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际贸易全质量观一种基于制度视角的比较优势.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6472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国际贸易全质量观一种基于制度视角的比较优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构建国际贸易全质量观一种基于制度视角的比较优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构建国际贸易全质量观一种基于制度视角的比较优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构建国际贸易全质量观一种基于制度视角的比较优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构建国际贸易全质量观一种基于制度视角的比较优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构建国际贸易全质量观一种基于制度视角的比较优势内容摘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最新研究显示,影响出口质量的基础要素有进一步广义化的需要。本文在此背景下,构建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全质量观” (ALL QUALITY VIEW) ,旨在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在全要素(ALL FACTS)研究的背景前提下,基于传统要素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解释力受到了限制及挑战,而新的要素(如制度、生态等)作为外生变量如今却起到同内生变量相同的作用效果,如不从中协调,易产生矛盾。故本文将生态、社会制度安排纳入全质量观,即构建一个基于制度视角的比较优势下的全质量观。通过构建全质量观(即

2、包括技术、生态、社会制度三位一体的全质量观) ,形成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基础。 关键词:全质量观 比较优势 制度 生态 社会 引言 本文所认为的比较优势即在以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劳动、资本二要素的基础上纳入更多要素(如生态制度、社会制度等)参与的比较优势。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一个关键及经典的问题即“为什么会发生贸易” ,但伴随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劳动、资本要素价格逐渐均等,这势必会影响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该问题的解释力。说明在经典的“比较之比较”公理下,还存在着些许不足和需要修复的地方。另一方面,就质量而言,目前的国际经贸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商品质量本身,而是从质

3、量中延伸出生态环保需求、社会性需求等相关概念。国际贸易质量标准应更好地与目前的需求相契合,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才能更好地为经贸发展服务。重新诠释质量,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已是当务之急。 文献回顾 质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质量标准)与贸易的关联,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种观点认为货物的质量标准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正向效用。代表性的学者有 Knut Blind(2006) ,他认为商品的标准会引发规模效应(即网络外部性) ,这将为产业贸易的发展提供基础,并且会引致更多的产业内贸易。DTI(英国工业贸易部) (2005)在关于标准(制度)对英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充分论证了标准(制度)对

4、英国经济的正向推动作用。1948-2002 年期间,英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 13%是由标准(制度)贡献的。DIN(德国标准化学会) (2001;2004)通过数据模型,验证了德国的经济发展与标准(制度)有较大的关系,在标准工作上投入 7.7 亿欧元,带来的直接贡献超过 159 亿欧元。上海标准化研究院(2007)也肯定了标准(制度)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认为经济全球化将促使国际标准进一步演化为国际贸易规则。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货物的质量标准在具有正向效用的同时,仍存在一定的负向效用。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施用海、沙玮、高耀松(2009) ,他们在肯定标准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认为标准的制定会阻碍中小企

5、业的发展、限制进口、形成技术垄断。徐洁香(2010)认为标准在短期内会对经济产生负效应,长期来看则具有一定的正效应。Farrell,Saloner(1995) ,Katz,Shapiro(1985)从标准(制度)的路径依赖角度分析,认为标准虽然对经济有贡献,但是过度的路径依赖会降低这种贡献度,出现标准次优甚至更次的选择,使社会福利产生一定的负效应。Shy(1991) ,Kende(1991)认为如果标准形成贸易壁垒,将使得国内厂商获利而国外厂商受损。关于标准产生的效用孰大孰小的问题上,一些学者认为标准的经济效果很难定量衡量,需要综合考虑,Gandal,shy(2001)认为标准效应取决于标准的

6、规模效应和转换成本的相对大小,但 Boom(1995)认为规模效应和转换成本难以量化和比较。 综上所述,学者们一致认为这种质量形式的制度安排对贸易是有影响的,并且是正向影响。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迄今为止,资料还少有涉及。 通过上述现状及研究状况的述评,本文拟在勾画比较优势理论历史渊源的基础上,提出多要素参与的比较优势,并进一步提出包含技术、生态、社会制度安排的国际贸易全质量观,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钩沉、质量观及评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钩沉 “发生贸易的原因”一直以来是国际贸易研究的主题及方向。最早贸易产生的雏形是以物易物、以互通有无为基础的原始贸易形式。随着剩

