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ppt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6656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X 页数:172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游戏.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学前儿童游戏.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学前儿童游戏.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学前儿童游戏.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学前儿童游戏.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前儿童游戏,学前儿童游戏,第一章 游戏及其特征第二章 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第三章 游戏的理论流派第四章 儿童游戏的分类第五章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第六章 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第七章 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概况第八章 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第九章 游戏环境的创设第十章 玩具和游戏材料第十一章 游戏观察指导第十二章 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第一章 游戏及其特征,第一节 游戏的定义第二节 游戏的特征第三节 儿童游戏的特质,第一节 游戏的定义,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四、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五、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六、生理学视野中的游戏,第一节 游戏的定义,“什么是游戏”(pl

2、ay game)儿童心中的游戏(内容 形式 名称)儿童的游戏观大多是受成人观念影响的,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1.游戏优于文化、超越于文化,游戏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文化繁荣的程度。2.游戏先于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着游戏的行为。3.游戏的文化差异性,表层,中层,深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历史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性,东西方文化,阶层性,贵族文化与平民文化,文化属性,文化结构,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步骤:模仿阶段游戏阶段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游戏与工作的关系)游戏介于人生的“像”与“不像”之间(源于生活但是却又高于生活),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希腊语:

3、儿童、轻松自在、琐碎,无价值梵语:动物 儿童 成人、风或浪的运动、单足跳 跳跃等、轻闲 不费力 模样 仿佛闪族语:松散共通性:(1) 游戏是一种轻松、松散、休闲、自在的娱乐活动; (2) 游戏是无价值、不认真、不严肃的,四、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经典游戏理论),“复演说”消除原始的本能“剩余精力消耗说”消耗过剩的精力“松弛消遣说”恢复在工作中消耗的精力“预演说”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五、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儿童的游戏一方面是学习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超越真实生活的限制,寻求个人的自由朗格威尔:儿童的世界就是学习的世界游戏的三种功能:(1)儿童从游戏中学习到生活的原则和规则,在轻松的玩耍中,培

4、养了将来踏入社会必需的适应能力; (2)在人类的群体的生活里,需要在团体规则限制与个人的自由之间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而游戏正好具备了让个体摆脱社会规则和文化的限制、去寻求个人自由发挥的特性; (3)在游戏的一段特定时空里,游戏者可以虚构任何现实生活中所不允许的行为及情节,来逃避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弥补由此造成的不满和沮丧。,六、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动自发、自由选择的。游戏有着明显的欢乐、幽默感、身体的自发性、认知的自发性、社会的自发性。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先,游戏在后。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但游戏本身常有其非正式或正式的内在规则,由儿童自行协调制定。游戏随着

5、儿童和情境的不同而有弹性的变化。游戏需要游戏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带有愉悦的体验。,游戏与探索行为,第二节 游戏的特征,一、游戏的描述性特征二、游戏的本质性特征,一、游戏的描述性特征,(1)游戏是内部动机控制的行为(2)游戏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行为(3)游戏是与探究不同的行为(4)游戏是一种模拟的、假装的行为(5)游戏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活动,二、游戏的本质性特征,(1)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2)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3)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4)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第三节 儿童游戏的特质,一、游戏是儿童的需要二、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三、游戏是儿童的权

6、利,一、游戏是儿童的需要,尊敬认可需要,社会性交往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解环境的需要,认知需要,影响环境的需要,身体活动需要,基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二、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一)游戏与工作的对立(二)游戏与工作相互转换(三)儿童游戏就是工作,三、游戏是儿童的权利,(一)儿童有满足游戏愿望的权利(二)儿童有自主游戏的权利(三)儿童有充分游戏的权利,第二章 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第一节 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第二节 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第三节 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四节 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第一节 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一、游戏与儿童语言发展二、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三、游戏与儿童问题解决,第一

