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总论重新整理题库.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91456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总论重新整理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针灸总论重新整理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针灸总论重新整理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针灸总论重新整理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针灸总论重新整理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绪言1、针刺的原始工具 砭石;针法起源的时间 新石器时代;针法起源地点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灸法起源的时间 来自人类用火的经验;灸法的发源地 北方。2、 足臂十一脉灸经 、 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的经脉学文献,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堪称经络学最早专著。3、 黄帝内经是对古代针灸学的“第一次总结” ,成书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4、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49 个腧穴,现存最早较全面的系统性针灸学专著。是对古代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 ,第一部传至外国的针灸著作。 “针灸鼻祖” 。5、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绘制 “明堂三人图” ,是针灸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 创用了“阿是穴”

2、和“指寸法” 。 提出灸法预防疾病的观点。即“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为预防医学作出了贡献。6、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确立了 354 个经穴,刻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是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 7、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提出“十四经” 。8、杨继洲针灸大成 “第三次总结” 。经络总论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有路径的含义。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 络:有网络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起网络

3、与联系的作用。二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三经络的基本作用(一)十二经脉: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特点。(二)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在胸腹,头面,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间的密切联系。(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紧密联系。(四)奇经八脉:是一组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脉起统率,联络与调节作用。(五)十二经筋:起着约束骨骼,疏利关节的作用。(六)十二皮部:防御病邪的作用。四、经络的重要性灵枢脉度篇:“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

4、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尚之所难也。 ”(一)说明病理变化(二)指导辩证归经(三)指导针灸治疗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喻加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2五、经络学说的学习与研究内容(一)经络系统部分(相当于结构部分)。(二)经络生理学。(三)经络病理学。一、十二经脉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十二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阴气初起为少阴,阴气较盛为太阴,两阴相交,阴气消尽为厥阴。阳气初起为少阳,阳气较盛为太阳,两阳相合,阳气极盛为阳明。(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a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于

5、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b 手足三阳经分布在人体的头面、躯干和四肢的外侧;手足三阴经分布在胸腹部和四肢的内侧。c 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 (足三阴经足内踝上八寸属规律,下八寸肝脾肾)(三)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经脉名称 联络的脏腑 联络的器官手太阴肺经 属肺,络大肠,胃上口 喉咙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下齿,口,鼻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鼻,上齿,口唇,喉咙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注心中 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上肺 挟咽,系目系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抵胃 咽,目内、外眦,耳,鼻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络脑,目内眦,耳上角足

6、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肝,肺,心 循喉咙,挟舌本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耳后、上、中,目锐眦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目锐眦,耳后、中、前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胃,肺 阴器,目系,环唇内与器官的联系 耳:胃、小肠、膀胱、三焦、胆 目:心、小肠、膀胱、三焦、胆、肝、胃 喉:胃、肾、肝经、肺与五脏六腑的联系心: 心、小肠、脾、肾肝: 肝、胆、肾脾: 脾、胃肺: 肺、大肠、心、肾、肝肾: 肾、膀胱胃: 胃、脾、肺、小肠、肝大肠:大肠、肺小肠:小肠、肺膀胱:膀胱、肾三焦:三焦、心包、肺胆: 胆、肝(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3循行走向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

7、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胸。交接规律:表里手经接于手;表里足经接于足;同名阳经接头面;交接阴经接胸腹。(五)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二、奇经八脉1、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 8 条,故称奇经八脉。2、奇经八脉的特点: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但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八脉间无表里属络关系,但有阴阳之别;上肢无奇经,奇经均分布于下肢和躯干;别道歧行:循行无顺逆,无阴升阳降的规律,除带脉横向循行外,皆由下向上纵向循行;除任督二脉,余六脉均无络脉;均无自己的专穴,寄穴于它经,不参加气血循环流注。3、十四

8、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4、任 脉:任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人体前正中线,至咽喉,环绕口唇,入目眶下,联系于目。功能: “阴脉之海” ,总任六阴经; “任主胞胎” 。5、督 脉:督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颠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止于上唇系带。功能: “阳脉之海” ,总督六阳经。“属肾络脑” ,6、冲 脉:冲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穴与足少阴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行,达咽喉,环绕口唇。功能: “十二经脉之海” , “五脏六腑之海” ,调节全身

