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明市永定电镀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 2017 版)编制单位:昆明市永定电镀厂2017 年 11 月 日发布 2017 年 11 月 日实施修订情况说明发布令总则1.1 编制目的为预防和减少昆明市永定电镀厂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程序,提高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综合指挥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强化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各岗位人员在事件应急中的责任和义务,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订本预案。1.2 编制
2、依据1.2.1 相关的法律法规1.2.2 相关的标准及导则1.2.3 相关文件及主要资料1.2.3.1 相关文件1.2.3.2 主要资料1.3 工作原则1.4 适用范围本本预案仅适用于昆明市永定电镀厂区域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包含危险废物事故)的应急处置。1.5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 、重大环境事件(级) 、较大环境事件(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四级。1.5.1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1.5.2 重大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1.5.3 较大环境事
3、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1.5.4 一般环境事件(级) 1.5.5 我厂实际分级情况我厂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据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及可能的影响范围,将污染事故处置划分两级: 不可控级环境事件(级):厂生产设施、环保设施由于操作失误、故障停运,煤气发生炉煤气大量泄漏、爆炸,人员中毒或死亡的事件。盐酸、硝酸贮罐、废酸收集池泄漏造成生产酸大量泄漏事件;电镀槽电镀液管道、沟道发生大量泄漏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的事件;厂区火灾事故池不能收容消防废水,消防废水排入外环境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物可能造成受纳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需要疏散、转移群众,厂难以控制的
4、,需要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协调处置的事件。可控级环境事件(级):生产设施、环保设施部分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造成小量酸泄漏排放事件。煤气发生炉煤气少量泄漏,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工艺控制泄露的事件。电镀槽电镀液管道、沟道发生小量泄漏造成厂区部分地表环境污染的事件。电镀污泥、热浸锌渣在厂区内收集、转移、贮存过程中发生泄露或泼洒,污染物未进入外环境的泄漏事件;厂可控制,但需调动厂相关应急力量,应按照事前的演练调动企业相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测检修、抢险处置的事件。1.6 应急预案体系1.7 近三年应急预案演练情况2、厂基本情况2.1 厂概况2.2 生产工艺基本情况2.2.1 产品名称产量及原辅料改扩建后项
5、目设计生产规模为电镀锌件 1 万 t/a,热浸锌件 6000t/a;电镀铬件 4 万 m2/a。2.2.2 生产工艺流程2.2.3 主要生产设备2.2.3 排污节点分析由生产工艺流程图及产污环节图可知,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污染物是: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2.4 主要治理设施2.4.1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电镀生产废水2)热浸锌生产废水3)厂内办公生活区污水4)厂内废水治理措施2.4.2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电镀锌、热浸锌生产线酸雾2)煤气燃烧废气3)锌锅废气2.4.3 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2.4.4 固体废弃物2.5 企业周边环境及风险受体情况2.5.1 地理位置2.5.2
6、自然条件2.5.3 周边环境2.6 厂区平面布置情况本我厂厂区总体呈矩形布置,地势为缓坡,整个厂区按热浸锌、镀锌、镀铬、料场、办公区进行布置。厂分别生产电镀件。3、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分析3.1 环境风险源识别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为主要原辅材料、产品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为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及生产过程中的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05152 号)的相关要求,对本厂进行全厂性
