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安藤忠雄.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8654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安藤忠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读安藤忠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读安藤忠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读安藤忠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读安藤忠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解读安藤忠雄摘要 :在建筑领域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同时,也带来了先锋的设计理念和时髦样式,对全球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冲击。建筑的“地域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特征有逐渐衰落和消失的危险。本文通过对日本地域建筑师代表之一:安藤忠雄,以及对其作品的解读,来探讨建筑的全球化不仅是指世界建筑必须遵循统一的法则,更意味着建筑应当反映民族的和地方的特点及需求。安藤忠雄深信建筑不属于文明而属于文化,建筑存在于历史,传统,气候和其他自然因素构成的背景之中,全球化正在损坏这一基础。个人的梦想和情感是建筑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安藤忠雄全球化 地

2、域性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普世化现象虽然是人类的一种进步,同时也构成一种微妙破坏,不仅对传统文化如此这种文化未见得是错误得无药可就;并且破坏了我暂且称之为伟大文明和伟大文化的创造核心,也就是我们用以作为阐释生命的基础核心,我将事先将之称为人类的道义和神话核心。我们的感觉是,这种单一的世界文明同时将以形成我们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源泉为代价而发生一种侵蚀和磨损作用。这种威胁与其他令人不安的影响被表达于一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恰恰与我前面所称为基本文化相反的平庸文明。 保罗 . 里柯(Paul Ricoeur) 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 “全球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词汇,已渗透

3、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常见的说法是指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突破彼此分割的状态,走向世界一体化的过程;或者是指全球性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思想,打破国际、民族地域的限制,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更加深入和快速地传播、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容易给人产生一种印象,即认为全球化就是世界性的趋同,是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具体到建筑方面来说,全球化的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今天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和城市空间、形态的趋同现象。有人批评今天的中国正在将我们自己的土地变成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担心中国建筑师的饭碗会因此而被洋人抢了去。一个民族渴求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东西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仅仅只是把这种东西理

4、解为某些过去或特定地域的建筑符号、形式或风格,那显然是十分肤浅的。这就让我们去更多的了解与建筑文化全球化密切相关的“地域性”问题。 对地域建筑的理解 地域建筑文化是那些使自身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有特色的东西,是那个特定地域和文化中的人们依据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在建设自己家园时自然得出的自己的解决方式。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地域建筑的更新包含保护、发展、创新多层内涵,这需要建筑师不仅要融入全球文化发展的潮流中,积极汲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建筑文化,而且要保护本国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发掘地方文化特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精华,创造出本国人认同的情感空间。这也就要求建筑师有着更为广泛的文化背

5、景和掌握当代建筑发展的趋势,安藤忠雄就是其中之一。 安腾忠雄如何面对地域建筑的危机 安藤忠雄,日本最具地域意识的建筑师之一,他的理论著作比他同代的建筑师更清晰地形成了一套接近于批判地域主义的教规。他在题为从自我封闭的现代建筑走向普世性一文中写道: “我生长在日本,在日本干我的建筑设计工作。我想,可以说我所选择的方法是把开放的、普世的现代主义所发展的语汇和技术,应用到一个有个性的生活方式及地域差别的封闭领域中去。对我来说,运用一种开放的、国际的现代主义词汇来试图表达某一种族的情感、习惯、美学意识、特色文化以及社会传统是困难的。 ” 所谓“封闭的现代建筑” ,是指安藤试图在围合有墙的孤岛,它使人们

6、体会到自然和文化的亲密性的某些痕迹。他写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人民的价值观改变了。老的、基本上是封建的家庭瓦解了。各种社会变化,诸如信息和工作场所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渔业村镇的人口过多(世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过于密集的城市和郊区人口,使得保持原来最典型的日本居住建筑特征诸如与自然的亲密联系以及向自然世界的开放等变得不再可能,我所说的封闭的现代建筑,就是回复到日本住宅在现代化过程中已经丧失了的住宅与自然的统一。 ”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段文字中去细细品味,安藤在处理建筑的时候是如何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地域建筑危机,使得地域性和国际性得到很好的结合 片墙 一片墙会对其所

