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论美学和宗教之间【内容摘要】宗教与审美分属于人类不同的感性精神活动,审美代替不了宗教,宗教也代替不了审美。它们都作用于人的生命形态,是存在维度上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的契合,同时都是对人存在本身的意义世界的精神维度建构方式,是爱的见证,更是对自由的无限接近与追寻,都致力于人的精神开拓与幸福。 【关 键 词】美学 宗教 存在 意义 一、从“美育代宗教”还是“宗教代美育”说起 以“美育代宗教”是 20 世纪中国美学先驱蔡元培提出的著名主张,然而这并不是美学理论使然,乃是时代的特殊性使然。他认为“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遍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保守的、有限的”1。显然,蔡先生是把宗教看作是落后愚昧的
2、旧文化,以批判宗教的形式批判旧文化,以提倡美育形式的传播新文化。然而,这仅是推进作为新文化的主题而提倡美育的特殊方式,并不是学理上的严格论证的结果。尽管当时曾获艺术家的热烈拥护,美学学术界却应着寥寥。在那个国人尚不知审美、美育为何物的时代,蔡先生提倡的以“美育代宗教”以此宣扬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反对封建迷信,传播美学新知,自有其时代的合理性,虽思之未深,亦情有可原。百年余后,事实更证明了美学没有代替宗教,但是宗教也没代替美学。正如潘知常先生所言“美育代宗教无论是学理上还是逻辑上都不成立,这是一个假问题。 ”2(p117)他2在我爱故我在中也提到“我们可以拒绝宗教,但却不能拒绝宗教精神。我们可以拒
3、绝信教,但却不能拒绝信仰。我们可以拒绝神,但却不可以拒绝神性。 ”2(p5) 哲学、宗教、科学、伦理、审美等作为人类的精神文化形式,其背后是人类深刻的内在的特殊的精神文化需要,只要这种内在的精神需要不灭亡,精神文化形式就不会灭亡。人的内在精神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类的精神文化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每一种精神文化形式均有其独特性和局限性,独特性言其存在的理由,局限性言其他文化形式补充的必要。由此而言,美育、审美代替不了宗教,宗教也代替不了审美。 二、宗教和美学的存在的合理性 当人类理性面对“人为何而来,世界又为何而存”等等问题时,尽管人有能力提出,但又尚未能以纯实证的手段来证明此类问题得不出答案又会造
4、成心理焦虑,由此,宗教便又是为人类为解决人类精神上归属感而生,赋予这个世界以根本意义。它直追世界之最后原因目的又把它演化成为有人格属性的至上神,为现象界秩序,人类有限的生命提供根本性意义。从此,宗教是为人类的精神提供最高心理支点。由人的有限性而产生的精神痛苦是人类永恒的文化主题。人类精神心理对于秩序感和归属感之需要,即使科学这种实证文化也无法取消宗教的生存发展权,审美更无此本领。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仅需要生理上的物质满足,而且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其慰藉的最终指向是一种终极关怀,即为有限的人类寻找一种无限的寄托与依据。大致说来, “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形式:3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
5、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予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的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审美情感以审美承诺。 ”3(p211) 宗教与审美有相似之处,同属于感性的精神活动,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深入言之,审美与宗教又分属于不同的精神世界,有其各自独特的文化功能。审美集中体验人生的正价值,爱美就是爱理想,是对有限的现实人的审美提升,而不能展示人类现实命运之全部情景。审美可快一时之意,满足于当下精神愉快和个别具体情景,而不足以为人心提供长久而深入的价值支撑,而对于更宏观的、持久的人生之根本性价值、意义问题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无能为力。它无法从根本上安慰人心,因而也无法给人以恒久之乐。 宗教所为
6、偏是为人心提供更深入、恒久的人生价值关怀和在意义上获得宏观而又根本的支撑。人类存在的有限是宗教反思人生的、建构信仰体系的起点,对人生消极经验的深度体验是每个宗教信徒超越世俗经验,获得精神新生的必由之路,痛苦是心的炼狱是通往天国的唯一通道。审美与宗教所体验到是两种不同层次上的精神生活,因而,可以得出,无论以宗教代美学,还是美学代宗教都是有失偏颇的,两者各有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存在一种可以对话和沟通的可能。宗教与审美都是人类精神生活,且都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最基本形态,它们作用于人的生命形态,都致力于人的精神开拓与幸福。这是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源始。 三、论宗教和美学何以沟通和对话
