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双师”教师素质提升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84350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双师”教师素质提升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双师”教师素质提升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双师”教师素质提升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职“双师”教师素质提升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职“双师”教师素质提升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职“双师”教师素质提升研究提要 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本文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提出高职“双师型”教师应在职教理念、角色转换、建立新的评价考核体系以及企业顶岗锻炼等方面提升职教水平与育人能力。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双师型”教师;顶岗锻炼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终身教育理念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2011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职“双师”教师素质提升研究 收录日期:2013 年 3 月 15 日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2、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核心要素。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 号)就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社会适应性、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性人才” ,而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依赖于“双师型”教师。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习惯的

3、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整个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授或灌输给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教师始终是主角,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着教师传递或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在这个教与学活动中,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意识,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没有将学生认知主体作用更好地表现出来。 二是注重利用结果量化考核指标来评价学生,对学习过程及职业素养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教师比较喜欢利用平时作业、测验、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而与职业息息相关的诚信、责任心、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等职业素

4、养由于无法量化以及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在学生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权重较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职业院校继续延用中学阶段的学习思维,学习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出现平时不认真学,期末考试突击开夜车通过考试现象,没有去很好地消化理解与吸收所学知识,“过山车”现象严重,考试结束后,学过的知识很快忘记,到实际工作岗位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很弱,高分低能现象严重,与职业相关的素养更是缺乏,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高职“双师”教师素质提升途径 时代的变化需要变化的教育,变化的教育则需要更新观念的教师。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应主动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能

5、力,提高服务育人本领。 (一)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 。首先,高职教师要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具有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远比掌握多少现存的知识更重要,即所谓“教学”要从过去的“教学生知识与技能”变为“教会学生学习” 。其次,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求人们在学习方式上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复习,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复习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通过有效的预习,学生在听课当中便会有的放矢,集中注意力,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将会大大提

6、高。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将自主学习与任务型学习结合起来;善于将合作型学习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善于将创新能力培养与学习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二)积极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技能的训练都已进入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让自己从课堂舞台主角的位置上走下来,进行幕后的策划与指导,当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舞台的导演,完成自我角色的调整与转换。 1、从“法官”位置上走下来,多当“律师” 。在传统的教师角色中,教师是法官,学生

7、是旁听者,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作业质量优劣的评判,考试成绩的高低,评判权与裁量权在握,学生只是被评判的对象或被驯服者。然而,我们从蓝领精英邓建军和草根英雄孔祥瑞等职业成功人士身上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在职业岗位上创造辉煌,取得成功,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主动学习与创新精神等优秀品质。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充当“律师”角色,鼓励学生多向老师提问题,问题应该让学生提出,由教师给予解答、评判对误,同时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多出点子和方法的好习惯,平时作业、设计尽量交给学生自评或互评,质量好的可以共同欣赏,质量差的相互鼓励,达到相互学习、相互鼓

8、励、共同提高。这里,我们不妨可以学学早年四川大学蒙文通教授的考试课,他的考试课不是老师出题目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他,学生提个问题,他就能知道该学生的学识程度怎么样,当场断定该学生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问得好,他会请学生坐下来,然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详加评论,当然会得高分;问得不好,当场请你走人。 2、少做“医生” ,多当“厨师” 。工作中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 ,总是针对病人身体有问题的地方;厨师的职业是将各色材料、配料、作料调配好,为人们提供各式色香俱全的一道道佳肴。高职教师应当扮演好“厨师”角色,为学生准备好各种各样色香俱全的文化营养大餐。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各种教学资源十分丰富,

9、既有教材讲义、习题、案例等文本资源,也有课件、视频、动画演示、在线训练、网络课程等现代信息技术资源。高职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并指导学会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所学课程,更好地让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实现以自己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权威者向合作者、指导者角色转变,这样才能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方法、智慧等。而不能只当医生,整天喋喋不休地说学生的缺点。(三)探索建立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实行以实践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改变过去单一以考试结果评价学生的做法,采取笔试与动手实做、产品制作、调查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问题等多元评价方式,多方面考查

10、学生的实际任务完成情况,同时突出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吃苦精神、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定,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四评价制度。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既包括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也包括企业主管及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在企业顶岗锻炼中提升职业能力。目前,有部分高职专业教师实务操作能力差,教会计课程的教师没有真正做过账;教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师没有真正从事过企业经营活动。因此,高职“双师”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既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素质提升、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根本保证。 1、通过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提高实践

11、操作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能迅速掌握本行业最先进设备的操作技术、行业最新法律法规政策,并及时将其渗透运用到教学中去的能力。教师只有到生产一线去顶岗体验,才能真正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生产与管理及行业发展的动态信息,了解自己目前所教授专业与行业对接的状况,岗位任务内容、岗位能力要求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积累教学需要的实践操作技术和企业生产的实践经验。教师通过顶岗锻炼,能够确保教师对企业实务和岗位有一个系统、全面、渐进、深入的认识,将顶岗实践的收获应用于实践教学设计和实施,更好地进行教学情境

12、设计,让职业情境进课堂,避免教学中纸上谈兵,以丰富、详实的生产实务案例充实课堂,使理、实一体化专业课教学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2、通过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吸收掌握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具体表现为技能、技艺、技巧、专长、经验、创意等,与显性知识不同的是,隐性知识一般不能用所谓的文字或者语言来进行表达,但是通过行动示范证明其存在,由于隐形知识大量隐藏在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实践中,企业一些高级的技术人员和研究开发人员,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高职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一方面通过工作中与这些人员相互交流、实际运用中身临其境的感受,来获取隐性知识。同时,在顶岗锻炼中还

13、可以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项目合作开发,通过与较强的动手与实践操作能力的企业科研人员合作,边想、边做、边悟相互融合,既可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又可以获取更多的隐性知识,以实现隐性知识零距离的吸收与转化。 3、通过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指从业者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职业环境影响下,在教育培养和职业岗位任职实践中形成的某种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思想和观念,是从业者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包括:敬业精神、安全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企业的工作环境与教学环境有较大的差异,课堂教学有固定的教学单元时间,而企业

14、工作大多与完成某项任务为主,任务从开始到完成有不同阶段。而每个阶段也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完成任务一般具有一定的劳动强度和时间长度,有时可能会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或几天,因此教师在顶岗锻炼任务完成过程中,最能体验到与工作相关的职业意识,并能将这种体验嵌入到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的实训教材开发中,融入到实践教学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总之,职业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通过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影响,使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的良好习惯,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掌握岗位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1. 2王琼.坚持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双师素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7. 3马成荣.从学业成功走向职业成功J.教育与职业,201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