7、在的地方产生诸如分离、切断、等作用;它喻示着建筑在此诞生。与此同时,附近的树木投在墙上的影子将它与风景融为一体。建造的墙体,把室内和室外整个隔离开来。安藤忠雄在使用墙体去界定一个空间,使之在物理上和心理上从外部世界中脱离出来。就像墙体在房屋中的作用一样,当它们出现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它们同样有助于墙体之间毫无联系的随机性,墙体是可以用来控制墙体的。 例如安藤在 19891992 年设计的作品:大手前女子大学艺术中心,建筑周边由绿色植物环绕,建筑 1/3 的体量放到地下,使得建筑跟自然更加协调。室内中突出了中庭空间的运用,从而加强了室内外的联系。在这所设施中,人们处处能感受到自然的存在,建筑虽然由

8、墙体所限定,但却被里里外外的绿化所掩映,墙体巨大的开口体现了与所在社区的关联性,墙体的限定作用直接揭示了住宅自身的鲜明个性。又例如安藤在19761977 年设计建造的松本宅邸中,由一组几何规则式框架和一片独立墙体组成,它位于一片草木繁茂的山坡上,通过运用轮廓清晰的墙体,建筑在基地景观中限定了自己的领域。界墙是室内空间的围合因素,同时它们也反映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引入居住者的生活。在创造者和居住者的心中,内外界线具有鲜明的划分,连续的框架变成连续的柱列及落在墙上的投影,从这种构成形式中,居民能够体验到一种富有魅力的空间节奏。 材质与空间的构成 看安藤的建筑,多半会觉得他的禅意扑面,寒素

9、枯涩的美,即早在源氏物语的时代,就为日本人所喜爱,这也影响到了安藤的创作。他将西方建筑的豁达与东方的婉约如此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是安藤建筑的显著外表,安藤的建筑一般全部或局部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作为室外或室内墙面,这种墙面不加任何装饰,墙面上的圆孔是残留的模板螺栓。安藤在材料中搀进了日本的传统手艺,利用现代的外墙修补技术,将水泥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把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转化成一种细腻精致的纹理。 “我想做的是,赋予混凝土一种更精致的表 现,而不是像柯布作品中那种材料的狙犷表达。这源自我自己的感受,尽管这种精致性在今天正逐渐消失,但它在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中幸存下

10、来,是与美学联系在一起的。 ”安藤用混凝土以几何形体作为基本构成要素建筑,也就说按西方的合理主义精神建造的建筑,但不可思议的是,在西方人眼里却被是很日本的东西,日本人的包括触觉的材料感、尺度感等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安藤自身的身体感觉。自 1970 年代的富岛邸和住吉长屋始,到 1980 年代的光的教堂及 1990 年代的大多数作品,安藤作品中清水混凝土墙壁一直是最突出的特征。 光与影 光是一种运动,在不断地变幻之中。光是万物之源,照到物体表面,勾勒出它们的轮廓;在物体的背后沿展阴影,给予它们以形象。沿着光明和黑暗的界线,物体被清晰地表现出来,获得自身的形式,显示相互之间的关系,处于无限的联系之中

11、。建筑将光浓缩成最简单的存在,空间的创造既是对光的表现和凝缩。西方建筑使用厚重的墙体,将室内空间与外部世界隔绝开来。窗户狭小而且构造严密,它集中了强烈的光线,就像光源一样,表达了居住在黑暗中人们对光的基本需要,强烈的光束穿透建筑内部创造出一种坚实而又崇高的空间感受。现代建筑中窗户可以自由的被构造,光的活力被分散了,材料的过分通透使整个建筑成了个泛光的世界,没有黑暗的对比,建筑苍白无力,意味着空间的死亡今天,技术的发达程度足以使建筑照明有了很多的可能,光在建筑中变得轻易和缺乏感情,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无法意识到本身与外部自然的联系。安藤忠雄在设计建筑时,十分注意建筑与外部自然的联系,对自然光线的精