7、节 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皮亚杰:儿童游戏为“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趋势”马斯洛 罗伊德:“儿童早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令人兴奋的、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特殊的过程。”,一、游戏与儿童语言发展,1.语言发展 语言被作为游戏的对象 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作用 2.语言促进游戏 游戏活动中掌握语言最快 儿童之间的语言交往最初是围绕游戏进行的 语言运用的复杂程度与儿童的游戏水平、年龄及家庭经济地位有关,二、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1.自由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两组实验的研究结果2.不同游戏性质对儿童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集中性游戏”与“扩散性游戏”3.创造性游戏行为

8、与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关,且存在性别差异,三、游戏与儿童问题解决,1.游戏对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2.不同游戏类型对儿童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用集中性游戏组与扩散性游戏组,第二节 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一、游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催化剂二、游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习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三、游戏与同伴行为四、游戏与亲社会行为,第二节 游戏与儿童社会性交往,一、游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催化剂二、游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习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三、游戏与同伴关系四、游戏与亲社会行为,一、游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催化剂,“自我意识”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认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知、情、意)游戏:自我中

9、心社会化“移情”,二、游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习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1)角色游戏对幼儿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游戏能促进幼儿自我调试能力的发展“果汁软糖效应” “哨兵实验”(3)在游戏中学会理解和帮助,三、游戏与同伴关系,(1)游戏的类型影响了同伴关系的发展亲子游戏 孤独游戏同伴游戏(2)游戏促进了儿童的同伴交往分享意识,四、游戏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表演游戏可以提高日后儿童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游戏中提供的榜样能引起儿童的共享行为,第三节 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一、游戏与儿童情绪体验二、游戏与儿童情感发展,情绪

10、与情感: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情绪:生物需要情感:社会性需要情绪情感的关系:两者紧密相连,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情绪有着巨大影响。,一、游戏与儿童情绪体验,(1)游戏与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自由;成功;环境的中等程度(2)游戏与消极情绪的宣泄身体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发展,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自我意识发展的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第二阶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第三阶段: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

11、乱的冲突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第七阶段: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第八阶段: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二、游戏与儿童情感发展,(1)游戏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自信心;美感;道德感;(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同情,移情,第四节 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一、游戏与基本动作的发展二、游戏与运动能力的发展三、游戏与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第三章 游戏的理论流派,第一节 经典的游戏理论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第三节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第四节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第五节 游戏的觉醒理论第六节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第七节 游戏的

12、生态学理论第八节 其他的游戏研究,第一节 经典的游戏理论,一、经典的游戏理论二、对经典游戏理论的评析,一 经典的游戏理论,(一)精力过剩论(剩余精力说)(二)娱乐论(松弛说)(三)复演论(种族复演说)(四)生活预备说,二 对经典游戏理论的评析,贡献对游戏分类的影响游戏发展论的出现对于儿童游戏重过程轻结果的描述局限性只能对一小部分游戏行为做解释,不能解释儿童游戏的全部行为把儿童游戏与小动物的游戏需要等同起来,认为游戏是儿童生物本能的表现,是儿童基本生活欲望的表现。结论大都相互重复或相互矛盾,只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解决了部分问题,没有揭示游戏的本质,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一、弗洛伊德的游戏

13、思想二、埃里克森的掌握论三、配勒的角色扮演四、门宁格的宣泄说及相关研究五、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一、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1.游戏的“发泄”、“补偿”说本我 自我 超我2.游戏的动机是“惟乐原则”3.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对弗洛伊德观点的评价,进步:(1)将游戏的研究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密切联系(2)强调早期经验对成年生活的重要性(3)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4)“娃娃游戏”方法缺陷:(1)没有建构系统的游戏理论(2)发端于精神病学临床诊断色彩(3)缺乏系统的、精确的关系(4)“泛性论”,二、埃里克森的掌握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身体的过程与社会性的过程同步的企图游戏,

