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四真” 实现“四有”力促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成长成才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指示精神,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出发,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选拔、使用的工作链,取得了积极成效。李源潮同志亲自为我市大学生村官日记选编燃烧的青春作序。我市“公推直选大学生村官进班子,倾力打造新型村干部队伍”被评为江苏省组织工作优秀创新创优成果。 一、真切关怀,让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有感情 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关爱工程”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农村环境,熟悉基层情况,掌握工作方法,进入工作角色。一是主动关心激励融入。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编制
2、落实、工资定级、住房公积金、保险缴纳等相关工作,定期搞好督促检查,确保大学生村官的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各地为大学生村官配备了工作、生活必需品,免费安装宽带网络,除让大学生村官享受事业编制的工资待遇外,还让其享受季度考核奖和年终考核奖。目前,我市大学生村官月平均工资已达 3000 元。逢年过节,各级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的领导都要到村走访慰问部分大学生村官,让大学生村官群体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二是谈心谈话引导融入。市委对大学生村官要求做到“四必谈”:每年大学生村官工作会议市委书记亲自动员谈话,勉励他们扎根基层,扎实工作;大学生村官上岗前由镇村领导与他们面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行针对性的
3、引导;年度考核后由分管领导与他们谈心,指出存在问题,听取意见建议,提出工作期望;大学生村官碰到工作困难、创业失败等问题时,结对领导及时进行谈话,帮助他们疏导情绪,解除困惑。一系列谈心谈话加深了大学生村官对社情民意的了解,促进了他们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三是搭建平台促进融入。自主开发了“电子化管理、科学化考评”系统,专门开辟了村官日记子系统,搭建了一个“交流心得、学习经验、沟通思想、答疑解惑”的平台。目前已发表村官日记 20 多万篇,总访问量达到 45 万人次。各地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园地、编辑大学生村官工作动态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交流沟通和思想引导,促进了大学生村官在
4、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在学习中融入农村。 二、真心培养,让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有能力 坚持让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一线,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实践中经受锻炼、丰富经验、干事创业。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将大学生村官全部纳入干部培训整体规划,按照年人均培训经费不低于 2000 元的标准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大学生村官素质提升年度计划。重点围绕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创业技能等专题,组织开展专家授课、小组研讨、在线学习,每年开展集中培训不少于 10 天;采取部门领导讲学、先进事迹报告、现场参观典型、举办学习论坛、列席全市重要会议、优秀村官“现身说法”等形式,提
5、高培训的针对性。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引导大学生村官当好政策宣传员、决策参谋员、项目服务员、科技推广员、村务协管员、远教辅导员、信息采集员、创业促进员,并将他们与其他村干部一起分片、包组,通过推行基地锻炼、上挂锻炼、轮岗锻炼,不断提升他们的农村工作能力;大力开展大学生村官“五比五争”活动,通过发放为农服务卡,重点开展“四访四问” (访小康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党员老干部户,问发展良策;访党员示范户,问群众呼声;访困难户,问百姓疾苦) ,引导他们聚焦发展、服务群众。据统计,全市共发放为农服务卡 30 多万张,大学生村官累计走访农户 6.48 万户,提供便民服务 6 万多人次,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1
6、.5 万多个,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的 5850 户贫困家庭现已全部脱贫。三是实施多元帮带。广泛开展了结对帮带活动,完善了市级领导班子联系、县级领导帮扶、乡镇干部结对、村级干部帮带体系,实现了大学生村官结对全覆盖。重点开展了离退休老干部与大学生村官“手牵手” 、组工干部与大学生村官“心连心” 、村党组织书记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共建等活动,突出“发展新产业、打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提升新本领、健全好机制、建设好班子”等“四新两好”的工作重点,通过每季一次的现场会,参观亮点,点评不足,促使老书记和新村官思想上相互鼓劲,工作上相互支持,能力上共同提升。 三、真诚支持,让大学生村官带民致富有实绩 以推进创业为
7、切入点,注重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促进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努力在创业富民中成长成才。一是破解创业瓶颈。全市共建立了 1 亿元的创业授信额度、1000 万元的创业资本金贴息补助和500 万元的风险补助基金;各地共聘请专家量身定制了 4 类 10 项 89 个创业项目、推介了 40 个创业“金点子” ,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创业成功率;成立了 19 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帮助大学生村官破解创业要素瓶颈。目前,全市已有 135 人申请创业贷款 1989 万元,社会各界帮助解决用地 560 亩,年减免租赁费用 200 多万元。二是创新创业模式。积极推广园区带动式、专家引领式、基地辐射式等三种模式,打造“基
8、地+合作社+农户”的创业联合体;鼓励大学生村官与高校、科研院所、创业成功人士有效对接,兴建“校外园” 、 “院外园” 、 “园中园” ,通过创业园这一载体,将创业园中的经验、信息带到所在村,带领村民致富。全市已建立创业基地 36 家,组建创业合作社 20 家,建立创业园 39 个。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共创办项目 369 个,注册资本达 1.8 亿元,吸纳劳动力 5800 余人,带动21000 余名群众脱贫致富。三是提升创业层次。以打造全国一流的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创业富民品牌为目标,开展了大学生村官助推农村信息化建设活动,以乡镇、村(社区)为单位全面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为农服务信息站(室) ,推动了
9、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模式逐步转型为信息型、科技型、集约型,创业规模逐步由农业个体转型为农业园区,营销渠道逐步拓宽为网络订单销售。2011 年 3 月份开通的“农宝网” ,平均每天点击量已达500 人次,已有 100 多类农副产品上网销售,销售订单达 1060 笔,销售总额超 200 万元。 四、真情使用,让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有舞台 探索建立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多元发展机制,努力让大学生村官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一是鼓励留村任职。把鼓励留村工作作为推进大学生村官多元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深化实施了大学生村官“头雁工程” ,推行“三推三考” (党员群众推、大学生互推、村党组织推,实绩考查、能力考察、公论
10、考评) ,目前,全市 1071 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占全市大学生村官总数的 66.6%,其中 502 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副书记、副主任以上职务,58 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46 人担任村委会主任,1386人被列为镇村两级后备干部。二是加大使用力度。大力实施“2523”培养工程(“十二五”期间,每村(社区)实现 2 名大学生村官,从大学生村官队伍中培养 500 名村(社区) “两委”正职,200 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30 名县处级后备干部) ,通过书面述职、能力考评、实绩考核、综合评定等环节的遴选,全市已有 71 名大学生村官进入科级领导班子,35%的乡镇有大学生村官担任领导班子成员,283 人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 。三是促进有序流动。打通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渠道,每年按照大学生村官期满 10-15%的名额定向招录公务员。建立向国有企事业单位择优推介制度,拓宽多样发展路径,使他们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近三年全市有 221 名大学生村官考入公务员队伍,有 141 人进入事业单位,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应聘到企业管理岗位工作,或者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