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教材循环利用之管见【摘要】 高等学校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它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国内高校学生循环利用教材的现状,阐明了教材循环利用的意义,明确了教材循环利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循环利用教材的思路。 【关键词】 高校教材 循环利用 思路 高等学校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一套好的教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效率,也可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发现一些自然和社会的问题。高校教材循环利用,顾名思义就是对高校学生使用过的教材进行回收再利用。目前国内高校的教材循环利用有一定
2、的市场,但处于无序状态。如何把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做到既节能环保又能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呢?本人通过多年来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经验以及对教材供应市场的调研,谈一下对建立高校教材循环利用机制的一管之见。 一、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现状 目前,由于国内高校没有建立循环利用教材的机制,高校学生使用的教材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学校采用招标的方式购买的教材,或通过网购的方式购买打折教材,只有少数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旧书摊、旧书店或学校 BBS 二手板块购买旧教材,教材循环利用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进行。 1、高校教材难以循环利用的原因 一是教材循环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作者、出版社、发行单位、使用人等多方利益,若循
3、环使用,将遇到利益方的阻力;二是由于资金、场地、管理等原因,没有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管理的教材循环利用的统一组织和平台;三是在信息化社会,知识不断更新,高校教材版本也更新非常快,以三年或更短的周期不断修订;四是高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确保上课学生人人手中有教材,采用招标的方式,在新生入学时代购教材,方便了学生,这也影响了教材循环利用。 2、高校教材循环利用市场存在的因素 一是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财政部明确规定教材费等代收费不得强行统一收取后,大多数高校在新生进校一学期后都采取的是自由征订模式,择书自由为高校教材循环利用创造了条件;二是新旧教材价格差别较大,学生普遍认为新教材价格偏高,经济困
4、难的学生愿意选择旧书,教材循环利用也就成为了必然;三是由于知识更新太快,有一些专业书籍的版本更新频繁,教材保存价值不大,学生学完课本后,马上转给低年级同学了,这也使得教材循环利用有了市场。 3、高校教材循环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材不全。由于发行量和收藏价值的原因,有些教材在旧书店和网上书店买不到,学生又不愿买新教材,造成学生上课没有教材。二是旧教材不卫生,由于没有完善的教材循环利用机制,学生通过交换或在旧书店买的书没有消毒,难免会传染细菌和病毒,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三是教材版本陈旧。由于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教材版本更换频繁,使得循环教材版本与老师要求的教材版本不一致,影响学生上课使用。四是购买
5、的教材是盗版。有些旧书店受到利益的驱使,卖给学生的是盗版书籍,学生无法鉴别,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 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在教材循环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很多发达国家也都有重复使用课本的传统,学生升学后将所有书本留下,供下一届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美国学生平均使用 5 年,日本学生平均使用达到 10 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截止到 2012 年底,全国高校在校生约有 2536 万,如果按每生每年平均使用 16 册课本计算,每年使用课本 4.06 亿册。有关专家参考数据折算后得出,若按教科书每本 2000 克计算,每年全国高校教材需要纸张 81.2
6、 万吨,消耗纯净水 0.812 亿吨、树木 48.72 万亩。如果按教材循环平均使用 5 年计算,可以节约 324.8万吨纸张,这意味着少耗费 3.248 亿吨纯净水和 194.88 万亩森林。可见,教材循环使用对于高校而言是贯彻国家政策、实施节约的最好途径之一,势在必行。 2、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目前全国高校贫困生的比率为 30%左右,其中特困生为 10%。据粗略统计,一名大学生四年的教材费约在 2000 元左右,这对贫困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因此,教材循环利用可以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3、增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材循环利用可以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爱护教材的理念。教材循环
7、使用后,就成为公共物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免费捐赠教材和接受免费使用循环教材的学生也可以从中懂得如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4、节约了教育经费 高校每年到毕业季节,很多学生都会把教材当废品卖掉,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消耗了家庭的收入,造成了教育经费的极大浪费。教材循环利用可以变废为宝,提高教材的利用率。 三、高校教材循环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适用原则 循环利用的教材应与老师指定授课版本的教材一致,若版本不一致,应把变动的部分标注出来,用替代的教材要保证其内容适用老师的授课。2、洁净原则 学校应为循环使用的教材配备专门的消毒器材,比如紫外光灯消毒装置或购买消毒液,对回收的循环教材定期
