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设计及做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7548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浇带设计及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后浇带设计及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后浇带设计及做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后浇带设计及做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后浇带设计及做法摘 要本文具体阐述了温度后浇带、沉降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在工程中的 设计应用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后浇带 设计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温度后浇带的设计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 8.1.1 条)时,若想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 ,我国常用的做法是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 ,可称之为温度后浇带。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

2、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必须指出的是,温度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缩缝。有一些结构设计者将后浇带和伸缩缝等同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温度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带宽 8001O00mm,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 30 米到 50 米。温度后浇带待养护 28 天后,采用

3、比原构件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灌,并加强养护。 2 膨胀加强带的设计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3 沉降后浇带的设计 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但

4、是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如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或低层)裙房之间,也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可称之为沉降后浇带。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 因调整地基初期不均匀沉降而设的沉降后浇带,带宽 8001O00mm。后浇带自基础开始在各层相同位置直到裙房屋顶板全部设后浇带,包括内外墙体。施工时后浇带两边梁板必须支撑好,直到后浇带封闭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后浇带内的混凝土等级采用比原构件提高一级的

5、微膨胀混凝土。如沉降观测记录在高层封顶时,沉降曲线平缓可在高层封顶一个月后封闭后浇带。沉降曲线不缓和则宜延长封闭后浇带时间。4 后浇带设置的施工要求 后浇带部位的钢筋一般不宜断开,而应让钢筋连续通过,即只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临时断开。但有时工程具体情况不允许留后浇带,例如某工程地下车库通道的顶板、底板均与主楼相连,但是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无法留设后浇带,于是要求施工单位先施工结构主体,待主体完成后再施工车道部分,要求施工单位对与主体相连的钢筋必须预留,后期采用焊接连接,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连接率不得大于 50%。 有的工程将后浇带内钢筋全部断开,这时候,为避免在同一截面钢筋 100%连接,宜将后浇带

6、曲折布置,而不要沿一直线布置。连接方式建议首选机械连接或焊接,但要注意施工质量。采用搭接连接时,应注意后浇带宽度要满足按混凝土规范计算的钢筋搭接连接长度。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宜在基础后浇带下设置防水板并增设一道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前要求施工时覆盖,以免杂物垃圾掉落难于清理,并提出清除杂物垃圾的措施。在浇注混凝土时先凿毛,清洗干净后铺一层素水泥后再浇混凝土,并加强养护。 参考文献 :(1) 朱炳寅编著.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板社 2010 (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