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聋生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迁移及对阅读教学的启示摘 要:母语的迁移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各自的迁移观,如行为主义的对比分析理论、创造性构建理论及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手语是聋生的母语,本民族语言是聋生的第二语言,聋生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听人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相似之处。本文探讨聋生母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同时就母语迁移现象探讨聋生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聋生 二语习得 母语迁移 阅读 手语 一、引言 手语是聋生在自然的状态下习得的语言,是聋生的母语和“第一语言” 。聋生在进入聋校之后通过课堂教学习得的主流语言是他的“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聋生所掌握的第
2、一语言知识必然会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即所谓的“母语迁移”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迁移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母语迁移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世开曾明确指出:母语迁移的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 。 “母语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正迁移”指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积极的作用;“负迁移”指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阻碍或干扰作用。学习第二语言时,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一方面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会有负面影响。1聋生在先行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语言的阅读时,也势必会有一定2的影响。 二、聋生阅读过程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研究者对“阅读”有各
3、自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阅读是解码某种语言的过程;有的认为“阅读”是从页面抽取视觉资料和理解篇章意义的过程。但是,对“阅读”包含“字词解码”和“理解”两个加工过程这一点,意见是一致的。相应地, “阅读能力”就是对阅读材料进行解码和理解的能力。2实验研究者认为“阅读能力”包括“字词认知” “句子理解”和“篇章阅读”三个部分。下面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母语对聋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一)字词认知 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在阅读活动中,要准确地理解字词所表达的意思,就要对文字的音形义进行加工。研究发现,对字词的理解有两种主要的通道:一条是直接的视觉通路,视觉字形表征的激活直接导致储存语义的激活,即
4、“形义”通道。另一条通路以语音为中介,字形信息首先激活语音表征,然后再激活语义表征,即“形音义”通道。2对于没有残余听力的聋生来说无疑是走了第一条直接的视觉通路:“形义”通道。但具体如何达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聋生听觉的缺失使其几乎不可能通过语音来帮助识记文字(有残余听力的聋生除外) 。缺少了音,聋生识记能力大大减弱,积累的词汇量不够丰富;也容易产生词义混淆、词类混淆的现象。当然,这也和手语的局限性有关。 中国手语2003 版,全书共计词目 5586 个,其中包括括号中的同义词词目 496 个。而现代汉语词典字词有六万多条,这势必造3成手语中很多语义相近或相关的词用同一或近似相同的手语动作来
5、表示。反之,手语动作的单一,影响了聋生字词的认知,其掌握词汇量受到了限制,对一词多义的现象也无法更好地理解,词义掌握狭窄;对一些手语动作比较接近的字词会产生混用现象。如:“她来到我面前,我严格地说” ,如果这里的“严格”换成“严肃”更贴切。 “非难”是“指摘”和“责问”的意思,却理解成“非常困难” 。诸如此类的错误较多。字词认知是阅读的基础,上述现象都影响了主流语言的学习,阻碍了对文章的理解。 (二)句子理解 主流语言的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它具有一定的语法特征。对句子的理解过程包含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 “句法分析
6、”是读者将句子切分为构成要素,根据这些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起句子底层结构中的命题。读者进行“语义分析”时,要了解句中词的意义,再通过对整个句子中词的搭配来确定整句话的含义。3 手语作为聋生的母语,是其在自然的状态下习得的,符合聋人的“自然逻辑”的思维特点。聋人手语与主流语言在词汇系统和句法系统上具有差异性。汉语作为一种高度发达的语言,其语法与“自然逻辑”有明显的差异。 “自然逻辑”遵循这样的原则:重要的、强调的、注意的、具体的、简单的首先反映,次要的、辅助的、抽象的、繁琐的滞后表示。4这些可以从聋生表达出来的句子中看出。例如:“我泼水他们,我湿了衣服。 ”在这个句子中, “泼水” “湿”显然
7、是聋生想着重表达的意思。4受此影响,聋生在阅读的时候也会去关注他认为重要的词。如:在某一篇阅读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非洲蜂的天资低劣。 ”聋生对这个句子有不同的理解:a.非洲蜂很疯狂;b.非洲蜂很小气;c.非洲蜂工资很低(钱很少) ;d.非洲蜂很矮。出现这些不同的理解很容易解释。因为在这个句子中, “天资”的“资”很容易让人想到“工资”的“资” ,而这个“资”的打法与“钱”的手势相同:一手拇、食指相捏成圆形,微微晃动几下。再加上学生对“低劣”这个词理解不够完整,如果聋生注意力集中到“天资”上,就造成了 a、b 这样的误解;如果注意力集中到“低”“劣”上,就造成了 a、d 这样的误解。可见,词
8、汇量积累不够,对词义的理解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聋生第二语言的习得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聋人汉语加工过程中受到字义、词义的相互干扰,阅读句子时很难区分意群。5汉字的字与字之间没有外部联系的标记,汉语的词义不是字义与字义的简单相加,这些都对聋生学习第二语言产生了干扰, “天资” “低劣”这类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另外,在“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这个句子中,他们会比较关注“储蓄”这个词。有部分同学理解为:“人生需要钱很多” ,仅仅是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 总之,从聋生的语句表达能力和聋人对句子的理解上来看,聋生的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的,聋生对结构复杂的句子的理解困难则更大
