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上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现状探析摘要:2008 年以来,民营企业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走上了转型升级的道路。对于身处寸土寸金、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上海的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是实现上海“四个中心”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以上海市嘉定区 142 家民营企业为例,对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的情况作一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上海 民营经济 转型 1 上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特点 笔者最近调查了上海近郊嘉定区的民营企业生存发展情况,选取的样本企业包括一般制造业 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行业、新材料、高新技术服务业、新能源、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少量劣势产业(污染和危险行业
2、) 、以及资源环境技术行业。从调查的民营样本企业反映的情况看,上海民营企业的特点主要是: 1.1 总体发展势头不减。尽管这几年宏观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上海的民营经济依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以嘉定区为例,截至 2013 年底,全区共有民营企业 115209 家,注册资本 18867418 万元。2012 年,民营经济就业人数占全区近 80%。纳税 218.7 亿,增长 12.9%,占全区 40%;这次调查的 142 家企业,3 年新产品开发数共 2100 个,2011 年比 2010年增长 2%,2012 年比 2011 年增长 13%;同年,新马建设、华荣集团、爱普香料、新时达电气、瑞尔实业、上
3、海连成等公司进入上海民营企业 1002强;爱普香料、人民电器、华荣集团、上海连成等成为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 50 强;上海华江公司获民营服务企业 50 强。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1.2 产业结构显著变化。通过几年来的转型发展,上海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海第三产业比重已经突破 60%,其中民营企业占有较大比重。从嘉定区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 265 户,占 0.023%;第二产业 22268 户(工业 13980 户) ,占 19.32%;第三产业 92676 户,占80.66%。一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方兴未艾。如上海大众、联影医疗、迅达电梯等企
4、业。二是文化信息、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通过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形成了一批文化信息产业园区,总的办公场所达 600万平方米,文化信息、动漫、物联网、电商共计 1.3 万家,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百度在线、国美商城等一批国内电商行业的龙头企业都落户在嘉定区。电子商务作为嘉定区的新兴支柱产业,带动全区商业实现快速增长。现有电子商务企业 249 家,主要集聚在东方慧谷、智慧金沙3131 和工业区等核心产业园。据统计,2012 年主要在地经营电子商务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 154.2 亿元,同比增长 64.7%。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量占全市的六分之一。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初见端倪。如物流网、新能源、新材料、
5、新能源汽车等。四是劣势企业基本淘汰。调查的 142 家民营企业仅有 4 家是劣势企业。 1.3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上海民营经济的科技含量迅速提高,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嘉定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 118 家、小巨人企业数134 家;获得的各类科研成果获奖数 74 项;新增市科技(培育)小巨人3企业 8 家,全区达 79 家;新增区科技小巨人 19 家;47 家企业被评为国家、市创新型企业。在推动企业的名牌、品牌、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上取得可喜的成绩。自 2006 年 5 月 17 日,上海市首家民营企业研发中心上海生大公司研发中心在嘉定区成立以来,许多企业先后建立了研发部门,至今已有国家、市、区研
6、发中心 149 家。2012 年上海共发布405 件上海著名品牌,嘉定区有华荣、瑞尔、人民电器、新时达、日加满、福耀、网宿、南亚、亚明、爱普等多家民企获上海著名品牌称号,著名商标拥有量占全市 11%;外贸出口企业的 AA 级拥有量占到全市的 10%。 1.4 海外投资步伐逐步加快。许多民营企业开始从产品出口转型到境外投资。从 2004 年到 2009 年,嘉定区新增境外投资项目数为 21 个,而 2010 年一年就新增了 14 个,2011 年 11 个,2012 年 10 个,2013 年海外投资企业仍然不断增加。如“南方房地产有限公司”在香港投资 950万美元;“腾龙电子技术(上海)股份有
7、限公司”在日本先后投资 120万美元建技术中心;“华荣集团有限公司”早在 2009 年就在伊朗投资300 万美元,生产防爆电器、灯具等,嘉定区境外投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 80%,2012 年上半年达到了 100%。 2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突出问题 从笔者对嘉定区调查的 142 家企业反映的情况看,目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业结构调整不快。调查的民营企业从事制造业的 78 家,占 57%;电子信息技术 10 家,占 7%;生物医药 3 家,占 2%;新材料技术行业 11家占 8%;高新技术服务业 7 家,占 5%;新能源和节能技术 5 家,占 4%;4
