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农民文化素质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摘 要】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力量。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民主价值的理解程度,影响着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文章通过研究分析我国农民素质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意识的几点建议,认识到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政治文化的改善对我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民主;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领导亿万农民行使自身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基层民主主要是指农村基层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及村务和政务公开,即“四个民主、两个公开” 。 “四个民主、两个公开”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核心所在,它有效地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领导亿万农民行使自身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培养农民民主意2识、提高农民民主能力的最佳途径。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民的民主意识才能不断提高,才会公正客观
3、地进行民主选举,选出能够带领本村走上幸福道路的村干部,村民才会把自己当成主人翁,对本村进行有效地管理,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力量。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民主价值的理解程度,影响着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二、农民文化素质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制约 “即使在比较原始的社会,几乎没有什么正式教育,如果公民所处的杂乱无章的环境迫使他们受到一种教育,使他们足以对付他们共同的问题,那么,民主就能持续下去” 。可见,教育和民主的密切关系,民主的政治文化环境
4、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然而,农村教育水平滞后和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
5、第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辍学现象严重,农村人口文化发展水平制约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绩。但至今为止,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初中三年辍学率累计最高的可达到 20%左右,一般初中学校年辍学率实际都在 410%之间。其辍学原因有很多,比如:学校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与学生实际情况反差较大,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丧失学习的信心;农村地区教学资源匮乏,基础设实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生家长急功近利,缺乏远见,不鼓励子女好好学习,甚至有劝退出去打工等行为。国家实行免费义务
6、教育之后,基本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农村地区有的学生上得起学,却上不好学。几年后这部分人将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力军,然而连初中都没读完的村民怎能担当起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任。因此,要从根本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的根本普及和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刻不容缓。 第二,村民文化水平较低,民主意识淡薄,具有针对性的民主法制教育太少,制约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村民是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民主。历史唯物主义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农村,虽然村民在民主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表现了巨大的创造力。但是,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
7、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水平,而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4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基层民主活动、讨论问题、做出决策等,而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思考方法简单,遇事蛮干,不讲科学,使民主走向极端化,所以很难做到民主参与。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农民的民主意识淡薄,不能正确理解民主的意义和作用,也无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村民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中的主体,自身发展有很多缺陷,影响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他们大多数往往文化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普遍较低,有的甚至在民主选举时不能正确填写选
8、票,有的则无法真正明白自己的意志,没有行使自身民主权利的意识,他们参与政治,很大程度上不是作为行使公民权利的目标而进行,而是为了某种具体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同时,确实存在着一些农村所谓的“霸主势力”以及宗族势力的参政,对农村基层民主肆意践踏,严重扰乱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顺利进行。 然而,针对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民主权利意识淡薄等现象却没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讲座和文明常识教育培训,更没有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民主教育的班级或学校,这就导致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缓慢。 第三,村干部整体素质较低,组织能力较差,也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如果说村民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体,那么村干部就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9、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然而,目前农村文化素质较高的、觉悟较高的村民绝大多数或进城经商或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的一般都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村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选出的村干部绝大部分都属于这类人员。另外还有原来任过几届的村干部继续连任的,这些人工作起来大多是拘泥于旧的准则,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创5新能力,死板教条,往往是一届干满过后,工作仍无明显起色。这些直接参与农村工作的地方干部都存在民主意识淡薄,政治素质不高,执政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不求甚解,尚不适应民主发展的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三、对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有助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
10、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因此,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世纪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青壮年的文化素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必须注重面向农村大多数学生。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基础,这应该成为农村教育的重心。只有努力提高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农村的民主观念才能注入新的血液,民主的真正含义才能深入人心。首先,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教育少年儿童的责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上学为荣、
11、辍学为耻”的社会风尚,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抓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要依法追究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其次,农村学校课程设置要合理完备,课程的开设应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带着一技之长投身社会、建设家乡。另外,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前城镇化建设、改善民生的形势和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投入资6金,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集中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重点是加强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方面的建设,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的住宿拥挤和学生校外租房的问题,引导和支持地方积
12、极解决目前农村学生寄宿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改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学习、生活条件。 青壮年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更有效、更科学的建设自己的家乡,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才会强于他们的父辈,争取自己权利的概念和要求参与政治的理念才会为迫切。这就能从根本上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二,村民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努力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是农村民主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不断的民主法治教育培训和民主实际活动,让村民逐渐改变观念,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农村的主人,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
13、代农业的主要力量,要学会大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教育培训,提高村领导干部的政治文化素养和组织领导能力。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导航者,村干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民主建设的进程,针对村干部学历低、文化基础差的现状,应鼓励村干部报考大专班,着力提高村干部文化知识水平。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分期分批到县乡集中进行系统化、正规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将政治理论、农村政策、法律法规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全7面提升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发展能力。此外,针对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的现状。一方面要在农村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和退役军人中挑选年轻有为和致富能人放入后备人才
14、库,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到“村村有大学生村官” 。这样,综合素质高的年轻人将成为村干部的主要来源。 综上所述,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政治文化的改善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积极的影响,农民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只有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扎实稳步地推进。 参考文献 1 美卡尔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馆,1988. 2 陈庆力.中国农民素质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04). 3 刘剑峰.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及其现实困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03). 4 李艳,李双名.农村义务教育制度选择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5 宋燕.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 作者简介:高鸿鹂,山西吕梁人,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