14、游戏可以降低焦虑,使愿望得到补偿性的满足。第一阶段:自我宇宙阶段第二阶段:微观阶段第三阶段:宏观阶段,游戏的形式随着心理社会问题和自我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我发展的心理社会阶段=个体发展的文化环境+心理性别的发展阶段游戏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附图: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比较,三、佩勒的角色扮演,儿童自主选择角色和情境角色的选择与游戏背后的情绪三类角色选择(1)热爱和敬佩的人(2)恐惧的人(3)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的角色,儿童性别心理发展阶段中儿童游戏结构的变化,第一阶段:与机体有关的(玩弄自己的身体)第二阶段:前恋母阶段(亲子游戏)第三阶段:恋母冲突阶段(角色扮演游戏)第四阶段:后恋母阶

15、段(同伴游戏)(规则游戏),四、门宁格的宣泄说及相关研究,宣泄与生俱来的攻击性的本能“性本恶”费奇贝克:攻击性玩具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班杜拉:攻击性行为是后天习得的,而非天生的,五、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主要观点:意识与无意识;潜意识里充满了与社会道德不相容的本质冲动和欲望;儿童游戏就是发泄潜意识中的能量缺陷:“泛性论”将儿童生物化进步之处: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游戏治疗手段;将统计方法引入游戏研究方法中。,第三节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皮亚杰把游戏看做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游戏:同化超

16、过顺应游戏的原因:儿童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不断地从外部影响他的、由年长者的兴趣和习惯所组成的社会世界,同时又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对他来说理解得很肤浅的物质世界。通过这些适应,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需要。因此,为了达到必要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期间既没有强制也没有处分,而是使现实被他自己所同化,这个活动领域就是游戏。,皮亚杰:游戏发生、发展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0-1个月):反射练习期第二阶段(2-4、5个月):练习性游戏发生期第三阶段(4、5-9个月):有目的的动作逐渐形成期第四阶段(9、10-11、12个月):手段与目的分化

17、并协调期第五阶段(11、12-18个月):为了看到结果而行动期第六阶段(18-24个月):象征性游戏形成期,与认知相关的游戏的发展阶段,(1)练习性游戏(2)象征性游戏(3)规则游戏,象征性游戏的发展,主要表现形式:以物替物角色扮演游戏 、语言游戏特征:(1)活动来自现实情境;(2)与真实情境虽不同去仍有所归属。依赖于同化和顺应的两极分化以及它们的不平衡促进幼儿从个体性向社会性发展(倒U型函数)替代式语言的出现,象征性游戏在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发展的两个阶段,(1)前概念思维阶段(2-4岁)象征性的对应或等同发生在模仿动作之前,且用语言标志出来,直接导致游戏的发生模仿性动作与儿童原先的活动发

18、生分离,完全是模拟由象征所引起的客体的活动(2)直觉思维阶段(4-7岁)向规则性游戏过渡,一直持续到成人社会向结构游戏转轨,对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进步性(1)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游戏发展阶段(理论精华)(2)强调活动的重要性(3)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结构(4)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5)将认知与游戏联系到一起,使游戏不再与学习相对,局限性(1)忽视了社会生活对游戏的影响(2)忽视了游戏与智力发展之间的双向影响(3)否认游戏是一种独立的活动样式,而只是作为智力活动的派生物(4)强调儿童与环境交往的影响,却忽视了与人的交往,第四节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

19、史学派苏联代表人物:维果茨基 列昂节夫 鲁宾斯坦 艾里康宁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关于游戏的主要观点,(1)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2)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性活动(3)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4)游戏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一、维果茨基的游戏学说,(一)游戏的起源儿童心理发展: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心理发展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游戏产生的诱因: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超出儿童实际能力的、不能立即实现的愿望时,游戏便产生了。,(二)游戏的发展价值,(1)游戏促进