9、气血;“冲为血海” ,擅治妇科病。7、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8、带 脉:带脉起于季胁部(L2) ,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胆经穴) ,横行绕身一周。功能: 约束纵行躯干诸经。 带脉病、妇科病9、维 脉: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至颈部会于任脉。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沿足少阳经上行,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功能:阴维联络诸阴,主一身之里。阳维联络诸阳,主一身之表(“维持阴阳平衡” ) 。10、跷 脉:阴跷脉起于内踝下,沿下肢内侧直上,在躯干部伴足少阴上行,至目内眦,与阳

10、跷脉相会合。阳跷脉起于外踝下,从足太阳脉分出,沿股外侧和胁后上肩,至目内眦,合阴跷脉;上额,与足少阳合于风池。功能: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因其沿线深而长,又与正经相似,故又称“别行的正经” 。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规律:离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本经别出(向上走)入 经过躯干部深入体腔,联系相关脏腑出 在头项部由体腔浅出于体表合 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阳经经脉六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

11、“六合”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4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 。四、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一) 、经络的作用1.沟通内外,网络全身。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3.抗御病邪,反映症候。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二) 、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1.经络诊法2.分经辩证3.循经取穴4.药物归经腧穴总论一、腧穴的概念和分类概念: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 “ 腧、输、俞”-“腧穴

12、”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1、十四经穴: 清 李学川 针灸逢源361 个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简称“经穴” 。特点: 十四经穴都定名、定位、归经、定主治、定刺灸方法,是腧穴的最高形式。 十四经穴是腧穴的主干,全部分布在十四经主干线上(凡是经穴均分布在十四经上,而分布在十四经上的腧穴不见得都是经穴如印堂、太阳等) 。 十四经穴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主治范围广泛。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

13、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特点: 有明确的名称、位置、但无经脉归属。 较为分散,大部分不在经脉主干线上,即分布规律性不强。 主治的针对性强。(主治单纯) 有些虽名为奇穴,但实际上就是经穴。 有的奇穴不是指一个穴位,而是多个穴位的组合。 有一穴属于数经的现象。3、阿是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部位的腧穴。又称“天应穴” 、 “不定穴” 、 “压痛点”等。特点 无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 是腧穴的最早形式,阿是穴只要疗效确切,就可命名、定位、定主治,作为经外奇穴。5 阿是穴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多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的痊愈而消失。 阿是穴无一

14、定数目。阿是穴来源: 出自内经所说“以痛为腧” 。 “阿是”之名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 。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二、腧穴的作用(一)诊断作用:反映病症、协助诊断。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 (二)治疗作用:1、近治-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远治-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3、特殊作用治疗作用: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

15、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例如:天枢穴:腹泻止泻,便秘通便。三、腧穴的主治特点和主治规律:主治规律:1)分经主治规律手三阴经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手太阴经 肺、喉病手厥阴经 心、胃病手少阴经 心病神志病胸部病手三阳经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点 三经相同主治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病目病、耳病咽喉病、热病足三阳经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点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足少阳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足太阳经 后头、腰背

16、病(背俞并治脏腑病)眼病、神志病、热病足三阴经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主治足太阴经 脾胃病足厥阴经 肝病足少阴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前阴病、妇科病任督二脉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任脉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2)分部主治规律(略)3)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6三、特定穴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是针灸临床上最常用的经穴。、特定穴的类别(10 类)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为主)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郄穴、八脉交会穴;躯干背俞穴(背部) 、募穴(腹部) ; 周身八会穴、交会

17、穴。、特定穴的数量特定穴共有 149 个(未计算交会穴) ,除去重复的 20 个,共有 129 个,占整个经穴的 1/3 多。(一)五输穴 60 个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5 个特定腧穴,简称“五输” 。与五行相配,又称“五行输” 。五输穴分布:比喻 脉气状况 腧穴位置所出为井 水之初流 经气所出,脉气浅小 手、足之端所溜为荥 水之微流 经气流动,脉气稍大 本节之前所注为输 水流较大 经气渐盛,脉气较大 本节之后所行为经 水之畅流 经气通畅,脉气较盛 腕踝关节以上所入为合 百川入海 经气盛大,脉气充盛,汇合脏 腑 肘膝关节附近五输穴的特点:a 只存在十二经脉之上,每

18、经都有一组。b 每类穴的命名都提示穴位所在部位经气运行的状态。c 呈向心性分布。从井穴到合穴依次从末梢向心排列。d 每个穴位都有五行配属。 五输穴的五行配属:“阴井木” , “阳井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近代临床应用:井穴开窍醒神,治疗神志病症;荥穴清热泻火,祛本脏腑经脉火热之邪。A、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井主心下满:主治肝之疾患,肝气不舒心窝部痞满,郁闷。荥主身热:主治心之疾患,热伤神明的心烦、心悸、失眠神昏谵语、

