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传人,杏林悬壶,道济天下之疾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人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 皇甫谧 坦率地说,当今国人,对中医药学知之甚少,而且也无多少兴趣。 中医,往往因为其具有的神秘、传奇特征,加之历史延续下来的某些巫医不分的现象,故而使人真假难辨,将信将疑。求诸于正史,亦时见如此。 譬如,我在阅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时,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
2、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扁鹊曰:“敬诺。 ”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视见垣一方人” ,索引解释为“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则眼通神也。”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以人之肉眼而能隔墙透视, “尽见五藏症结” ,绝对是违背世间的认知规律的,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当我多次看到一位民间中医“妙手回春”的情景、 “化腐为生”的效果,我开始相信,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法,在国医圣手面前,一切皆有可能,包括“视见垣一方人。以
3、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 ,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是也。 1、非常之道:妙手并灵丹回春 周女士是一位专营翡翠的珠宝商,年届四十。虽已到不惑之年,但清丽的五官加上精致的保养,依然有绮年玉貌之姿。遗憾的是,一旦仔细打量,方觉其颜面有苍白灰青之象,花容亦为之减色。 阳春三月,朋友聚会于上海虹口区一间茶座,一位中医亦在座中,饭后叙谈,周女士向他道出自己的苦衷。原来,周女士患有一种“怪病”:每次与陌生人打交道,总是憋不住小便,非要上厕所不可。你想,她一个做翡翠的女强人,一年到头,必须满世界奔波去谈生意,时时如厕,岂有可能?于是多方求医,症状难愈。 两个月前,好友给她介绍了一位中医高手,言之凿凿地声称能治愈
4、周女士的“怪病” 。周女士见好友态度如此肯定,便相信了他。讵料,周女士竟因此遭受了“大罪”:这位中医高手在她身上开了八处刀口,然后把什么中药埋在里面,再用线缝合。如此不伦不类的中西医结合手术,折腾了一个下午,待麻醉药性过去,疼得周女士全身抽搐不已。为了治病,忍受如此煎熬也就罢了,问题是两个月了,八处刀口里外疼痛依旧,而自己的“怪病”症状丝毫未见好转。 “你的病因是妇科免疫系紊乱,我来给你检查一下吧。 ”该中医听完后瞧着周女士说道。 随即,只见他用手掌自上而下捋过周女士前胸脉,又以手掌插其腹部诊断,然后告诉周女士:“你的体内湿热上冲,引发神经性头痛和神经放射性疼痛,憋不住尿就是这样造成的。此外还
5、伴有尿道炎和宫颈炎。” “那怎么办?”周女士焦虑地询问。 “好办!我现在就可以祛除你的神经性疼痛。 ”该中医轻松回答,并让周女士端坐在椅子上,自己坐在对面,以手法打通她前胸堵塞的任脉,以脚功从她的涌泉穴打通其全身堵塞的经络。历经二十分钟“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中医非药物治疗,痛楚过后,渗出一身冷汗的周女士顿感浑身轻松,精力逾昔。 “我再给你配一瓶清湿热、消炎杀菌、调整女性内分泌的中药,两个月后保证你病症全消,容光焕发。 ”该中医以他特有的真诚微笑,打消了周女士剩余的忧虑。 待到 2007 年夏季,我再次见到从昆明返回上海的周女士,果然是一付精神倍儿好的神情,面部容颜白皙而略带嫣红,使原本容貌清
6、丽的她竟然有了些许少女的妩媚。 “看来你不但是容光焕发,而且欣逢人生第二春了。 ”以调侃的语气,朋友们向周女士送上由衷的祝贺。 至此,我才对真正的中医高手这般“妙手回春”的医术深感佩服。 2、与死神的较量:起死回生争夺战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在儒门事亲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中这样概括自己的医学思想:“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 对上海滩民间游医赵先生来说,点穴推拿,打通经络,激活神经,固然是其“拿手绝活” ,但正如张从政所言“治病当论药攻”以自创的汤、膏、散、丸等中药,对付世间那些难以治愈的疑难绝症,亦是他的“拿手好戏” 。 2008 年 11 月 24 日,赵先生打来电话,问我:“
7、想不想一起去看这个患者,他可是一个患恶性淋巴瘤,手术后淋巴瘤转移,心力衰竭,躺在床上等死的人,经过我的治疗,现在已经康复了。 ” 是吗?若真像赵先生所说的一样,这个病例就颇值得医学界内外高度关注了。 下午 3 时,我们来到上海静安区康定路、常德路口。这里处在上海的老城区,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往来穿梭,一派市井喧闹的气氛,而街道两旁黄叶尚未凋零殆尽的法国梧桐树为周遭的环境平添了几番幽雅的景象。 当然,作为中医药传人的赵先生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欣赏这闹市街头的几分优雅在这里,有一位经他治愈的绝症患者,一个月没有与他见面了,赵先生想来回访一下患者康复的状况。 那位叫夏晟的康复者已在此地等候多时,但见他
