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战国士人引诗与孔子传诗【内容摘要】春秋到战国,知识分子对“诗”的使用方式发生改变,“断章取义”的引诗成为用诗的主要方式,背离了周初礼乐文化的精神实质。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出于时代的需求对“诗”进行了主动的选择性阐释,重树经典,以求得在新时期取得话语权,影响了其后的士人用诗的态度与方法。 【关 键 词】引诗 孔子 传诗 “诗三百”在春秋到战国的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出现传承的断裂,但是诗并没有真的亡。平王东迁之后,随着原有的贵族统治基础慢慢松动,在贵族阶层中的代代传承的礼乐也渐渐地改变了原有的庄严肃穆,当它被春秋时的贵族们当作话语资本任意重现在交往场合时,已经是一种工具而世俗化了
2、,从此走下了神圣的殿堂。但是诗之“亡”是指礼乐文化中诗的经典地位的消亡,尤其是与声乐相关的赋诗传统的消亡。而任何事物都不会倏忽而逝,整个春秋时代就是“王者之迹”渐熄的过程,史料中关于用诗的相关记录恰是这个过程的一个个注脚。鼎盛一时的西周文明,以宗法制的渐趋衰落为标志走向没落。创造了辉煌礼乐文化的西周旧贵族们,一面努力继承着那一整套的“礼” ,另一方面也不自觉地在破坏着“礼”违背着“礼” ,走过了春秋。而随之而来的战国,更是一个传统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时,尚有宗亲贵族在无法割舍的贵族文化中积极维护着礼乐的规模与威仪,以此维护自己的身份地位;2而战国时代社会阶层的变革使得旧贵族地位下降,他们对旧有的
3、能证明本阶层特殊身份的“礼”的维护日趋无力。 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1 春秋之后,周道寖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2 由上所引前人评述可知,战国时代“诗”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了。 “文武之道尽” ,正是“王者之迹熄”的一种表述, “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 ,正是说赋诗传统的终结,但是“诗”与用“诗”现象依然存在, “引诗”开始成为主流。 相比赋诗之用,引诗通常是在谈话中直接引用诗中的一些句子,多不成章。 国语和战国策中都有大量引诗,这些引诗的用法与理解由于春秋到战国的时代不同、
4、礼乐观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襄王十三年,郑人伐滑。王使游孙伯请滑,郑人执之。王怒,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不可。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阋、侮人百里。 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若是则阋乃内侮,而虽阋不败亲也。(周语中 ) 富辰劝谏襄王时引用小雅棠棣中的句子来说明郑国国君与襄王间的兄弟关系,从维护宗法的角度劝阻襄王。 “棠棣 ,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棠棣也。 ”3这里富辰劝谏的根本立场是以国家为重,让襄王要对国家民族负责,引诗是要王回归周礼所讲求的兄弟之义,而这种宗亲和睦、诸侯拱卫王室正是西周礼制所希望与要求的。3又如晋语四齐姜劝重耳勿怀安一段,写到重耳贪图安逸不肯与随臣狐偃等回
5、国,重耳之妻齐姜知道后,主动劝告重耳要尽快回国以成大业。齐姜在劝说重耳时先引大雅大明句“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希望以上天之命与晋国国家责任让重耳振奋;又先后引小雅皇皇者华 、 郑风将仲子句来进一步劝谏,极力让重耳明白对于国家的责任所在,不能安于个人安逸。 又如战国策引诗: 温人之周,周不纳。客即对曰:“主人也。 ”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 , 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主人。 ”君乃使吏出之。(战国策东周策 ) 此客的机敏让人过目不忘,却更多些“小聪明”的味道,因为“
6、普天之下”句出自小雅北山 , 毛诗正义以为是“大夫刺幽王也” ,郑笺云:“王不均大夫之使,而专以我有贤才之故,独使我人事于役,自苦之辞。 ”4显然这位客是为摆脱眼前的困境,对诗句做了字面化的解说。又如秦策五谓秦王中,有进谏秦王者引大雅荡中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来说服秦王要对其霸业保有持续的热情和长远眼光,不要满足于现在的所得;而荡本是文王对商暴政的批评,后来用以劝诫厉王的无道。 从以上举例来看,引诗的“断章取义”原则与赋诗并无不同,但是国语与战国策引诗的差异仍是明显。 国语中引诗往往是以一4种神圣的名义如国家责任来引诗,在精神层面解释诗句来劝导听诗人,激发其作为君子的道德高尚感。劝谏的效果
7、暂且不论, 诗在此是某种精神价值的言语证明是一定的。而在战国策中,温人的引诗并没有以自己是“王臣”而来到“王土”才产生真正非客的感觉,而是玩起了文字的游戏,王室的权威在他对诗的随机性歪解中已经瓦解。给秦王进言者也并无什么道德方面的意识,只是从纯粹的王霸事业出发劝说秦王,更是举些行霸业不彻底的例子,根本无一丝原诗所讲的要君王谨慎自守之意,更与周文化中宗室相亲敬德保民的思想相去万里。可见,战国策对诗的解说完全不顾本事或诗的礼乐教化意义,而是赤裸裸地从眼前利益出发了,在善于言辞的士人眼中, 诗与精神价值无关,只是随时可以权变的没有自己独立原则与固定义的文本。 这样两种不同的引诗,说明诗在礼乐意义上“
