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62387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摘 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因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和情感问题等引发的诸多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从毕业生、高校和社会三个层次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毕业生;心理健康;对策 近年来,受宏观社会环境和高校扩招的双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日趋增大,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对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毕业生因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和情感问题等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意志消沉、沮丧、焦虑、抑

2、郁等症状,甚至出现自杀等偏激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有的放矢的进行预防和疏导,从而提高工作的时效性,既是新时期、新形势赋予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一项不可懈怠的重要工作。 一、高校毕业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竞争环境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心理健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高校的不断2扩招,现今的大学生早已不是过去的天之骄子,加之社会各行业的人事制度改革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就业岗位的增幅远远不及毕业生人数的增幅,通常出现一个岗位

3、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共同竞争的现象。另外,大多就业岗位都优先考虑有相关工作经验者,这就给刚走出校园、缺少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增加了就业难度。高校毕业生为了谋求一份理想工作,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的资格考试,四处投放简历,穿梭于各大招聘现场,求职过程辛苦,且不少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失败,这就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毕业生心理状态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心理矛盾的突出时期,情绪、情感等心理表现也处在起伏动荡的变化当中。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及家人的过度呵护汇总成长,缺乏生活上的磨练,心理不成熟,承受及应对挫折的能力较弱,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适应,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往

4、往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在遇到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及情感问题时,不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而是意志消沉,垂头丧气,甚至陷入失望、苦闷和悲观的情绪中。 (三)人际交往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交往出现了交际困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独立生活能力欠缺,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不懂得与他人交往的原则与技巧,有的同学甚至有自闭倾向,独来独往,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目前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缺乏在集体环境中成长的经验,导致学生缺乏集体归属感与团队合作精神,因找不到知心朋友倾诉烦恼3而产生寂寞孤独感,从而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不少高校毕业生因现实中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并对网络

5、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整日沉溺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精神恍惚。 二、解决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学校与毕业生共同努力来解决。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与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1. 应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正视现实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心态之一。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令每一个人都满意,因此,大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认清形势,更新择业观念,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跳出攀比、爱慕虚荣等心理障碍;另外,在

6、择业过程中还应将眼光放长远,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和个人事业的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2. 应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要求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坚忍不拔、乐观自信等品质,大学生应加强这方面品质的修养。自信是成功就业的前提,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才能在求职中占得先机,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3. 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调整自我情绪 4毕业意味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由于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变化无常等因素,容易引发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通宵打牌等,这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还会危害身体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有效地调节自我情绪,帮助减

7、轻心理压力,例如,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打球、爬山、听音乐等。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往往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整择业心态,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就显得尤其重要。职业生涯规划应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要求,结合职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背景,制定具备个性化特征的理性的就业方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大学低年级起开始介入,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到高年级,进入专业课学习后,兴趣爱好和个人定向趋于明确,这时候应该以就业指导为主,更新学生就业观

8、念,开展技能培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服务。 2. 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进行。第一,加强思想引导。高校应多开展鼓励、赏识和成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挫折应对能力,促进形成正确的心态。第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高校应把培养身心健康、高素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到与专业知识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通过开设心理健康5教育的课程以及举办相关专题讲座,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第三,构建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通常由“三级网络”模式构成:院系同学和辅导员、班主任构

9、成一级网络;学校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中心构成二级网络;社会心理咨询及医疗机构构成三级网络。三级网络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并在危机干预、知识普及、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优化社会环境,促进毕业生就业 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拓宽就业渠道,规范就业市场,社会各界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高校毕业生减轻心理压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首先要拓宽就业渠道,采取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型企业就业工作,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其次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规范就业市场,采取措施实现高校毕业生与人力资源市场的互动,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再次要逐步实现大学生就

10、业的法制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心理依靠与法律保护,帮助缓解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三、结语 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准确把握毕业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矫正失衡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影响,顺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角色的转变,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高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参考文献 1 陈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8). 2 叶荣.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0):125-126. 3 李玉运,贾治辉.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62-63. 4 岳国强,李振清.论大学毕业生心理自我调控J.枣庄师专学报,2000(6):108-109. 作者简介:张一璇(1987- ) ,女,山东潍坊人,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助教;华文健(1980- ) ,男,浙江杭州人,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