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对城市公共安全所涉及的内容,城市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城市公共安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公共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F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人口密集、建筑密集、设施密集、资源密集、活动密集、相互依赖越来越紧密的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正常与否都与城市整体效率有直接关系。因此,城市在快速运转的同时,也面临巨大风险,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城市整体运行的危机。城市公共危机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都将对城市生命财产和社会物质财富造成巨大损失和重大危害。因此产生公共安全问
2、题不容忽视,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和社会和谐发展,应予以高度重视。 1.城市公共安全所涉及的内容 城市工业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与此相关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威胁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如工业原材料因其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容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储罐区、油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疏于管理引发重大事故。城市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存在的风险,城市的基本特点就是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形式以及高频率的人员流动,而公共场所作为人群聚集的地方,更是隐含了众多的安全隐患。城市公共设施,城市是人们生活、生产以及商业活动的中心,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特别是对水、电、气、油、信息、交
3、通等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因而也使遍布城市地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煤气、天然气管网和电信、电力、网络管线系统显得特别脆弱,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威胁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城市自然灾害,我国历来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容易受到大规模自然灾害的威胁。由于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也加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城市公共卫生,疾病具有不可预测性、难以控制性。而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一旦出现流行性疾病,将使得城市公共卫生系统经受重大的考验。恐怖袭击与破坏,也必然给城市安全带来更多隐患。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是生产单位与城市居民的集中地,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等,往往造成大量的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对自
4、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城市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 影响产生公共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按门类划分,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卫生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等。对城市安全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市民麻木、领导麻痹是目前我国城市安全问题中最突出的特点和最主要的表现。经济过热过快和持续惯性增长掩盖了城市繁荣背后的潜在矛盾。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深层次社会矛盾日益凸现,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非传统安全问题,尤其是人为危机和人为制造的危机,成为现代城市安全的主要威胁,即使是突发性灾害事件也极易被放大为社会危机。经
5、济与社会发展失衡导致社会结构脆弱,城市正处于从风险向危机转化的临界点上。硬件不“硬”,软件不“软” ,从硬件上讲,投资吸引力与基础设施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薄弱,地下管网设施设备老化,投资分散,功能单一,安全欠账多,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环境,生态安全功能和水、电、气、通讯服务设施的安全保障有一定程度的缺乏。从软件上讲,信息集成难,资源整合难,应急联动难,条块结合难。存在重视预案,轻视预警的现象。有预案而无预警,重预案而轻预警是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通病。预案侧重于处理突发性事件本身,而缺乏涉及突发性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理;预案过多地强调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的约束,而缺乏配套的
6、法律、法规以及应急保障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机制。对于许多新城市灾害及非传统危机领域,应急预案还存在空白。由于缺乏危险关键控制点的全面调查和定期系统的危害性因素及脆弱性评估,致使应急预案大多是上行下效,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多头指挥,联动失灵,当前的危机管理,自上而下是分散而割裂的。看起来有很多部门在负责,实际上缺乏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综合协调机构。 3.确保城市公共安全的对策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是城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重视立法和体系建设,从程序上保证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运行。城市公共安全系统需要事故预防、灾害
7、预警、应急反应和灾后处理形成一个整体,而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需要政府和各级组织管理部门的积极组织,这需要从立法上给予保证。明确责任,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理顺城市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体制,从而建立完整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保证建设资金超前投入。在城市安全与防灾管理上人们并未能站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灾情及管理问题,体制上明显存在着从单一灾种出发对灾害进行部门式分割管理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安全与防灾的能力。发挥政府在城市安全保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设定城市公共安全的总体发展目标,制定科学的安全规划,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
8、安全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以及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安全防御体系和保障机制,城市公共安全涉及众多的部门与行业,如公安消防、安全生产、民防、气象、城管和卫生等。城市的安全防护应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评价,使之具有总体和综合的特性,建立完善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机制,如事故预防、灾害预警、应急反应和灾后处理等环节的综合考虑,对可能发生的主要灾害及其破坏程度和后果进行预测;建立各种综合的防灾系统并使之互相联网;加强各类建筑物和城市经济设施、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要把城市安全防护作为一个系统,从人口到物资、城市设施、经济设施
9、实行全面的防护。把科学技术作为主要手段,强化高新技术集成。城市安全的保障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因此,要加强城市安全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对城市公共安全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预测,进行相应的物资和技术储备,加大投资力度,增加科技含量,促进城市防护和防灾的现代化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确保城市安全和持续发展。通过科技文化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持续发展观,增强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提高全社会对城市公共安全的认识,使城市公共安全系统覆盖到城市每一个居民。通过各种形式,在社会各个层面开展安全和灾害防御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适时进行应对突发事故的演习和训练,不断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技巧。 4.结束语 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公共安全的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城市安全体系和应急机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城市的安全系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从而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