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题库.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9480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史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经济学说史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经济学说史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经济学说史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经济学说史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学说史 1. 谈谈你对经济学说史学习意义的理解; 经济学说史是经济理论产生和演进的历史 ,经济学说史的学习和研究,对于经济学知识的获得、方法的训练、趣味的培养、素养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 1)有助于培养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洞察力 通过经济学説史的学习,了解过去的思想家如何发现其特定时代的特殊经济问题并寻求解释和解决的思路,对于培养和提高我们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洞察力具有重要意义。 ( 2)研究过去的理论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经济理论 站在前人的肩上可以使我们看的更远和更全面,接受和承 认前人的贡献是我们前进的基础,如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所说:“当代的理论解决了过去遗留

2、的问题,更正了过去的错误。如果没有继承过去的理论,当代的理论将是不可能被完全理解的。” ( 3)有助于预测和把握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济思想或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学习经济学说史,了解和掌握过去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演进,可以使我们认识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对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未来发展得到某种启示。 2. 如何理解经济思想发展的演进性质? 回顾整个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其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划 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希腊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以及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主要是围绕着亚当斯密的“道德

3、人”与“经济人”的关系问题 “斯密难题”而展开的。 荣卡格利亚说经济思想是“积累性观点”,马歇尔说“自然界没有飞跃”,熊彼特说“知识是演进的发展的”(任何特定时间的任何科学状况都隐含它过去的历史背景)。汪丁丁说过,权威的思想经过了知识市场充分竞争的检验,故从古希腊诞生经济学来,当下的经济思想发展总是会受之前学说或多或少的影响,经 济思想发展不存在断裂的飞跃。 3. 简评色诺芬的“幸福观” ; 色诺芬将财富区分为精神财富和经济财富,认为贫富不取决于物质财富多少,而是取决于内心是否得到满足。实现幸福的关键在于节制欲望,物质幸福涉及物质财富和物质欲望的关系。 幸福的苏格拉底,他对各种享乐都能下最克制

4、的工夫。萨缪尔森:幸福效用 /欲望。 4. 试比较色诺芬与斯密的分工思想 ; 分工是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亚当 .斯密奠定经济学基础的国富论一开始介绍的就是分工理论,在第一篇的前三章中,斯密分别介绍了分工的作用,分工产生的原因以及分工受市场范围限 制的原理。关于分工对提高效率从而促进财富增长的作用,斯密结合当时格拉斯哥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作了深入分析;关于分工产生的原因,斯密一反交换促进分工产生的传统观念,提出分工产生于交换的新思路。斯密分工理论中最卓越的发现被认为是“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这一思想在斯密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其自由放任政策观念的落脚点。 色诺芬关

5、于分工的思想来自其实践和观察,在其经济论、回忆苏格拉底及居鲁士的教育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分工思想。他最早阐述了劳动分工产生于人的天赋差异的思想, 并对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改善产品质量的作用给予了高度关注 。色诺芬看到了分工对提高效率和改善质量的作用,还看到了市场范围对分工程度的影响。 “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 市场范围越广则分工越细,效率越高 被认为是斯密的创见,是斯密构建其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础。但是,在斯密之前 2000 多年,色诺芬就已经发现并阐述了这一原理。色诺芬的发现体现了一个古代思想家卓越的洞察力。 色诺芬的认识是明显的“超前发现”。在色诺芬的时代,商品经济尚未充分发

6、展,分工与市场的互动尚未充分显现。分工对于效率改进和质量改善 的意义无论在人们的观念上还是行为中都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市场交换对分工的制约更是处于人们的一般认识之外。色诺芬对分工思想的认识尤其是对“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认识虽然抓住了分工和市场关系的某些特点,但由于分工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在经济生活中充分表现,于是这种认识就具有偶然性的特点。这一认识虽然体现了色诺芬作为思想家的天才创见,但是,在分工与交换关系充分展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之前,其对人类经济思想的成长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在斯密的时代,伴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充分发展,分工与市场的互动关系得到 充分体现,市场范围的扩展

