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61624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摘 要】 文章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对策。要进一步细化中央 2013 年一号文件,把土地流转与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紧密联系;要通过多环节的调控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进而达到降低农产品价格的目的;要建立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机制与机构,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流转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现代化农业;粮食安全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粮食价格偏低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世代生存的土地,涌入城市务工,农村大批土地荒芜闲置。代租、代种等土地私下流转模式便开始在农村悄然出现。到了最近十年,由

2、于现代化规模农业的出现和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普及。农村土地流转更成为一种趋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多次发文对农村土地流转做出指示,2012 年 12 月 31 日中央发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各省市行政机构也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措施鼓励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很多媒体,机构和专家也多次呼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但在这貌似大势所趋的一片强烈呼声中,无论是政策文件还是诸多2专家的论述其实都忽略

3、了在土地流转中暗藏的但是又必须注意和解决的几大矛盾,本文将逐步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和矛盾作出探讨,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力求使农村土地流转能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首先,我们要注意的一大问题就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后非粮食种植与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矛盾 众所周知,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虽然耕地面积排名世界第四,但人均可耕种面积却排 126 名。人均拥有耕地 1.4 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用如此少的耕地养活占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我们的粮食生产至关重要。连续数年,我们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 2011 年全国进口的粮

4、食超过 1200 亿斤,核算下来,事实上我国现在粮食的自给率总体水平不足 90%,粮食安全首先就是要保证有足够的粮食生产数量满足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由此可见,我国的粮食安全不容乐观。习近平主席最近屡次作出指示,指出“中国的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 “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然而,在这次土地流转的大潮中,大批的土地被农业企业甚至一些上市公司流转后,由于粮食的经济附加值低,无一例外,全部改为种植瓜果蔬菜以及其他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从最近央视报道的一则关于土地流转的深度报道可谓略见一斑。某信托公司以每亩 1000 斤小麦的价格在安徽省宿州地区流转了 5400 亩土地,然后交由某农

5、业企业管理使用,该公司全部用于种植葡萄蔬菜等农作物。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在农民增收了,企业发展了。但却一字未提由此带来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问题。以我国小麦平3均亩产 800 市斤计算,此次 5400 亩耕地流转带来的另一结果是每年近 45万斤粮食的减少。而这样的结果每天都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发生着。而一些大型企业,甚至上市公司流转的土地面积更是动辄以万亩来计算。长期以往,我们虽然保证了耕地数量的基本平衡,但粮食种植面积将会逐年下降,这样必然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进而进一步加大粮食缺口,危害我国的粮食安全。虽然中央的 2013 年 1 号文件明确规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用途一定要用于农业生产,坚决不能“非农化”

6、使用,但却没有注意到更应该的是规定产粮耕地不能“非粮化” ,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粮食生产,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 其次,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未来农村大面积土地流转后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进而推高物价水平和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危机 很多专家学者提到农村土地流转,开口闭口就是土地流转能够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够推进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推动经济生产发展。这种观点其实有失全面。确实从单纯的生产率上看,由于机械化的推广和集约化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有所提高。但在中国目前农村形势下,这种单纯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不能带来整体社会经济效益和效率的增加,所以这种从表面上看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具有实

7、际意义,并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对此我们将按照逻辑展开分析。在当前农村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现阶段在农村从事劳动生产的主要是老人,妇女以及半大儿童,还有一些务工人员农忙时返乡务农。由于老人以及妇女等外出务工就业可能性不大,基本属在家闲置的半劳力,他们通过耕种自己家的4土地,还能取得一定的收入,人工成本极低。土地为自己承包,无成本,主要成本为农药、种子和化肥等农资物品。所以整个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非常低廉,而由于新中国几十年来农业技术的普及,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所以整体还是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在土地流转后,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承包方必须向农民付出一定的租地成本。以安徽

8、为例,土地流转的价格一般旱地是每亩每年约 800 斤小麦上下,水田则一般每年每亩约 500 斤水稻。根据土地的区域和用途等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再按照当年国家规定的粮食保护价用现金予以结算。另外由于机械化的使用,农机购置和使用成本也大幅上升,同时对于不能完全机械化的部分,还需要一定的人工成本,另外还有一些相应的管理成本等等。所以在土地流转后,土地使用人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则媒体报道中,一些种粮大户就表示,现在的土地租金和人工成本的高昂,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甚至有些土地承包经营者基本无利可图,只是靠国家的一些补贴维持经营。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必定会产生强烈的价格上涨冲动。而农副产品作为

9、保障生存的最基本存在,它的价格上涨必然导致人力成本以及工业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传导至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全面推动社会整体生产生活成本的增加和 CPI 的快速拉升,容易引发通货膨胀的经济风险。 第三个问题和矛盾就是在土地流转的全过程中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平衡问题 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可以说是利益的一对天然矛盾体,如何能保证双方的利益和福利都不被侵害,也是在土地流转中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新一类问题。处理好5土地流转中的双方利益和矛盾冲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 在土地流转初期,由于土地需求方对土地需求的迫切性,往往通过地方政府以及基层农村组织对农民游说

10、劝说,以求获得农民的同意,进而获取土地的使用权。在这一阶段,由于农民信息的不对称和作为个体的势单力薄,往往是弱势一方,获取的利益和福利往往受到损害。而随着土地转让关系的确立,当农民发现承包方可以获取更多更大利益时,往往又会产生反悔和心理不平衡,往往会采取一些手段干扰承包方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单方面撕毁协议,造成承包方的财产损失。在这个阶段,往往承包方由于人生地不熟,以及区域关系的不和谐,反而成为利益的受损方。另外也存在由于承包方经营不善或不可抗力等因素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从而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等其他多种情况。总之,在土地流转全程中,会可能出现多种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不均衡,乃至利益冲突和矛盾。我们在推

11、进土地流转过程中,也要注意这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力求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在列举了不合理的土地流转可能带来的种种社会经济矛盾后,我们并不是说我们仍然一定要保持目前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现有的农村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必定会不符合社会主义新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通过对中央文件的进一步解读、细化,通过各种保障措施和机构的建立,把这些矛盾和冲突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这些问题的发酵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细化中央的 2013 年一号文件,把土地流转与国6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紧密联系。制定相关的政策,严格控制土地流转

12、中的“非粮化”趋势。对于土地流转后的土地面积,土地用途等问题要严格审查和备案,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更是要保证土地流转后要用于粮食生产。鼓励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发展和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通过政策扶持和鼓励,提高土地承包户的种粮积极性。把政策进一步细化,区分粮食种植与经济作物种植的差别待遇,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粮食种植,这样才能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其次,通过多环节的调控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也可鼓励农民以土地作为资产投资参与土地流转后的农业生产,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成本,以达到降低农产品价格的目的。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在经济发展体系中

13、所占比例也在逐步下降,也可通过其他产业对农业的反哺来平抑农产品的价格,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防范因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其他行业的价格传导。努力做好对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我们要建立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机制机构,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流转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对土地流转实施县级以上政府备案制度。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法律机构、公证机构等要全程跟踪、介入,保证土地流转中多方利益的平衡,防止因利益纠纷而造成的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冲突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农村土地流转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但土地流转也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为流转而流转。同时更要注意到和解决好土地流转中的种种矛盾。把这些矛盾和冲突解7决好,我们不能犯了错误再来纠正错误,那样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不容小觑的损失和破坏。 【作者简介】 许 为(1977.9-)男,汉族,任职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当代所,研究方向: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