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分析公路路线设计要点.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8628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实例分析公路路线设计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结合实例分析公路路线设计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结合实例分析公路路线设计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结合实例分析公路路线设计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结合实例分析公路路线设计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结合实例分析公路路线设计要点摘 要:文章主要结合某一级公路项目设计实例,阐述了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从中就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要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着重从路线走向设计和路线的交叉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地论述,提出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公路设计人士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线;走向设计;交叉设计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某一级公路,全长 11km,设计速度为 76km/h,路面宽 6m,中央分隔带宽 2.0m,路面宽 2m10.5m,土路肩宽 2m0.75m,车道宽4m3.75m,左侧路缘带宽 0.5m,非机动车道宽 2.5m,行车道横坡单向1

2、.5%,土路肩横坡 2.5%。 二、路线设计原则 2.1 景观协调考虑 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条件,路线布设顺势而为,线形走向尽可能与河流、大地的势相吻合,接近自然,融入自然,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同时,对再造景观用连续的手法,通过形态、质地、色彩的渐进,达到“车在路上走 ,人在画中游”的景观效果。 2.2 路线方案选择 本工程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线位方案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规模及施工、营运的安全。路线方案选择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和安全选线,并对可能潜在的路线方案进行全方位优化和比较,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路段,对重点、难点

3、路段进行重点研究,选择有利于环保、纵坡平缓、线形均衡、行车安全、 占用耕地少、有利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案。根据上述原则本项目布线时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3 运行车速检验 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合理运用工程技术标准,采用适宜技术指标,确保整体线形的均衡、连续。运用运行车速理念来检验设计指标,严格控制衔接路段的级差,确保相接路 段衔接顺适,使相临路段速度差在 20 公里小时以内。 2.4 线形指标掌握 根据地形、地物、地质条件,在保证行车安全,有利于环境保护,少占农田的前提下,对强制性条款规定的线形指标严格掌握,对一般线形指标灵活应用,不片面追求高指标,以保持线形

4、连续、行驶顺畅、环境优美、景观协调。 三、路线走向设计 2.1 平、纵面设计线位置确定 本工程平面设计线位于道路分隔带中心,道路中线为现有分隔带中心,现有分隔带偏向左侧,该段直线向右偏,使立交桥桥墩位于分隔带中心。因道路改造利用旧桥,旧桥修建年代差别较大,桥面高度不统一,故道路纵断面设计线位于 2m 分隔带两侧边缘,分为左幅、右幅两道纵断设计线。左幅旧路为单向坡,一般路段设计高程较现状地平理论抬高0.2375m,右幅旧路为双向坡,需调整为单向坡,一般路段理论抬高0.2375m。 2.2 路线平纵面设计 公路路线平面布设应当确保行车安全,舒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

5、念;道路基本采用旧路两侧加宽,维持旧路线形,尽量减少占用农田;注重环境保护,包括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路线纵面高程控制以旧路分隔带边缘为基准;纵面线形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合理采用坡率、坡长,力求指标均衡,凹、凸形竖曲线设置合理,视觉顺适;对于竖曲线半径从有利于视觉和路容美观等方面考虑。另外,对于公路的纵断面设计还应当综合考虑桥梁、平交的设置。 本一级公路项目根据实际地形地物调查,以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20-2006)为前提,基本顺延旧路现有纵断面线形。最终本项目平、纵面技术设计指标如表 1、表 2 所示。 表 1 平面线形指标表 表 2 纵面线形指标表 四、路线的交叉

6、设计 根据道路沿线地形、交通现状、路网特征及项目总体设计的特点,对本项目路线进行交叉设计。本段共设置道路平面交叉 62 处,其中与等级公路交叉 7 处,与一般道路交叉 55 处,互通式立交 2 处,铁路分离式交叉 1 处。另本项目与石油管线交叉一次,设置盖板暗涵防护。根据公路网现状,公路与四条等级公路相交。与城镇道路采取平交的交叉形式,与一级道路的采取利用原互通立交的交叉形式,与二级公路采取平交的交叉形式。另外,根据沿线路网现状,本路与多条乡村道路以及农田机耕道相交,一般采取加铺转角方式进行平交处理。沿线与电力供输电线路交叉,为保证公路交通安全,凡交叉的电力线路均按其不同的电压要求的最小垂直距

