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对象性”范畴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9085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对象性”范畴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析“对象性”范畴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析“对象性”范畴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析“对象性”范畴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析“对象性”范畴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试析“对象性”范畴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内容摘要】 “对象性”范畴在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学哲学手稿是一个基础性的范畴,对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起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对象性”范畴在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中的影响:一是“对象性”范畴所具有的“关系”特点对马克思的关系思维方式形成的影响;二是“对象性”范畴可用于说明人的感性活动的特点,对马克思“感性活动”视角的确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是“对象性”范畴可与人的“现实”存在联系起来,从而对马克思的“现实”视角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对象性 关系思维 感性活动 现实存在 一 “对象性”范畴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范畴,

2、对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简称手稿 ,下同)对黑格尔关于“对象性”范畴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对象性”的关系或性质在黑格尔那里是自我意识的异化和障碍,他说:“我们已经看到,异化的对象性本质的占有在黑格尔看来,同时或甚至主要地具有扬弃对象性的意义,因为并不是对象的一定的性质,而是它的对象性的性质本身,对自我意识来说是一种障碍和异化” 。1(p108) 马克思认为,在黑格尔那里“对象是一种否定的东西、自我扬弃的2东西,是一种虚无性” ,1(p108)因为, “意识所以知道对象的虚无性,是因为意识知道对象是它的自我外化,就它的本质来说不过是知识

3、自身,知识把自己同自身对立起来,从而把某种虚无性,即在知识之外没有任何对象性的某种东西同自身对立起来” 。1(p108)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黑格尔把“对象性”范畴当作一种虚无性,一种需要扬弃的东西,所以反过来说明黑格尔哲学是“汇集了思辨的一切幻想” 。1(p109)他指出:“作为意识的意识所碰到的障碍不是异化了的对象性,而是对象性本身” 。1(p109)如此,马克思把“对象性”范畴在黑格尔哲学中从属于主体的地位中,从它作为主体或实体的性质中翻转过来,当作自己哲学的基本范畴来对待,把黑格尔所要扬弃的东西当成真正的现实规定,从而形成一种新思维方式,即不再从人的本质,而是从人的对象性的关系入手,来看

4、待人的现实存在问题,所以他指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Unwesen” 。1(p106)也正是通过这种翻转或颠倒,马克思不仅突破了黑格尔哲学思维方式的限制,还形成了自己的存在论思想,为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 在手稿中, “对象性”范畴至少在“关系”的思维方式, “感性活动”的视角以及“现实”的视角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自身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起着重要影响,进而为马克思哲学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一) “对象性”范畴对马克思“关系”思维方式确立的影响 高清海教授在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一文中,把3马克思思维方式的突破归结为“事物都是处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的”

5、 ,4强调了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关系特点。孙美堂也认为“实践思维不是否定和取代关系思维的另一种思维,而是关系思维的深化和具体化。”5“对象性”范畴对于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首要意义即马克思通过它确立了关系的思维方式或视角。 马克思对“对象性”给出了一个近乎定义的描述:“人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 。1(p85)因此, “对象性”范畴在马克思这里是作为一种关系范畴来对待的,是指人“自己同对象的关系” 。马克思强调了“第三存在物”存在的必要性。他在论述对象性的特点时也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

6、象,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 。1(p106)马克思认为一个存在物如果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那么在它之外就必然还存在着对象,以及在它和对象之外必然存在着第三个以及更多的存在物。世界上的存在物,只要它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就必然是一个具有无限多存在物的关系体系中的存在物。因此,关系不再是从属于主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主体与对象分别与第三存在物的关系。总之,是主体与无限多的世界所有存在物之间的关系的总和。反过来也一样,主体也不再是孤立的主体,而是一切世界上的关系的总和中的主体。 因此,马克思通过“对象性”范畴确立“关系”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马克思通过对