7、余商品的增多,简单的以物易物形式难以承载丰富的商品交易活动,金银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资本要素) ,扩展了要素观的内涵。具有代表性的是 15-18 世纪的重商主义学说,人们已开始认识到不仅仅只有劳动这一要素对经济起作用,要素的内容渐渐地丰富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当时的英国作为资本积累的大国,急需一种理论来指导英国的发展,工业革命由此在英国开展,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前身) 。历史证明,亚当斯密的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但随着德美等国家的工业化革命发展,英国的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绝对优势理论地位不保。大卫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贸易发生是由于两国要素相对价格的不同,但他

8、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斯密的观点,即优势不是绝对化的,而是“比较之比较”的概念,这一提法一直延续至今。之后许多贸易理论,无一不包含“比较之比较”的思想。 总之,关于“为什么会发生贸易” ,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各自的诠释。从而形成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新新贸易理论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而该体系的形成,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比较优势的比较利益原则,体现了比较优势理论经典及超长的生命力。 “比较之比较”的思想广泛地在各种国际贸易研究中出现。 但同时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着解释困境。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相对自由市场经济下,在“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s) ”, “干中学(lea

9、rn-by-doing) ”的影响下,要素的价格有均等化的趋势。要素的价格均等化,意味着产品价格相对地均等化,产品将失去比较优势,故学界也展开了呼唤新的比较优势要素、全要素论等,甚至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林毅夫、李永军,2003) ,故比较之要素亟待进一步广义化。 (二)质量观 质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广泛地运用于贸易领域。科学质量观的形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商品的质量,从而促进经贸的发展。ISO(世界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给出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这一定义是从 “特性”和 “要求”两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来描述质量的内容的,即某种事物的“特性”满足某个群体“

10、要求”的程度,满足的程度越高,就可以说这种事物的品质越高或是越好,反之则认为该事物的品质低或差。 依据质量的定义,本文认为品质应包含供需两重含义。从供给面看,主要体现为商品品质标准;从需求面看,具体体现为品质要满足市场消费者对质量技术性、生态性、社会性的需求;通过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商品的质量。 (三)比较优势质量观的评论 比较优势和质量观(一种制度安排)的交集在于相对价格,即“比较之比较” 。比较优势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发生之原因,而质量观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演化过程中,其演进动力依然是相对价格的差异。简言之,即在传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质量观作一个制度要素上的拓展,通过相对价格的差异,从

11、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诺斯与托马斯(1973)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 ,论证了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原因,并认为这种制度激励是完全有效的。但之后诺斯(1981)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否定了这种绝对的完全有效的说法,并认为相对价格仅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影响因素。再后来诺斯(1991)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对于相对价格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我国学者黄少安(2004)认为只有当演进主体预先预测出这种相对价格变化的趋势,并进行制度创新使其最终结果获得经济效益时,变迁才有可能发生。这与国际贸易之动因不谋而合。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孙杰(1997)详细说明了不仅只有传统的比较优势,才能促进经贸发展,并

12、认同诺斯的制度促进论。比较优势质量观正是一种既基于比较优势又基于制度的新型比较优势形式。 比较优势质量观之所以目前提出,还在于在传统观念当中,对于质量的理解即技术相关性指标,认为质量即技术标准,而忽视了质量使用价值中,满足人的需要的社会属性,一味的追求商品的自然属性。质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目前才被提出,还在于“制度”并不是传统经济理论当中的重要要素,并且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而进行的研究。在以牺牲生态、社会效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当中,质量的内涵需要得到全新的诠释,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质量观带有明显的工科色彩,这为比较优势质量观的研究带来一定的阻力,并且质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难以进行量

13、化研究。但是一个观念、一个概念、一种方法的提出,初始阶段不可能是完美的,需要提出后不断地修正和补充,应该认识到全质量观的提出的理论价值及较高的实际应用性。 形成比较优势之要素 (一)基本假设 制度经济学的一大贡献是把制度作为要素纳入经济学的研究。本文从西方经济学“经济人”的假设中,结合目前社会的需求和人性的假设,将原有的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修改为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社会人” 。并且对传统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经济学假设修改为规模报酬递增,这符合制度要素在经济中的实际效果。 (二)形成比较优势的要素之一:技术制度 技术制度,即质量技术制度,具体为商品的技术