8、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4 家,占 11%;资源和环境技术1 家,占 1%。污染、危险品 3 家,占 2% 。 2.2 部分政策不够到位。部分企业家认为,国家层面对相关产业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如落户嘉定的“中国干细胞集团上海分公司”反映,至今为止,国家对干细胞产业的法律规范不完善,对该企业的转型发展有很大制约。有 2%的企业认为,转型发展得不到政策信息的支持,希望政企之间有更多的沟通渠道。 2.3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调查的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 24 家,仅占全部调研企业 17%;其中,市级 11 家,占 46%,区级 13 家,占 5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 2 年发明专利授权为
9、零的企业竟有 96 家,占调查数的 67.6%,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几年来没有申请过专利。在企业现有产品技术来源统计方面,来自购买、模仿的 32 家,占 23%,来自独立开发的 84 家,占 61%,合作开发的 22 家,占 16%。 2.4 人力资本不强。调查的企业大专以上的职工总数 11436 人,占职工总数比重为 33%;研究生以上数量 726 人,占比 2%;高级职称数量792 人,占比 2%。人才的短缺和不稳定是许多民营企业的难题。调查中,90%以上的企业反映目前人才难得。一是研发等专业人才缺乏。由于上海生活成本居高不下,而周边城市、中西部地区迅速崛起,使得上海人才高地的地位受到一定的
10、挑战,加之上海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外地的人才流入不容乐观。二是一线技术工人奇缺。三是民营企业之间相互“挖墙角”严重,人才队伍不稳定。 2.5 资金制约转型。企业转型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企业融资包括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部分。从5内源性融资看,由于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少企业利润日趋微薄。调查的 142 家企业,2012 年比 2011 年利润减少8%、税收减少 2%;从外源性融资的结构看,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的占比27%,来源于自有资金、亲友融资的占比 75%。全区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仅9 家。 2.6 企业制度不规范。按照企业注册形式,企业产权制度有独资、合伙、有限责任公司、
11、股份有限公司,前 3 类是家族企业的主要注册形式。第四类是典型的公众公司。中国的民企都是一家一户打拼出来的,2001 年开始家族企业呈现出独资与合伙减少,有限责任公司增加的趋势。这次调查的嘉定区 142 家企业 122 家为有限责任公司,占 88%;这类公司属于合资公司,家族式管理的特点仍然比较明显。 3 解放思想,加快民营企业转型步伐 3.1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产业生态上,由一般的没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电子商务等文化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养老、健康产业等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在产业分工环节上,由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型,即从单纯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仓
12、储物流营销转型;在营销和竞争战略上,由单纯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协调发展转型;在产业组织上,由“满天星星”向集群经济和园区经济发展转型;在企业制度和管理上,由家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积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在企业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赖资源推动型向科技创新推动型转变,走“专精特新”之路。 63.2 坚持政策创新。一是要创新和优化财政扶持政策。关键是如何提高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建议设立“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项目扶持基金” ,“产业引导基金” , “政府采购基金” ,推动企业转型。二是要创新和优化融资政策。要构建与民营企业对接的融资体系,积极推进资本、科技、产业等要素的融合,助推民营
13、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强化人才政策支撑。要从民营企业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多层次的集聚人才政策体系。 3.3 完善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政府组织、指导和监督,社会共同参与,多主体、多层次、多方位的促进民营企业转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纵向形成市、区、街镇、产业园区四级服务相互衔接,横向形成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相互配合的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高效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贺文华,胡茜.发展民营经济,增加社会就业J.价值工程,2006(11). 2丁任重,孙根紧.新时期我国民营经济的转型与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2). 3李冀平.民营经济战略转型与自主创新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3). 作者简介:周全绍(1955-) ,男,中共上海嘉定区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应用经济、民营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