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改革与心理干预方法摘要:回顾发生在二十年前的清华大学朱令案件以及近期发生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刺死同学事件将人们的视线重新投向了象牙塔中的学生。扼腕痛惜之时,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对生命是否有着足够的敬畏?现有教育制度中,是否存在重学历轻道德品质的倾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是否足够?本人立足于职业学校德育教师立场,以新时期德育为视角,针对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让学生的心灵重归理性和纯洁。 关键词:职业学校 思想道德教育 教学改革 1 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分析 1.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是社会观
2、念的摇摆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随着社会的进步,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日益多元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尺、活动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面是市场经济的主题下人们的权利意识、金钱意识、竞争意识的迅速强化,一面是转型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不断泛滥。财富增长和“道德失范”泥沙俱下。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出现了大量的现象。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取向,导致一些学生价值观迷失,失去自我发展方向,追求享乐主义,丧失人生动力,无疑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影响。二是信息爆炸对学生头脑的冲击。在互联网成为生活必需品的时代,信息量处在持2续爆炸状态,学
3、生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职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和世界观形成阶段,生理的迅速发展和心理成熟相对滞后,分析判断能力不强,抵制不良信息的意志力和免疫力差,面对互联网传递的庞大信息潮冲击,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和腐蚀作用。 1.2 传统的教育制度和学历观念的影响。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开展了数十年,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就业市场仍然是学历的天下,以文凭为主导的就业社会里,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任何竞争力,继续升学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无奈的选择和出路。这就迫使职业学校也不得不加入应试教育的行列,偏离了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办学理念。在举国考试的飓风下,一些职业学校甚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列为毕业生的终极目标。
4、学校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抓教学、抓升学率,而道德教育、公德教育、美德教育则成了墙上挂挂、纸上谈谈、考试背背的附属产品。 1.3 不合理的用人标准的制约。重理论、轻操作似乎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不足。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眼高手低,这一点在以技能培养为重点的中职学校也没有免俗。就业市场越来越严峻,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越来越看重学生技能等级,考量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标准越来越集中在“考出几个证书” “技能多少等级”上。在这些不得不遵循的“潜规则”下,学生们忙着升等级、考资格证书,学校忙着抓技能培训,家长们忙着督促孩子学技能,德育教育只能让位。 2 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改革策略 2.1 德育教
5、育应以施教者和受教者为出发点。首先是施教者。教师在学校德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道德修养程度、思想觉悟水平及3进行道德教育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效果。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和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局面,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和职业修养;正确认识学校目前的困难,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应该走出教室、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同学中去,了解并理解现时代职校学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其次是受教者。职业技能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尴尬位置,生源问题给职业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一些职业学校为了保证足量的生源,不惜降低甚至取消门槛,参差不齐的生源质量,给后续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
6、患。德育教育应因材施教,将德育重点放在学生的行为偏差,主体意识,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以及法制观念上。 2.2 德育教育应以学校管理为载体。德育教育归根结底属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学校才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和载体。学校应该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切实把职校德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中职学校德育大纲也明确指出德育教育有 5 个方面: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样是职校工作的重要目标。 2.3 德育教育应以职业道德为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
7、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输送具备综合职业技能、全面素质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就业是职校学生的最终目标。德育教育应以职业教育和职业道德为基准和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4养,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职业生涯,为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前景和发展方向。可以组织名师、企业家、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做专题报告,使学生懂得只有刻苦努力,积极向上,才可以成就远大未来。 2.4 德育教育应以实践为手段。职校学生限于生源等因素限制,大多行为习惯较差,对老师和管理人员的批评与责难习以为常且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空洞的说教得不到学生的认同
8、和反应。德育教育应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和手段,让学生亲自参与自我管理和学校管理,举办多种校园活动和实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立学生的自我意识,反而会使学生收获颇多。主题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能力,又使他们懂得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意义,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诸如组织早操、课间操评比、清洁卫生检查、校园巡视、学生违纪事件的处理、学生道德规范的评判、文明班级的评比等。也可以通过开展校园多种第二课堂活动,如组建兴趣小组、文娱活动、体育比赛、专业技能比赛、承办校园艺术活动以及班团活动等,在交流和交往中学会合作与竞争,尊重与理解,从而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9、热爱自己的校园。还可以带学生到社会各企业或爱国环保教育基地参观访问,通过调查实践或直接到企业上岗实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培养能力,了解职业规范,形成职业道德,为明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3 重视心理干预在职业学校德育中的影响 职校学生既有同龄学生普遍存在的生理心理问题,又有自己特有的5问题。由于未来定位不同、教学方式不同、生源不同,职校学生自尊心更强,心理问题更容易出现。所以,心理干预在职校德育教育中地位应该更重要。 3.1 职校学生心理特点。一是自尊心强但自制力差。缺乏毅力和意志力,一帆风顺时盲目自信,一旦遇到困难又极易转向极度自卑、悲观等消极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受到过
10、处分,一旦受到老师和学校的惩罚,这些学生大都不能冷静思考,而是通过破坏公物、打架、逃课,发怒,跟老师顶嘴等方式来渲泻自己的不满。二是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稳定。青少年时期是“多事之秋” ,这个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增长的自我意识,一方面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冲动、理智差,独立分析和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弱,不愿受别人的管束,处事方法简单且不计后果,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另外,职校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经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兴奋,因一点挫折又会陷入极端的苦恼之中,从而悲观、泄气、绝望。三是人际关系不协调。相比普通的中等学校,职校生更强调友谊和人际交往,但他们往往
11、不能把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极易产生矛盾,而又不能正确处理矛盾。稍有不甚拔刀相见者时而有之。 3.2 开展心理干预,强化德育效果的途径和方式 3.2.1 传递心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自我。心理学是探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常识,能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平稳度过青春期,学校可以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职校6生的心理特征,让职校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地熟悉其身心发展的特征,把握解决心理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2.2 重视校内心理
12、咨询室的建设。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配备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咨询教师,有的放矢、长期跟踪地进行心理咨询工作。深入挖掘专业学科的心理学因素,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和促进,对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识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可以结合语文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人物心理的描写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影响。 职校的学生更独立,也更孤独,职校的德育教育应该站在职校学生的立场上,摒弃说教式的保姆型的老师形象,建立伙伴式指导型的老师形象,把握学生特征,加强对话和沟通,才能使职校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继辉.浅谈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 2张向东.对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若干认识与建议J.荆门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4.1. 3黄伟.语文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发展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10). 作者简介: 7刘冬梅(1981-) ,女,广西柳州人,2007 年开始在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担任专职班主任,心理咨询室咨询教师,研究方向为德育教育与班主任队伍提升建设,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团体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