14、指标。通过技术制度的提高,能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形成比较成本优势。历史上英国正是依靠技术革新获得比较优势,从而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 地理大发现时期,贸易体现为西方列强的殖民贸易,期间英国等国家掠夺了大量的资本,并诞生了重商主义思想。工业革命时期,伴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业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论证当产品的生产成本具有比较成本优势时,应专一生产并出口具有优势的产品,即能获得额外的贸易收益。德美在英国崛起的影响下,发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促使德美的崛起。技术要素在工业革命时期显的格外重要。 技术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通常为符合目标市场国的标准,符合标准进入,不符合则禁

15、止。表 1 列出部分产品主要出口国的技术标准要求,即符合这些标准,并且超越这些标准,才能形成商品的比较成本优势。从表中可以看出欧、美、日、韩对我国玩具、纺织、食品、机电行业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只有通过质量技术标准的提升,才能更好地符合主要目标市场国的技术标准要求,在品质技术标准形成中,各国相继开展技术竞赛,试图通过技术的革新,获得比较成本优势,占领世界市场。技术标准主要体现为技术不断更新,相对劳动成本下降,形成比较成本优势。 (三)形成比较优势的新要素之二:生态制度 产品具备比较成本优势,给出口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贸易双方的摩擦,出现了以生态为由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源于 1972 年,在

16、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世界开始关注贸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生态环境在贸易中日益重视,生态要素作为一种内生化的要素纳入产品的生产过程,形成生态制度。生态制度与技术制度共同作用,形成包含生态制度的技术制度。目前生态制度主要局限于生态环境的认证、通报的形式,如欧盟目前已经在商品中开展生态设计认证,美国也开始了产品的能源节约计划,德国亦开始关注产品的生态环境问题,试图把生态标准纳入产品的生产标准当中,如G/TBT/N/DEU/9 关于生质燃料及化石燃料法案,G/TBT/N/DEU/8 关于促进生物燃料使用规定的法规草案,G/TBT/N/DEU/10 关于生物燃料可持续生产

17、要求的法令。 生态制度在这一阶段,体现为通过实施生态标准,使商品的附加使用价值提升,形成比较竞争优势。 (四)形成比较优势的新要素之三:社会制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制度不仅体现技术、生态的诉求,对于商品的社会福利亦有要求,即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还要考虑人的因素。社会制度综合体现为技术制度、生态制度、社会制度的三者动态耦合。社会制度在这一阶段,在上述制度的作用下,形成广义比较优势,既包括比较成本优势又包括比较竞争优势。 目前关于社会制度的实践,主要体现为认证的形式。目前国际标准认证有向生态化、人文化演进的趋势,如表 2 所示。 “全质量观”的提出 质量是商贸活动中

18、永恒的话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劳工权益亟需改善的背景之下,商品质量被赋予了更广的含义。如何使技术、生态、社会三大属性要素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质量观”的提出,是一种基于制度研究之下的,利用比较优势来诠释的,一种全新质量制度安排。通过“比较之比较”的方法,发现制度优势(如规模化优势) ,寻找“全质量”的优势之所在。 所谓“全质量观” ,即将生态、社会福利制度要求内部化,并与技术制度作为影响质量的核心要素。即在质量诉求当中,有技术制度、生态制度、社会制度的要求,三种制度有机耦合,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全质量”概念。 全质量观实现的困境还在于,如何实现经济的高速

19、发展与生态环境日益破坏之间的矛盾。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发生冲突如何协调的矛盾。短期发展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全质量观强调将空间负外部性内部化,将生态、社会制度纳入比较优势的形成中,使得环境成本内部化,社会治理成本内部化,从而起到调节上述矛盾的作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克努特.布林德.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孙杰.克鲁格曼的理论“接口”和诺斯的“贸易由制度启动”命题关于贸易理论的发展和制度创新比较优势的思考.经济研究,1997 4.施用海,沙玮,高耀松.标准化与国际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 5

20、.徐洁香.标准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价格月刊,2010 6.Douglass C.North and RobertP.Thomas 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A New Economic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7.Douglass C.North,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w.w.northon&Company,inc,New York,1981 8.Douglass C.North,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9.DTI.The Empirical Economics of Standards.BSI,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