19、狂躁不宁及热伤津液口燥舌干等。输主体重节痛:主治脾之疾患,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肢体浮肿,体倦懒言,大便溏稀等。经主喘咳寒热:主治肺之疾患。如咽干咽痒,声音嘶哑,鼻塞不通,气喘少气,小便不利,大便失调等。合主逆气而泄:主治肾之疾患,泄:二阴病变,如遗精、遗尿、大便失调等肾气失充的疾患。B、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补母泻子法(选举例)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临床运用:本经子母补泻他经子母补泻(二)原穴、络穴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 “十二原” 。 “阴经以输为原” , “阴经之输并于原” 。原穴的特点: a 与脏腑之原气关系密切。 b 分布在腕踝关节附

20、近。c 阴经输原合一。临床应用:7 协助诊断相关脏腑的疾病。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 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 “五脏有疾也,应取之十二原。 ”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 1 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分布:十二经脉各有一络穴,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特点:“一络通两经” ;“一络治两经” 。 “络脉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 ”临床应用: 治疗本经病证。 治疗其表里经的病证。 治疗其络脉的病证。 原络配穴法。原络配穴法: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

21、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先病、病重者为主,取原穴;后病、病轻者为客,取络穴。大接经: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躯干部络穴:任脉之络鸠尾治疗胸腹部病症。督脉之络长强治疗腰背和头部疾患。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网罗周身气血大包治疗全身疼痛。(三)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 16 个。分布: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郄穴的特点:生理上:脏腑经络气血深聚之处。病理上:脏腑经脉病变的反应点。治疗上: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气血多” “位置深” “能救

22、急”临床应用: 有助于诊断相应经脉及脏腑疾患。 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和相应脏腑严重或顽固性疾病,尤其是急症有独特的疗效。阴经郄穴常用来治血证;阳经郄穴常治气形两伤病证(痛证)(四)背俞穴、募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脏腑气机活动最活跃的部位。又称为 “俞穴” 。背俞穴共 12 个。 以相应脏腑命名。分布:足太阳膀胱经第 1 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临床应用: 反映脏腑病候,协助诊断特点:更侧重反映五脏疾病。(背俞穴临床上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当背俞穴局部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结节、陷下、条索状物、压痛、过敏、出血点、丘疹及温度或电阻变化时,往往反映相关脏腑的功能异常。)

23、 治疗相应的脏腑病,特别是五脏病症的重要用穴。 治疗与五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五官五体)等病症。 “阴病治阳” 常用配穴方法: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疾病。俞募配穴:是脏腑发病时,使用本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相配的方法,用于治疗脏腑疾病。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 。募穴共 12 个。分布:募穴多为脏腑在体表的投影区,故分布上大体与对应脏腑所在部位相接近。(募穴分布有集中趋势,其中有 6 个分布于任脉上,为单穴,有 6 个在循行于胸腹部的经脉上(肺、肝、胆、胃) ,为双穴。)4临床应用: 协助诊断疾病 特点是:侧重反映六腑的疾病。8 治疗相关脏腑病 特点是:偏重治疗六腑的疾

24、病 俞募配穴治疗相关脏腑病六腑有病(阳)反映于胸腹部(阴)的募穴五脏有病(阴)反映于背腰部(阳)的俞穴“阳病行阴” “阳病治阴” ;“阴病行阳” “阴病治阳”募穴与背俞穴互补,形成了古代配穴的经典理论。应用时,一般 “先阳后阴” 募合配穴治疗六腑病证。(五)下合穴 合,汇合。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下合穴共有 6 个。分布: 均位于下肢; 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即是本经五腧穴的合穴; 大肠、小肠、三焦除五输穴的合穴,在下肢又另有下合穴。临床应用: 协助诊断六腑疾病。 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疾病。 募合配穴。(六)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 8

25、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分布:分散在躯干和四肢。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脏会章门:章门,为肝经穴,又为脾之募穴。古有“五脏皆秉气于脾”之说,故令脏会于章门。具有疏肝健脾的作用。 腑会中脘中脘,为任脉穴,又为胃之募穴, “六腑皆秉承于胃” ,胃为“太仓” ,故令腑会于中脘。具有通腑理气,调和肠胃的功效气会膻中膻中,为任脉穴,又为心包之募穴,位于胸中,为宗气所聚之处。内应于肺,肺主一身之气,故令气会于膻中。具有调畅气机、宽胸降逆、益气补气之功效。 血会膈俞膈俞,归属膀胱经,位于心俞、肝俞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故令血会于膈俞。具有止血、养血之功效。治疗与血相关的各

