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州市城乡规划中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探析【摘 要】将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自然环境特征和资源条件为基础,充分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性差异,依据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特征与动力学原理,对区域生态功能进行分区。根据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孟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不同区域的使用功能要求,将全市划分为自然生态功能保护区、景观生态建设区、人文遗迹保护区、生态农业区、绿色城镇发展区等 5 类生态功能区。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孟州市 将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自然环境特征和资源条件为基础,充分尊重经济社会
2、发展的地域性差异,依据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特征与动力学原理,对区域生态功能进行分区。在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前提下,有效保护区域生命支撑系统,促使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系统朝着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方向发展,各功能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为把城乡建成自然环境优美、人居环境适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宜居区奠定基础。 一、生态功能分区 (一)自然生态功能保护区 为保护区域生命支撑系统,除已经建立的古城湖风景区、蟒河公园、锁蟒湖风景区、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外,将水源地及分布在市域内2的重要丘陵划定为自然生态功能保护区,以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留地形式加以保护和恢复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自然保护
3、区和自然保留地的面积率。具体范围包括: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孟州市区正南,通过移民大道与207 国道相联,距小浪底水库 18 公里,距洛阳 40 公里。面积约 16 万余亩,其中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 4 万余亩。保护范围:核心区为大坝以南;过渡区为大坝以北,吉祥路以南;实验区为吉祥路以北至大堤以南。 锁蟒湖风景区:位于孟州市西北部赵和镇境内,位于孟州、沁阳、济源三市交界处的蟒河中游,因地势宽阔低洼,形成天然湖泊。保护范围:核心区为芦苇滩,向外依次为过渡区和实验区,并沿锁蟒湖向外 200米。 自然保留地:把境内的西部丘陵地区坡度大于 25的地区和黄河湿地滩区,总面积约 105.6km2,
4、划定为自然保留地。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强化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和维护原生态的湿地景观,使地带性山地植被类型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脉络。 水源保护区:把分布在境内的主要水库,列为全市水源保护区和备用水源地,禁止设置排污口。在水库周围设立缓冲带,实施高标准绿化,禁止一切开发建设活动。 (二)景观生态建设区 为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将市域内的西部丘陵、交通道路、河流水库等划定为景观生态建设区,作为生态廊道分等级实施绿化工程,提升全市生态资产的保有量,美化孟州大地景观。 3西部丘陵育林绿化带:沿着市域内西北部地区,恢复建设集生态防护、旅游观光、生产生活于一体的立体生态景观
5、,构成基干林带、果林、观赏风景林等综合绿化林体系。 交通网络绿色廊道:将市域内交通网络按等级进行绿色廊道建设,绿带宽度和种类配置与交通功能相适应,力求与道路沿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协调,起到联系区域景观生态斑块的功能。 地表水系景观带:境内拥有的老蟒河、新蟒河 10 余条溪流及大小水库构成区域地表水系生态景观,保护水系水质,建设滨水绿带,增添区域生命气息,完善区域生态系统的血液循环功能。 (三)人文遗迹保护区 孟州历史悠久、人文遗迹众多。为有效保护境内历史文化遗迹,延续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丰富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将韩愈陵园、段西文化遗址、古城湖、马桥、快活林、十字坡和古县衙等人文遗迹,岳云宫、观音
6、堂、金山寺、城隍庙、宋家祠堂、冯异冢等宗教、宗室地区,连同周围的缓冲区一起划定为人文遗迹保护区。 韩愈陵园:国家 AAA 级景区,位于孟州市城区西北 6 公里处的韩庄村,座北朝南,洛常公路北侧,紫金山之阳山半隅。重点保护范围:自大门向南扩 180 米,向北扩 100 米,向东扩 100 米至耕地,向西扩 140米至沟边。一般保护范围:自重点保护区边界向南扩 100 米,向北扩 140米,向东西各扩 50 米。 古城湖:位于孟州市西北 13 公里处的槐树乡桑洼村古城。保护范围:古城墙(省级文物保物区) ,沿顺涧湖区向外 100 米。开发利用情况:正4投资修复。目前,北门楼、天王望都阁、古官道、临
