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思路【摘要】本文着眼于河南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重视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河南本区的生产要素优势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克服在承接加工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承接加工贸易的思路。 关键词: 产业转移加工贸易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加工贸易转移的一般理论 加工贸易转移的一般理论中影响比较大的一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索德弗农提出,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新产品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在产品成熟阶段,产品的差别优势逐渐丧失,产品竞争力已由产品差异度发展为成本优势。因此,产品原产国将产品生产转移
2、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低廉的国家,从而获得成本优势。二是雁行模式理论,该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提出,他论证了后进国可以通过经贸关系学习先进国的经验,并吸收其资本和技术,以建立现代工业,最初是从先进国输入工业品,然后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的需要,最后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后来居上,并有可能取代领头雁。三是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所包括的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逐步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加工贸易转移的一般理论强调转移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技术创新。 2河南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比较优
3、势 2.1 自然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 河南省自然资源蕴藏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在已经发现的 127 种各类矿产资源中,河南省有 8 种居全国首位,19 种位居前 3 位。河南地处亚热带地区,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等四大水系流经河南省,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不仅种类多,产量也很丰富,特色农产品加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河南劳动力资源规模大,河南的劳动力资源不仅表现为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大,而且表现为劳动适龄人口在未来 20 多年内的总供给量将持续上升。人力资源是河南省的又一比较优势。 2.2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河南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南北贯穿的京广、京九
4、等线与东西纵横的陇海、兰新等线构成了交错纵横的铁路交通网络,再加上新规划的九条高速公路都经过河南,为河南的发展提供了便利;随着郑州航空港国际货运航线及货运量的快速增长,郑州航空港区辐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郑州空港作为中部地区航空枢纽港地位初显。河南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保障。 2.3 产业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河南省政府自十一五以来,不断完善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从财政税收、土地、融资、服务和海关监管等多方面给予便利和倾斜,大力支持出口加工区建设,增强物流保税区建设,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加工贸易发展政策、创新加工贸易监管手段等。经过多年努力,河南省现已具备加
5、工贸易转移的载体和基础设施的基本能力,具备了加快发展和承接转发条件。 3 河南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3.1 市场化程度相对偏低 资源配置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市场化的程度。河南省由于思想不开放、改革滞后、体制惯性等原因,经济运行和管理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政府部门办事环节多、节奏慢、效率低,在现行财税制度以及地方政府考核评价体系之下,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统一市场分割严重,非国有经济发展滞后,而国有企业的效率又不高,使得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合作载体并不壮大。河南省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因素之一。 3.2 现代物流发展相对落后 世界进出口贸易量 80%由海洋运输来完成,但是
6、河南位于中部地区,没有海口港,大多数进出口货物运输都是在沿海港口集散、分拨,适合于现代运输的国际物流业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达不到物流发展现代化的要求;适合多式联运的综合运输周转及加工、储存枢纽的建设比较滞后;大型综合的物流服务基地和物流服务中心适应不了产业转移发展的需要。国际物流业发展落后成为制约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又一因素。 3.3 金融市场不完善,外资利用不均衡 信用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经营更多地依赖于外源型资本,目前,河南虽然有郑州银行、新乡银行、豫商银行等 6 个地方性银行,但是由于资金规模、经营范围有限,难以对移入的企业提供很好的资金支持。外资利用均衡性比较差,外资
7、来源地单一,缺乏资金支持也制约着河南承接加工贸易的转移。 4 河南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思路 4.1 完善政府职能,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利用比较优势,大力引进那些能够增加现金流的加工制造业、食品工业等,为河南的经济腾飞,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储备。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将政府部门的行政办事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等纳入政府考核的范围,积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积极地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法规,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宣传和培养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开放观念、信用观念等一系列适应市场经济发
8、展的市场经济观念,更好地促进河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好地推进产业转移工作良性运转,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4.2 加强基础性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物流业,增强承载能力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逐步形成空中通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建设的合理布局,扩大对外的运输通道能力,以实现物流运输的畅通。积极地推动物流技术标准在基础设施、流程管理、技术装备、信息网络上的运用,积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采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智能化运输系统的使用,促进公共的网络信息平台的形成和建立,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从而减少物流运输中的繁琐环节,提高运输效
9、率,增强承载能力,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物质保障。 4.3 积极吸引外资,完善融资平台 河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需要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做支撑。这就需要发挥本区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来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要健全灵活有效的招商引资运行机制,增强招商引资的目的性,根据成本节约型和市场扩张型、整体搬迁型和部分延伸型等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政策,逐步实现从“引资”向“引产业”的转变。与此同时要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为承接加工贸易提供资金保障。 4.4 发挥比较优势,注重加工贸易与特色产业相衔接 河南地域辽阔,气候适宜,是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地域,并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河南的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丰富,在承接加
10、工贸易转移时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增加对优质农产品的技术资金投入,扩大加工制成品的出口量,以此来提高相关农产品加工贸易在河南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另外相对于内陆地区庞大的消费市场,河南还可采用就近生产,就近运输,就近消费的原则,来作为河南发展加工贸易的承接点,运用本地低廉的要素成本优势,吸引有发展前景、协作性强的产业,使其立足河南、扎根河南,形成区域竞争力。 4.5 培养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取得加工贸易竞争优势 河南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注重产业梯度转移后的带动效应,发展一批集聚的关联配套产业,立足河南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特色,寻找适合本区发展的集群策略,打造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竞争力
11、强的龙头企业。把有特色的龙头产业做大做强,并通过龙头产业的示范效应,带动一大批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取得加工贸易的竞争优势。 结语:承接产业转移为河南加工贸易与经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河南省应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物流环境和增强物流设施的承载能力,积极发挥自身资源的特色优势,抓住产业转移的大好契机,积极吸引外资,充分地利用外资来增强企业的内生增长力,逐步形成以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等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产业为主导的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从而增加河南加工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军,叶炜宇.关于向浙江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4):28-31. 2赵张耀,汪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12-19. 3 沈玉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7 4白小明.优势产业导向的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01):2325 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调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