7、的风险排查。根据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确定我厂环境风险源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硝酸、盐酸在卸车、仓库贮存、使用过程中发生泄露;二是煤气发生炉及煤气管道发生煤气泄漏;三是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过程中发生泄漏、泼洒;四是区域内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五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装置及环保设施出现的风险;六是火灾风险。3.1.1 物质风险识别根据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分析和实地调查,根据对生产厂区涉及的化学品,其中有毒有害的化学品主要有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光亮剂等对人体具有一定毒性,在搬运、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若发生泄漏,容易造成人体和环境的较大危害。由于涉及的危险物质贮存量较少,在生产场所和贮存区不构成重
8、大危险源。电镀污泥是镀锌、铬、镍环节的产物,如果泄漏,会引起地表水、地下水的次生污染,危害生物链和人体健康,造成环境破坏。电镀污泥收集后填装在 100 升底部打孔塑料内,在收集池滤干水分后称重贮存于厂区专用危险废物暂存库内,达到一定量后委托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处置。煤气发生炉内煤气生成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煤焦油,粗煤气经水浴除尘槽除尘的同时煤焦油也沉积在水浴除尘槽内,对水浴除尘槽内的煤焦油进行打捞集中贮存后交予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厂处置。3.1.2 贮运系统风险识别(一)硝酸、盐酸、酸洗废液及其他化学品贮运硝酸、盐酸属危险化学品,由外单位提供。酸洗废液属危险废物,由昆明跃高工贸有限公司(危废
9、证书编号 Y5301030096)回收。使用专用危化品车辆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引起泄漏事故分为二类,一是颠簸或容器封闭不严导致酸泄漏;二是严重的交通碰撞事故引起车辆倾覆、罐体损坏导致泄漏。供货单位运输车辆是专用车辆,进行定期检验,第一种情形发生的概率很小,引起的相对后果也较小;第二类事故直接与交通事故有关,交通事故最大的危害主要是运送液态的磷酸在江河大桥翻车。车辆掉入河中造成硫酸泄漏污染水体,事故一旦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可以使事故造成的后果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我厂与供货单位签订协议,在厂区外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有运输单位负责处置,在我厂范围发生泄漏由运输单位及我厂联合处置。(二)污泥及危险废
10、物渣贮运污泥、热浸锌渣属危险废物,与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厂签订了处置协议,由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厂使用专用车辆及包装物定期转运处置。在运输过程存在的潜在风险主要有:车辆在危险废物暂存库装车时由于搬运工疏忽大意造成含锌污泥泼洒在厂区地表,收集至暂存库过程中出现泄露或泼洒在地面,现场可通过及时覆盖清扫消除污染隐患。3.1.3 生产设施危险源识别为查找风险隐患,对昆明市永定电镀厂进行全厂性风险排查,根据生产装置及设备是否储存危险物品或危险能源介质,判断是否具有风险的生产装置主要是煤气发生炉、危化品、危险废物储存仓库和污水收集循环系统主要风险生产装置、设备见表 3.1.1-13.2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
11、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的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 的几个( 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我厂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对本厂涉及到的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危险化学品有盐酸、硝酸、危险废物污泥、废酸
12、、热浸锌渣。厂内污泥、热浸锌渣及酸洗废酸渣储量不大,贮存期限不超过 12 个月,实行双人双锁管专人管理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单位处置。煤气发生炉制造的煤气即制即用,在线量仅 0.1 吨。我厂贮存的危险废物未构成重大危险源。但贮存、使用的盐酸、硝酸贮存量已经超过了风险物质临界量,构成了较大风险源。3.3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后果3.2.1 泄漏事故后果分析泄漏造成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主要是仓库原辅料(硝酸、盐酸、光亮剂) 、危废品仓库(含污泥、热浸锌渣、酸洗废酸) 、废水收集设施及管网,发生物料泄漏及因泄漏导致的水、土壤污染。(1)仓库原辅料泄漏硝酸、盐酸、光亮剂、等发生泄漏时主要危害是泄漏物从工厂排水沟、下