7、水榭、东周文化苑、狩猎园已经修复和建成。 (四)生态农业区 将分布在境内的乡村及农、林、园、牧、渔等农作区,划定为农村与农业生产区。其主要生态功能为城镇之间的隔离带,保持城市开放空间,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居住地。对已经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遵守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农业用地和各类生态用地。对农业生产实施反哺,建立优质水产、无公害蔬菜、观赏花卉、园艺休闲观光等现代化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二、环境功能分区 (一)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 II 类水环境功能区:市域内的白墙水库、顺涧水库,划定为 II 类水环境功能区,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II类水质标
8、准。 III 类水环境功能区:市域内的其他小型水库,作为农业灌溉和备用水源,全部划定为 III 类水质功能,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II 类水质标准。 IV 类水环境功能区:除划定为 V 类功能区外,境内其他河流包括老蟒河、新蟒河、涝河和猪龙河流域等划定为 IV 类水环境功能,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IV 类水质标准。 V 类水环境功能区:市域内的污水排放沟渠划定为 V 类水质功能,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V 类水质标准。 5(二)空气环境功能分区 一级环境功能区:包括划定的自然保护区、
9、风景区和旅游度假区,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中的一级标准。 二级环境功能区:包括市域内所有城镇建成区和乡村地区,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 (三)声环境功能分区 1、类功能区:包括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和旅游度假区,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的 1 类区标准。 2、类混合区:包括市域内所有城镇建成区和乡村地区,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的 2 类混合区标准。 交通干线:市域交通干道、城区大定路、黄河大街等主要道路两侧,执行国家交通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88-93)中的标准
10、限值。 三、生态保护与控制区策略与措施 (一)市域可开发区域 1、市域可开发区域分四类:一般城镇建设区(即城镇建设用地) ,一般集镇建设范围,中心村建设范围,超低强度建设范围。 2、在超低强度开发范围中,容积率不得大于 0.2,建筑密度不得大于 15%,建筑高度不高于 2 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8 米,绿地率不得小于65%。 (二)生态保护区与生态控制区 1、生态保护区域包括所有的库区水面和黄河湿地(西部丘陵地区) ,除超低强度开发范围以外的环水库、湿地 500 米范围,以及现有的和规6划的林地(包括苗圃) 。 2、生态控制区域为镇域范围内河渠水体、农田、果园等规划的非可开发用地,以及沿水库、湿
11、地的超低强度开发范围。 3、在生态保护区域内,禁止任何新的开发建设项目,除市政设施以外的已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应该逐步迁出。 4、在生态控制区域内,除正常的村镇建设活动以外,禁止新的开发项目,特殊项目需严格审定。 (三)环水库自然景观控制区 1、为环绕白墙水库、顺涧水库,除划定的超低强度建设区和现有的农村居民点外的 200 米范围内地区。 2、环水库自然景观控制区内禁止任何新的开发和建设项目。 (四)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控制区 1、为环绕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除划定的超低强度建设区和现有的农村居民点外的 200 米范围内地区。 2、湿地自然保护控制区内禁止任何新的开发和建设项目。 四、生态
12、环境保护措施 (一)积极发展生态型社区,结合社区居民点改造,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生活污水定点排放,改善社区居住卫生环境;大力发展庭院绿化,美化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环境。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低残留、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有机磷农药,尽可能减少施用化学农药;对生态农业的废弃物可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类有机废物经收集后送至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7利用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炊事燃料,沼渣作为有机肥料供应农田替代化肥使用;农业生产的秸秆除一部分,如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外,其余可部分制作青贮饲料以饲养动物,部分用于覆盖温室大棚,起增温节能作用。 (三)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减少农业白色污染,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积极提倡家禽和家畜的圈养,进一步推进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此外加快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因地制宜发展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的使用。 作者简介:王忠伟(1983- ) ,男,硕士,黄河水院旅游系教师,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