7、离和水平距离架空跨越本路。沿线与电讯线路多处交叉,一般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架空跨越本路,或改移至邻近的构造物内穿越本路。 3.1 互通式立体交叉 本工程与高速互通立交,立交桥及互通区主线由高速该段筹建处负责实施;在互通立交,交叉处桥梁跨径为 16m220m16m,桥梁与道路顺应,跨径满足道路加宽及加减速车道要求。本次利用立交桥,立交桥下维持路面现有高程,路面结构全部新建,互通区 4 条匝道设置 30m顺坡段,顺坡段内结构层挖除新建,路面结构与主线一致。 3.2 分离式立体交叉 在铁路立体交叉处,主线下穿铁路,铁路立交桥净跨径为2m14.5m,中墩位置偏左且桥梁角度与路线夹角为 14,该桥临近项目终

8、点,且道路左侧建筑较多,如将道路中线改为顺应桥墩角度将造成拆迁量大且无法与终点处的立交桥顺接,故该处中线基本维持现有中线,左幅通过设置分隔带宽度渐变段的方式连接。 3.3 平面交叉 该项目平面交叉分为公路与公路交叉、公路与一般道路交叉、公路与铁路交叉三类。公路路线平面交叉的设置与形式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功能,各相交口道路的交通量、设计速度,交通组成、交通管理方式等,结合地形、用地条件和投资因素等确定;平面交叉优先保证主要公路或交通量大的方向畅通。公路设计应当尽量减少平面交叉数量,交叉间距较小且密度较大的路段,应采取合并方式以减少平面交叉,提高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各相交公路应保证相应的设计速度所

9、对应的最小视距。平交设计类型根据构造组成分为渠化交叉和非渠化交叉,按几何形状分为 T 型和十字型。一般乡村道路均为非渠化平面交叉,采用加铺转角的形式;与等级公路交叉为渠化平面交叉,采取分道转弯式,采用导流岛来制定各向车流的行径。 纵坡设计时在平面交叉范围内纵坡以设置平缓坡段为宜。当受地形限制坡段较短时,其长度应符合最小坡长的规定,并对称地布置于交叉口的两侧,紧接该段的纵坡应小于 3%。视距应当在平面交叉点前后各交叉公路的停车视距长度所构成的三角形范围内,应通视,停车视距取一般值 110m。转弯处平、纵设计,加铺转角转弯半径应符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转弯处的纵坡、横坡和标高应与相交公路相适应,并

10、保证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路面排水流畅。与一般道路交叉,可考虑采用加铺转角平交形式。 3.4 公路与管线交叉设计 由于沿线与架空电力、电讯线路交叉较多,本工程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电杆(塔)加高;电杆(塔)位于公路用地范围内时,对其进行迁移,与地下国防光缆交叉,施工时应与其主管单位取得联系,以确定最终防护方案。另外,本公路项目在 K37668.50 处与石油管线交叉,设置盖板暗涵进行防护,施工前应通知管道管理部门进行现场勘探及监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先确定路线走向,并注意与地形配合,尽量做到平面线形顺适,纵面线形舒顺,平纵组合得当,采用较高的平、纵指标,避免路基高度的较大起伏。沿线种植树木,以减少噪音和废气污染,同时在平纵、横方案综合设计时,尽量减少纵坡,尤其是村庄附近人员活动密集区,纵坡更不能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参考文献 1苏光华.浅谈改建公路路线的设计J.山西建筑,2009(5). 2翟鑫民,郭君.公路总体布局-路线设计J.民营科技,20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