8、面色白皙略带红润,步履轻巧,若不是赵先生作介绍,真看不出他曾是一个患恶性淋巴瘤、接近死亡的人。 我们随夏晟来到他的住所。屋里只有他母亲一个人在家。环视四周,我看到,这是一套一室半的居室,狭小而简陋,过道成了厨房,朝南的阳台被改造成一个卧室,紧巴巴地安放着一张双人床,算是夏晟和妻子的“私密空间” ;唯一的 10 平方米客厅内,紧靠东墙支了一张单人床,平时,夏晟的母亲睡在这里,其余的空间就被一架衣柜、一张饭桌、两把木椅占据了。 见此情形,我有些心酸,但作为主人的夏晟却始终以微笑面对我们。他和妻子的结婚照高挂在客厅西面墙壁的正上方,夫妻俩洋溢着幸福、甜美的微笑。由此看来,这里是一个幸福和美的家庭。
9、夏晟,1965 年 2 月生于上海,10 多年前下海,与姐姐一起开了家公司,从事机电配套设备业务。正当他们的生意开始兴旺之际,2003 年国内爆发“非典” ,夏晟开始咳嗽不止,到某中心医院和胸科医院一查,他的肺部竟然长了一个 118cm 的肿瘤,医学术语叫作“恶性淋巴瘤” 。10天后,医院就通知他做手术,切除肺部的恶性淋巴瘤,接下来就是手术后的化疗、放疗。 让夏晟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例“成功”的手术却导致了更为严重的恶果:手术后不久,恶性淋巴瘤细胞就向他身上其他部位扩散、转移,在他的锁骨部位长出了一个 56cm 的淋巴结。到 2006 年 6 月,夏晟开始心力衰竭,医院开出病危通知书,告诉他的
10、家人:夏晟随时都有病逝的可能。 当时,夏晟已基本处于半昏迷状态,不能进食,靠打点滴维持生命。这种状况持续了两个月,夏晟的病情才稍微稳定下来,人是清醒过来了,但心脏积水、肿大,走两步,就急促喘息,不能走下楼梯;一躺下,肿大的心脏就压迫肺部,不能喘气,需要在头部下方垫三四个枕头。看着被病魔折磨得如此痛苦憔悴的夏晟,母亲和妻子日日以泪洗面。 对夏晟的这种病症,我还是有所了解的因为,恶性淋巴瘤属于迄今很难治愈的人类几大绝症之一。 在中国古代医药典籍外科正宗中,有类似病症(名曰“失容证” )的记载 其患多生肩之已上,初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动;半载一年,方生阴痛,气血渐衰,形
11、容消瘦,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或肿如泛莲,秽气熏蒸,昼夜不歇,平生疙瘩,愈久愈大,越溃越坚,犯此俱为不可治。 可见,中国古代中医药学所说的“失容证” ,指的就是发生在颈部与肩部,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类似恶性淋巴或转移淋巴病灶,而且, “犯此俱为不可治。 ”也就是说,一旦得了恶性肿瘤(淋巴瘤) ,便无法医治了。现代医学也认为,肿瘤是人体内环境失调,人体内的抑癌基因平衡被打破,癌基因占了上风引起的,如果致癌因素不消除,即使通过手术、放疗、化疗把癌细胞全部消除干净,但因为病人体内仍然处于“生癌”状态,最终癌细胞仍会卷土重来。说到底,肿瘤病症还是难以治愈。 据统计,我国肿瘤患者死亡人群中超过 50%是死于
12、手术、放疗、化疗引起的并发症,而不是肿瘤本身。 那么,身患恶性淋巴瘤,且手术后淋巴癌细胞已转移的夏晟,又怎么能摆脱这一“犯此俱为不可治”的死亡劫呢? 还是让我们回到夏晟的叙述中来。 2007 年 7 月,夏晟的姐姐通过上海市药材公司的朋友认识了赵先生,当即请他登门为弟弟治疗。经诊断,赵先生为夏晟配制了两瓶抗淋巴瘤药物。 按照赵先生的医嘱,第一天,夏晟服了两粒药丸,一会儿就连续不断地放出很臭的屁;第二天服了五粒药丸,一天拉肚子 20 多次,全身出了 10 多次冷汗,人整个瘫在床上爬不起来;连续服药两天,咳嗽减轻,心脏压迫明显减轻,人可以起床;再接着服药,一个星期后,原本白里透青、毒气淤血的脸色开
13、始变黄,再过一个星期,脸色开始透红;一个月后,可以一口气从一楼走上四楼的家里;三个月后,人已经感觉很正常了,每天出门转五六趟,能骑自行车到附近菜场买菜,帮助家人做一些体力活;原本消瘦到 120 斤的体重,又恢复到了 150 斤。 2008 年 4 月,夏晟去医院做血液 CT 检查,所有指标均转为阴性,淋巴瘤全部消失,锁骨上的淋巴瘤肿块只剩下一个小结子。 从死亡线上走回来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贵。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病初愈、生活清贫的夏晟始终面带着微笑与死亡相比,只要健康地活着,还有什么不是欢乐、幸福的呢?“那么,就请你和母亲、赵医生合个影吧。 ”告辞前,我向夏晟建议。于是,在我的相机里,有了一张见证“人生幸福”为何物的照片。 时至今日,每当看到这张真实记录人生悲欢的照片,引发我更多思考的是,世间还有多少因顽症痼疾挣扎在痛苦生死之深渊的人等待拯救?正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肝肾疾病方面中医名家、博士生导师刘平所言:“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人类在淋巴癌、胰腺癌这类恶性肿瘤面前依然束手无策” 。但是,又有谁来认真总结民间游医赵先生这一起死回生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