8、亡”后不久,接着便以更彻底的去神圣化的姿态进入到了社会交往的话语系统之中。 诗并没有丢失,但是诗的功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诗在春秋时还仍蕴涵的支撑贵族颜面的精神价值也随周王室的分崩离析而消解。失去了精神价值内涵的诗 ,在文人的语言“习惯”中还频频出现,但与传统的社会国家道德无关,只是为了现实的功利目的了。 在对引诗用诗的关注中又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在社会交往话语体系中常见的语言记录里诸侯君王到公卿大夫,都有可能引诗,而在春秋末期开始出现的“诸子”之中,却只有儒家大量引诗,其他各家各派几乎从不引诗。在春秋时期,作为拥有话语权的贵族阶层都受过的包括诗在内的教育,这是从前引礼记王制的相关记载中可以明确
9、的。 诗5是他们确认自身及同阶层人身份的话语系统,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5,或者说“乐合同,礼别异” 。说明诗的话语形态应该是那个时代贵族的基本修养。而到了春秋末期,没有了西周初年大一统的国家作为基础,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多元化,即进入“子学时代” ,各家皆有自己的思想,不一定非从诗这样的“遗产”中得到言论的支持。而对儒家来说, 诗的意义大不一样。 诗亡了,孔子对诗所代表的礼乐文化的热情不减。看到“八佾舞于庭”的腐败没落,孔子油然而生对过去西周美好文化的向往,于是在自己教育弟子的时候, 诗作为已在消逝的西周礼乐文明的载体成为孔门弟子的首选。孔子对诗的推崇, 论语中多有记录: 子曰:“诗三百,
10、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为政 ) 子曰:“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 ” (泰伯 )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路 )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 ,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 (季氏 )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显然的,孔子对即将逝去的赋诗传统及其代表的西周文化的衰落深感痛惜,是怀着无比虔诚的敬意在自愿地做着对包括诗在内的文化典籍的整理与传承。但是,孔子生在一个复杂的时代,他对诗的态6度尤其是对诗的功能的理解与主张十分复杂。作
11、为新兴起的民间知识分子,他兴私学,以诗为教育弟子的重要教材,是要提升士人的道德修养,所以时时处处把诗放在引导士人修身的层面来解说;而作为汲汲于天下大事的政治家,他又强调诗在普遍的言语场合的话语功能,自觉不自觉地对诗特别是具体的篇目上做主观化的阐发;作为对周文化忠实的信徒,他又极力渴望以恢复诗在周初政治文化中的地位而恢复周初的礼乐文化,回到过去曾有的君明臣贤、父慈子孝、兄爱弟悌、上下相得的和睦场面。正因为对诗的作用寄予了太多的期盼,孔子在具体的诗的阐释上往往体现原则性的矛盾。如: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2、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国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八佾 ) 在论语这两例中孔子及其弟子对诗的赞赏与熟悉不必质疑,但其用诗之法分明是春秋惯有的“断章取义” ,甚而比之国语引诗更有脱离文本主旨的倾向, 诗在企图“克己复礼”的孔子这里却又背离了原貌,甚而像在启发学生向对诗的语言的类比联想方面作机敏权变的使用了。 诗在孔子的实际言说中并没有重获曾有的礼仪的高贵,反而更像战国策时期士人们随意引用任意阐发的话语资料,不7过在阐发的目的上有所不同罢
13、了。这种用诗的方法,不只简单的“断章取义” ,更多了一种非将诗视为“万能”的粘连作用,以为无所不在的“圣经” 。 诗成了儒家士人自已的意识形态文本。 当诗的传统已然消失,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努力固然重要,而有效地利用文化遗产进行自己话语权的建设才是当务之急。孔子是个现实的政治家,他开馆授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自己心目中的可拯天下于危亡的君子,学诗以加强修养也是为了更好地让弟子们明辨事理,更有效的推行儒家的一套政治主张。逆时代而行,呆板地在儒家的小圈子中恢复礼乐的原貌与诗的传统,无疑是可笑且于世无补的。所以,才出现孔子说诗的“主观化”例证。 孔子对诗的选择性阐释是为儒家争取在百家争鸣时代的话语权的一种自
14、觉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因了积极用世的态度而形成了有效的话语风格并极大影响了社会政治, 诗因此由儒家传承下去,这种用诗的方法也随之沿袭下去。战国时代引诗用诗者也许并非都是儒家子弟,但是所受的影响一定存在。 参考文献: 1日知录 ,顾炎武,引自国学论坛网,http:/ 2汉书艺文志 , 东汉班固, 汉书(第二册)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1,795 页 3毛诗正义 , 东汉郑玄笺, 唐孔颖达疏,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568 页 84毛诗正义 , 东汉郑玄笺, 唐孔颖达疏,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796 页 5礼记曲礼上 ,陈戍国点校, 周礼仪礼礼记 ,湖南长沙:岳麓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