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刘大年与近代史学发展刘大年(1915- 1999) ,著名的历史学家,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青年时期,他离开祖籍湖南来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他在根据地参加抗战,同时开始研究史学。早年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使刘大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建国后,他一边从事历史研究,一边开展学术组织领导工作,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突出的个人成就,同时还推动了整个历史学科的发展。 一 刘大年一生在史学园地辛勤耕耘,在学术上有许多建树。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近代史与史学理论,对清史等其他方面也有涉猎。据不完全统计,从 1949 年 8 月至 1995 年 8
2、月,他共出版专著七部、主撰著作两部、主编著作四部、发表专题论文一百多篇。1995 年后,他虽年事已高,依然笔耕不辍,不断发表高质量的论文。现择其主要学术成就进行简要概述。 第一,专著美国侵华史的出版。 美国侵华史是刘大年的第一部著作,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史学界的地位。此书是适应当时的斗争需要写成的。1947 年,正值解放战争进行时期,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积极推行扶蒋反共政策。为揭露美国的侵略实质,刘大年开始艰苦的资料收集与研究工作。书稿完成后,于 1949 年 8 月至 10 月开始在人民2日报连载,并在当年以美国侵华简史出版。这本书站在爱国主义立场,详述美国对华侵略的历史,文笔犀利,有很强的
3、感染力,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建国后,美国又不断威胁新中国的独立和安全,中国人民奋起开展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斗争。这部著作的面世,对于民众认识美国的目的,激发斗志起了很大作用。此书出版后受到全国各界重视,不断修订再版,发行量达若干万册,并有俄、德、朝、捷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充分显示了近代史研究的现实意义。 美国侵华史是刘大年史学研究的起点,在其学术生涯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刘大年是亲身经历过抗战的人,他对抗日战争史尤其重视。20 世纪 80 年代,学术界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抗日战争研究的热潮。此时刘大年虽年事已高,但他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研究的行列中。他之所以热心于抗战史
4、的研究,一是他认为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大觉醒、大动员,是中国复兴的枢纽。加强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可以激发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二是由于日本右翼势力不时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更有必要用历史事实来批判和揭发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以及右派势力的丑恶嘴脸。他不但作为史学界领导推动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而且亲力亲为,发表了多篇有关抗日战争的论文,其中包括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统一 、 驳永野茂门 、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与民族精神 、 民族的胜利、人民的胜利等,并为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作序。1995 年,他主编的中国复兴的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这些论著的面世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史的研
5、究。 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统一这篇论文中,刘3大年突破传统的批驳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武汉战役“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观点,认为“消极抗日也还是抗日” ,而且国民党实行的“还是抗日第一、反共第二” 。当时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还比较低,他的观点引起很多学者共鸣,说出了他们想说但没有敢说出来的话。能够提出新的观点,不但需要科学精神,也需要胆识。之后,学界对国民党抗战以及蒋介石领导的正面战场的评价越来越趋向于公正客观。以上论文都收录到他的专著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 第三,史学理论的研究。刘大年一生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国近代史,但他对史学理论非常注重,也一直致力于史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尤其是粉碎“四人帮
6、”以后,他写了多篇关于史学理论的文章,涉及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对象问题、历史科学的任务问题和意义问题、人民群众与领袖的关系和作用问题,以及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等等。有关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历史研究的对象,他的见解都很有独到之处。当然,有些学者并非完全赞同他的观点,由此引发一些争论。但刘大年在学术观点上赞成百家争鸣,认为有些异议是很正常的,尊重不同见解的争论。他从不责难不同意见者,常说争论可以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有许多好的见解是从批评者那里得到启发的。这种勇于接受不同意见的宽容态度表现出一位史学大家的风范。 二 刘大年除了个人取得很高的史学成就外,还带领史学界同仁推动了史学研究及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7、作为历史学家的刘大年,还是新中国历史学科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他是中国史学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4并长期主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工作。建国之初,刘大年便参与到近代史所的筹建工作。虽然在此期间他一度担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副局长,但一直以近代史所为家。五十年代中期起,近代史所老所长范文澜为潜心搞研究,希望尽可能减少行政事务。后经上级研究,刘大年开始担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1958 年后实际主持近代史研究所的工作。十年动乱期间,近代史所陷入瘫痪状态,刘大年被划为走资派。1978 年恢复工作后,刘大年继续担任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他的带领下,近代史所很快恢复了秩