7、成为分工发展从而成为国民财富增进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市场与分工的关系充分显现或者说市场与分工的矛盾充分展现的背景下,斯密的“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思想成为水到渠成的“正式发现”。斯密的这一发现由于立足于充分发展的社会经济实践而对现实具有充分的解释力;这一思想成为斯密构建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基础,而且借助于这一体系而得以传承和发展 5. 用经济学说史的例子解释“后此谬误”; 6. 简评柏拉图的分工思想; 7. 对经济思想史有关“分工负效用”的思想进行评价; 8. 简评柏拉图的财富思想; 9. 简评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的 经济伦理思想; 5、用经济学说史的例子解释“后此谬误”; 答: 后此谬误”:即简

8、单将时间在后的事件理解为时间在前的事件的后果或者将时间在前的事件理解为时间在后的事件的原因。比如将色诺芬理解为为斯密的先行者(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西塞罗 哈奇森 斯密);或者将色诺芬理解为戈森( 1810-1858)的先行者。因为色诺芬的幸福观与格森第一定律(欲望强度随欲望满足而递减)相契合,而其实两者的关系并不是说色诺芬是戈森的先行者。 6、 简评柏拉图的分工思想: 答: 柏拉图的分工思想,是他构建理想国的基石,在其理论体系中具 有重要地位;同时,由于柏拉图将分工与国家起源相联系,也使其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影响。而其分工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分工与正义: 正义:按天赋

9、本性分工并形成职业。 柏拉图看来,劳动分工是自然的或天赋的要求。 (二)分工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专门从事一种与其性情相近的职业,就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提高效率和质量。 (三)分工与国家的产生: 城邦或国家产生于人们的共同需要, 分工和欲望的发展相互推动,并推动着城邦的发展; (四)理想国:哲学王或者王哲学。 柏拉图认为只有当哲学家或者信封哲 学的人来统治城邦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 柏拉图的分工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一,它是经济学分工思想的重要起点;其二,它为经济学理解国家起源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 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 );其三,它是柏拉图构建理想国的理论基

10、础。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柏拉图更主要的是哲学家,经济思维在其思想中并不占据重要地位。 他的分工理论更多的是在伦理或政治的层面上来讨论的。另外,柏拉图还是一个政治和思想上保守的思想家。从分工到交换到国家的产生,他倾向于将国家理解为一个控制经济活动的组织,尽管也提及市 场在联系分工和国家方面的作用,但他对自由市场事实上没有信心。整体来讲,柏拉图相信哲学家的理性及其能力,在他眼里,分工是理性设计的产物,国家也是理性的结果。如果现实的政治运行出现了故障,如健康的城邦成长为发高烧的城邦,只要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者统治者成为哲学家,理性设计还是可以建立或恢复城邦的秩序。 7、 对经济思想史有关“分工负效用”

11、的思想进行评价; 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关于“分工”的思想。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加以阐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们所研究的科学的历史中吸取有用的教训”( 经济学说史熊彼特)。经济思想史上不乏对“分工的负效用”的阐述: ( 1)色诺芬认为分工会使人从事单调的职业,损害身体和精神,失去参与国家大事的能力 ( 2)亚当斯密关于分工负效用的思想可以分为两部分: 1、分工可以导致社会下层群众(靠劳动为生,而非依靠自己的智力为生的人)的职业局限于单一的操作,使工作枯燥,劳动者缺乏激情和进取精神。 2、狭窄的工作面使他们视野狭窄,心胸开阔,不能从国家利益出发,而是局限于自己狭小

12、的眼前利益。 ( 3)马尔库塞关于分工负作用的思考: 1、科技发展 生产力发展 需求 分工 生产力发展 需求 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更广泛的需求,从而使分工更加细化。更加精细具体的分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最后需求增加。如果这些需求是真实的、必须的,那么分工也就没有负效应了,但是事实上这些需求很大部分是虚假的。 2、人成为“工具的附属”。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促成的经济发展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从而消解了群众的反抗意识,加强了对人们的奴役。 这样,人创造的技术就反过来奴役人、统治人。这种异化的结果就是把人的一切行为都按照技术上最合理、最经济的规划来安排,把一切加以量化、标准 化、抽