20、儿童思维的发展(2)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3)规则在游戏中的作用,二、列昂节夫的游戏学说,(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的,而是人类的及物活动游戏这种活动与儿童的心理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紧紧相连(二)游戏的特点在于注重行为过程本身儿童要求对成人广阔的世界有所行动儿童在游戏的操作与行动里掌握人类的现实游戏行为是一种概括性的行为游戏操作虽然决定于现有的实物条件,但它永远服从于行动,三、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吸取了维果茨基、列昂节夫的理论基础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艾里康宁关于“角色游戏”的主要观点,(1)角色游戏是由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

21、引起儿童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的地位的变化所产生的结果;(2)儿童的角色游戏不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而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才出现的;(3)角色游戏产生于成人与儿童间的关系,游戏对于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一、个性的两种关系系统(1)儿童社会现象儿童掌握社会规则,成为一位社会人(2)儿童社会成人成人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规则的参照物二、游戏统一了形成个性的两种关系系统,四、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进步性(1)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强调用游戏来整合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活动(3)赋予了儿童游戏重要的认知价值局限性(1)过分强调角色游戏的作用,忽略了其他游戏形式的重要作用(2)忽视了游戏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第五节

22、 游戏的觉醒理论,代表人物:伯莱恩 艾利斯 赫特 费恩伯莱恩的理论模式:最适宜水平艾利斯的理论模式:游戏是寻求刺激的行为赫特的理论模式:激发水平短暂起伏说舒尔茨的理论模式:游戏调节激发论,第六节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元交际:这是一种抽象水平的交际,它以否定和解释为基本框架,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关系和对于所传递的信号的辨识和理解。(言外之意)“我们这是在玩呢。”游戏中儿童操作的两层含义:游戏与真实生活游戏的作用在于游戏本身,第七节 游戏的生态学理论,一、人类发展生态学对游戏的解释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生态学理论二、生态心理学对游戏的探究观察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儿童注重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单元分析和研究,第八节 其

23、他的游戏研究,萨顿.史密斯:游戏可以培养好奇心和灵活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自主感。布鲁纳:游戏对发展运动技能的动作灵活性的作用,同时游戏培养的灵活性还使得工作策略的发展成为可能。范登堡:游戏是包括探索和“运用”在内的一个更广阔的和谐发展的侧面。辛格:幻想游戏对发展形象描述能力有好处。雷诺兹:游戏是经验的模拟方式,行为原型从中产生并得到检验。,第四章 儿童游戏的分类,第一节 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分类第三节 自主性游戏,第一节 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一、根据儿童发展的分类法(纵向角度)(一)认知的分类1 . 感觉运动游戏2 . 象征性游戏3 . 结构游戏4 . 规则游戏(二)社会性

24、的分类1 . 偶然的行为2 . 旁观3. 独自游戏4 . 平行游戏5 . 联合游戏6. 合作游戏,(三)情绪体验的分类1.机能性游戏2.想象性游戏3.接受性游戏4.制作性游戏(四)根据游戏发展理论进行的分类1.探索性活动2.感觉运动/练习性游戏3.假装/象征性游戏4.规则游戏5.结构游戏6.象征性规则游戏,(五)按发展顺序对假想游戏的分类1.感觉运动游戏2.初期的想象游戏3.物体假想性游戏4.代替性假想游戏5.社会戏剧性游戏6.角色的知觉7.规则性的比赛,二、根据游戏活动的分类法,(一)以游戏的特征分类(横向角度)1.功能游戏2.建构游戏3.扮演游戏4.规则游戏,(二)以游戏的内容分类1.模仿

25、游戏2.探索游戏3.尝试游戏4.造型游戏,(三)以游戏的主题分类1.未分化型2.累积型3.连续型4.分节型5.统一型,(四)以利用的替代物分类1.用与实物相似的替代物2.用与实物相似性较低的替代物3.不依赖于实物(用语言、动作等)替代(五)依据游戏教育作用的分类1.创造性游戏2.规则性游戏,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分类,一、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一)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二)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三)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四)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二、幼儿园游戏分类存在的问题第一,对两类游戏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第二,把教学游戏等同于有规则游戏第三,从字面意思上来解释游戏的功能,三、两类游戏的区

