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概述,其次重点探究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本文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对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成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535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我国的交通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对公路的损害是极其严重的,如果不加强对其的防治,那么对于公路的长期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公路沥青路面早起病害的成因及防治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二、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概述 沥
2、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修筑路面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耐久性、抗滑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车辆通行,具有一次性投资小,相对造价低、行车舒适、修复方便,能够利用石化企业副产品等优点。但由于种种原因,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路面泛油、波浪、拥包、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产生的主要因素涉及沥青路面材料、路面设计、路基稳定性、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及养护等方面,影响交通运输和行车安全,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 1、裂缝 沥青路面裂缝主要有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基和填土
3、在横向不可避免的不均匀性所造成的,特别是在旧路基拓宽地段,由于土质台阶处理不规范、分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控制不严,尤其在有表面水渗入的情况下,这些地段往往是纵向裂缝的高发区。和纵向裂缝一样,横向裂缝也是不可避免的。 2、水破坏 所谓水破坏即降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它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常见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水破坏的主要破坏形式有: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水破坏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施工中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碾压效果不,良等导致的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所造成的。 3、松散 松散是由于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从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
4、程。集料颗粒与裹覆沥青之间丧失粘结力是颗粒脱落的主要原因。 (1)集料颗粒被足够厚的粉尘包裹,使沥青膜粘结在粉尘上,而不是粘结在集料颗粒上,表面的摩擦力磨掉沥青膜,并使集料颗粒脱落。 (2)表面离析处往往缺少大部分细集料,离析面上粗集料与粗集料相接触,但只有在少数接触点沥青膜与集料粘结。 (3)沥青混合料面层要有高密实度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如果混合料密实度不够,集料就容易从混合料中脱落而形成局部松散。 4、泛油 沥青用量过大是产生沥青面层泛油的最主要原因: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击实功不够。我国在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时通常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当初在开发和确定马歇尔试验方法时,选定
5、室内试验的压实功是要使室内产生的密度等于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最终达到的密度。 (2)施工控制不严和管理不善。有些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私自改变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都是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局部沥青用量偏大的主观原因。 (3)少数施工单位习惯于使用沥青用量过大的混合料。有些人认为沥青用量越大,裹覆矿料的沥青膜越厚,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就越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包覆矿料的沥青膜越薄,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就越大。 5、推移 推移的产生一般与基层施工质量、透油层洒布质量、超载车辆比重加大、沥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因素有关。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前,由于基层表面清扫不干净、透层油洒布不均等都会容易造成沥青面层和
6、基层粘结不良。 6、设计方面 (1)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根据 JTG D50)20065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应满足车辆使用和雨水不渗等要求,宜选用粒径较小、空隙率也小的密级配混合料,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 (2)油路补强段的路面厚度考虑不足 在利用旧路施工时,按照公路补强设计的要求,应先对所利用的路段状况进行客观评估,根据旧路的状况确定利用旧路的方案及补强厚度。(3)路面厚度设计问题 (4)路面原材料的选用问题 7、养护管理方面 (1)沥青路面在行车作用下出现小面积松散、个别坑槽后,未及时进行养护;对于采用层铺法施工的贯入式路面和表面处治,初期的及时养护尤为重要。 (2)养护
