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内蒙古粮食生产发展的思考摘要: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稳定内蒙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对于促进全区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粮食生产现状和发展潜力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四稳定、四提高”的粮食生产发展思路,并针对内蒙古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等五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生产 内蒙古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始终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内蒙古是全国 13 个粮食主产区和 5 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研究内蒙古粮食生产问题,对于促进全区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
2、义。 一、充分肯定内蒙古粮食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粮食生产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一是粮食产量由 2000 年的 248.4 亿斤提高到 2012 年的 505.7 亿斤,占全国的比重由 2.7%增加到 4.3%,在全国的位次由第 15 位上升到第 10 位。二是 2001年至 2011 年全区粮食产量累计达到 3858.5 亿斤,近年来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 200 亿斤以上,实现了从缺粮大省到粮食净调出省区的历史性转变。三是 2012 年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 2000 斤,从 2001 年起连续11 年居全国第 3 位。四是粮食单产大幅提升,2012 年粮食亩产量首次突破 6
3、00 斤,达到 603.2 斤。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思路 2009 年 6 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要在承担国家规划的 51 亿斤粮食增产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到 2015 年完成 100 亿斤粮食增产目标。内蒙古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农业和牧业、农业与生态的关系,坚定不移地紧抓粮食生产,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现代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 2.1 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草原退化严重,绝不能以开荒扩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目前,粮食单产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科技对农牧业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 个百分点,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很大。要
4、稳定 1 亿亩的耕地面积和 8000 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主要依靠单产提高来增加粮食生产能力。 2.2 稳定总量,提高质量。2012 年内蒙古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比重为70%,与仍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应在保持粮食年产量在 500 亿斤以上并逐步增加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粮食种植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强中筋小麦、优质专用玉米和优质马铃薯品种,加快发展高油大豆,适当扩大稻米种植,实现粮食生产总量与质量的双提高。 2.3 稳定东部,提高西部。总体上看,东部地区是内蒙古主要的粮食产区,产量和商品量都占全区的 65%以上,是完成粮食增产目标的中坚力量。东部盟市特别是通辽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要稳定耕地数量,稳定
5、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提高产量。西部地区尤其是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地要改善水利和土地生产条件,发展节水灌溉,着力提高单产,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商品率。 2.4 稳定非产粮大县产量,提高产粮大县产量。2011 年全区 80 个旗县市中,粮食总产 10 亿斤以上的有 18 个,5 亿斤以上 10 亿斤以下的 11个。要继续发挥好这些产粮大县对全区粮食稳产增产的支柱作用,重点支持和抓好一批超 5 亿斤的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建成一批稳定可靠的“粮仓” 。同时,粮食增产任务不能全靠产粮大县来完成,非产粮大县丝毫不能放松粮食生产,一定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三、建立完善内蒙古粮食发展的政策措施 3.1 加快
6、中低产田改造。内蒙古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 85%左右,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 3/5 以上,耕地质量低、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粮食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大力开展以水为中心的农田基础改造,深入实施“四个一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改善旱作区农田基础设施,增加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 3.2 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内蒙古耕地平坦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地流转空间大、成本低,非常适宜规模化机械化作业生产。应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的土地流转办法,鼓励支持城镇工商企业参与粮食生产,有序推动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加快推进粮食规
7、模化生产。 3.3 增强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内蒙古农业基础条件薄弱,设施建设落后, “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不牢固。应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大规模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用科技力量支撑和保障粮食增产提效。 3.4 健全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内蒙古粮食生产大县多数是贫困旗县,全区粮食产量前 10 名的旗县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就有 7 个,而这 7 个贫困旗县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 11.4%,粮食总产量却占全区的42.94%,为全区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应高度重视产粮大县经济发展和财力保障,使产粮大县种粮不
8、吃亏、主销区粮源有保障,保护和调动好产粮大县政府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3.5 加快发展粮食加工产业。近年来,内蒙古粮食连获丰收,但输出粮食绝大多数是初级产品,粮食加工发展明显滞后,区内消费 70%的面粉、85%的大米、70%的植物油靠从区外购入解决。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引进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延长粮食产业链,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加快实现由粮食输出大区向食品输出大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 “十二五”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考J,求是,2011, (3) 2 尉强, “十一五”时期内蒙古粮食生产成就显著J,内蒙古统计,2011, (1) 3 毕力格,提高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挖掘粮食生产大县的增收潜力N,内蒙古日报,2012-8-15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