26、别与联系1.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区别(1)创造性游戏纯游戏 有规则游戏规则游戏或竞赛游戏(2)从游戏的态度倾向来看,纯游戏拥有更多的自由(3)从经验的角度看,模仿与内化的经验(4)从游戏规则的角度看,内隐的、多元化外显的、单一化(5)从儿童人格发展来看,无有,2.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联系(1)都是幼儿自愿发起的活动(2)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3)是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活动,四、游戏分类在幼儿园游戏中的作用,(一)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类型是不同的(二)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材料是全面的(三)幼儿园教学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第三节 自主性游戏,一、自主性游戏及其含义(一)自主性游戏概念的出现幼儿

27、园工作规程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二)自主性游戏的含义自主?自主性?自主性游戏(1)教师在了解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共同参与游戏的创设,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2)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3)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二、自主性游戏的特征,(一)游戏计划的生成性(二)游戏环境的多样性(三)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四)游戏机会的均等性,三、自主性游戏中的几对关系,(一)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二)自主与指导的关系(三)愉悦与教育的关系(四)材料提供

28、与儿童需要满足的关系,第五章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第一节 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第二节 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第三节 家庭的影响,第一节 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一、游戏机会“有”与“无”“适合”与“不适合”“均等”选择与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关系二、游戏时间(30分钟)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质量,三、游戏场地空间密度室内空间的安排方式所在游戏区域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社会性游戏游戏设备(中央与角落)游戏场地的类型(传统的游戏场与现代化的游戏场)四、游戏材料玩具的结构(按照儿童的发展程度)玩具材料的提供(多样性 开放性 数量适中),第二节 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一、同伴游戏性质的变化(不断向社会性游

29、戏进展)儿童与年长儿童的社交经验有助于促进其社交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年长儿童还能促进年幼儿童游戏质量的提高同伴的性别对儿童游戏行为的产生有影响儿童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长二、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玩具的性别偏好,三、健康状况丧失视觉的婴幼儿更喜欢来自于触觉的刺激患孤独症的孩子喜欢刻板操作性游戏语言损伤儿童的象征性游戏明显地较正常儿童低残障儿童四、认知风格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想象力水平,第三节 家庭的影响,一、父母家庭生活的氛围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对儿童的抚养方式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居住环境父母对待男、女儿童的不同方式,对儿童游戏中的性别差异影响极大父母对儿童游戏的影响,还来自于对儿童房间的布置

30、上,二、电视1.看电视的时间影响游戏行为2.电视能促进儿童的想象和游戏3.电视妨碍或干扰儿童的想象性游戏4.看电视时是否伴随玩玩具对游戏的影响,第六章 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第一节 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法规地位第二节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的地位第三节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第一节 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法规地位,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首次提出1989年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从政策法规上、观念上强调重视幼儿游戏权利的保障2.从理论上探讨了游戏的功能及其在学前期的意义,并试图建立中国自己的幼儿游戏理论3.用科学的方法对游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游戏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方

31、法和影响因素4.在幼儿园游戏实践的研究中,积累了许多较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并加以总结和推广。,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再次重申1999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背景:加强对游戏教育功能的整体性研究 充分利用游戏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精神:1、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3、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第二节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的地位,一、游戏与课程的关系血液与身体二、幼儿园课程中几种诠释游戏存在的模式狄佛瑞斯的分类1.游戏是附加的娱乐活动2.游戏是改装的教学活动3.游戏是发展社会性及情绪的活动4.游戏是与儿童全面发展相整合的活动,三、我国游戏与课程

