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马克思关于英殖民印度问题的评析摘 要:印度是一个古老的大国,不列颠的入侵揭下了这个神秘国家的面纱。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文章中评价了不列颠入侵的行为,提出双重使命观,从人道主义和历史主义两个方面揭示了不列颠对印度的影响。 关键词:印度;不列颠;殖民主义;社会革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043-02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古老神秘的东方大国,它的民族混杂、文化纷呈、语言复杂、宗教众多、地域广阔,而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马克思却说印度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一个的征服者的历史,可见印度在历史上的自身发
2、展和被殖民入侵的经历折射出多少复杂与无奈。在关于不列颠入侵印度的问题上,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一、马克思描述的印度社会状态 (一)散居于全国各地,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聚居起来的农村公社,形成了一种印度特殊且基础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指出“在印度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方面,印度人民也像所有东方各国的人民一样,把他们的农业和商业所凭借的主要条件即大规模公共工程交给中央政府去管,另一方2面他们又散处于全国各地,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地点。由于这两种情况,从远古的时候起,在印度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
3、即所谓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使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 ”1147 正是这种特殊的闭关自守的村社制度,使各个地域的人们缺少联系和交流,在简单的管理模式下自给自足的生活,由此国家动荡、君主变换对他们也就没有实质影响。这为印度所遭受的连番被征服的命运埋下伏笔。 (二)人工灌溉是东方农业的基础,水利属于公共工程部门,由政府管理干涉 根据印度的气候、土地条件,要在广袤的沙漠地带发展农业,先要用水利实行人工灌溉改善土地状况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对水的利用在高度发展的西方能够形成自愿联合,而文化水平低、幅员辽阔的印度,只有通过中央集权的政府干预,才能使农业更好地发展起来。假如政府不
4、执行这样一种职能,忽略灌溉或排水,将会导致饥荒、内战、政变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灾难。 (三)社会长期停滞,缺少自身发展的内部动力,迫切需要一场真正的革命改变现状 印度是一个矛盾结合体,其宗教是享乐和禁欲的矛盾结合,公社也有种姓和奴隶制的符号。种姓决定人尊贵或卑贱,不同种姓有规定的工作,不可逾越,成为驯服人迷信的工具。人们甘愿屈服于环境,把痛苦和劫难视为前世造孽的赎罪,盲目迷信自然,向牛虔诚祈祷,渴望来生轮回转世到尊贵的种姓。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人永远不能主宰自3身。若印度不能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一场革命推翻这愚昧的现状,那是否需要更高文明的人帮助它完成呢? 二、不列颠入侵对印度产生的影响 (一)
5、破坏了印度原始的村社制度 马克思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1217 印度先后被阿拉伯、土耳其、鞑靼和莫卧儿征服,但征服者们不久就被当地居民同化,这说明如果没有较高文明的影响,即使统治者频繁变更,也改变不了社会的深层本质。不列颠人恰恰是第一批文明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他们带来西方先进社会的文明,带来最新的科技与教育。自由贸易和蒸汽运用触动了印度家庭式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原始的农村公社逐渐瓦解。在与高级文明碰撞后印度的本土特质土崩瓦解,而不列颠正是要在这垮掉的旧废墟之上建设新的体制。 (二)为了满足掠夺利益而建立的交通体系 对殖民者来
6、说,在经济落后分散、交通阻隔不畅的大国进行资产瓜分和压榨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农村公社闭关守旧、分布零散,虽然印度自然物产极其丰富,但缺乏运输交换物资的工具,不列颠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瓜分掠夺资源。于是广修铁路成为不列颠谋取利益的主要办法,铁路的联通使各个孤立地域形成一张巨大的网,为殖民者抢取资源创造有利的途径和时间。与此同时,铁路也大大带动了印度当地农工业的发展,虽然殖民者的目的是自私狭隘的,但其为掠夺利益而建设的系列公共设施也给殖民地带来了发展的潜在条件。 4(三)自由贸易和工业的发展 印度原始村社制度被破坏、家庭式农业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瓦解、交通运输网的搭建,必然导致生
7、产交易方式的改变,印度逐渐从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大国。当然掌握这种改变主权的并不是印度人,而是不列颠人。英国的干涉扰乱了原本家庭公社中人们的固定分工方式;蒸汽的运用使印度和外部世界距离缩短,这个曾经只生产使用自身产品的国家到处都是外来品;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打破使印度人不得不出卖自身劳动力,被殖民者压榨,为其服务。尽管外在的社会表象是一切都在发展,但是真正发展的果实却不被印度人享有,他们只是不列颠获取果实的廉价工具。 三、马克思对英国殖民者的评价 (一)马克思从双重使命角度评价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
