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结构中超长框架无缝设计的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8329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建筑结构中超长框架无缝设计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建筑结构中超长框架无缝设计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建筑结构中超长框架无缝设计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建筑结构中超长框架无缝设计的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建筑结构中超长框架无缝设计的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建筑结构中超长框架无缝设计的探讨摘 要:建筑产业是重要的第二产业,在我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由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对高层建筑中超长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无缝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几点设计问题、措施与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industry of the second, in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2、one of the three pillar indust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high-rise buildings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in the city space,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seamless desig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n overlong frame she

3、ar wall structur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design problem, related,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超长框架剪力墙结构无缝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结构布置直接关系到整栋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无缝设计

4、受很多因素的制约。超长框架剪力墙设计的内力和剪力墙的多少、每片剪力墙的水平力大小、与之相连的墙肢刚度等都有关。结构工程师不仅仅只重视结构计算的准确性,还要重视建筑结构方案等具体实际情况。既是现在建筑设计时代的实践要求也是进一步明确结构设计的必要性和复杂性特征。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根据温度收缩裂缝产生的机理,提出几点高层建筑中超长框架剪力墙结构无缝设计措施。 一、关于减小抗侧力构件的刚度 由于位移比是在“全楼刚性楼板”的假定下计算的,位移比可分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 水平位移为控制结构的扭转,层间位移为控制结构的刚度。周期比的控制在于结构具备足够的抗扭转刚度,周期比的调整也有可能影响位移比。根据周

5、期比的大小可采用相应的办法调整位移比,调整结构外围抗侧力构件的刚度是控制位移比最有效的方法。 1.1 断开二层楼面处的端部剪力墙与楼板 许多超长高层建筑由于两端部的剪力墙井筒的存在,增大了结构的纵向刚度,所以纵向约束也更大。由于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的收缩受到强大的剪力墙的约束,所以会在底层及楼层中部产生大的温度应力。由于温度应力最大的就是在底层,所以减小剪力墙对楼板的约束, 断开二层楼面处两端部的剪力墙与楼板,就可减小该处的温度应力,同时剪力墙的计算高度变为二层后,在不过分降低结构抗震性能的情况下,减小了其约束刚度。高层建筑抗震设防要求端部必须设置剪力墙,并且绝大部分地震力由底部的剪力墙承担。 1

6、.2 削弱填充墙的刚度 虽然填充墙一般不考虑承担地震作用, 通常也不作为抗侧构件参与计算, 但嵌砌于梁柱之间的砌块墙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刚度都很大,加大了对楼板在温差下的变形约束,所以适当降低填充墙的刚度也对减小温度应力有帮助。尤其是在当前的外墙大量开窗、墙体很少、内墙较多的高层建筑中,可考虑将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改为 ALC 板材,从而降低附加约束,减小了裂缝的发生几率。 二、采取措施减小收缩量 混凝土收缩是混凝土结构产生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此类裂缝。 2.1 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收缩量影响很大。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

7、结构内外存在较大的温差,所以水泥用量越多,水用量越多,收缩值越大。由于目前施工中多采用泵送混凝土,这对于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控制要求较高, 并且高层建筑所用的混凝土标号较高,这些都有可能加大水泥的用量,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收缩。所以设计者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适当对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予以加强。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可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并且适当的膨胀也会抵消部分收缩应力,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裂缝的产生。近两年有在超长建筑结构中使用聚丙烯纤维改善混凝土性能,抑制裂缝的产生,提高了混凝土的断裂韧性和抗渗、抗折性能。此外,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可减少水

8、泥用量,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选用含泥量低的中砂等措施,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裂缝的发生几率。 2.2 留设后浇带 混凝土收缩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裂缝活动期,会产生 1525的收缩量,主要发生在浇筑后 1030 天;第二阶段可能出现中期裂缝,混凝土收缩完成 6080,发生在浇筑后 36 个月;第三阶段可能出现后期裂缝,收缩完成 95,发生在浇筑一年后。由于混凝土收缩应力与其所受的约束和一次浇筑的长度有关,所受约束越强、一次浇筑的长度越长,累计收缩量越大,从而产生的收缩应力越大。故减小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长度可有效减小其收缩应力,合理设置后浇带可减小混凝土浇筑的早期长度,并充分释放混凝土早

9、期收缩变形。在超长剪力墙结构中根据其具体长度来预留若干一定宽度的后浇带,待其他部位混凝士浇筑完工并完成部分收缩量之后,大概在 25 个月内封闭后浇带。这种方法可大大减小收缩应力。 三、设置保温隔热层,降低温差 当室外季节温差或日夜温差较大时,温度变化会导致屋面板发生胀缩,但梁、柱、墙等由于处在室内而相对变形要小得多,它们对屋面板产生约束,导致后者不能自由变形,附加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强度时,裂缝便会产生。所以设计中一定要在屋面设置一定厚度的隔热保温层,以降低温差引起的收缩裂缝。 3.1 增强温度、收缩应力的抵抗能力 采用以上各种措施之后,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混凝土结构温度、收缩应力,但各层楼

10、板中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拉应力,局部拉应力仍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而导致结构构件的开裂。可在楼板、梁等构件的纵向设置钢筋来抵抗拉应力,提高构件的抗拉能力。 3.2 增加普通钢筋的数量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混凝土材料的非均质性,当构件受拉时,其截面中存在应力集中点,此处的变形趋势最大,若结构内无钢筋,变形达到极限时会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适当配筋,并且配筋量相同时,采用细而密的钢筋,可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 提高它们间的胶结力、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提高混凝士的极限拉应变,约束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分担其内应力,有效达到减小裂缝发生、分散裂缝、控制裂缝尺寸的效果。 3.3 施加预应力 由于

11、温度变形的影响长期存在于建筑物中,对结构影响较大、最为明显的就是在降温下的楼板拉应力。可在结构中施加纵向预应力,抵消拉应力,以彻底解决温度变形带来的问题, 控制楼板不发生肉眼可见裂缝。我国近年来已建成不少不设缝的超长混凝土结构工程,它们都采用了无粘接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来控制结构裂缝。其作用原理为:在结构成型前沿结构长度方向建立一定数量的轴向预压应力和应变,用来克服因混凝士收缩及季节温降引起的结构收缩变形,抵消相应的拉应力,避免混凝土开裂。 总之,高层建筑超中长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无缝设计是建筑的一种发展趋势,为了较好地解决温度收缩裂缝问题,我们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了解结构裂缝产生机理,掌握各种减小结构

12、裂缝设计的方法,并灵活运用于高层建筑超中长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无缝设计中,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合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高层建筑质量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必须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多元化设计是满足建筑结构的形式、材料、力学分析等日趋的逐渐发展。为了革新高层建筑,体现其魅力,追求新的结构形式将是结构工程师门的目标和方向。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只有综合考虑各项原则,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整体结构进行把握,对结构设计中的重点以及特殊部位进行重点优化设计,才能确保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舒适,经济合理。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都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理清思路,善于把各种互相制约的因素统一协调加以处理,便能取得较理想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光华;地震作用下多层剪切型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的简化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1984 年 02 期 2孟恒敏;框剪结构工程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例析J;建筑;2011 年 18 期 3潘元;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震反应的仿真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年 4郭海柱;钢筋混凝土梁的损伤评估D;河南大学;2006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