7、的可能 4人是心灵的载体,人的心灵又是宗教和美学的家园。因此在这层意义上宗教和美学可以看作是人的心灵的一种文化形式,都是关乎人的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对生命形态的不同的姿势。无论是宗教还是美学,它们的被给予状态都只能通过人本身体现出来,宗教与美学对于人之存在的反思和表征正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形态,都在一定程度与意义上切中了人的存在的而某些方面,它们都是人的生命活力的活生生的体现。 1.在存在论维度上的美学和宗教之沟通 对人的实存分析不是理性的概念,而首先是体验的人。人不是已经给定的、现实性的,而是未完成的、开放的、是一种可能性。人始终存在实存结构的张力是事实性与可能性、理性与非理性、无力感与责任感、个
8、人性与社会性的张力。而人之为人的关键就在于未给定性,超越有限的超越本身才是人类最伟大的生存动力。有限是无穷无尽的恶,也是无缘无故的。于是,不是有限的超越,而是超越本身才是最快乐。未完成性、无限性、自我超越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创造性,就因此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被“抛入”这个世界,是一个尚待完成的存在,那么人为什么必须要向着一个无限的彼岸不断超越?这正是宗教和审美的所指向的问题。 宗教之本质就在于指向人的终极存在方式,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超越,是使在者朝向存在。在者处于虚无与意义中间,任何在者都有可能奔向虚无,湮没在者,也可能消解虚无,重新存在朝向虚无而超越虚无意味着一种更充实的存在。审美是无
9、限性得以见证,在美的身上看到了人类对于无限的追求是从有限生命的角度看到的无限与超越。宗教更是5把人的这种无限性提高到了绝对精神高度,西方的基督教更是通过对上帝的信仰而升华了人的存在,使人获得新的精神生命。这种超越与升华便是生命存在的自我确证、自我认同的过程。 宗教美学恰恰集中于人的存在方式,即实存存在论的分析。美学找到的是人的现实的存在,即感性的方式,从此在宗教和美学间找到了结合点,即是美学和宗教达到终极关怀,路径不同但在这层意义上有交叠部分,有合理性。美学更不是一种对象性取向神学领域的运用,而是两者在存在方式的契合,从这层意义上,美学为神学,神学为美学。 2.宗教和审美对朝向存在之意义的追寻
10、 存在的意义问题即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问题,作为一个终极问题,是对信仰的一种建构方式,他为存在提供寄托和支点。美学对存在意义的探寻也是在营构和守护精神家园,即精神的栖居地和灵魂的疗养所,有些类似于宗教中的彼岸、天国,它让在者感到存在的意义。家园是纯净的无污染的超功利的天堂,然而此在的身体无法达到家园,只能用精神用心来守望这片圣地。此在的不如愿、失落滋生出源源不断的痛苦,而更多的时候还会将精神拉回到现世使其彻底远离家园,而常常恒化为存在的常态。 人类唯有为人的心灵所体验的生命和反思的存在,才对人构成有意义的存在;唯有为人的心灵所掌握和把握的存在,才
11、对人确定人自身之存在提供确证。生命存在本身迫使人们去追问意义,并以此来评价人自身之存在。 人通过宗教、艺术和哲学的不同文化形式来思考存在的意义;人通6过宗教、哲学和审美叩问人之存在的本质,叩问人之生命的重量,倾听它们作为人的独特话语方式,怎样发出对人之存在意义的追问。人凭借对意义的无限追求,超越有限的生命,意义使人的生命更大限度地增长,使人实现生命有尽而意义无穷。人通过宗教、哲学和审美对人的意义世界的勾勒和描绘,来体验和反思人的意义世界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意义是人们解释自身存在何以可能的尝试,意义世界是人之存在的真正的问题。 3.宗教和审美对朝向存在之爱的追寻 存在的本质是使在,使在的本质是
12、爱,支撑是依赖和希望。审美活动和宗教便是这样的一种人的生命活动的终极关怀的一种见证。是让人类洞悉痛苦,并回报以爱的生命活动的见证。终极关怀是人类在精神追求当中的一种总的表现。终极关怀的最集中的是体现在于爱,这里的爱是人的一种精神维度,也就是人的一种精神态度。 爱深深地呼唤着使在者朝向存在之向。爱也是一种精神的需求,这种精神的需求也就是对美、自由和幸福的需求。而美、自由和幸福是人类永恒的需求。审美之爱就是这样一种融宗教与道德某些因素又非宗教非道德的超宗教与超道德的爱。具体来说,审美之爱是人与万物的合一,因此审美之爱来源于人性,这种人性也是神性的基础。而宗教超然之爱是神与人的合一,因此宗教超然之爱
13、来源于神性,这种神性也是真正的美学不可获缺的。也是宗教与美学充满魅力、令人诱惑的地方之所在,更是两者沟通的源由。 通过以上透视美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可以理解美学和宗7教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及二者沟通和对话的可能,这还在一定意义是我们探讨和改进人的生存境况的重要方式,波普尔曾说“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假设” ,美学和宗教更是为人存在提供一种理由与支撑,都在自由的体验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境界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1987:16. 2潘知常.我爱故我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117. 3薛富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