13、水道流失到外部环境,污染地表水及土壤环境,甚至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造成严重危害。(2)危险废物仓库泄漏含污泥、焦油渣等发生泄漏时主要危害是泄漏物从工厂排水沟、下水道流失到外部环境,污染地表水及土壤环境,甚至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造成严重危害。酸洗废酸生泄漏时主要危害是泄漏物从工厂排水沟、下水道流失到外部环境,污染地表水及土壤环境,甚至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造成严重危害。(3)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泄漏废水收集设施出现故障、废水管网发生破损会导致废水外泄,发生生产废水异常排放环境事故,污染土壤和水体;污水未及时回用,溢出后发生废水异常排放环境事故,污染土壤和水体。3.2.2 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分析(1)
14、事故源分析厂区内易发生火灾的地点为煤气发生炉作业区域、生产车间、仓库、危废品仓库。单位煤气发生炉作业区域、生产车间、仓库、危废品仓库内可燃物包括煤气、编织袋包装物、纸箱等。这些可燃物散布整个生产区,这些材料、产品一旦燃烧,火焰大、温度高、蔓延快的特点就极易导致更大范围的火灾,形成大面积的火灾。(2)火灾事故引起的后果1)热辐射可燃物遇火会发生剧烈的燃烧而成火灾,产生较强烈的热辐射,火灾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影响周围环境。当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强度足够大时,可使周围的物体燃烧或变形,强烈的热辐射可能烧毁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2)大气污染火灾燃烧产生大量的烟尘、SO2、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严
15、重影响,部分原材料及辅料燃烧、分解,会产生含毒废气,影响周围企业、居民的正常生活。3.2.3 环保设施故障事故后果分析煤气发生炉加煤时段故障若煤气发生炉加煤时由于人员操作失误,煤气发生炉顶部加煤口未及时关闭或关闭不严,则煤气发生炉混合粗煤气,烟尘、二氧化硫放散到大气环境中,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对周围环境及人员造成危害及影响。酸洗槽、碱洗槽挥发废气收集系统故障电镀槽酸洗、碱洗过程中产生的酸雾经过集气罩收集后,通过虹吸方式经 15m 排气筒排放。若洗槽挥发废气收集系统出现故障,则酸雾、碱雾废气无法得到有效收集排放,对电镀车间周围环境及人员造成危害。4、组织机构及职责4.1 应急组织体系4.2 指挥
16、机构组成4.3 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4.3.1 应急指挥部职责4.3.2 总指挥职责4.3.3 副总指挥职责4.3.4 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4.3.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小组(1)现场调查组(2)事故调查组(3)后勤保障组(4)抢险维修组a.负责对影响救援的设施、设备实施紧急拆除,并协助事后对污染设施、设备的洗消工作。紧预防与预警5.1 预防机制5.1.1 环境风险源监控(1)在危险源的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对危险源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对重要设备、设施按照有关主管单位规定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记录;(2)加强作业人员环境教育;(3)做好环保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17、;(4)加强厂环境管理工作,定期对车间、仓库(含危废品仓库)进行巡检;(5)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术,增强管理意识。5.1.2 火灾与爆炸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1)针对厂的生产工人,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值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配备移动灭火器及消防栓等消防设施。(2)可燃物的管理:车间编织袋及包装纸箱存放量应控制在当天的使用量,剩余编织袋及包装纸箱及时入库,不可堆放在车间内;防火间距内,人行通道上不得堆放原料、半成品、成品、废料等;车间内外地面保持清洁,废物及时清理;定期对原辅料、成品仓库等易燃品堆放区进行巡查。(3)火源管理:对入厂的人员和车辆严格管理,避免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区
18、;厂区周围100m 范围内,严禁燃放烟火爆竹,生产区禁止抽烟; 维修机械设备需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时,应实行动火审批制度,作业时必须停止其它生产作业,关闭除尘系统。(4)电气安全措施: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有专职电工负责;电源开关、插座等必须安装在封闭的配电箱内,配电箱应用铁等非燃烧材料制作;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可靠接地;电气线路应采用绝缘良好的导线,与电锯等设备相连的电线,应有可靠的保护装置,防止在操作中破坏线路的绝缘;设置一定的防雷装置,并定期维修检查;下班时,必须切断总电源,设专人负责。(5)生消防安全防护:应有足够的消防水源,或设置消防水池、水井;配套足够灭火器,摆放位置明显、取用方
19、便,定期检查;设置消防通道,且必须畅通;设置禁烟火标示牌;对员工进行消防基本知识培训,提高应急能力。5.1.3 泄漏事故防范措施定期对镀锌车间废水收集管网、收集池、沉淀循环池、仓库(含危废品仓库)进行巡检;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及时回用,定期对污水收集设施及其管网进行巡检,确保雨污水管网畅通;(3)厂区硝酸、盐酸、酸洗废酸贮存库、危险废物暂存库设置围堰,危废品仓库内发生单桶泄漏时,泄露液体可控制在危废品仓库内,库内设置吸纳砂土池;(4)厂每年制定年度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按其实施工作,及时进行危废品的月报、季报,厂区内设有符合规范的暂存库,建立健全危废品管理制度,危废品入库时必须填写危险废物管理表。对生
