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77636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820 科目名称: 教育管理学 适用专业:教育管理 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修订日期: 2016 年 9 月 教育管理学 考试大纲 考试性质 教育管理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复试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程度和分析 教育管理实际 问题的能力。 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教育管理中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2、 150 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名词解释: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简答题: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论述题: 2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案例分析题: 2 小题 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考查内容 一、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管理学的涵义 2.教育管理学的性质 (二)教育管理学的特点 (三)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四)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 (五)教育管理学的教 与学 二、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管理 1.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管理的职

3、能 3.管理与文化 4.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管理 1.教育管理的概念 2.作为社会管理一部分的教育管理的特征 3.教育管理的独特特点 (三)教育管理现代化 1.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2.管理现代化的历史发展 3.中国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大概历程 4.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特点 三、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 (一)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 (二)行政学、法学理论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1.“ 科学管理”的提出 2.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 3.“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四)科层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1.科层管理理论的提出

4、者 2.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3.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4.科层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五)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1.梅奥与“霍桑实验”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 发展 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六)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 2.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理论基础 3.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 4.新公共管理框架下的教育管理改革 (七)行政伦理学的发展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1.功利主义的伦理观 2.义务论的伦理观 3.罗尔斯关于“分配正义”的观点 4.新公共行政理论 四、教育行政体制 (一)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 1.教育行政

5、体制的含义 2.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类型 集权型、分权型 3.集权与分权体制的比较 (二)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 1.我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特点 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 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三次教育 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1985 年以来第三次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外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1.美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特色 2.英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特色 3.法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特色 4.德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特色 5.俄罗斯教育行政体制的特色 6.日本教育行政体制的特色 五、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一)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 1.

6、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及特征 2.教育行政组织与职能 行政组织结构的类型;管理幅度及其与组织层级的关系。 (二)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1.公务员制度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的异同。 2.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条件;教育行政机关人员的选拔任用方式。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三种有效机制 激励机制;竞争机 制;新陈代谢机制。 (三)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1.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不高、效益不大的原因 2.提高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和效益的主要举措 六、教育政策与法律 (一)政策概述 1.政策的内涵 2.政策的特征 3.政策的分类 4.政策活动者 (二)教育政策

7、 1.教育政策的内涵与特征 2.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3.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 (三)教育法与教育行政 1.法与教育法的内涵 2.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关系 4.教育法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四)教育法体系 (五)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 1.教育法的制定 内涵;程序;修改和废止;基本原则。 2.教育法的实施 (六)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法规建设 七、教育计划 (一)教 育计划 1.教育计划的起源 2.教育计划的定义 3.教育计划的类型 (二)教育预测 1.教育预测的含义 2.教育预测在教育计划中的作用 3.教育预测的内容 (三)教育计划的结构 1.教育发展目标 2.现

8、状诊断和分析 3.教育计划目标 4.教育计划行动方案的拟定与选择 (四)教育计划的编制 步骤及方法 1.编制教育计划的步骤 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计划目标的设定;教育计划实施方案的研拟及选择;在实施中调整。 2.编制教育计划的方法 社会需求法;人力需求预测法;教育的投资收益分析法;教育类型法。 八、教育督导 (一)教育督导的意义 1.教育督导的含义 2.教育督导的性质 3.教育督导的意义 (二)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与具体任务 1.两大基本职能:监督、指导 2.国外教育督导的监督与指导职能的发展变化趋势 3.教育督导的任务 (三)教育督导机构与人员 1.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 2.教育督导人员 (四)教育

9、督导评估 1.我国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的建立 2.提高教育督导评估活动的科学性 九、教育财政 (一)教育财政概述 1.教育的公共性 2.教育的公权属性 3.教育的公共选择 4.教育财政的政策目标 公平;充分性;效率。 (二)教育财政体制 1.教育财政预算体制 2.政府间教育财政责任划分 3.教育经费拨款制度 4.学费和学生资助制度 (三)教育筹资 1.多渠道筹资 2.财政性教育经费 3.社会捐集资 4.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 5.学杂费 6.教育基金 (四)教育支出 1.“两个比例” 2.“三个增长” 3.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间的分配 4.教育支出的项目结构 十、教育课程行政 (一)教育课程的涵义及

10、编订权 (二)教育课程的内容构成 1.教学计划 2.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三)教育课程实施的指导 1.指导的主体 2.指导的形式 十一、教师人事行政 (一)教育人事行政的涵义与意义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1.专业的涵义 2.专业标准 3.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4.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措施 (三)教师的任用 1.教师的任用资格 2.教师的任用方式 派任;聘任制。 (四)教师的在职培训 1.在职培训的意义 2.我国教师在职培训制度 (五)教师的工资 (六)教师考核制度 1.教师考核的意义 2.教师考核机构 3.教师考核的内容 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实绩。 4.教师考核方法 5.教师考核

11、原则 十二、教育信息的管理与公开 (一)教育信息及其分类 1.教育信息的内涵 2.教育信息管理的意义 3.教育信息的分类 (二)教育信息管理职能 1.收集与沟通 2.分析与解释 3.研究与开发 4.预测与引导 5.公开与保密 (三)教育信息公开 1.教育信息公开的背景 2.教育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3.教育信息公开的主体 4.教育信息公开的内容 5.教育信息公 开的方式 6.教育信息公开的保障 十三、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 (一)学校效能概述 1.学校效能的概念 2.学校效能模型 (二)学校效能的测量 1.学校效能研究方法的演进 2.学校效能的测量 3.多层线性模型的发展与使用 十四、学校管理过程 (一)管理过程概述 1.管理过程研究的视角 2.管理过程四环节的运行规律 (二)学 校工作决策与计划的制订 1.制订学校工作计划的意义 2.学校计划的类型 3.学校计划活动中的决策 (三)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1.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涵义 2.学校战略管理在学校发展中的意义 3.学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4.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环节 (四)学校计划执行阶段的管理 1.控制及其要求 2.协调及其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