7、象的现实存在及其与主体的关系来确立主体4的现实存在,肯定主体的现实存在必须以对象的现实存在为前提,从而确立了对象对于主体的现实存在的意义。其次,马克思通过对象性范畴否定了孤立主体或实体存在的可能性,也否定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具有共同本原或本质的合理性,主张从主体的现实的关系出发来看待主体或实体的存在和发展,从而将哲学的研究从抽象的形而上学维度回归到人们的现实的生活中,为哲学的科学化、生活化开辟了道路。 (二) “对象性”范畴对马克思“感性活动”视角确立的影响 马克思关于感性活动的视角在手稿中也是通过“对象性”范畴确立起来的。在马克思看来,主体与其对象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是指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对象性的感

8、性活动。所谓对象性的活动,是指主体与对象的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竞争的性质或作用,而这种性质或作用只能以感性活动的形式进行。马克思把“感性”同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即人的对象性关系联系在一起。 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了黑格尔把人的活动仅仅归结为主体的观点。他认为,黑格尔的缺点是把运动看作是主体的运动,把主体仅仅看作是能动的主体,他没有看到主体本身也是受动的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

9、制的存在物” 。1(p105)正像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没有把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受动性一样,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也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5“感性”的观点,认为他没有从人的对象性的活动、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感性。因此,费尔巴哈对于感性的理解“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 ndliche活动。 ”2(p54) 马克思通过人与对象之间的“对象性”的关系,分别从主体和客体、能动和受动、直观和活动三个方面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

10、巴哈的“感性”的观点,形成了自己感性活动的观点。他既反对黑格尔把感性活动仅仅归结为主体的作法,也反对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性存在仅仅看作是感性直观的做法,而是认为人的感性存在是人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这种感性活动既具有能动性,也具有受动性。因而人的感性活动不能仅仅归结于主体,而必须主体与对象兼顾,即归于人的对象性的活动本身。 马克思通过“对象性”范畴不再把人的感性活动仅仅看作是孤立的主体的活动,而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对象性的活动。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不再仅从主体的本质出发探讨人的行为,而主要是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现实关系出发进行考察,从而确立从关系和活动的角度出发研究哲学问题的方法。 (三) “对象性”范

11、畴对马克思“现实”视角确立的影响 现实性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的重要问题,但是没有哲学家把它当作首要的哲学问题,直到马克思把“现实性”问题当作自己哲学的出发点,他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6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3(p10) 。 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的现实观,把现实性问题归结为人的对象性的关系问题,从而说明了人和人的实践的现实性。马克思指出了黑格尔的缺点就是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 ,从而把劳动理解为“抽象的精神的劳动” 。1(p101)因此,黑格尔所理解的人,无非是抽象的“自我意识”所外化的人。相反,马克思认为对象性的人才是“真正的” 、 “现实的”人

12、,而“自我意识”只是对真正的人的抽象。 马克思把“非对象化”的活动、 “非对象性”的人当作抽象的东西,把“对象性”范畴看作是规定人是现实的存在物的根本依据。马克思认为人不是孤立的人,是处于对象性关系中的人,只有从人与他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人和人的活动,才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另一方面,他也认为孤立的存在物,作为一种非对象性的存在物,只是一种抽象,只是一种想象的状态,它只存在于理论的考察之中,而不是现实的考察。而当我们考察现实的存在物时,总是离不开它与其它对象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 。1(p10

13、7)所以,现实的存在物就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人与对象,是人与人的周围环境之间的对象性的关系的存在物。 因此,马克思通过颠倒“对象性”范畴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一方面,突破了黑格尔从人的本质向人的现实过渡的思维模式,反过来从人的现实出发来讨论人的本质,从而确立的“现实”的视角;另一方面,也创造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从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即人的对象性的7关系和活动出发来讨论人的现实存在及其本质。 三 通过对“对象性”范畴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马克思的“关系”思维方式的确立否定了从孤立的主体或实体出发解释世界的合理性,主张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出发来探讨主体及对象的现实存在。因此,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和费

14、尔巴哈关于“感性”的观点,从人与对象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的现实的感性存在,确立了以人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观。马克思同样也通过“对象性”范畴抛弃了从本质到现实的解释路径,确立了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去看待和确立人的本质的新的路径。因而,马克思把人的现实存在及其本质归结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2). 5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兼谈对存在的诠释J.哲学动态,200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