20、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报请富民县环保局批准,领取危废品转移联单,转移到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转移后将填写完并加盖产生方和处置方公章的转移联单依据规定送呈环保局留存。厂规定至少每三年内必须对废弃物处置方进行现场考察,以确定其有害废物的处理是否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5.1.4 煤气泄漏事故防范措施(1)对厂的生产工人,定期开展防中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穿工作服,带口罩等相关防护用具,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工作场所,应制定急救措施,并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和器具,确保人员发生中毒窒息时,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护。
21、(2)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责任落实到位,一旦设备异常,立即通报,及时处理。(3)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掌控运行中的变化,使其保持和稳定在最佳运行状态。当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上报,及时处理。(4)针对厂的生产工人,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值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配备移动灭火器及消防栓等消防设施。2、其它防范措施(1)做好防火工作,安保人员做好巡查,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及时维护,厂区严格控制烟火,做好防火宣传,防止火灾、爆炸及其次生伤害。(2)做好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1.5 环保设施
22、事故防范措施(1)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设施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掌握运行中的变化,使其保持和稳定在最佳运行状态;(2)严格按照喷漆房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掌握运行中的变化,使其保持和稳定在最佳运行状态;(3)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4)煤气发生炉加煤等工序中,若设备异常、故障,应立即停止生产,检查设备,排除故障,符合要求后方能恢复运行。5.2 预警行动5.2.1 预警分级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预警,并启动本预案。厂报警信号系统分为两级,具体如下:二级报警:只影响厂区部分辅助设施,有可能引起某个工段发生环境事件的危险,应
23、紧急启动应急程序,工作人员撤离发生地,应急处理人员到事件发生点汇集,听从指挥部调遣指挥,展开先期救援抢险,及时处理事件。一级报警:发生对厂界外有重大影响的事故,如及发生重大酸或煤气泄漏事件,除厂区内启动紧急程序外,应立即向邻近企业和富民县政府办、消防、环保及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申请救援并要求周围企业启动应急计划。5.2.2 预警行动(1)预警条件发生原辅料或危化品、危险废物、煤气泄漏、火灾、爆炸、水质污染等事故,部门短时内得不到有效控制或事故有可能扩大等较大异常情况。(2)事故预警方法在确认进入预警状态之后,根据预警相应级别环境应急小组按照相关程序可采取以下行动: 立即启动相应事件的应急预案
24、。 按照环境污染事故发布预警的等级,向全厂以及附近居民发布预警等级。一级预警:现场人员报告值班调度,调度核实情况后立即报告厂,厂应急指挥中心依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通知相关机构协助应急救援。若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应当及时向草铺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报告,由相关部门领导决定后发布预警等级。二级预警:现场人员或调度向安全或环保部门报告,由安全或环保部门负责上报事故情况,厂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启动预案。三级预警:现场人员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和值班调度并通知安全或环保部门,部门负责人或调度视现场情况组织现场处置,安全或环保部门视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落实巡查、监控措施;如隐患未消除,应通知相关应急
25、部门、人员作好应急准备。遇非工作日时,通知值班调度和总值班人员,并及时报告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和有关人员。 根据预警级别准备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指令各应急专业队伍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其他应急保障工作。(3)预警警报的解除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由预警发布者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5.3 报警、通讯及联络方式5.3.1 报警联络方式厂救援信号主要使用电话
