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四观”课教学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8655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马克思主义“四观”课教学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马克思主义“四观”课教学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马克思主义“四观”课教学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马克思主义“四观”课教学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马克思主义“四观”课教学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关于马克思主义“四观”课教学思考摘 要:为了高质量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提高“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十分重要。探讨该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关键词:“四观”课;教学设计;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221-0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

2、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1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以下简称“四观” )课是面向西藏区内高校大学生统一开设的,是具有很强的西藏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必修课。如何高质量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提高“四观”课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对提高“四观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对提高“四观”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作2用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系列活动的航标,是开展其他教学设计的前提。“四观”课的目标设

3、计应当按照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要求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理解掌握基本的范畴、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目标设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设计;以围绕“一个指导思想” 、把握“一条主题” 、贯穿“一条主线” ,突出“一个重点”的目标设计,也就是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什么是“四观”理论、为什么学习“四观”理论、怎样学习“四观”理论为主题,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教育为主线,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提高大学生的思

4、想政治素质为重点。 (二)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观”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规律为指导,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针对西藏当前的形势,突出重点、难点内容,同时还要具有时代性,吸收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把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中。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关于西藏工作一些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四观”课教学内容中去。 “四观”课对整门课六章展开教学内容设计。绪论,从总体上理解3和把握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理论的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四观”理论以

5、及怎样学习“四观”理论。这一部分是高屋建瓴地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重点是:学习“四观”的基本任务、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祖国观,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理论基础,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定义、特征以及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认识到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中国化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丰富,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西藏的伟大实践。帮助学生正确认清和看待当

6、代国内外的民族问题,在实践中自觉遵守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定义、本质、作用以及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认识到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的实践。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宗教和宗教问题,坚持科学精神,宣传唯物论和无神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第四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定义、特征和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西藏民族文化取得成就,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第五章认清十四世

7、达赖集团反动的本质,反对分裂,促进发展,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4(三)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讲授教学内容时,选择适合课程要求和大学生特征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教学方法设计上, “四观”课可选取课堂教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再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专题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结合课后的思考题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开展社会调查,举行专题研讨,或者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也可运用基本理论结合当时国际、国内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小论文。 “四观”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来源,

8、仅仅通过一堂课就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不现实的。在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 “四观”课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在互联网上建设马克思主义“四观”学习资料库(包括国内外最新动态、历史图片、影视视频、经典文本、案例集锦、党的最新理论观点、课后试题) ,开设电子信箱、教学 QQ 群、微博微信等高效的视听交流平台。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由点击进入,阅读内容、发表看法;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必要时将学生疑问较多的知识点带进课堂重点分析和讲授,从而促进教师更加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及时修正教学方

9、法,增强“四观”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四观”课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5教学评价体系来诊断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 “四观”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规定的, “在民族院校开设一门特殊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程”的要求,同时结合西藏区情而开设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既是政治理论课,又是民族知识课,既是理论课,又是政策课、实践课。因此,依据该课程的特点,教学评价的设计着重于实际的教学效果,可选用课堂提问、科研小论文、考试等方式来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还可选用调研报告、辩论会、演讲赛、与学生

10、座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二、应当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提高“四观”课的教学效果,对整门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 。但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并不是意味着忽视教师的存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设计者,更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学习群体的协助者。我校大学生多半是来自于西藏的藏族学生,由于历史客观原因,西藏教育水平发展滞后,

11、造成了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西藏恶劣的地理环境又使他们大多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成长,深受藏民族传统的宗教文化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狭隘的民族意识和较强的敏感性,同时他们人生阅历短、社会实践少以及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又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冲击。这些对于6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理论政策带来了不少困难,很多时候都表现为一种茫然和困惑,急需得到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对该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时,既要尊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营造最优化的教学环境,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要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

12、教观、文化观,就必须先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范畴、观点和基本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观点和基本方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教师通过面对面的课堂讲授方式,进行严谨、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还应补充恰当形式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其教学空间和形式比较灵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体验。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意志、培养品格、增长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

13、替代的作用。 ”2因此,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按照“四观”课的整体目标和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共同增强“四观”课的教学实效性。 (三)正确处理本课程的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就是通过对西藏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国7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 “四观”课体现出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另外“四观”课程所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认识到政治性是方向、灵魂,科学性是基础、血肉。

14、避免把“四观”课看作是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普及课,或者简单的理论政策宣讲课,在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设计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真正实现在教学过程教书育人,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总之, “四观”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完成和实现这一历史使命,就要认真研究“四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构建科学合理成熟的教学设计,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魅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125 号)Z.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6)Z. (责任编辑:李 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