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内外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述评【摘 要】系统梳理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的诸多不足之处,以期为后续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述评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当前,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于压力源分析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国内研究一般认为大学生就业压力源包括外因性压力源(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和内因性压力源(自我认知、职业期望、个体能力)两个方面;国外研究则认为大学生压力源主要有学习因素、社会因素和情绪
2、因素。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测量及其现状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主要有Christian 等 1992 年编制的“大学生压力问卷” 、Blankstein 等 1991 年编制的“大学生日常烦恼量表”等为工具展开研究;国内研究者则多以压力源分析为基础自编大学生就业压力测评工具,并以此为调查工具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展开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整体就业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亟待进一步缓解。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因素研究已广泛涉及到个人、社会、家2庭、学校、政府等层面,其中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层面的研究主要建立在理论思辨基础上;而个人层面的研究则以实证研究居多,主要涉及社会支
3、持、人格特点、职业成熟度、应对方式、就业观念、自我概念、心理弹性等因素。研究者还发现专业性质、性别、年级、生源地、党员与否、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学生干部等也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应对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出自己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做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压力应对方式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风格,是个体面对不同压力时所采取的具有不同风格的认知调节和行为努力。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姜乾金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Lazarus & Folkman 的应对方式问卷(WOCQ) 、Bond
4、(1983)的防御方式问卷(DSQ)等测量工具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展开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生总体上趋向于选择问题解决、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不是自责、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除此之外,研究者还集中探讨了自尊水平、气质类型、人格特征、专业认同等变量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 (四)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策略研究 不同研究者纷纷从国家政策调整,学校就业指导,高校就业指导、专业设置与实践教学改革,个人观念转变、个人就业素质提升、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诸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体建议,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缓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大学
5、生就业压力研究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也存有诸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一)缺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现有应对策略研究多致力于如何消除已客观存在的就业压力,而较少考虑如何挖掘大学生积极心理潜能,并以此来预防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形成,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 (二)应对策略研究过于笼统,缺乏深入研究,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研究者虽从个人、社会、家庭、学校、政府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应对策略,却显得相对宏观抽象,缺乏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所提出的策略也缺乏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不利于推动研究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三)缺少对应对策略有效性的考察。研究者虽提出了诸多应对策略,却很少对其
6、可行性和实效性进行实证考察,所得研究结论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四)缺少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策略测评工具。这也是当前研究难以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策略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不同研究者只是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而很少系统考察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整体影响,不利于揭示大学生就业压力深层影响机制。 (六)缺乏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应对策略研究方面,4其研究结论多是建立在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需进一步完善。上述所列的若干缺陷也正是今后有关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应该注意完善的地方。
7、参考文献 1 李胜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 舒晓丽,汤福球.大学生就业压力源结构构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52). 3 Hilary,G & Brent,M. Soci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tention.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1994. 4 Rawson,H.E.,Bloomer,K.,Kendall,A.Stress, anxiety, depres
8、sion and physical illness in college students J.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99,155(3). 5 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 6 李明.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与心态调研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2). 7 周东斌.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家庭关怀状况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 8 刘敏华.关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途径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 59 唐本钰.社会支持与应对
9、方式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中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0(12). 10 Pinquart,M.Moderating 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resilience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hassl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9,30,53-60. 11 陈俊.大学生应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缓解就业压力J.科教文汇,2009(6). 12 Lazarus R S,Folkman,S. Stress,appraisa
10、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1991 :22-54. 13 Carver C S,Scheier M F.Weintraub J K.Assessing Coping Strategies:A theoretically-based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1:345-378. 14 刘芳芳.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8). 15 岑延远,郑雪.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2
11、). 16 邓丽芳,王瑞,郑日昌.大学生孤独感、应对策略与气质类型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2). 17 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应付方式与人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1). 18 李琦.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中影响其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的研6究J.中国夏威夷学科学,2004(2). 19 杨宜勇.我国社会就业压力与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破解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0 旷永青.对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对策探究J.社会科学家,2007(4). 21 颜农秋.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疏导J.高校理论战线,2004(7).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09157)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SK2013B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