13、象化,完全抹杀了人的个性,依赖于冰冷的机器,使之成为丧失批判思维能力、缺乏个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单向度的人。 3、科学的技术的合理性和操纵被焊接到新的社会控制形式上。 色诺芬、亚当斯密和马尔库塞都对分工的负效用做了说明。斯密和马尔库塞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分工的负效用,斯密从分工的发展推动靠劳动为生的人的工作更加细化和单一来说,而马尔库塞则从科技进步,工具的使用使工人的反抗意识和追求降低角度来谈论分工的负效用。但是二者对分工的负效用的认识又有一致性。都承认分工会降低 工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思想僵化,是劳动者缺乏创新精神和奋进的工作态度。他们只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总的来说分工在经济

14、上的负效用是微乎其微的,这里我们主要是从社会的角度,从非经济的角度来说明分工的负效用。 ( 4)缓解分工负效用 来自佩西的“新人道主义”理论 来自罗马俱乐部的元老级人物佩西,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缓解分工的负效用,从而使人趋向更全面的发展。 第一,文化是增长和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增长和发展的极限不是来自于物质方面,而是来自文化的方面。所以, 人们应该重视教育,提高人的素质。 第二,必须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对分工负效用认识,更全面了分工作用。 8、 简评柏拉图的财富思想; 答: 柏拉图站在旧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 , 竭力主张恢复社会的旧有秩序 , 他的财富观带有浓厚的伦理道

15、德因素。 柏拉图以其所推崇的正义伦理为基础将财富分成三个等级 : 第一等是精神财富 , 如知识、 克制及其他各种德性 ; 第二等是肉体财富 , 如健康等 ; 第三等是物质财富。 柏拉图的财富伦理 ,认为:财富是实现幸福生活的手段;财富之价值依存于所有者之德性。如果所有者没有德性 ,财富就是最大的恶; 富人的财富大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所以富人不能成为善人,巨富与幸福不相容。 由此看来 , 柏拉图等级财富观的实质仍然是义以为上,即义比利更为重要 , 道德的追求远大于物质上的享受。柏拉图鼓励人们为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安贫乐贫的思想。 此外柏拉图持有公有财产观的思想,他认为私有财产和家庭,养成人们的

16、利己和贪欲之心,引起社会的分歧和矛盾 ;私人感情妨碍公共精神的建立,只有消灭家庭才能最终消弭由私人情感引发的各种争端,实现永久和平和团结 ;主张在奴隶主阶级上层消灭私有财产 、消灭家庭。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公有制”思想重理性 , 具有超越性 , 附有某种宗教神学的色彩 , 并最终走向统治人们思想的宗教理念。 9、 简评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的经济伦理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具有明显的伦理特征,他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自然”观念:“ 亚里士多德将“自然”理解为“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的本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认识,事物均有其自然的或本来的功用,按照事物的本性或其本来功用使用物

17、品就是自然的,是合乎伦理的,否则就是对自然的违背。 自然可以看做一种经济伦理,一种行为规范。 (二) 财富:财富 的自然的功用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只有那些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手段才具有财富的性质。如果物质手段的供应不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而是满足超越基本需要的“欲望”,就不再构成财富。 (三)获取财富的手段: 一是经济;二是货殖或者聚敛。 经济是自然的手段,其目的是满足消费。经济手段包括生产、交换物物交换是自然的,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如果目的是满足需要,属于经济。如果交换的目的是货币,则这种交换是不自然的,叫做货殖或者聚敛。 (四)货币:货币的产生一是为了方便交换,二是为了定价。货币的使用,如果是为了

