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面层施工技术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的行车数量、车辆载重、出行频率等显著增加,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无疑对公路路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应用广泛的沥青路面,若其施工技术不当,质量管理不善,不但减少公路使用寿命,甚至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力度,从而打造优质、安全、高效的公路工程。 关键词:公路 混凝土 沥青 路面 面层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 A 一、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概述 沥青应用于公路工程中,不仅可使路面平整,保证行车舒适,也便于养护维修,利于缩短工期,对于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因此得以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公路工程路面的首选形式。在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中应注意下述几点事项:其平整度的允许误差应小于 0.5 cm;厚度的允许误差应小于 2 cm;总宽的允许误差应小于2 cm;摊铺材料的温度应高于 110,并采用规格为 12 t 及其以上的压路机,若为一般沥青路面,应将其压实度控制在 95%以上,若为特级公路或一级公路,其压实度应为 98%以上等,以此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性、水稳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以及耐疲劳性。 二、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的影响因素 1. 外界环境 一是地理条件的影响,通常其决定了沥青路面的铺设材质、宽度、厚度、碾压强度等,概括的讲是公路工程特点和施
3、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包括技术选择和质量要求;二则是温度和天气变化,因沥青铺设需要掌握凝结时间,故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雨雪等不良天气都会对施工技术和质量有所影响。 2. 工程特点 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是以工程特点为确定依据的,而施工质量与公路工程建设标准、技术难易程度均有关,如其宽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摊铺面积、碾压时间、铺设进度等,其厚度要求则对碾压力度、次数、温度等有一定的要求。 3. 施工因素 该影响因素具体体现为三点,即材料因素,如石料、沥青、矿粉等沥青路面的物料基础,其性能、规格等会影响凝结时间、粘合度、摊铺、碾压等效果;工艺因素,其先进性、可行性、高效性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4、,尤其是所选施工设备的综合性能和作业水平;人为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以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的影响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特别是一线人员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该阶段可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施工规范加以约束。此外工序安排、资源配置也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有所影响。 三、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研究 1. 沥青材料质量控制应严格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性价比高、优质实用的矿粉、沥青等原材料,坚持环境保护就地取材,开取石料,然后以方孔筛等为基准,保证物料粒径符合其规格要求,并对原材料尤其是重要材料取样后送至质检部门进行性能检验,待确认合格后,以品种、标号等为划分依据,对其
5、进行科学、有序的存放,并做好防水、防潮等保护工作。为提高沥青的使用性能,应基于工程标准选择经济合理的沥青改良剂,如抗车辙能力高、耐受性强、寿命长、噪音小的 SBS 等。 2. 沥青拌合质量控制 在拌合沥青时,应立足于公路工程建设标准选用合适的拌合设备,通常涉及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类拌合机,但无论哪类设备,都应具备除尘、检测拌合温度、混合物比例、上料速度等功能。其中搅拌时间因受沥青用量、温度、材料特点等诸多影响难以控制,所以应在确保沥青物料合理、计量准确、配比科学的基础上,将其温度控制在 150170范围内,并加以均匀搅拌,若采用的是间歇式拌和机,其每锅的拌合时间宜为 10 秒,干拌时间宜控制在 5
6、 秒左右,经改良后的沥青的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且其储存时间应在 24 h 之内,而一般沥青的储存时间不得超过 72 h,最好即拌即用,以此为后续的沥青铺设和碾压奠定良好基础。 3. 沥青运输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物的运输对于路基保护和施工进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若为热拌的混合物,适宜采用吨位较大的车辆用于运料,但禁止紧急制动、转弯等操作,以免破坏公路基层,为避免车厢侧板、地板等与沥青发生粘结,应涂抹一定的隔离剂;在装料过程中,应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采取前、后、中多次挪动运料车的方式以减少粗集料离析现象;通常在夏季等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其运输时间适宜控制在 0.5 h 内,即使无特殊情况,也应对运料车
7、覆盖篷布或苫布,以此避免沥青被淋湿,被污染;沥青若处于连续铺设状态,运料车应注意缓慢卸料,并与摊铺机保持一定的距离。 4. 沥青摊铺质量控制 在摊铺过程中,应以预定的铺设宽度为依据选择高效的摊铺机,并检查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以此避免其因突然停止作业使其运行速度和材料温度与之前不一致影响摊铺质量;摊铺温度应结合沥青粘度、天气温度予以控制,若气温较低,其温度应处于 100以上,若为改良后的沥青,其温度应比一般沥青高 1020;摊铺机与运料车速度应保持一致,距离尽量保持在 30 cm 左右,针对交叉、十字路口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指挥,以此保证沥青摊铺均匀,平整;若局部摊铺不合格,应及时要求专业人员加以
8、找补和处理。 5. 沥青碾压质量控制 应做好下述几点工作:一是温度控制,通常将其初始温度控制在110以上,碾压 23 遍,复压温度控制在 80左右,碾压 56 遍,以此保证路面平整,防止渗水;二是速度控制,因其对压实效果影响重大,故其速度一般为 24 km/h,以此减少摊铺空隙;三是激振力控制,若沥青混合物的自振和振动频率较为接近,则会因共振现象提高压实效果,因此可将其频率控制在 3350 Hz 内;四是厚度控制,因薄层沥青降温较快,会降低压实效果,故其最小厚度应大于沥青混合物最大粒径的 3 倍之上;此外还应采取三次碾压配以排压的碾压方式,以此减少漏压、重压等问题。 四、试验和测试 整个道路工
9、程的全过程质量评价试验。混合提取试验,得到了矿料级配、沥青含量、总比实际指数、监督和指导的混合。在一个稳定土厂拌设备施工现场采样,马歇尔试验,得出稳定、流量值、孔隙率、沥青饱和度、残留稳定度和其他技术的价值,不符合标准要求对公路项目。标准密度的压实度的测定。进行压实度、核心方法作为一种辅助。每个铺装厚度的测量强化,加强监督检查了这个场面。平整度、宽度、海拔的纵向、横向坡指数、检查、评价,根据设计文件和标准要求。如综合技术指标达到质量标准、监理、施工部门应提交返工处理,返工的部分应该是超过 50 米,推行全面的质量保证。利用数理统计,平均每公里压实度计算、压实代表价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整体质量
10、水平的评估,以确定度评估密实度的一部分。 五、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动态管理方法 施工单位应以试验检测质量指标的变异系数作为施工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任意施工单位都应总结施工经验,按规范要求建立各项施工质量指标变异系数的允许界限值,作为企业管理的目标。施工单位的施工目标不应低于规范规定的要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宜利用计算机建立工程质量数据库,随时将检测结果输入数据库,更新数据库内容。将阶段计算的均值、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汇总整理。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取样地点、试验员、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及结果合格与否的评定等。施工质量控制宜采用平均值和极差管理图的方法,将试验结果依次绘制管理图
11、中,随着工地施工进度,绘制相应的施工质量直方图或正态分布曲线。管理图可供相关人员随时检查。发现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增大时,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 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宜汇总全部数据,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值及变异系数,绘制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方图或正态分布曲线,作为在建项目的企业管理目标。 六、结语 总之,公路是我国交通事业建设的基本构成,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公路工程乃至当地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正确把握其施工技术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促进公路事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罗霄,崔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致富导向,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