8、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1247。 其中破坏性的使命主要体现在英国殖民者通过立法手段摧毁了印度手工业,打破其农业的自给自足性质,使这种结合宣告瓦解。马克思认为英国摧毁印度自然经济的根基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革命,因为它清除了长期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时在客观上为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然而这些曾经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被夷平后, “印度失掉了他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5使它的居民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悲惨的色彩,并且使不列颠统治下的印度斯坦同自己的全部古代传统,同自己的全部历史,断绝了联系。 ”1145 同时殖民者掠
9、夺走的大量财富直接导致了印度的贫穷和落后。 建设性的使命首先表现在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不列颠出于增加田赋收入和把印度变为其原料产地的需要,通过一系列改革在印度确立了柴明达尔制度和莱特瓦尔制度这两种主要的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转让和抵押。马克思认为这种制度虽然十分可恶,但却是亚洲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的商品经济性质,也使大量丧失土地的贫农成为印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廉价劳动力。其次,交通通讯设施的创建是建设性使命的第二项工作。铁路揭开了印度工业近代化的序幕,也为印度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与轮船、电报等共同改变了印度交通通讯的落后面貌,
10、使印度与外界的联系空前加强,开始进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第三是工厂的兴建。随着革命完成,一些英商带着英国的先进技术在印度建立工厂,利用印度的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同时将资本主义的近代工厂制度引入印度,并被印度正逐步发展的资产阶级所效仿,成为殖民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二)马克思从人道观和历史观角度评价 从人道主义来讲,马克思认为“从纯粹的人的感情上来说,亲眼看到这无数勤劳的宗法制的和平的社会组织崩溃、瓦解、被投入苦海,亲眼看到它们的成员既丧失自己的古老形式的文明又丧失祖传的谋生手段,是会感到悲伤的。 ”1148 不列颠给印度带来的灾难确实深重,与它过去6遭受的各种灾难相比有
11、本质不同。不列颠使印度失掉了自己的文明与经济生活方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变得极端贫困,而征服它的资产阶级却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世界。资产阶级是极端伪善的,它们打着捍卫自己财产主权不可侵犯的幌子堂而皇之地侵略和压榨其他民族,从这一点上看“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都是肮脏的” 。 而从历史观看待这一问题时,马克思认为,不列颠殖民主义的扩张和侵略对印度社会造成的影响是符合资本主义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是符合印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的。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特殊结合而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上的村社制度是封建专制社会的牢固基础,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是印度过去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要想
12、改变这种状态仅靠印度自身的力量是达不到的,这时资本主义入侵就在不自觉中充当了其外在力量的“助产婆” 。所以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最后写到“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的社会革命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的,在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上也很愚钝。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就不能完成自己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1149 通过马克思的人道观与历史观辩证统一的观点来看待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对印度未来的设想, “英国资产阶级看来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自由,也不会根本改变他们的
13、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7所有。 ”1250 同时, “在大不列颠本国的统治阶级还没有被工业无产阶级推翻以前,或者在印度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 ”1250 所以英国资产阶级只是为印度生产力的发展和印度的复兴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印度要想真正利用这些基础彻底改变被殖民统治和压迫的现状,只有进行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 “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像那样,只有用人头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125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王聚芹.马克思东方发展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3林承节.对殖民时期印度史的再认识J.世界历史,2006, (5). 4涂成林.东方专制主义理论:马克思与魏特夫的比较研究J.哲学研究,20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