18、以上目的,则是自 然的。如果货币本身成为目的,则是不自然的。 最不自然的是将货币作为生息的工具。 经济理论的本质在于为人类物质需求与物质供应的冲突寻求解释和寻找解决思路。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生产力的落后决定物质供应的绝对匮乏,以“自然”观念界定财富性质以达到限制消费的目的,实际上不过是苏格拉底以来“节制”观念的翻版。亚里士多德所向往的“优良的生活”是自给自足的城邦生活,天赋分工的存在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但是,利润动机支配下的商品交换必然打破自给自足的稳定的城邦格局,自然会要受到亚里士多德的谴责。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念中, 影响最深远从而危害最大的莫过于对借贷利息的谴责。 他的“自然”的经济

19、伦理观念包括了公平与自然的观念。 “自然观 ”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化背景下,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需要进一步的发扬和彰显。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尤其是在现代经济中,一方面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另一方面,货币化尤其是借助于网络的虚拟化又 使风险大大加强。个体行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局部,而且可能深远地影响到整体,于是对个体行为的约束成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条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 英国巴克利银行的倒闭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普通交易员为了高额收益使用高风险的操作,其结果是这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银行在顷刻间倒闭 10. 简评亚里士多

20、德对价值理论发展的影响 ; 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价值理论的思想家,其价值思想是近代经济学价值理论发展的起点,他的价值思想主要反映在伦理学中,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 1)物的两种用途。 亚里士多德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 :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与分工有关。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的基础。 ( 2)交换的产生。他提出,剩余产品的存在是交换产生的前提,但是,剩余即个人占有产品的相异性所决定的只是交换的产生,交换能否持续还取决于互惠是否实现。只有互惠的交易是平等的从而是有效率的,因而才是可以持续的。亚里士多德的互

21、惠思想,实际上是近代经济学中“交易剩余”思想的萌芽。 ( 3)交换原则。由于交换参与者具有独立经济效益,因此,他们对交换利益的分解不仅是要求互惠,而且要求等同。交换的原则就是同一性或等同性。即交换参与者应当从交换中实现相同的效用,这是互惠的本质要求。尽管亚里士多德没有明确等同性的具体 含义,但他对交换等同性的探索仍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西方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亚里士多德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价值概念的哲学家。因此,亚里士多德的价值概念虽然是很粗浅的,确实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直接渊源。 11. 概述亚里士多德之后价值理论的发展 ; 此后,价值理论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 马克思 创立

22、的科学的、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另一方向完全相反,是一种表层次的非本质的研究即均衡 价值理论,代表人物 马尔萨斯 、 萨伊 、 马歇尔 。 至今,世界存在三大价值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体系、 新古典主义 价值 理论体和斯拉法价格理论体系。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伟大意义在于,他突破了从成本或从需求两个角度说明价值的思路,而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说明价值问题。劳动价值论只是作为马克思对经济作长期分析的一个外壳,最终要说明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变迁表现为经济的量的提高,制度的变迁,本质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迁。 每一种价值理论都有其特定 哲学 方法论基础,价值基础 理论 构成

23、影响甚至决定着价值理论的性质 和具体领域价值问题的结果。价值理论的对 人生 、 真理 、 意义 的解答决定了价值理论就是一种哲学观,而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在其无法摆脱的 阶级 性、社会性的意义上,也就是一种价值理论。对一种价值理论的深层揭示和先进性的认识, 首先就是对其方法论 基础 的定位。 12. 亚里士多德是如何为私有财产辩护的? 亚里士多德可能是最早对私有制进行辩护的学者,针对是他的老师柏拉图,他对私有财 产的辩护见于政治学中对柏拉图“理想国”共有财产制度的批判。他认为财产私有的优越性有以下几点: 1.私有财产比公有财产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更倾向进步。众人拥有的财产很少受到精心照料,人们倾向于

24、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易于忽略他们期望 别人来履行的义务。当一个人致力于自己的财产时会产生最大的兴趣与关注。 2.财产公有并不导向社会和平。财产共有、全面管制忽视了人们贡献于报酬的对称性。 3.世世代代的经验证明财产私有比公有更合乎人性从而更有效率。放弃它就意味着背叛这种经验。 4.财产私有给所有者带来愉快。自然使他和一切其他人充满了对自我、钱财的热爱。如果一切人都把同一件东西称为自己的,那么这种感情就得到了伤害。 5.能使人们从事慈善事业,养成节制和慷慨的品德。 13. 简评西塞罗的产权思想; 西塞罗以财产作为人们实现需要的手段的性质和功能为研究 视角,强调人与财产的关系。他认为财产公有和财产