32、融合的几种形式(一)分离型(二)交叉型(三)融和型,第三节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一、“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解(一)对幼儿园游戏理解的误区1.游戏=自由游戏2.游戏=休息、闲暇3.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无法相提并论(二)对游戏的哲学诠释1.游戏是永恒存在的2.游戏者的参与使游戏得以外显,(三)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误解1.给任何活动都冠以游戏的名称2.追求游戏活动的热闹场面3.以单一的游戏形式贯穿一日活动(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关注的问题1.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2.从方法和手段的角度来看3.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来看,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一)生活活动(二)教学活

33、动(三)游戏活动,第七章 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概括,第一节 我们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第二节 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现状,第一节 我们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一、儿童游戏研究的中国化时期20世纪20年代左右建国初期(中国化时期)(一)论游戏的发生、发展(二)论游戏与工作的关系1.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2.教学游戏化和游戏性教育(三)论游戏的价值1.发展身体2.培养高尚道德3.能使脑筋敏锐4.为休息之灵丹,(四)论尊重儿童的游戏(五)论玩具1.玩具的价值 (1)“活”的玩具 (2)自制的玩具 (3)恰当的玩具2.玩具的研究3.玩具的来源,二、儿童游戏研究的全盘“苏化”时期三、儿童游戏研究的停滞时期(一)民

34、间儿童游戏的特点1.游戏过程的趣味性2.游戏开展的随机性3.玩具操作的简便性(二)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1.促进儿童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2.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3.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四、儿童游戏研究的复苏时期五、儿童游戏研究的发展时期,第二节 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现状,一、已有的游戏研究成果(一)书籍1.理论著作2.实验研究成果3.教材及教师用书4.资料汇编5.译著,(二)论文及经验总结文章第一,从观念上、政策法规上强调重视儿童游戏权利的保障第二,从理论上探讨游戏的功能及在学龄初期的意义,并试图建立中国自己的儿童游戏理论第三,对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找出问题,了解现状,更好地开展研究

35、第四,用科学的方法就游戏的某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游戏促进儿童发展的方法及原因第五,在游戏研究的具体实践中,将许多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推广。,二、幼儿园游戏存在的问题(一)对游戏的功能认识不足(二)对儿童游戏的年龄特征缺乏了解(三)对儿童游戏的分类认识不清(四)对游戏评价的内容把握不清(五)对儿童游戏缺乏系统的观察,三、儿童游戏研究的发展趋势(一)整体性研究(二)加强对游戏评价的研究(三)加强对游戏环境的研究(四)玩具(五)儿童经验与游戏水平的结合(六)游戏治疗(七)婴儿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第八章 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第一节 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第二节 参与介入游戏第三节 通过讨论的建构

36、指导,第一节 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一、渗透在环境中的隐性指导(一)充分发挥标志的暗示作用标志制约法(二)多种质地材料的诱发作用材料提供法(三)不同场地布局的互动作用场地规划法二、借助观察的参与指导三、通过讨论的建构指导,第二节 参与介入游戏,一、幼儿园游戏介入法(一)平行式介入法(二)交叉式介入法(三)垂直介入法二、以语言为媒介的介入指导游戏的方法(一)语言指导的重要性(二)教师指导语言的类型1.询问式语言2.建议式语言3.澄清式语言4.鼓励式语言5.邀请式语言6.角色式语言7.指令式语言,第三节 通过讨论的建构指导,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建构经验的价值(一)幼儿的经验需要整理(二)幼儿的经验

37、需要提升(三)幼儿的经验需要分享二、讨论、建构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2.要求,三、讨论的形成1.评判是非型2.总结概括型3.陈述答案型4.解决问题型5、分享经验型四、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的方法(一)情景讲述法(二)绘画法(三)角色反串法(四)点面结合法,第九章 游戏环境的创设,第一节 游戏环境的概念第二节 游戏空间规划的模式第三节 游戏环境的创设第四节 游戏环境的评价,第一节 游戏环境的概念,一、游戏环境(一)环境环境是指个体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与“活动”(二)游戏环境游戏环境是指为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良好游戏环境的特性