8、进行全面消毒,保证学生再使用的卫生安全。对破损的教材要进行分类清理,能修补再用的要及时进行修补,不能修补使用的,要及时报废,及时更新,保证教材在循环使用过程中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不影响学生的再使用,保证教材整洁干净。 3、自愿原则 学生上交教材应该是自愿的,是否接受使用过的教材,也应该是自愿的,学校应尊重学生的意愿,不能硬性规定教材回收。 四、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思路 1、建立高校教材循环利用机制 教材循环利用仅仅依靠跳蚤市场、旧书店、网上购书等是形不成气候的。要切实做到节能减碳、保护生态环境、减轻学生负担,推进节能型社会建设就必须在组织模式上以学校为主导,利用图书馆、学生会等资源,将学生在用完
9、后的教材根据书的使用损坏程度折价卖给学校或捐献给学校,下一届学生再到学校购买或无偿接受,从而实现教材的循环利用。只有建立更加完备和同学认可的教材循环利用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可持续发展。 2、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比如要建立学生使用循环教材的管理办法 ,明确利用循环教材的程序。学生在使用循环教材时发现破损缺页或脏污情况应及时调换。拿到教材后,最好包上书皮,在书皮写上姓名、班级。学生在使用教材时,做到不在教材上乱写、乱画,不在教材上作标记和学习笔记,不把教材放在餐厅等易受污染的地方。 3、选择购买高质量的教材 在教材循环利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教材的质量,教材较易损坏与教材改版频繁是影响教材循环利用的
10、重要因素。因此选择高质量的教材有助于教材循环利用持久。教材质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内容上的质量,内容高质量可以减少教材的修订与改版的频率,也就使得教材循环利用的寿命会延长;另一方面是纸张、印刷与装订等的质量,高质量的纸张、高技术的印刷与装订技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材的损害程度,使得循环教材的使用年限提高。只有保证教材的质量,建立完善的教材循环机制,教材循环利用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4、教材循环使用要建立领导负责制 学校要建立教材循环利用领导负责制,例如对不按规定发放、使用和回收的,将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造成经济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教材循环利用的管理工作应纳入到对职工工作考核中。 5、教材循
11、环利用应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关系 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应和环保、财政、新闻出版等部门联合制定教材循环利用的实施办法。教材循环利用的实施必然会触动一些单位或部门的利益,若没有把相关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协调好,就会阻碍教材循环利用的实施。教材作者需要获得最大的利益,出版商和发行单位也需要生存,而学校实施的教材循环利用无疑会减少相关教材的发行量,必然会影响它们的利益。因此要切断教材相关产业背后的利益链,就必须政府出面进行方方面面地协调。首先要加大对教材循环利用重要性的宣传,使教材循环利用成为社会的共识。通过各种宣传教育使相关单位和部门识大体顾大局。其次还需要国家资金的扶持,只有国家政策还不行,还需要有
12、实施的资本。因此,需要政府既出台循环利用教材的政策,还需加大投资,同时给作者、出版社和发行单位适当补助。 6、加强大学生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 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资源价值发挥到极致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正是因为人们的资源危机意识不够,使得教材循环利用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因此学校应该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一些科普讲座及教育实践活动,将“为了他人的使用,让我们更加珍惜手中的教材”作为一个宣传重点,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教材循环利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接受教材循环利用,从而增强其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从而自愿、积极地投入到教材循环利用的实施中去
13、。 7、教材循环利用实施初期应进行小范围的试点 国家财政和学校可出资向在校生购买已经使用过的教材,同时鼓励学生向学校捐献他们用过的教材。应当有选择性的进行小范围的试点,然后逐步推广。比如对于变化相对较少的公共课教材或全校性选修课教材应当是循环利用的重点,其实施操作性相对其他专业课要简单的多,同时也更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又比如回收教材的对象可以主要针对家庭条件较好和没有保留教材习惯的人,重点提供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五、结束语 教材循环利用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府、学校、出版社、书商和学生等,需要统筹考虑,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当前实际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应小范围试点,然后逐步推广扩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因此推进建立教材循环利用机制就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节能减碳、保护生态环境、减轻学生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小艳:高校教材循环利用问题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2 吕大权、刘玲玲:浅析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经济师,2012(5). 3 陈永莉:基于校园循环经济建设的高校教材循环使用探索J.北方文学,2010(7). (责任编辑:胡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