26、报警联络。实行 24 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地点设在厂办公室。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相关人员应在 3 分钟逐级上报指挥部应急管理办公室,电话:。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事件发现者应根据本预案相关要求立即报警。5.3.2 内部通讯方式电话或口头通知各部门。各部门联系方式详见附件:应急救援通讯录。5.3.3 外部通讯方式厂外部通讯方式见下表 5.3.3-1。6、信息报告与通报6.1 内部报告6.1.1 厂通报方式通报词制定如下:6.1.2 电话通报及联系词内容电话通报内容必须清楚、简明。包括:6.1.3 通报程序6.1.4 信息报告制度6.2 信息上报6.3 事故报告内容6.4 通报7、应急响应与处置措
27、施7.1 分级响应机制(1)一级响应:不可控制环境事件(级事件)(2)二级响应:可控制环境事件(级事件)7.2 响应程序(1)一级响应:不可控环境事件(级事件)(2)二级响应:可控环境事件(级事件)7.3 应急处置措施7.3.1 本厂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措施7.3.1.1 应急联络与预案启动7.3.1.2 事件判断7.3.1.2 火灾、爆炸引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应急措施7.3.1.3 煤气泄漏环境污染事件的现场应急措施7.3.1.4 环保设施故障环境污染事件的现场应急措施7.3.1.5 废水处理系统的突发环境应对措施7.3.2 人员的疏散与撤离7.4 应急监测7.5 应急终止7.5.1 应急终止
28、条件7.5.2 应急终止的程序7.6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8、后期处置8.1 现场清理8.2 生产设施恢复8.3 善后处置8.4 保险8.5 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后工作总结与评估8.5.1 后评估目的8.5.2 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9、保障措施9.1 通信与信息保障9.2 应急队伍保障9.4 其他保障9.4.1 经费保障9.4.2 治安维护9.4.3 技术支撑9.4.4 后勤保障9.4.5 医疗保障9.4.6 应急避难场所保障9.4.7 外部保障10、培训与演练10.1 培训10.2 演练(一)预案演练 (1)演练分类 1 单项演练:由厂各业务部门各自开展的应急救援任务中的单项科目的演练;2 综合演练:
29、由厂应急救援指挥部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开展的全面演练; 3 联合演练:由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组织指挥演练。 (2)演练内容 1 装置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置抢险; 2 通信及报警信号的联络; 3 急救及医疗; 4 消毒及洗消处理; 5 防护指导,包括专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及员工的自我防护;6 各种标志、设置警戒范围及人员控制;7 区内交通控制及管理;8 污染区域和员的疏散撤离及人员清查;9 向上级报告情况及向周边通报情况;10 事故的善后工作。(3)演练范围与频次 1 组织指挥演练由指挥部领导小组副组长每年组织一次; 2 单项演练由各部门每半年组织一次; 3 综合演练由指挥部领导小组组长
30、每年组织一次。 (二) 预案评估 指挥部和各部门经预案演练后应进行讲评和总结,及时发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问题,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措施。 评估的内容有:1 通过演练发现的主要问题;2 对演练准备情况的评估; 3 对预案有关程序、内容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3 在训练、防护器具、抢救设置等方面的改进意见; 5 对演练指挥部的意见等。 (三) 预案修正 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演练评估后,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正、补充、完善,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2 环境应急预案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进行修订:本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发生变化或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的;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的;环境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11、奖惩11.1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奖励制11.2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12、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13、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14、附则 术语和定义附表、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