38、(1)宽敞(2)个别细小部分,游戏环境可以是小规模的(3)不能单调无物(4)具有易于变化、调整的空间(5)对户外场地的要求同样如此(6)环境与活动的关系,二、创设良好游戏环境的意义,(一)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游戏观(二)有利于儿童与环境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三、游戏环境的要求(一)具有安全性(二)具有丰富的刺激性(三)具有可参与性,第二节 游戏空间规划的模式,一、游戏空间的规划游戏空间:同一时间内进行游戏活动的儿童人数(一)游戏单元基本单元复合单元高级单元(二)预备区,二、游戏空间的考察(一)变化性(二)复杂度,第三节 游戏环境的创设,一、室内游戏环境的创设(一)游戏环境设置的一般要求1.

39、给游戏环境以清晰的边界和路线标注2.规划通道和空置空间3.划分不同的区域4.扩大空间利用率5.给儿童留出自由支配的空间,(二)室内游戏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1.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刺激性2.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层次性3.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合理性4.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计划性,(三)游戏环境设置的对策1.为儿童开展游戏设置丰富的游戏环境2.为儿童开展游戏设置有计划的环境3.为儿童开展游戏设置合理的游戏环境,(四)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案例分析例1:小班游戏的环境布局,调整示意图,(五)室外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1.各年龄班参与的游戏环境的创设第一,以幼儿的现实经验为基础,具有可变性;第二,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

40、有可操作性;第三,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体现层次性;2.平行班互动的游戏环境的创设3.打破年龄班界限的交往的游戏环境的创设,二、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一)户外游戏环境的特点亨尼格弗洛斯特1.地面有标示区域的范围和界线2.人数与面积3.具有刺激性的户外游戏场地,(二)户外游戏环境创设应考虑的因素第一,事先考虑儿童和空间的比例、地面表层、下水道及场地的形成。第二,在游戏器具置入场地之前,可先将永久性固定的器具先安放好。第三,提供可广泛使用的器具,安排布置器具的位置。(三)户外游戏场地的基本构成1.大型组合运动玩具区2.玩沙池(区)3.玩水区4.自然区5.跑道或车道6.休闲区,第四节 游戏环境的评价,一

41、、室内游戏环境的评价二、户外游戏环境的评价,第十章 玩具和游戏材料,第一节 玩具概述第二节 玩具及游戏材料的提供,第一节 玩具概述,一、玩具的产生二、玩具的发展,三、玩具在游戏中的作用(一)玩具的功能1.社会文化传递功能2.娱乐、审美功能3.益智功能(二)玩具在游戏中的作用1.玩具激发儿童游戏的动机2.支撑游戏发展,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3.玩具为儿童提供练习能力的机会,四、玩具的种类(一)按玩具的材料分类(二)按玩具的内部结构分类1.静态玩具2.机动玩具3.电子玩具(三)按玩具的功能分类(四)按玩具的形状分类1.成型玩具2.未成型玩具,五、玩具的配置与安全标准(一)玩具配备的具体内容1.体育类2

42、.构造类3.角色、表演类4.科学启蒙类(包括常识和树形教育内容)5.音乐类6.美工类7.图书、挂图与卡片类8.电教类9.劳动工具类,(二)玩具选择的安全标准1.玩具生产的各项细化指标2.关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平均能力和兴趣3.3岁以下儿童特别的标准4.潜在危险5.材料检测6.正确的安装方法7.试用品、赠品,第二节 玩具及游戏材料的提供,一、玩具及游戏材料的要求(1)一种理想的游戏材料是操作性的器件而不是消极的占有物;(2)游戏材料只是游戏的一个必要条件;(3)理想的游戏材料传达了符合教育原则的正当游戏的信息;(4)理想的游戏材料生命力强;(5)理想的游戏材料应有吸引力;(6)理想的游戏材料应包含