8、序。1982年,他从一线退下后,依然担任近代史所名誉所长,还兼任中国史学会的工作,并担任孙中山研究学会副会长,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等。刘大年以他的行动和影响力推动了史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一,推动创办近代史研究 、 抗日战争研究等学术刊物。学术研究需要有交流的平台,近代史研究所恢复工作后,刘大年积极推动创办了近代史研究学术刊物。1979 年该刊发行后,他不但积极为该刊撰稿,而且经常亲自为该刊组稿,邀请有关专家提供高质量的稿件。该刊初为季刊,现已改为双月刊,主要发表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近代史研究始终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切实的文风,提倡学术问题的
9、自由讨论,鼓励探索创新,现在已发展成为近代史研究领域级别最高、最有权威的刊物。 抗日战争研究的创办同样凝结着刘大年的心血。抗日战争研究会成立后,创办专业刊物的工作提上日程,刘大年作为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大量的筹备工作。1991 年 9 月,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5近代史研究所编辑、 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出版的抗日战争研究正式创刊,成为全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唯一学术专刊。该刊力求反映抗日战争研究中的前沿成果,所发论文内容涉及抗日战争期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社会、日本侵华罪行以及战争遗留问题等,注重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在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二,重视理论学习。刘大年是
10、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历史研究要成为科学,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他一生服膺、信仰、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教授陈其泰先生曾评价他:“当马克思主义处于顺利发展的时候,他是这样;当其处于暂时低落,周围有的人感到困惑、动摇,甚至对之进行贬低或否定的时候,他也仍然不改初衷,仍然坚定地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而且“大年先生坚持的是与时俱进的、开放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他站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创新的高度,关注唯物史观理论如何通过总结新的社会实践经验而显示出其充沛活力。 ”刘大年的学术观点与办所方针对近代史所科研工作影响很大。他强调研究中国近代史,占有资料是前
11、提条件,但不是研究的完成,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深入分析。因此,他号召研究人员加强理论学习。刘大年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影响了新一代的史学工作者。 第三,突破政治史,强调经济史的重要性。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近代史研究延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以政治革命、政治斗争为主要研究内容,其他领域较少涉及。改革开放后,刘大年继续领导近代史所,他认识到近代史学科在二十余年中有重大的成就,但6也有明显的不足,认为中国近代史的突破有赖于认真研究近代经济史。他认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且历史学本身也不能只限于政治斗争史,经济、社会、文化等都应该是重要的内容。倡
12、导研究经济史以突破近代史研究的已有程式。一方面,他不仅写文章倡导经济史研究,而且身体力行。在其主编的中国近代史稿中,包括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即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各方面,与当时通行的着重谈政治事件的史书完全不同。另一方面,他还在所里推行设置各科研究室的计划。1982 年,近代史所正式成立了经济史研究室、文化史研究室。刘大年的见解和主张,对全所的发展及科研方向产生了很大影响。事实证明,这些见解是具有远见卓识的。 第四,领导史学界的活动,组织了大量的研讨会。刘大年长期担任史学界的领导职务,在他的努力下,史学交流愈加频繁。晚年,他更加注重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工作,积极参与筹建中国抗
13、日战争纪念馆,注意抗战史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抗战馆在他的指示下,成立了专门的史料中心,以促进抗战史的研究。1988 年后,抗战馆开始不定期的举行学术交流会。随着抗战史研究的热潮兴起,抗日战争史学会于 1991 年 1 月 23日在人民大会堂成立。胡乔木任名誉会长,刘大年任会长。该学会成立之后,在 90 年代组织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包括“九一八”事变 60 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第一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纪念抗日战争 50 周年学术讨论会、 “七七事变”60 周年学术讨论会等。自此,抗日战争史研究蓬勃发展。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的成立, 抗日战争研究刊物的创办,搭建了抗日战争研究的平台,大大推动了抗日战争史研究向7纵深方向发展。这与刘大年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刘大年是亦官亦学的学者,在他一生中,不仅有其本人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也有在其领导下中国史学界尤其是近代史学界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他对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是很大的,曾有学者认为他是“新中国史学界的无冕之王” ,是对其几十年来在史学领域辛勤耕耘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