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降水施工探讨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快速、便利的交通更能配合这种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为了能够提供多样便捷的交通,满足交通的需求,在城市规划中,不但要将发展路面作为重点,也要把轨道交通工程作为重点去建设。为了提供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结合实例,对建设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的降水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降水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135 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概况 合肥站(3 号线)为 14 米岛式车站,地下三层双柱三跨结构,车站外包宽度为 23.1 m27.6m,车站外包总长 147.3m,
2、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 26.0m,有效站台中心处覆土约 3.42m。车站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的支护体系,采用 12001600 钻孔灌注桩和一道混凝土支撑+四道钢管支撑,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预留远期盾构过站施工条件。 图 1 合肥站(3 号线)施工现状 二、水文地质条件 (一) 、地下水的类型及赋存条件 合肥站(3 号线)基坑开挖范围内有两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一)和承压水(三) ,详细如下: 上层滞水(一):水位埋深 4.744.89m,水位标高23.4124.15m,含水层为粉质粘土填土层、杂填土1 层。该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车站中部。 图 2 承压水(三):水头埋深 13.902
3、1.60m,水头标高6.6914.43m,水头高度约 9.6618.41m,含水层主要为粉土2 层、粉细砂3 层。按照承压水最大水头标高计算(14.430m) ,基坑有13.064m 位于承压含水层,设计降水标高为 6.000m。即在基坑开挖和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有约 4.7m 的水头高差。 (二)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上层滞水(一):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管沟渗漏、绿化灌溉补给,主要以蒸发的方式排泄。承压水(三)主要接受越流、侧向径流补给,主要以侧向径流的方式排泄。 (三) 、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上层滞水(一):随季节大气降水及管道渗漏的变化而变化,并受到地面环境变化的影响,不具有
4、明显的规律性。承压水(三)主要接受越流、侧向径流补给,主要以侧向径流方式排泄,受大气降水垂直渗入等的影响较小,年变幅约为 13m。 三、前期抽水试验情况 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见证,实施了单井抽水试验,主要对抽水含砂量进行检测,经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送检水样,水样含砂量检测结果为:27#井含砂量为 49/10000,30#井含砂量为 15.91/10000。 由此可见不同降水井其含砂量差异很大,且不满足设计抽水含砂量小于 1/10000 的要求。 四、设计降水方案 (一) 、降水目的及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揭示合肥站(3 号线)上层滞水(一)含水层以粉质粘土填土层为主,
5、承压水(三)含水层以粉土2 层、粉细砂3 层为主。承压水(三)最大水头高约 18.4m,基坑开挖不能满足基底抗渗稳定性要求,需降低其水头标高,使其满足基底稳定或不发生突涌,以满足施工需要。 表 1 车站主体基坑涌水量计算参数表 (二) 、施工降水方案及设计参数 1、降水方案 采用封闭式管井降水,以确保降水效果; 根据基坑开挖进度确定开始抽水时间。开挖至标高 9.6m 时前 10天需开始降水,水头降至标高 6.0m; 施工完降水井后,对降水井中的静止水位进行测量。根据降水井中的静止水位情况综合确定降水的停止时间。降水停止需有设计同意方可停止,实施动态降水、按需降水要求,确保安全与经济合理。 位于
6、合肥站(1 号线)和附属结构内的降水井,随基坑开挖逐节拆除。为了保证基坑降水和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需对降水井进行有效的保护,确保抽降正常运行,发现降水井被破坏时应及时通知参建各方会商解决。 车站两端盾构端头加固区,应先进行注浆加固,后施工降水井。 为了及时了解地下水情况及降水实施效果,在基坑外侧布置 2 组水位观测孔,并利用先期施工的试验井作为观测井,根据观测孔(井)的地下水位,及时调整泵型泵量,以确保良好的降水效果。 2、降水设计参数 降水井设计参数见表: 表 2 设计单井出水能力取 40.0m3/d。 车站主体共布置降水井 44 眼,井深 43.0m,标准井间距为 8.0m,局部调整为 7
7、.0m 或 9.0m,井号为 JS01JS44。 降水井距离基坑结构外轮廓 2.03.0m,成井时若遇地下管线或其他建(构)筑物,井位可做适当调整。车站两端降水井应避开 3 号线区间隧道。 五、组织降水施工 (一) 、降水方案确定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合肥站(3 号线)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发现两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分别为上层滞水(一)和承压水(三) 。地下水详细情况见下表 3。 地下水特征表 3 图 3 地下水概况示意图 依据地下水对车站施工的影响分析,合肥站(3 号线)施工降水具体方案如下: 承压水(三)最大水头高约 18.4m,基坑开挖不能满足基底抗渗流稳定性要求,需降低其水头高度,使其