7、方法不当,例如在沥青路面上喷油、洒料,破坏了原路面的平整度,甚至由于喷油不够或用油量控制不平衡,造成泛油、拥包、松散等病害。 四、早期病害处理的措施 1、灌缝、封缝灌缝、封缝是为了阻止地表水进入出现的裂缝中,灌缝、封缝适用于处理不活动的已经相对稳定的裂缝和正在温度及车辆荷载下发展的裂缝。 (1)灌缝:由于路面基层结构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因而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为防止雨水冲刷作用下裂缝的继续扩展,及时对反射裂缝进行灌缝处理。 (2) “压缝带”封缝: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之一,道路早期裂缝多以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为主。对沥青路面采用“压缝带”处理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沥青路面裂缝
8、的措施,对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增设聚酯玻纤布:为了有效根除基层反射裂缝所产生的拉应力对路面的影响,对有病害但基层强度较好地段, 采取将路面铣刨,在基层表面喷洒热沥青,贴聚酯玻纤布,再在上面铺筑沥青面层。 2、坑槽修补由于油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局部质量控制不严,路面会出现局部龟裂逐步形成松散、坑槽,针对路面出现的局部破坏如坑槽、松散等,常采用的修补方法是:热补法、就地热再生法、热拌冷补法和冷拌冷补法。 (1)路面基层结构未变形、强度充足路段时:过去常采用热补法,通常的做法是将破坏区域内的旧沥青料全部清除,然后再用新热沥青混合料填补,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修补质量,但大量的旧沥青
9、混合料被废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路面基层结构强度不足或已破坏路段时:将已破坏的路面基层清除到基层底,整平。根据坑槽面积大小采取不同的压实机械(压路机或冲击夯、平板夯)压实,根据原有的基层厚度确定摊铺两层或三层水稳碎石与原基层高度一致,分层压石密实达到压实度要求,水稳基层养生 7 天。 3、路表(封层)处置在路面养护生产过程中除对坑槽进行规范的修补外,对坑槽较多和水损坏比较严重的路段采用路面表面封层处理。常用的路表封层措施有:雾状封层、稀浆封层、碎石封层、沥青表处、刮油封层等。 (1)雾状封层:沥青路面的很多病害都是由于水渗透的原因造成的,有效的预防路面进水是非常必要的,而路
10、面雾封层技术措施是一种很直接、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2)稀浆封层:沥青路面经过使用,路面基层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随着通车年限的增加,路面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疲劳龟裂、坑洞等病害。 (3)同步碎石封层:同步碎石封层由于胶结料和石料的粘结,使得铺筑后的封层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减少了路面的裂缝,对原路的裂缝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同步碎石封层表面粗糙,改善了原路面的抗滑性能,提高公路路面的使用功能及服务水平。 (4)沥青表处:沥青表处路面简称沥青表处,是由沥青和细粒碎石按比例组成的一种不大于 3 厘米的薄层路面。沥青表处路面薄、造价低、施工简便、行车性能好,成为提高低等级公路行车质量和通行能力
11、的主要路面处置措施。沥青表处常用的施工方法有层铺法和拌和法两种。 (5)刮油封层:用特殊的刮油耙在原有路面表面刮一层热沥青,将热沥青刮入裂缝和空隙中,再均匀地洒一层细集料,最后用压路机碾压将细集料压入沥青中,集料控制在 0.1-5mm 之间。 4、合理设计路面结构 (1)酌情减薄沥青面层厚度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可由基层和底基层来承担,无需增厚面层来提高承载力;二是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不宜加厚面层,应采用优质沥青;三是沥青面层的裂缝不只是反射裂缝,大部分是面层本身的温度收缩裂缝;四是厚的沥青面层容易导致车辙的产生。 (2)加强沥青路面防水设计 沥青混合料存在着一定的
12、空隙率,会遭受一定的水病害。在沥青面层层间表面涂抹防水材料,形成不透水的薄膜封层,能使沥青面层中聚集的水大为减少。 (3)合理选用基层和底基层结构 充分考虑地质状况、当地材料特点等因素,以材料的质量、表面特性、形状、磨耗值、级配等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为依据,合理选用基层和底基层结构,增强与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遏制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发生。 5、切实搞好沥青路面养护 要全面分析沥青路面的特点和早期病害产生的根源,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减少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发生,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五、结束语 公路是交通运输业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质量的好坏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公路沥青路面早期危害的成因及防治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锦泉.浅议建筑防水材料与构造处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25):68. 2宫耀波,刘 苗.浅析建筑屋面防水渗漏的原因及防治J.工程质量,2007. 3吕伟民.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与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4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5张登良,王哲人.沥青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