25、私有应该并存,因为人既是一种个体存在,又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类的生活空间包括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在不同的空间里,应该建立不同的财产权,体现不同的原则,实现不同的目标。在私人领域,应该建立私人产权,实现效率;在公共领域,建立公有产权,实现公平。“将公共财产用之于公益,将私有财产用之于他们自己的私利。” 西塞罗认为产权是经济活动的结果,如长期占有、征服、买卖、配给等。所以为了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需要界定产权。界定产权是需要成本的,西塞罗认为,只有在产权界定的收益大于产 权界定的成本,产权界定本身才是有经济意义的。“即使历史上的产权形成过程可能存在对公平的损害,但是,如果重新界定产权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

26、更低的效率,那么,承认现有产权结构是可行的。” 14. 西塞罗是如何解释国家的产生及国家的职能的? 西塞罗将国家公民的关系比附成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他认为 国家的产生 有两方面的原因: 1,国家是家庭关系的扩展。首先是有家庭关系,像兄弟姐妹之间、嫡堂(或表)兄弟姐妹之间、嫡堂(或表)兄弟姐妹的子女之间的种种关系。等到在一个屋檐下住不下时,他们就搬出去另建新家,就像开拓新的殖民地一样。接着 在这些家庭之间又进行联姻,从中又产生出新的血亲关系,这样一代代地繁衍和分裂出新的家庭,于是就慢慢地形成了国家。 2,国家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基于共同利益及对正义的追求的契约的产物 。 国家“是很多人依据一项

27、关于正义的决议和一个为了共同利益的伙伴关系而联合起来的一个集合体。这种联合的第一原因并非出自个体的软弱,更多的是出自自然植于人的某种社会精神。” 他提出 国家的职能就是财产权保护 。人们通过契约建立国家,是为了在国家的保护下得到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立立宪国家和自治政府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保护个人的财产权。人们 聚居在一起形成社会,他们寻求城市的保护则是希望自己的财产不受侵掠。” 15. 阿奎那是如何为财产权辩护的? 在早期基督教教义中,主张财产共有,但是在中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激发人们占有财富的欲望。教会成为最大的财产占有者。财产私有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基督教的维护者,阿奎那需要对此作出解

28、释。 在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方面 , 传统观念认为私有财产代表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对立的。财产私有是一种罪恶。而阿奎那则认为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导致社会利益的实现。“人们能为自己取得的一切特殊的利益 ,如财富、收益、健康、技能或学问等等,也必然导向社会的幸福。” 在财产利益效率方面,阿奎那坚持亚里士多德的观念,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第一,“每个人对于获得仅与自身有关的东西的关心,胜过对所有的人或许多别人的共同事务的关心”;第二,“当各人有他自己的业务需要照料时,人世间的事务就会处理得更有条理”;第三,“在那些联合地和共同地占有某种东西的人们中间,往往

29、最容易发生纠纷”。 但是,财产私有毕竟与原始的基督教义是有冲突的,阿奎那需要作出进一步的调和,主 张财产的所有权属于私人,但使用权属于众人。 所有者对财产起监护人的作用,有责任通过慈善等途径将财产转移他人使用。“上帝赐予我们的世俗财货,作为所有权是属于我们的,但对它们的使用,它们就不仅是属于我们,也属于在我们的需要满足后还能救助的其他人们”。 16. 阿奎那是如何为利润和利息辩护的? 在阿奎那以前,中世纪教会作家对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活动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其罪恶甚至超过盗窃。因为这时大商业的利润大部分来自封建主从农奴身上剥削得来的剩余生产物,阿奎那同意早期教会关于商业利润是罪恶的说法,但是