26、种病症。 筋会阳陵泉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故令筋会于阳陵泉。具有濡养筋脉的作用,治疗由于筋脉失于濡养所致的筋脉挛急、筋脉迟缓等病症。脉会太渊太渊,为肺经原穴,位于寸口处,为脉之大会,故令脉会于太渊。具有理气、通脉等作用,治疗与心肺两脏相关的病症。如无脉症、高血压等病证。骨会大杼杼骨,即椎骨,穴近第一胸椎骨,故名大杼,是柱骨之根,故令骨会于大杼。具有强健骨骼的作用,治疗骨骼和骨关节的病症。如项背痛等病症髓会绝骨绝骨,为胆经穴, “胆主骨所生病” ,骨生髓,故令髓会于绝骨。少阳行头身之侧,多骨节,故主骨所生病,其病“诸节皆痛” 。如中风后期下肢的痿症、瘫痪等均可应用绝骨穴治疗。临床应用:

27、主治与其所会八种脏器组织有关的病证。 9如:中脘、章门配合治疗脏腑病。阳陵、大杼、绝骨配合治筋、骨、髓病。 治某些热病。 难经四十五难 “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穴也” 。 郄会配穴。孔最配膈俞,梁丘配中脘。(七)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 8 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 “流注八穴”和“八脉八穴” 。分布:腕踝部上下(肘膝关节以下)(八)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四、腧穴定位法常用腧穴定位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主要是指分布于全身体表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体表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

28、官轮廓、毛发边际、爪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二)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骨度法、折量法。(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屈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 1 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 1 寸。3、横指同身寸患者第 2-5 指并拢时,以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宽度为 3 寸。 (“一夫法” )(四)简便定位法(辅助取穴法) 。是手指比量法或活动标

29、志范围的扩展,一种体位姿势和动作的配合。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学术发展第一节 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一、 内经以前文献(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本(足臂十一脉灸经 ):按足六脉、臂五脉的次序排列。阴阳本(阴阳十一脉灸经 ):按阳六脉、阴五脉的次序排列。脉法:主要论述脉法,但多次提及灸法、砭法治疗疾病。其中所载砭灸部位虽无具体的名称,但已具备了腧穴的某些特点。(二)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脉书:载有“十一脉”内容。(三) 五十二病方中有关施灸部位的记载:由一条脉一个部位接近腧穴点。二、 内经所载(一)确立了以十二经脉为主的经络系统,及其内属脏腑、外布腧穴、运行气血的理论体系;(二)提出“以痛为腧”

30、的取穴方法;(三)对腧穴定名、定位、归经,并提及主治症、刺灸法及禁忌症等;(四)对部分腧穴进行了系统分类:五腧穴、原穴、络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等。10三、 内经以后文献(一) 难经1、补充了经络理论:阐述了奇经八脉、经脉病候及十五络脉等方面的内容。最早提出奇经八脉的名称,并详细论述了其分布、功能及病候。2、补充了腧穴理论:论述了八会穴、原穴及五腧穴的五行配属和治疗作用等内容。最早提出八会穴的名称,提出原穴是原气留止的部位,补充了心经原穴,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指导针灸临床。(二) 针灸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魏晋黄甫谧汇集素问 、 针经 、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本书分类整

31、理而成,是现存最早的经穴专著。载穴 349 个,不仅确立了名称、部位、主治症,并且记载了针灸适宜症及刺灸方法等。对十四经穴进行了整理和归类,把基础理论和针灸治疗结合起来。第二节 经络腧穴学术发展一、魏、晋及隋、唐魏、晋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唐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由内经 明堂孔穴汇合而成,共十三卷,十二经脉各一卷,奇经八脉一卷,现仅存第一卷。对经脉腧穴已按气血流注次序排列,开创了循经考穴的先河,完善了 经络腧穴理论体系。二、宋、元、明、清北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穴 354 个,成书次年铸“铜人”经穴模型两座,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很大。金元窦汉卿针经指南:首次记载了“八脉交会穴” 。宋金时期盛行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载穴 359 个,是一部针灸专书。清代重视分经用药;李学川针灸逢源:载穴 361 个,是对经穴的又一次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