已然存在了巨大的风险
7、,自 2003 年启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至今,鄂尔多斯已走过了十年城镇化历程。 “十年沉浮两茫茫” ,曾经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如今日渐式微。除了给这座城市带来大面积房地产空置及全民财富泡沫化的重殇之外,其畸形城镇化之路所留下的沉疴更值得各界再总结,其他见诸报端的各地大量出现的“空城” 、“鬼城” ,新城“空洞化”现象,应引起警惕。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针对新型城镇化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2013 年 9 月在专家座谈会上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既要清醒认识这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又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城镇化已
8、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笔者以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应是避开误区,谨慎前行。 (一)创新土地经营管理,拓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统筹兼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就“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做出原则性规定。盘活土地资源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加快农民土地确权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土地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做好做活土地文章,探索出一套破解土地制约的有效方法。一是要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集约规模经营。在流转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民依法自
9、愿有偿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二是要大力实施综合整治,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扩大良田规模,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三是可在试点基础上统筹推进宅基地置换,变潜在资源为现实资本。辽宁省铁岭市推行的农村宅基地及房产置换新城房产的单户市民化做法可以借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克服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病症及由其带来的种种矛盾,是一项长期的使命,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达到。因此,我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10、 ”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服务业,夯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 城镇化的发展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最主要的是“人的城镇化” ,让农民市民化。但是,城镇化不等于“造城” ,受过多外力裹挟的“被”城镇化只会带来“市民”普遍的身份认同危机。新兴城镇化必须避免简单形式上的城市化,必须与产业化相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夯实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按照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科学理念,城镇化的一大内涵是在产业聚集基础上带动人口的聚集,进而催生城市自发的生长及扩容。城镇化必须要与产业化相结合,要四化协调互动。当今城市化的进程表明,现代服务业可以容纳大量人员就业,是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11、。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科技进步来推动产城融合,四化协调互动,缺一不可。这样才会带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产业发展来带动就业,也就是必须把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在空间布局上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突出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既要有大城市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还要有中等城市甚至有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要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三)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 推进新型城镇化
12、,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所在。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树立集约、高效、绿色理念,不断寻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办法,应该做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提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要把生态文明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突出资源集约、节约生态、环境友好,加快生态发展,走节约低能、绿色低碳这个道路。新型城镇化要以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协调城市化与人、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就是要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过有尊严的生活,在教育、就业、医疗、福利、保险、养老、公共服务等各方面都能享受市民待
13、遇,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要统一规划,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统筹推进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公用设施、农民集居、生态保护等各项建设,大力加强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强化社会保障,提升居民福祉,丰富文化生活,建设和谐家园。 总之,新型城镇化是当代中国新时期新阶段的新历史使命,新型城镇化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驱动中国新一轮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要协调好多方面的关系,有许多工作要做。要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14、化;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要逐步形成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等。 参考文献: 1李克强.统筹城乡 推棚户区改造EB/OL.中国政府网,2013-09-18. 2许正中.城镇化须让老百姓参与讨论N.华夏时报,2013-06-01. 3郭力方.鄂尔多斯畸形城镇化之殇N.中国证券报,2013-09-27. 4韩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大风险:城乡矛盾内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7). 5白田田、乌梦达、吕福明等.争相“大跃进”畸形城镇化乱象频生N.经济参考报,2013-09-23. (作者单位:沈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