30、为了给从事商业活动的教会和封建主辩护,他采用诡辩的方法,力 图从经院哲学的观点,证明商业利润是合理的,他认为赢利活动可以在以下两种情况可免除罪恶: 一是把收入用于某种必需的或正当的用途。例如,“一个人用他从商业活动中获得的利润来维持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者帮助别人”。 二是一个人买进来时并无卖出的意图,只是后来才希望卖掉它,并且在这个时期内“他曾经对这些物品作了一些改进”,或者,由于“把这件物品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时担负了风险”。在这里,他把改进所得的利润当做一种劳动报酬;风险所得的利润当做一种风险补偿。 对于利息的辩护也一样,阿奎那认为物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叫“消费物”,是使用中被消费掉的

31、物品,如酒、小麦。使用权和所有权不能分开,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转让必须同时。这类物品的出借不能收取利息,否则就是出卖不能分开出卖的东西,重复出卖同一件东西,或者出卖并不存在的东西。 第二类叫“代替物”,是使用中并不被消费掉的物品,如房屋、土地。这类物品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可以分开的,出借这类物品,可以收取利息。 货币属于第一类物品,出借不能收取利息。 但以下两种情况收取利息可以免于谴责: ( 1)如果出借的人由于出借而蒙受损失,那么可以同借入的人达成补偿的协议而不致犯罪。 利息是对损失的赔偿。 ( 2)如果出借的人把货币委托给商人或手工业者,出借人承担着丧失本金的危险,可以索取一部分利息,作为承担风险

32、的报酬。 利息是风险的补偿。 17. 什么是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世纪末,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体系和经济学说,重商主义学说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作为考察对象,从流通领域研究货币 商品 货币的运动,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大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财富观念。重商主义者一直反对古代社会和中世纪思想家维护自然经济、鄙视货币财富的观念,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 的就是为了获得金银。 2、财富源泉观念。重商主义者认为,获取财富的源泉有两个,一是金银的开采冶炼,二是流通领域。进一步说,国内商业虽然必要,但不能增加国家的货币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 3、强调

33、国家的作用。他们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 4、奖励人口增加,强调劳动投入。他们认为,人口既是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又是进行武力掠夺、殖民扩张的兵源。人口增加不仅能增加劳动力资源,而且有利于降低工资水平,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增加外贸顺差。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俩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 和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货币平衡论,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加,因此主张尽量少买或不买,从而实际强调了“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并极力主张通过国家采取行政手段,以增加货币财富。 从 16 世纪下半期到 17 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晚期重商主义,又

34、称为贸易平衡论,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卖”。认为要使一国财富迅速增加,不仅应多卖,而且要大量地买,只有买得多,才可能卖得更多。为此,他们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并在大 量购买基础上实现更大量的卖,从而积累更多的财富。 18. 约翰 .海尔斯有哪些非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 1)提出经济思想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确立经济研究的地位。海尔斯认为哲学家应该对世俗事务负有一定责任。因此道德哲学应该包括对经济事务的关注。统治者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公共福利就无法实现。 ( 2)研究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海尔斯探讨经济问题的基础是一个一般性的假设

35、:个人受到自身利益的驱动,进而,“对每个人自身有利可图之事对整个社会也是有利可图的”。 “自利并非无条件导致社会利益的实现。法律是调节个人利益与社 会利益冲突的手段。”但是他又讲法律往往是被操纵的。权势阶级可以利用立法或者钻法律空子谋取私人利益。 ( 3)分析了通货膨胀对于不同收入性质的人群的不同影响; ( 4)强调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他对通过政府管制即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来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表示怀疑, “ 法律的直接惩罚不应在一个国家里强迫或限制人们去做一切必须做的事情 ” ,影响人们行为的是利益,引导人们行为的是市场机制。 ( 5)强调自由贸易对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 ( 6)阐述了

