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分析摘要:本文对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为农业技术能够顺利的推广和合理的应用提供保障。 关键词:技术推广;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为促进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相继推出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相关法规和条例。并将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列入国家和地方相关发展规划、计划,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会同科学技术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这充分说明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高度重视。1.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而形成的,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2、和市场需求格局的变化,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的考验,并影响农业技术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 0.5左右,但我国不足 0.2,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 ,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严重的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进程。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现状,致使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并且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
3、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技术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接受者的农户随着生产与经营行为的改变,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
4、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转变为对优质技术的需求,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相适应。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农民居住地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村委组织功能弱化,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农民组织的缺失,使
5、得技术推广成本高,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 2.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 2.1 做到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创新。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传统观念通常是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看问题,把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消费者,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因此,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
6、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跟进。 2.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农技
7、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和进行机制创新,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的技术推广等可以委托协会等为农服务组织进行。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培
8、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技推广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广泛地面向农村,开展科技成果开发、推广活动;农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各种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也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支持这些组织和企业的发展,鼓励它们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联合,推动跨地区、跨专业推广机构的横向协作,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注意发挥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作用,建立多方合作机制。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
9、,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降低在技术市场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提高推广效率。 2.3 对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保障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能逐步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技推广体系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
10、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把技术推广融于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之中。同时,要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创新。要重视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科教兴农” 、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一线,直接为“三农”服务,要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 3.结语 由于受我国农村具体现状的限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应针对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创新,政府职能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保障和支持,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农业经济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