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监测中的管理措施.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9388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环境监测中的管理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环境监测中的管理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环境监测中的管理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环境监测中的管理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环境监测中的管理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环境监测中的管理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的地位和意义越来越重要,那么环境监测也就紧随其后。环境监测属于节能环保的行业其现状以及之后的发展模式更加是惹人关注。但是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面对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每一位环保卫士积极投身行业建设在促进环境监测发展的同时,针对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管理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措施;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经济的飞速发展总是带给我们利弊双方问题,这也就自然而然会引起大众的舆论。就在我们生活方式更加便捷,物质生活更加充裕的同时,环境也在一步一步的走下坡路,甚至威胁到我们的

2、健康。那么这时,对环境的监测应运而生。环境监测不禁可以还给我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时刻成为人们起到警示作用。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运用环境监测功能的基础之上,不断更新和发展,引用最新,最现代,最前卫的基础,更加全面的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 我们环境不断的恶化,为了应对环境恶化带来的不良后果,我国制定了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而环境监测技术则能够为这些法律法规提供相应的标尺,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能够找出一些潜在的污染因素,能够将这些污染因素排除,具体来说,目前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分析检测应用现状 实验室是环境监测的主要场所,实验室

3、主要是从室外收集相关的样本,然后将这些样本拿到实验室进行监测,这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监测方法,在我国很多地方运用较为广泛,是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方法。我们过去的实验室分析技术主要是通过手工来检测,目前越来越转向为运用自动仪器来检测相关的样本。对于目前的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对一些地表水、湖库水、地下水的水质、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相关的分析工作和对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运用较多,而且现在开发了一些快速检测仪器,使得相关的检测应用更为广泛。 2、通过网络监测手段的应用现状 通过网络监测手段的运用是随着数据传输技术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通过网络传输,或者卫星传输等技术,将最新的监测数据传输到远程的控制中心。

4、这种监测有助于环保部门建立大范围的监测网络收集监测数据,以确定目标区域的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另外,通过网络监控可以实现全天候 24 小时监测,防止一些企业偷排污水。在发达国家,通过网络监测的手段监测环境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可以监控城市环境空气和企业排放废气、污水排放等相关的监测工作。水质的监测很多都实现了网络监控,纵观我国的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体系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建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连续自动监测管理和技术体系,并已逐渐形成网络。 3、资金、物质保障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建设,环境的监测工作也得到一定的重视,各级部门对环境的监测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推广下,

5、环境监测的不同领域都有着一定的资金投入 二级站业务经费,包括常规监测、质量保证、报告编写、信息统计等资金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监测的发展,但是受到老式监测管理方式的阻碍,真正投入到环境监测运行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4、人员的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人数基数很大,但是业务素质却不是很高的。环境工作人员大多是从外部门转岗而来的,从事专门的环境质量管理的专业人员很少。他们对环境质量管理的业务还不是很全面,认识度偏低。在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质量控制报告的撰写及相关的业务开展需要一定的提高。 三、环境监测当中出现的问题 1、系的运行不够充分 成事在人,若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正确的环境质量

6、监测观念,那么所有的规定和体系运行起来都是无用的,在现实工作中,有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心中没有强烈的环境质量观念,没有树立起“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这样的意识,对环境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够重视,对于上级的规定和任务不能够有效地去执行,对于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分析总结,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得不到进步和创新 2、实际工作过程中管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监督意识薄弱 在现实工作中的实验室中的加标样、密码样、室内空白样、实验对比等质量控制方法都是十分科学有效的,但是这些东西毕竟在理论上占有很大比重,实验室外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外界影响因素多,并且不同的环境监测现场差距都是很大的,一些检测人员

7、不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工作经验也少,对于问题的而解决能力不足,导致智力检测管理工作难以提高,从而使检测工作中出现漏洞和缺陷,对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很大的影响。 四、环境监测的有效管理措施 1、充分利用多种监测资源 有针对性的做一些演练应对可能突发环境事故最大发挥监测作用在环境监测管理中就是利用有限的人员、仪器设备统筹安排积极发挥作用。县级站大多数监测人员少,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更少,设备简单、没有应急监测设备,遇到突发事故解决不了问题,干着急。这时候县级站的同志要多想办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执行复杂的监测业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平时要多做环境应急演练、多模拟、多实践。 2、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

8、系 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主要由六个关键系统构成:布点系统、采样系统、运输系统、分析测试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综合评价系统 主要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储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执行监测,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 3、大力发展生态遥感监测技术的开发 我国生态监测方面考虑的主要内容有:空气环境监测、土地覆盖的变化及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海洋环境的监测、生态网络系统、人对环境的影响、危机带监测系

9、统、西藏高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等等。遥感是监测全球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在获取空间数据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北京、广州和乌鲁木齐 3 个气象卫星地面站接收的气象卫星(NOAA、我国风云一号 Fy-1 等。卫星遥感技术可应用于空气污染扩散规律研究、水体污染监测、海洋污染监测、城市环境生态与污染监测、环境灾害监测,还可提供沙漠化进程、土地盐渍化和水土流失的情况、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石油对海洋的污染等基本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数据和资料,还可获取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数据和图像资料。 五、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掌握环境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来说至关重要,了解了相关的发展

10、方向,就能够将现有的物力和财力投入到这些产品的建设中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国内外的环境监测的文献的研究,和对最新的技术的跟踪调查,我们认为环境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检测仪器向结构单元组合化、多台仪器连用等方向发展。 结构单元组合化是由于新技术的渗透和关键元器件的更新,传统的机械、光学部件被许多软件和新型元器件所代替,仪器向模块化和组合化结构发展。一套仪器可分解成若干标准单元,然后按照客户要求进行“积木式”组合,构成单功能或多功能装置。例如,离子色谱仪可分为进样系统、分离柱、检测器、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各自可以形成独立单元,用户可按需要配置。 2、自动化监测工具

11、和远程网络监测。 在以往的监测中,很多时候往往需要人工去干预,这就使得监测结果的误差可能加大,导致得到的数据也不够准确,通过自动化的监测仪器就能够消除这些人为的误差,或者人为的干预结果。网络远程监测手段的发展,使得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够了解到实时的监测数据,而遥感技术等运用,通过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技术的运用是环境监测工作能够以更大范围监测形成预警体系,为预防环境污染以及突发事件奠定基础。 3、快速监测工作的发展方向。 这类的监测工作主要是为了应对突发应急事件,主要是要求监测的数据能够比较快速、及时的得到,而且得到数据的成本相对较低。所以说这些监测要求成本相对较低,而这类技术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就是需要

12、普及,很多地方都需要这类快速的监测结果,如超市对于上架的蔬菜的监测,对于水源的监测等等都需要,随着人们对所生活环境更加重视,对于环境快速监测的需求也将会不断增加,这是快速监测工作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六、结束语 我国较那些发达国家而言在环境监测方面的起步是比较晚的,现在现实证明我们走上这条保护环境的道路是正确的。环境监测在逐步改善的过程当中也在人力、财力和技术等多方面有个很大的加强和改善。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的切实可行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郭智伟县级环境监测站管理中的几点建议科技与生活-2013 年 1期 2王洁屏童群陈锋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科技纵横-2013 年 2 期 3赵丹论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中国科技博览-2013 年2 期 4王丽宁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 年 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