8、满足基底稳定或不发生突涌。根据设计方案,合肥站(3 号线)的地下承压水(三)采用基坑外降水,将其水头标高降低,满足基底稳定、不发生突涌,要求“降压后的水头不得高于标高 6.0m”。 图 4 降水后效果图 (二) 、降水实施期间各工序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围护桩和降水井施工 车站围护桩(直径 1200mm,桩间距 1600mm)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桩底位于粉细砂层;降水井(直径 800mm,井间距 8000mm) ,井深 43.0m。围护桩与降水井之间净距 1.5m。 2、基坑开挖方法 车站基坑土方开挖采用中间抽槽法施工,纵向分段,竖向分层。 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
9、B50208-2011)3.0.10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工程底部最低高程 0.5m 以下,必要时应采取降水措施。对采用明沟排水的基坑,应保持基坑干燥。 基坑土方开挖后,及时挂网喷浆,车站结构外侧敷设双面粘沥青基聚酯胎预铺式防水卷材。施工缝部位设置遇水膨胀止水胶,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 (三) 、降水井成井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1、降水井成井工艺流程 降水井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旋挖钻机以及反循环钻机配合施工。主要有成孔、下井管、滤水管、围填滤料、粘性土、封孔等成井工艺,成井工艺流程如下图 5。 图 5 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图 2、降水井成井技术要求 测放井位:根据降水井平
10、面布置图测放井位,井位测放完毕后应做井位标记,方便后期施工。若布设的井点存在地面障碍物,应当设法清除,为降水井施工提供足够的施工场地。 井口路面破除:根据测放的井位破除既有混凝土路面,严格控制破除范围,尽量少破坏既有路面。 埋设护口管:降水井成井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工艺。为避免钻进过程中循环水流将孔口回填土冲塌,钻孔前必须埋设钢护筒。护筒外径1.0m,护筒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在护筒上口设进水口,并用粘土将护筒外侧填实。护筒必须安放平整,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 0.1m0.3m。 钻进成孔:降水井开孔孔径为 800mm,一径到底,钻进时通过仪表盘和人工复测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泥浆护壁,钻
11、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 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安装井管:管子进场后,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采用两根 100m 长的钢丝绳下放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 10cm 的扶正器(井管保护耳筋),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第一根井管底部设置混凝土底座(封底) ,底座预埋直径 25mm 的 PVC 套管(呈上下十字交叉型) ,作为钢丝绳穿索孔,井管焊接时要牢固、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四) 、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大,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业班组做好
12、基坑内的明排水工作,以防基坑开挖时遇降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干。降水运行阶段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及时调泵修复。降水运行阶段保证电源供给,必要时设双电源,如遇电网停电,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检查备用电源的正常与否,一旦停电,立即启动备用电源,保证降水的连续性,确保施工安全。 总之,对于工程施工中的降水问题,首先要了解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条件,加之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认真仔细的设计降水方案。其次是在布置实施降水方案时,严格按照实际的设计方案进行,对降水井的布置以及维护要做到绝对准确。最后是遇到特殊的地质情况或者施工问题时,要及时的、合理的解决容易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福渊,刘晓辉,耿冬青. 深基坑降水施工动态控制及效果分析J.建筑技术,2007,12:899-901. 2梁多胜. 深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技术J. 山西建筑,2011,0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