43、传统文化和当今生活两个方面;(7)游戏是儿童独立活动的领域,游戏中的自治应受到尊重;(8)游戏和游戏材料以夸大其外部特征来模仿成人文化;(9)游戏材料必须作为游戏整体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0)良好的游戏材料并不夸张欢乐。,二、选择提供玩具及游戏材料的原则(一)玩具应具有教育性(二)玩具要具有可操作性(三)玩具要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四)玩具应当经济实惠(五)玩具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三、选择玩具的注意事项(一)为不同年龄班幼儿提供相适宜的玩具材料(二)为幼儿提供成套的、比例恰当的玩具及游戏材料(三)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四)把大自然的、社会的材料引进游戏领域,四、玩具的管理与使用(一)玩具

44、的惯例1.建立玩具的管理和使用常规2.所有玩具向儿童开放,并便于儿童取放3.建立定期检修和清洗玩具的制度4.合理利用经费,定期添设玩具(二)玩具的使用,五、问题与建议(一)玩具存在的问题1.玩具的生产设计结构简单、功能固着、模式单一、玩法简单;2.玩具的销售缺乏有序管理,销售品种单一,价格昂贵;3.商家为谋取暴利,用低劣产品充斥玩具市场;4.玩具设计生产缺乏统一的型号标准;5.儿童教育机构在经费不足,玩具不够的前提下,购买价格便宜的个体玩具商的作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二)关于玩具的几点建议1.改变玩具发展的陈旧观念2.加速对相关人才的培养3.将玩具的生产与教育结合起来4.增强竞争意识,不断推出

45、新产品5.增强售后服务意识6.出版专门的儿童玩具指南丛书,第十一章 游戏观察指导,第一节 观察的意义第二节 观察游戏评价量表第三节 幼儿园游戏观察的方法第四节 游戏观察结果分析第五节 目标儿童观察记录,第一节 观察的意义,一、对游戏的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二、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三、观察是对游戏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四、观察是制定下次游戏计划的依据,第二节 观察游戏评价量表,一、游戏兴趣量表二、游戏发展进度量表三、帕顿/皮亚杰量表四、豪威斯同伴游戏量表五、斯米兰斯基角色游戏评估量表六、弗若斯特-沃史曼游戏发展检核表,第三节 幼儿园游戏观察的方法,一、观察计划制定的依据二、游戏观察的方法

46、(一)扫描法(二)定点法(三)追踪法,(四)综合图示法1.特点(1)方法的综合性(2)结果的直观性(3)情景的真实性2.游戏观察的步骤,(五)线索提示法三、观察游戏的流程1、“伞状式”流程2、“钟摆式”流程3、“卷地毯式”流程4、“自由式”流程,四、各年龄班游戏观察的重点(一)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1.主题2.材料提供3.行为习惯(二)各年龄班游戏观察的重点1.小班:平行游戏2.中班:人际间的冲突3.大班:运用已有经验去创新 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五、游戏观察指导方法举例1.违反生活常规2.游戏情节停滞3.孩子兴趣强烈无法与其他孩子同时进行4.行为习惯不符合成人要求5.玩具冲突6.新主题的萌芽7.不健康内容游戏,第四节 游戏观察结果分析,一、游戏观察结果的类型(一)表格型(二)文字型(三)符号型二、游戏观察结果的分析(一)观察结果分析的角度游戏空间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的主题游戏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以及儿童认知发展水平游戏的态度,(二)观察结果分析案例,第五节 目标儿童观察记录,一、观察记录的缘起二、观察记录的方式三、观察记录的格式四、观察记录的编码五、观察记录编码的利用,第十二章 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的特点第二节 角色游戏的指导第三节 结构游戏的指导第四节 表演游戏的指导第五节 规则游戏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