36、“良币驱逐劣币”的法则。对于那个时代严重存在的通货膨胀问题,作者认为“硬币的 改变是一切灾难的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国内发行的货币不足值,外国进口品价格被抬高,紧接着使国内农产品及工业品价格也提高,工资的上涨及地租的提升,进一步导致普遍的物价上涨。作者以为,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进行货币改革,废除目前的不足值货币,重新发行新的足值货币。 ( 7)关于自由经营与城市的复兴和发展。海尔斯主张“不要过分重视一种手艺或行业的利益或特权,这是因为,虽然通常只有行动自由的人才被允许到那里去工作,但是,当某一行业的一位技艺高超的工人来到时,他凭自己的知识不但可以给该城同一专业的工人传授本领,而且还可以给该城 带来很

37、多利益;在那种情况下,我宁愿使私人的自由权利和特权让位于公共利益,希望人们重视上述工人的长处而乐于容许他在该城享有行动自由的权利。”主张不仅应该给予外来的优秀技工自由经营的权利,还要为他们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比如免费供应住房,从公共储备中贷给原料等等。 19. 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有什么不同?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15 世纪至 16 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 16 世纪下半期至 17 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他们的不同点主要以下三个方面: ( 1)早期重商主义对商品生产和工厂手工业的发展并不关心,而晚期的重 商主义十分重视商品生产和工厂手工业的发展。 ( 2)为了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

38、目的,早期重商主义特别重视行政立法手段,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措施,颁布各种法令来禁止货币出口和扩大外币进口。而晚期重商主义为了实现出超的对外贸易,特别重视保护关税政策,利用关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是晚期重商主义的重要原则。 ( 3) 早期重商主义只允许金银货币流入,禁止流出,政策主张表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不禁止货币流出,只要净流入即可,政策主张表现为“贸易差额论”。 早 晚期重商主义的 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 .重商主义 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 20. 什么是柯尔培尔主义?其历史影响如何? 柯尔

39、培尔担任法国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期间,推行了一套极端的重商主义政策,这一时期的法国重商主义被称为柯尔培尔主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积极扶持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 ( 2)改善国内商业,促进本国工商业发展。 ( 3)建立海军舰队和大型商船队,进行殖民扩张,发展远洋贸易。 ( 4) 禁止法国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输出国外,同时又准许粮食和农产品输入。 后世对柯尔培尔主义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在主流经济学的观念中,柯尔培尔的形象基本上是负面的。一个普遍性的论调是,柯尔培尔的重商主义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政策,他过于重视工商业而忽视了农业,甚至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商业。其结果,在工商业

40、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农业衰落了。进一步,农业的衰落破坏了工商业的基础,最终导致法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李斯特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柯尔培尔的重商主义政策是他生前法国经济强盛的源泉,却不是他身后法国经济衰落的祸首。柯尔培尔之后法国经济衰落的原因在于路易十四 1685 废除 “ 南特敕令 ” 。 柯尔培尔去世后,他的重商主义政策的实施有所放松。但是,一些负面的影响还是逐渐显现出来。比如特许垄断经营权的出售导致形形色色的寻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运转;比如过分严厉的管制制约了创新,制约了技术进步;比如对粮食价格的管制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下降并导致农业的衰落,等等。极端重商主义遗留的问题逐渐恶化,加

41、剧了法国经济的衰退并成为后来财政金融危机的爆发的原因。再往后,在反思、批判和清算柯尔培尔主义的过程中,自由主义的法国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 21.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 古典和新古典的区别有两个: 第一,古典和新古典的价值理论不同,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劳动价值理论,从斯密到李嘉图再到马克思无不以劳动价值理论作为自己理论的核心;而新古典则完全放弃了劳动价值理论,他们更多的是采用效用价值理论,进一步到均衡价值理论,英国的杰文斯、德国的格森、意大利的帕累托都是效用价值理论的先驱,而剑桥的马歇尔和瑞士的瓦尔拉则是均衡价值理论的代表。第二,古典和新古典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分析方法的不同,古典经济学受数学方法所限,主要采用总量分析,从斯密到穆勒无不是从总量上分析经济的均衡;而新古典时期,数学有了巨大的进步,而且以法国 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