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用信息产品在政府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摘 要】 本文分析了信用信息产品在政府管理服务中的应用现状、问题以及有效性,对进一步推进信用信息产品在政府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提出了对策建议。要切实加快信用立法,提高法制保障水平;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加强信用信息产品在行政管理、重大管理事项中的应用;大力加强信用信息征集和服务;积极构建社会联动的失信惩戒机制。 【关键词】 信用信息产品;政府管理服务;现状;有效性;对策 一、信用信息产品在政府管理服务中的应用现状 1、信用信息征集范围和交换规模不断扩大 近几年,我国部分省区和地市加快建立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将原先分散在各部门、各地市的信用
2、信息进行有效归集和梳理,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数据系统。目前,浙江、辽宁、湖南、陕西、广东、深圳等省市已经建成了“多来源、跨领域”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效运转提供了信息支撑。经过不断努力,主要政府职能部门,工商、国税、地税、国土、住建、环保、质检、安检、商务、海关等部门基本实现了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 2、信息查询和信用预警快速发展 信息查询系统面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分层次披露信用信息,并根据预设条件对存在异常状况的市场主体进行信用预警。近年来,随着各省市信用信息数据库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的查询已不再局限于2本区域,通过相互的协调认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信用信息的跨区域查询。目前
3、,通过信用浙江网站不仅能够查询到浙江本土企业的信用信息,而且还可以查询深圳、黑龙江、湖南、辽宁四省市的企业信用信息。 3、信用报告和信用评价得到一定应用 在加快信用信息征集共享的基础上,许多省市、地区都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进一步强化了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应用。浙江省在 2008 年制定了浙江省企业基准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成为全国首个发布的省级企业信用评价标准体系,随后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重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领域应用企业报告的通知 ,在全省重点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试点使用企业信用报告。而后,辽宁、黑龙江等省市也相继在重点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推行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并
4、实现了评价结果在不同省市之间的相互承认。 4、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作用发挥有限 目前,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在政府管理服务过程中的作用还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其原因如下: 一是信用信息征集的法规制度还不健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用信息征集的范围和规模,同时也不利于信用信息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二是政府在管理服务中对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应用还未有重大突破。如何在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职能的范围内率先使用信用报告,仍是制约政府管理服务创新的重要方面。 三是信用信息征集共享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提高。现有信息的覆盖3面较窄,数据质量不高,还不能完全满足信用评价的要求。 四是政府各部门的
5、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省市县联动机制不顺畅。各部门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机制不一致,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形成有效的纵向网络系统,影响了信息征集、传输、应用的整体进程。 二、信用信息产品在政府管理服务应用中的有效性 1、信用服务平台的建立促进了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为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政府管理服务过程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省级统一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了分散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实现了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换和共享,较好的解决了政府在管理、服务、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各部门、各地市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了部门之间信息交换共享的效
6、率。通过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政府各部门能客观而全面的了解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现实表现,为政府加强企业监管、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最终促进信用交易奠定了基础条件,也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2、信用信息产品的应用为政府管理决策、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在市场经济时代,尤其是信用经济时代,可以通过推行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完善的信用信息记录和传播机制,把失信行为个体间的矛盾转化为失信者与整个社会的矛盾,通过失信惩4戒的社会联防联动机制,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失信行为的成本。同时,通过对守信行为的倡导和鼓励,增大守信者的市场机会和收益,利用这种社会
7、化的市场选择机制引导经济活动遵循“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法则,从而大大降低市场监管的成本,提高监管的效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关部门依托管理职能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通过合理的制度创新,在管理服务过程中积极应用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归集整合了大量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建立了信用档案,实施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目前,央行、工商、税务、海关、外汇等部门都在分类监管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3、信用信息产品在政府管理服务中的应用促进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政府利用信用信息在管理服务模式上的创新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信用建设。通过政
8、策引导和市场筛选,使那些诚信经营的企业在改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多下功夫,逐步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重视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在各方面提升自身信用水平,增强整体竞争力。目前,各省市都在积极探索通过信用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采用第三方评价模式将企业信用变成商品推向市场,通过信用信息的传播和信用评级产品的应用,使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政府项目审批、银行贷款融资、企业间商务合作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信用信息产品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信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5信用服务业承担着信用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的功能,属于智力
9、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程度高的行业。信用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解决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有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在防范信用风险、促进信用交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完善,信用服务行业也进入了发展期,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各类征信机构、资信评估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其他专业信用机构并存发展的局面。很多大型的信用服务机构在全国开设了分支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业务网络。 三、进一步推进信用信息产品在政府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措施 1、切实加快信用立法,提高法制保障水平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根据自身实际出台了不同形式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但是
10、,从国家层面来看,尚没有出台全国统一的法律条例,没有形成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一整套体制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提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也就是要加快健全法律法规,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责任,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和市场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以加强法制体系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信用立法,区分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对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传播、保护等做出明确规定,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效运转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在完善信用信息征集、发布、管理的基础上,适时起草出台信用评价、政府信用、社会信用联防等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信用法规体
11、系,加快政府管理服6务创新。 2、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加强信用信息产品在行政管理、重大管理事项中的应用 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处于十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需要大力推进信用信息产品在行政管理、重大管理事项中的应用,将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或信用报告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参考。在进行重大决策时,要有必要的信用审核环节;在行政审批、资质审核、政策扶持、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政府资金安排使用等重大经济社会管理工作中,大力推行第三方信用评价和信用报告制度;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干部选拔任用、从业资格认定、国企高管任职资格核准等相关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用公民个人信用记录和相关信用
12、信息报告。各级政府机构和相关组织应制定本部门、本单位使用信用信息的具体规范,切实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相关措施。同时,积极鼓励信用信息、信用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倡导市场主体在商务活动中广泛使用信用报告,进一步降低经济活动的社会总体失信成本。 3、大力加强信用信息征集和服务 我国征信体系目前处于初建阶段,在加强信用信息征集共享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征信领域法律规则的建立和完善,并强化对征信业的监管。这就需要以政府管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整合、加工分析和监测预警,不断归集完善各类社会法人和公民个人的信用记录,并依法向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提供和更新,加快推进行业
13、内信用信息的归集。同时,进一步推进政府征信平7台与其他社会征信系统,如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征信系统的对接,扩展征信系统信贷信用信息,争取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在更大的范围内纳入征信系统。在实现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之后,还应积极推动信用信息的开放应用。 4、积极构建社会联动的失信惩戒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在加强信用信息征集共享的基础上,制定各种具体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奖惩管理制度,强化部门间的执法协同,强化多方位的信用约束,从而形成一种联防联动的管理模式,实现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的联合监管和全面制约,大大降低市场监管成本,提高分类监管的效能。在做好政府协同管理的同时,还需推动信用信息、信用产品在
14、社会经济交往中的应用。通过失信信息公开、发布机制,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相关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解决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形成政府协同管理与社会信用制约有效结合的社会联动的失信惩戒机制。使“一朝失信,处处受阻”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增强诚信自律,引导企业自觉提高信用管理水平,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2 征信研究课题小组.征信法律制度研究J.经济法论丛(第 4 卷).法律出版社,2004. 3 陈勇.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分析J.福建金融,2013.1. 84 徐宪平.关于美国信用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管理世界,2006.5. 5 浙江省企业信用发布查询系统建设案例EB/OL.http:/ 【作者简介】 周 媛(198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经济学硕士,陕西省信息中心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