12、确研究和细致观察,创造出激动人心的空间场所。他认为:“光自身无法制造光,必须有黑暗的存在光才成其为光,并显示出高贵和力量,是黑暗点燃了光的闪亮,表现了光的力量,黑暗天生是光的一部分。在黑暗中,光闪现出宝石般的美丽,人们似乎可以把他握在手中,光挖空了黑暗,穿透了我们的躯体,将生命带入场所 。 ” 在光的教堂的设计中,安藤忠雄所寻求的就是这样光所创造出来的空间,他用厚实的混凝土墙体围合的盒子,一个黑暗空间的构筑,然后他有意识的在一面墙上划开了一道裂缝,让光线穿透进来,强烈的光束破开了黑暗的世界,与其内部的物体进行撞击,然后融合,空间就这样诞生了,唤起人们一种“庄严感” 。从中可以看出,安藤在处理建

13、筑时有意识的将黑暗和光明做了强烈的对比,在黑暗的厚重的混凝土墙体的盒子中,划开的口子尤如光源般照亮了整个建筑内部,似乎借鉴了西方建筑的做法,但是整个空间给人的感受却又那么有日本味,干净雅致 建筑与环境 1968 年,汉斯 . 霍莱因发表了一篇题目是“一切皆为建筑”的论文,对当时的建筑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迫使我们重新去思考建筑的社会性问题,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每个建筑师都应该思考自己的职业在社会中的意义、责任等问题。建筑是空间的营造,在其与场地的争斗中去创造独特的场所空间,建筑内部和建筑外部环境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连续的场所。安藤认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导向的社会,建筑本身也变成了一种

14、信息。我们不能无视建筑作为信息的价值。只强调建筑的这一个方面,活只注重如何吸引人们的注意却是一种错误的倾向,它们会变的越来越浮华,只适合在照片上观看,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紧密,也为迅速变化的社会条件所影响。对建筑的思考并不仅仅是对外部条件的处理或解决一些功能问题。建筑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必须是给予个体的想象的空间,并且充分考虑到人、生活、历史、传统和气候。”下面我们来看个例子安藤于 19891991 设计建造的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从建筑上讲,日本佛教寺的巨大屋顶是它的象征,安藤选择了巨大的水面和富有生命力的荷花来表现它的意境,并把人流的主入口安排在这里。人们沿着蜿蜒小道走到山顶,看到一片长长的

15、墙体矗立那边,经由这片墙体便把人带入了托圆形的大水池,沿中间的楼梯下去,直径14 米的圆形水御堂大厅就在静谧的水池下面,每当夕阳余晖从大厅西侧映入御堂,列柱投下长长的影子,大厅便充满红光,静寂神秘、超凡脱俗的氛围使人们肃然起敬。从飞机上俯瞰建筑,也许你并不能知道到底建筑在哪里,它躲藏在何处呢?巨大的水池照应这天空,水池中的植物又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天,或许就只有几片墙体暗示着这里存在着什么。安藤在处理建筑已经将它完全融入了环境,周围仿佛是为了这个建筑的存在而存在的。 结束语 在今天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生活中,一些建筑师认为既然全球化不可避免,那么努力追随全球化,或者确切说,放弃传统,追随发达国家

16、的建筑思想和形式;另一些建筑师则极力保持自己的传统以对抗全球化趋势。然而安藤忠雄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找到了很好的解决之道, “全球化”绝不是一个与“地域化”完全对立的概念,我认为,在做建筑的时候,应该运用全球化带来的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但在处理空间的时候,要去反映本民族的情感,在这方面,安藤处理的非常好,他运用了西方的材料却体现了浓浓的日本味。对于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未来的建筑师,逃避不了的也要面对这个问题,安藤的建筑之道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国外建筑师丛书:安藤忠雄王建国、张彤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肯尼斯 . 佛兰姆普敦 著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安腾忠雄论建筑 安腾忠雄 著白林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