9、。 (三)篇章理解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这是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的话。他告诉我们作者写文章是有一条思路的,阅读的时候要仔细探究,这样才5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要义。所谓“篇章阅读”就是在“字词认知”和“句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阅读中的“推理”“理解监控”和“对篇章结构的敏感性”是篇章阅读的三个基本成分。聋生因为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缺乏一定的推理能力。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对上下文的联系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对篇章结构缺乏整体的把握。例如我的空中楼阁这篇课文是抒情散文,作者以小屋为中心,通过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自己心爱的小屋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寄托了自己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
10、的向往,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情怀。文章立足于小屋之外和小屋自身这样两个角度看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应该说在通读了课文之后,很容易发现这一点;但是聋生阅读的推理能力、理解监控和对篇章结构的敏感性较弱,因此很难判断出作者的思路,势必造成对文章要义的把握欠准确。 三、母语的迁移对聋生阅读教学的启示 手语作为聋生的母语,因其与作为第二语言的本民族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由字词和句子构成的篇章进行阅读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聋生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很多学生的阅读囿于情节性强的动漫卡通、校园小说、手机小说等,对于优美的散文、文学名著则
11、不感兴趣。有很多同学甚至对所学的课文都很少去读。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学会阅读,掌握基本的字词句,而且要在阅读时指导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提倡多写6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把摘抄、写作、阅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积累的词汇会越来越多,写作能力也会在阅读中不断得到提高。 (二)指导阅读,在阅读中学习语法 为了使聋生更好地了解汉语的遣词造句的特点,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阅读的文本中有大量的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典型句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无形中就进行了一次次的语法训练,这样更有利于聋生掌握汉语语法。 (三)指导朗读,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熟读唐诗三百首
12、,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聋生因为听力受损,汉语拼音掌握不好,很少有学生会开口朗读,所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是学习语文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给聋生创造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环境,促使其愿意学、主动学 聋生在自然状态下习得手语及在日后与聋生朋友交往过程中,不断丰富手语词汇的愿望是强烈的,因为语言的地域性,聋生手语也有方言的特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与聋人朋友进行交流沟通;但是聋生习得第二语言的愿望却不如习得母语的愿望强烈,因为聋生更多地是和聋生在一起交流,第二语言缺乏广泛运用的语
13、言环境,相比母语,第二语言的使用频率是不高的,除非融入社会,进入健全人的生活圈。因此,在学校期间,聋生更多地是把主流语言的学习当作一门课程,投入7的精力不是很多。 鉴于此,教师和学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规范的汉语教学;在课堂之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和学校里的健全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语言能力;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这些活动去感受社会生活,了解社会,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放到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去锤炼,去理解,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阅读的内容。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第二语言的迫切性,促使其主动学习。 四、结语 手语对汉语学习有干扰,但也有
14、帮助。手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手语,师生的沟通障碍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我们要正确看待手语在聋生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本文为浙江省教科规划办课题“聋人学生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和阅读能力关系的研究”项目编号:SCG32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沈玉林,吴安安,褚朝禹.双语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5:67. 2王文静,罗良.阅读与儿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23. 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178. 4赵锡安.聋人双语双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 82004:89. 5冯建新.聋人与正常人汉语加工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0, (1). (俞芹 浙江杭州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3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